第二十三章 兵临城下!-三国开局获得神级传承小诗兄
第二十三章 兵临城下!-三国开局获得神级传承小诗兄-三国:开局获得神级传承-笔趣阁
三国:开局获得神级传承
作者:小诗兄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翌日。
长安宫外。
仍旧是濛濛细雨。
灰暗的天空。
仿佛被盖上了一层粗麻布。
使人心情郁郁。
奉命入宫参议朝政的诸位大臣。
一言不发的走在进宫的路上。
彼此之间隔着远远的距离。
偶尔对视一眼。
也只能看到对方眼中深深的忧虑。
长安城。
此前虽然并未被李傕、郭汜所率领的西凉军残部所攻破。
但就现状而言。
这依然只是一座残城罢了!
起初董卓不顾百官反对,强行迁移数万富户以及朝中官员迁都到长安。
此举所导致的民怨沸腾。
哪怕到了今日。
董贼已经伏诛授首。
依然并未消弭!
在别有有心之人的推波助澜下。
吕布率领并州军即将抵达长安城下的消息。
不需告示,就已经不胫而走。
短短一夜功夫,但凡消息灵通之人,均已知晓!
“荀令君,今日朝堂之上,还得由您出面,多多规劝陛下了。”
马上就要入殿面君了。
太医吉平,一路小跑来到了荀彧身旁,沉声提醒道:“昨日徐荣将军告知于我,言道陛下不愿出城避难,欲与那吕贼决一死战……”
“此事我已知悉,称平(吉平,字称平)且放宽心,江山社稷俱在一念之间,我不会坐视陛下行此险着的。”
荀彧放慢了脚步,低声回应着吉平的担忧。
“如此便好!陛下如今年少,难免血气方刚,正需我等规劝,好让陛下同意暂避锋芒才是……”
吉平见荀彧和他意见统一,不由松了一口气。
“陛下虽然年少,但也初露名君之相,我相信陛下一定听得进去我们的规劝的。”
荀彧拍了拍吉平的手臂,给了他一个眼神后。
不再滞留,大踏步朝前走去。
步入大殿之中!
……
“诸位爱卿平身。”
大殿之内。
刘协身穿盛装,两侧站着持扇的宫女。
下方是以徐荣为首的禁卫士兵,分列两侧,神态严肃!
挥手让下拜行礼的众官员起身后,刘协又给荀彧赐了座,这才问道:
“诸位爱卿想必已经知晓长安城外并州军即将来犯的情况,虽然有人向朕提过解决之策,但朕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知可有人能为朕解惑,告知朕此事应当如何应对啊?”
刘协也不墨迹。
一上来就直接把问题摊开了。
同时不忘强调。
无论有何言论,均属正常讨论范畴。
畅所欲言即可,百无禁忌。
给予了殿下官员们充分的发言自由度。
“陛下,臣有话说!”
刘协话音刚落。
殿下群臣当中,一人手持笏板出列,高声奏道。
“爱卿乃是何人?”
刘协仔细看了看,确认此人并不是那日他提拔官员后给他提供声望值的。
因此就有些意兴阑珊了,随口问道。
“回禀陛下,臣名吴子兰,现任越骑校尉。”
殿下那人在刘协发问后,躬身答道。
越骑校尉?
这又是个什么官职?
刘协一头雾水。
不过他也懒得去询问了。
既然并不是能给他提供声望值的。
那么想必此人以后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不必浪费精力在他身上。
没错。
就是这么现实!
“吴卿畅所欲言。”
刘协抬了抬手,示意道。
“多谢陛下。”
殿下。
吴子兰手持笏板,朗声道:“陛下,如今长安城外并州军靠近的消息全城皆知,想必不是虚言,臣观百官之中,人心惶惶者有之,两股战战者有之,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怕了,臣以为,大可不必害怕!”
“喔?”
首位发言者就提出了让刘协耳目一新的观点。
刘协换了一个更加舒服的姿势,躺在龙椅上,招手道:“吴卿继续说。”
“臣以为……”
吴子兰环视群臣,朗声道:“吕布此人,深明大义,此前虽有为董贼前驱之过,但所幸及时醒悟,深明大义,诛杀董贼于市!”
“如今他率领并州军靠近长安,臣听闻乃是其部下陈宫之建言,为的是拱卫皇都,以护卫陛下周全!如此举动,岂非忠臣之举?”
“若陛下听信谗言,妄自判断,岂非寒了吕将军之心,更因此事,或会寒了天下之间心向汉室之人的心啊!”
一番长篇大论后。
吴子兰腰背挺直,大声说道:“因此,臣觉得陛下应当安坐宫中,静待吕将军前来,赏赐官爵,以收其心,方可使天下归心,如此不费一兵一卒,汉室复兴在望也!”
“是这样吗?”
吴子兰的一番慷慨陈词。
说的刘协都有些发愣了。
莫非那吕布当真是公忠体国之辈?
率领并州军来长安,是为了拱卫皇都。
为了保护他的?
呵呵!
如果不是知道历史上吕布其人的品行。
或许刘协还真会信了他的鬼话了!
“一派胡言!陛下!您切莫不可听从此人的建言啊!”
刘协状似思考的模样。
可是吓坏了殿下不少官员。
太医吉平,就率先沉不住气了。
只见他快步出列,指着吴子兰的鼻子就骂了起来:
“吴子兰,你安的是什么心!那吕布起先背主求荣,出卖义父丁原,投身于董贼麾下,甘为义子,后见天下人无不恨董贼,他又背弃董贼,如此反复之人,简直就是三姓家奴,若将陛下的安危交由他手,岂非羊入虎口?!”
“陛下乃万金之躯,岂能如此冒险?!”
“吉平,你不过是一太医,又懂什么政见,陛下请听臣一言,臣与那吕布向来有旧,深知其人,此前委身董贼,不过是委曲求全之计罢了,臣相信,他绝对是忠于汉室,忠于陛下的啊!”
吴子兰不屑于吉平争吵,又将目光望向了坐在龙椅上,显得有些懒洋洋的刘协身上。
希冀获得天子的认可。
“诸位卿家,你们还有不同意见吗?”
刘协并不急于表态。
此时斥责吴子兰,反倒是会打草惊蛇。
既然有人不甘寂寞跳了出来。
刘协也乐得看他们表演一番。
正好一次性把所有心怀鬼胎之人,全部挖出来!
还这大汉朝堂一个清静!
“陛下,臣以为,吴校尉此言不妥。”
刘协话音落罢。
已经被刘协封为当朝丞相的荀彧从锦凳上站了起来。
朝刘协拱了拱手后。
荀彧沉声道:“陛下请听臣一言,纵使那吕奉先真的是率军前来拱卫皇都的,以陛下的身份,也不宜行此大险,轻信于人。”
“如今之计,臣以为陛下应当命徐荣将军整军,长安城中,全面戒严!”
“若那吕奉先他当真忠于汉室,忠于陛下,陛下只需一道诏书,让他孤身入城面圣,即可分辨心意!”
“若是不来,其人是何心思,也就不言自明了。”
荀彧慢条斯理的说完后,静静站在原地,等候刘协的答复。
荀彧此言一出。
殿下群臣之中。
不少人出声赞同。
亦有不少人连连点头。
“荀相此计甚妙,若那吕奉先不敢入城,忠于陛下之言,也就无从谈起了!”
“荀相说的对,陛下乃万金之躯,万不可轻信他人啊!”
“陛下,荀相之见,臣不认同,臣以为……”
又有一人出列。
经刘协询问后。
得知此人名为魏讽。
现任中散大夫。
“吕将军此前于长安之战中,曾被李傕、郭汜所率领的西凉军残部所击退,未能及时救护王家,但其拳拳保国之心,已无需言表!”
“若依荀相之策,使其孤身入宫,一则有损陛下声誉,另一则,如此行事,恐怕寒了吕将军护国之心啊!”
“噗嗤……”
相比较于吴子兰。
这个魏讽的话,可真是连一点点遮掩都不要了。
听到这里。
刘协眼神逐渐冷了下来。
这是真把他当成懵懂无知的少年天子了?
难不成尔等以为。
此前他雷霆大怒,将杨彪一干官员尽数下狱。
单单就是因为太尉碍了他的眼吗?
刘协站起身来。
俯视群臣。
心中已有计较。
就在此时。
殿外忽然传来一阵凌乱的脚步声。
“急报!”
即使未经通报。
殿外士兵还是闯了进来。
入殿后。
只见这士兵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凄声道:“陛下!大事不好了!吕布率领并州军,已到长安城下,喝令城楼守将打开城门!”
就在刘协召集群臣讨论计策的时候。
不知不觉间。
吕布的并州军。
竟然已经兵临城下!
长安宫外。
仍旧是濛濛细雨。
灰暗的天空。
仿佛被盖上了一层粗麻布。
使人心情郁郁。
奉命入宫参议朝政的诸位大臣。
一言不发的走在进宫的路上。
彼此之间隔着远远的距离。
偶尔对视一眼。
也只能看到对方眼中深深的忧虑。
长安城。
此前虽然并未被李傕、郭汜所率领的西凉军残部所攻破。
但就现状而言。
这依然只是一座残城罢了!
起初董卓不顾百官反对,强行迁移数万富户以及朝中官员迁都到长安。
此举所导致的民怨沸腾。
哪怕到了今日。
董贼已经伏诛授首。
依然并未消弭!
在别有有心之人的推波助澜下。
吕布率领并州军即将抵达长安城下的消息。
不需告示,就已经不胫而走。
短短一夜功夫,但凡消息灵通之人,均已知晓!
“荀令君,今日朝堂之上,还得由您出面,多多规劝陛下了。”
马上就要入殿面君了。
太医吉平,一路小跑来到了荀彧身旁,沉声提醒道:“昨日徐荣将军告知于我,言道陛下不愿出城避难,欲与那吕贼决一死战……”
“此事我已知悉,称平(吉平,字称平)且放宽心,江山社稷俱在一念之间,我不会坐视陛下行此险着的。”
荀彧放慢了脚步,低声回应着吉平的担忧。
“如此便好!陛下如今年少,难免血气方刚,正需我等规劝,好让陛下同意暂避锋芒才是……”
吉平见荀彧和他意见统一,不由松了一口气。
“陛下虽然年少,但也初露名君之相,我相信陛下一定听得进去我们的规劝的。”
荀彧拍了拍吉平的手臂,给了他一个眼神后。
不再滞留,大踏步朝前走去。
步入大殿之中!
……
“诸位爱卿平身。”
大殿之内。
刘协身穿盛装,两侧站着持扇的宫女。
下方是以徐荣为首的禁卫士兵,分列两侧,神态严肃!
挥手让下拜行礼的众官员起身后,刘协又给荀彧赐了座,这才问道:
“诸位爱卿想必已经知晓长安城外并州军即将来犯的情况,虽然有人向朕提过解决之策,但朕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不知可有人能为朕解惑,告知朕此事应当如何应对啊?”
刘协也不墨迹。
一上来就直接把问题摊开了。
同时不忘强调。
无论有何言论,均属正常讨论范畴。
畅所欲言即可,百无禁忌。
给予了殿下官员们充分的发言自由度。
“陛下,臣有话说!”
刘协话音刚落。
殿下群臣当中,一人手持笏板出列,高声奏道。
“爱卿乃是何人?”
刘协仔细看了看,确认此人并不是那日他提拔官员后给他提供声望值的。
因此就有些意兴阑珊了,随口问道。
“回禀陛下,臣名吴子兰,现任越骑校尉。”
殿下那人在刘协发问后,躬身答道。
越骑校尉?
这又是个什么官职?
刘协一头雾水。
不过他也懒得去询问了。
既然并不是能给他提供声望值的。
那么想必此人以后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不必浪费精力在他身上。
没错。
就是这么现实!
“吴卿畅所欲言。”
刘协抬了抬手,示意道。
“多谢陛下。”
殿下。
吴子兰手持笏板,朗声道:“陛下,如今长安城外并州军靠近的消息全城皆知,想必不是虚言,臣观百官之中,人心惶惶者有之,两股战战者有之,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怕了,臣以为,大可不必害怕!”
“喔?”
首位发言者就提出了让刘协耳目一新的观点。
刘协换了一个更加舒服的姿势,躺在龙椅上,招手道:“吴卿继续说。”
“臣以为……”
吴子兰环视群臣,朗声道:“吕布此人,深明大义,此前虽有为董贼前驱之过,但所幸及时醒悟,深明大义,诛杀董贼于市!”
“如今他率领并州军靠近长安,臣听闻乃是其部下陈宫之建言,为的是拱卫皇都,以护卫陛下周全!如此举动,岂非忠臣之举?”
“若陛下听信谗言,妄自判断,岂非寒了吕将军之心,更因此事,或会寒了天下之间心向汉室之人的心啊!”
一番长篇大论后。
吴子兰腰背挺直,大声说道:“因此,臣觉得陛下应当安坐宫中,静待吕将军前来,赏赐官爵,以收其心,方可使天下归心,如此不费一兵一卒,汉室复兴在望也!”
“是这样吗?”
吴子兰的一番慷慨陈词。
说的刘协都有些发愣了。
莫非那吕布当真是公忠体国之辈?
率领并州军来长安,是为了拱卫皇都。
为了保护他的?
呵呵!
如果不是知道历史上吕布其人的品行。
或许刘协还真会信了他的鬼话了!
“一派胡言!陛下!您切莫不可听从此人的建言啊!”
刘协状似思考的模样。
可是吓坏了殿下不少官员。
太医吉平,就率先沉不住气了。
只见他快步出列,指着吴子兰的鼻子就骂了起来:
“吴子兰,你安的是什么心!那吕布起先背主求荣,出卖义父丁原,投身于董贼麾下,甘为义子,后见天下人无不恨董贼,他又背弃董贼,如此反复之人,简直就是三姓家奴,若将陛下的安危交由他手,岂非羊入虎口?!”
“陛下乃万金之躯,岂能如此冒险?!”
“吉平,你不过是一太医,又懂什么政见,陛下请听臣一言,臣与那吕布向来有旧,深知其人,此前委身董贼,不过是委曲求全之计罢了,臣相信,他绝对是忠于汉室,忠于陛下的啊!”
吴子兰不屑于吉平争吵,又将目光望向了坐在龙椅上,显得有些懒洋洋的刘协身上。
希冀获得天子的认可。
“诸位卿家,你们还有不同意见吗?”
刘协并不急于表态。
此时斥责吴子兰,反倒是会打草惊蛇。
既然有人不甘寂寞跳了出来。
刘协也乐得看他们表演一番。
正好一次性把所有心怀鬼胎之人,全部挖出来!
还这大汉朝堂一个清静!
“陛下,臣以为,吴校尉此言不妥。”
刘协话音落罢。
已经被刘协封为当朝丞相的荀彧从锦凳上站了起来。
朝刘协拱了拱手后。
荀彧沉声道:“陛下请听臣一言,纵使那吕奉先真的是率军前来拱卫皇都的,以陛下的身份,也不宜行此大险,轻信于人。”
“如今之计,臣以为陛下应当命徐荣将军整军,长安城中,全面戒严!”
“若那吕奉先他当真忠于汉室,忠于陛下,陛下只需一道诏书,让他孤身入城面圣,即可分辨心意!”
“若是不来,其人是何心思,也就不言自明了。”
荀彧慢条斯理的说完后,静静站在原地,等候刘协的答复。
荀彧此言一出。
殿下群臣之中。
不少人出声赞同。
亦有不少人连连点头。
“荀相此计甚妙,若那吕奉先不敢入城,忠于陛下之言,也就无从谈起了!”
“荀相说的对,陛下乃万金之躯,万不可轻信他人啊!”
“陛下,荀相之见,臣不认同,臣以为……”
又有一人出列。
经刘协询问后。
得知此人名为魏讽。
现任中散大夫。
“吕将军此前于长安之战中,曾被李傕、郭汜所率领的西凉军残部所击退,未能及时救护王家,但其拳拳保国之心,已无需言表!”
“若依荀相之策,使其孤身入宫,一则有损陛下声誉,另一则,如此行事,恐怕寒了吕将军护国之心啊!”
“噗嗤……”
相比较于吴子兰。
这个魏讽的话,可真是连一点点遮掩都不要了。
听到这里。
刘协眼神逐渐冷了下来。
这是真把他当成懵懂无知的少年天子了?
难不成尔等以为。
此前他雷霆大怒,将杨彪一干官员尽数下狱。
单单就是因为太尉碍了他的眼吗?
刘协站起身来。
俯视群臣。
心中已有计较。
就在此时。
殿外忽然传来一阵凌乱的脚步声。
“急报!”
即使未经通报。
殿外士兵还是闯了进来。
入殿后。
只见这士兵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凄声道:“陛下!大事不好了!吕布率领并州军,已到长安城下,喝令城楼守将打开城门!”
就在刘协召集群臣讨论计策的时候。
不知不觉间。
吕布的并州军。
竟然已经兵临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