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凌这次奉旨夺情起复回朝,自然不可能直接奔赴北疆,还是得先去洛阳一趟,见过皇帝,并从朝中接过相关凭信后才可北去。
所以经过多日跋涉,他们便在二月十一正式抵达京师洛阳。他都没来得及回家看看,便径直去了皇宫陛见,皇帝也果然立刻就召见了他。
这次的君臣奏对倒是没有谈太细的东西,李凌的能力早有之前的表现可证,至于其对朝廷的忠心自然更不用说了。所以此番皇帝对他说的更多的,还是安抚鼓励,并给出保证,一旦此番取胜,他作为后勤功臣,必然会得重赏,至少能把他的品阶再往上抬一抬,三品,甚至成两品紫袍高官都有可能。
对于皇帝的这一番封官许愿,李凌表面上自然是一阵感恩戴德,但心中却没太在意。其实真要论功劳的话,自己之前在湖广平定罗天教的大功朝廷都没任何表示呢——按照功劳来说,自己当时就能进入三品重臣的行列了,结果还不是什么都没得到,反而被迫丁忧——所以这次他也没有太大的想法,无非就是真想尽一份自己的心力罢了。
也不知是不是看穿了他的心思,皇帝很快就结束了这一话题,而是问道:“李凌,这次你打算如何周转军粮,还有,把哪儿定作后方粮仓啊?”
关于这些问题,早在接下旨意,赶来京城的路上李凌都已经有了想法,当即便一一作答:“回陛下,军粮周转自然先从早就有为北疆备粮的北方各城抽调,这些东西早在几年前臣就已经上表朝廷,作出相应安排了,现在只须照做,不成问题。至于运粮路线,臣以为现在还不能完全定下,得看接下来大军如何行进,才好作相应的配合。
“最后的北疆粮仓……臣考虑之后,觉着先以幽州为第一个落脚点,然后等到战事更进一步,在我大军北进之后,再于漠北寻找新的地点作为周转站。不过到底如何,也得按当时的情况来定了。”
皇帝对他的其他说法倒也没有太大异议,毕竟这后勤之事李凌是专业的,既然任命他统管一切后勤事宜便当给予充分的信任。可唯独一点,他依旧有些在意:“你把幽州定为粮仓吗?可就目前的战况来说,一旦营州有失,幽州便首当其冲,你就不怕到时粮草辎重反落入鬼戎人之手吗?”
“陛下,臣不认为幽州会真被鬼戎打下。那可是我大越北疆各城中最大的坚城,留守的兵马也最多,现在英王又已率军赶去支援,此城是定不会有失的。”
李凌斩钉截铁的回答倒让皇帝的双眉为之一舒:“说得好,你有此信心,朕就更安心了。既如此,北疆战事后勤,朕就全权交托于你了!”
李凌闻言,立刻下拜,再起,沉声道:“臣定竭尽所能,不让前线将士因后勤之事而有战事之失!”
就此,李凌的身份彻底定下,依旧是以转运司少卿之职,专管
北疆军粮物资调动事宜,为北疆转运都督,有便宜从事之权。是的,相比于之前在晋州时的职权,现在他又多了一条更重要的便宜从事之权,这样一来,再遇到如之前般的刁难时,那些想与他为敌的地方将领官员就只有引颈就戮的份了。
而当李凌捧着皇帝钦赐的,代表可便宜从事之权的团龙佩和尚方宝剑出得皇宫后,便看到一辆熟悉的马车正停在宫门不远处的御道上。见他出来,车帘一挑,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便冲他招手相邀。
李凌没有半点迟疑,便凑了过去,直登上车:“陆相想见下官只消派一人传唤一声便是,何必在此等候呢,实在让下官不安啊。”
陆缜笑呵呵地看着他:“你很好,无怨尤,有担当,真不愧是我大越栋梁,老夫当初也确实没有看错人啊。所以像你这样的栋梁,老夫就算等上一等,也是心甘情愿。”
“陆相过誉了,下官惭愧。”
“呵呵,你当得起。不过老夫今日所以在此等你,也是因为知道你重任在身,怕是不能久留,这才想着在此候你一候。好了,闲话不说,本官只想听你一句实话,你觉着以如今我大越能调动的钱粮物资,真能供大军来一场北伐大战吗?”
老人直奔主题,李凌也立刻严肃起来,沉吟半晌后道:“若是灭族之战,怕是要倾尽国力了,而且也未必能成。毕竟漠北广阔而苦寒,一旦鬼戎各部来一个化整为零,四散而逃,便几乎不可能将他们一一歼灭。
“但要是只作深入漠北的一场决定我朝与鬼戎胜负高下的决战,我以为至少在一两年内,物资供应是可以跟上的。而只要给我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漠北的地理情况,则我大军就是深入千里,也不用担心后勤断绝!”
他这番话说出来,就连陆缜都为之动容了。他看得出来,李凌可不是在吹牛,而是真有相当自信的。而就老人所知,便是放在太祖太宗朝时,那样的人才鼎盛,上下一心,也做不到这一点啊,不然大越挟开国之势,早就把退进草原的辽金诸族给赶尽杀绝了。
在怔怔地看了李凌好半晌后,陆缜才开口道:“我信你!那你现在还有什么难处,是老夫可以帮你的吗?”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他自然也得做点什么。
李凌倒也不客气,立刻道:“下官刚刚还在为想要一些人而感到难办呢,户部的陆佑、项大幸……”他一连报出了十多个名字来,“这些人之前就曾与我共事,一同为晋州之战时殚精竭虑,之后虽有些功劳,可未能得到升迁,以至我这回都不敢再请他们帮着出力了。如果陆相可以对他们照拂一二,则接下来下官再办差时就能轻松许多了。”
“哈哈,你小子还真是敢开口啊。”陆缜笑了起来,片刻后,才把神色一肃,“好,这些人的官职调动老夫来想办法,保管让他们能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至于如何把他们调到你手下听用,就由你自己来定吧。”
“多谢陆相相助,其他小事自然不劳您费心了。”李凌忙说道。以他现在手上掌握的便宜从事之权,想要调几个户部和转运司的人专门为自己做事,还不是轻而易举?
而现在,这些曾经跟自己办差却没捞到多少好处的下属,有了陆相的安排,也就没了后顾之忧。
“还有最后一事,东宫那边,你和英王都还是得提防一二。”陆缜突然又压低了声音说道。
李凌闻言双眉也是一挑,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就连他都知道孙璧在拿下如此重任后一旦事成会有多大的好处,那太子方面又怎可能想不到呢?虽然表面上太子和下面的人不好反对,可暗地里,却难保他们不会再做出扯后腿,甚至是搅乱整个战局的事情来。
而且相比于在前线军中闹出乱子,自己所在的后勤路线上,这样的勾当只会更容易出招。就如当初在晋州时自己接连遇到的问题般,一个不好,说不定就会酿成大祸了。
相比于当时大越官军完全占据绝对优势,此番要与鬼戎大军决战,可是不能出半点差错的。这么想来,李凌神色也越发凝重,足足半晌后,才冲陆缜拱手道:“多谢陆相提点,下官记下了,我会多加留意小心的。”
“如此便好。老夫也等着你们破敌的捷报,如此才能走得安心啊。”陆缜笑着点头,本打算今年初就离开朝堂告老还乡的他,最终还是决定至少等到幽州一线取胜后,再正式还乡。
李凌稍微愣了下后,也就接受了这一说法。八十的陆缜确实太过疲惫与苍老,确实该让他回乡颐养天年了。
随着两人把该说的事情说完,马车便又缓缓停下,李凌便与老人告辞,直接回了家去。
接下来几日,李凌便充分动用了自己手上的权力,一方面让户部和转运司派人去把各地粮食物资都调集起来,准备运往北方,另一方面,则迅速筹建班底,把陆佑等人重新拉到自己身边,按部就班地把整个运粮计划都给敲定下来。
陆缜这次也确实说到做到,只几日工夫,就已经让吏部把那十多个官员的官职给提了一阶。这就让陆佑他们对李凌更为信服,差事吩咐下去,他们也越发的卖力去办。
于是,所有一切都顺利进行,李凌在京城只待了半月后,前期的案头工作便已尽数完成,接下来的更多细节,就得根据前方战事的发展而作变化了。也就是说,到了这时,他已不能继续留在京城,而该北上,往北疆去了。
从二月十一入京,李凌只在洛阳待了半月,二十七日,他便再度离开京城,在一支卫队的护送下,直奔此时战事最紧张的幽州而去,因为那儿正是他选定的接下来的囤粮之地,而且,孙璧也已经早一步抵达幽州。
所以经过多日跋涉,他们便在二月十一正式抵达京师洛阳。他都没来得及回家看看,便径直去了皇宫陛见,皇帝也果然立刻就召见了他。
这次的君臣奏对倒是没有谈太细的东西,李凌的能力早有之前的表现可证,至于其对朝廷的忠心自然更不用说了。所以此番皇帝对他说的更多的,还是安抚鼓励,并给出保证,一旦此番取胜,他作为后勤功臣,必然会得重赏,至少能把他的品阶再往上抬一抬,三品,甚至成两品紫袍高官都有可能。
对于皇帝的这一番封官许愿,李凌表面上自然是一阵感恩戴德,但心中却没太在意。其实真要论功劳的话,自己之前在湖广平定罗天教的大功朝廷都没任何表示呢——按照功劳来说,自己当时就能进入三品重臣的行列了,结果还不是什么都没得到,反而被迫丁忧——所以这次他也没有太大的想法,无非就是真想尽一份自己的心力罢了。
也不知是不是看穿了他的心思,皇帝很快就结束了这一话题,而是问道:“李凌,这次你打算如何周转军粮,还有,把哪儿定作后方粮仓啊?”
关于这些问题,早在接下旨意,赶来京城的路上李凌都已经有了想法,当即便一一作答:“回陛下,军粮周转自然先从早就有为北疆备粮的北方各城抽调,这些东西早在几年前臣就已经上表朝廷,作出相应安排了,现在只须照做,不成问题。至于运粮路线,臣以为现在还不能完全定下,得看接下来大军如何行进,才好作相应的配合。
“最后的北疆粮仓……臣考虑之后,觉着先以幽州为第一个落脚点,然后等到战事更进一步,在我大军北进之后,再于漠北寻找新的地点作为周转站。不过到底如何,也得按当时的情况来定了。”
皇帝对他的其他说法倒也没有太大异议,毕竟这后勤之事李凌是专业的,既然任命他统管一切后勤事宜便当给予充分的信任。可唯独一点,他依旧有些在意:“你把幽州定为粮仓吗?可就目前的战况来说,一旦营州有失,幽州便首当其冲,你就不怕到时粮草辎重反落入鬼戎人之手吗?”
“陛下,臣不认为幽州会真被鬼戎打下。那可是我大越北疆各城中最大的坚城,留守的兵马也最多,现在英王又已率军赶去支援,此城是定不会有失的。”
李凌斩钉截铁的回答倒让皇帝的双眉为之一舒:“说得好,你有此信心,朕就更安心了。既如此,北疆战事后勤,朕就全权交托于你了!”
李凌闻言,立刻下拜,再起,沉声道:“臣定竭尽所能,不让前线将士因后勤之事而有战事之失!”
就此,李凌的身份彻底定下,依旧是以转运司少卿之职,专管
北疆军粮物资调动事宜,为北疆转运都督,有便宜从事之权。是的,相比于之前在晋州时的职权,现在他又多了一条更重要的便宜从事之权,这样一来,再遇到如之前般的刁难时,那些想与他为敌的地方将领官员就只有引颈就戮的份了。
而当李凌捧着皇帝钦赐的,代表可便宜从事之权的团龙佩和尚方宝剑出得皇宫后,便看到一辆熟悉的马车正停在宫门不远处的御道上。见他出来,车帘一挑,一个须发皆白的老人便冲他招手相邀。
李凌没有半点迟疑,便凑了过去,直登上车:“陆相想见下官只消派一人传唤一声便是,何必在此等候呢,实在让下官不安啊。”
陆缜笑呵呵地看着他:“你很好,无怨尤,有担当,真不愧是我大越栋梁,老夫当初也确实没有看错人啊。所以像你这样的栋梁,老夫就算等上一等,也是心甘情愿。”
“陆相过誉了,下官惭愧。”
“呵呵,你当得起。不过老夫今日所以在此等你,也是因为知道你重任在身,怕是不能久留,这才想着在此候你一候。好了,闲话不说,本官只想听你一句实话,你觉着以如今我大越能调动的钱粮物资,真能供大军来一场北伐大战吗?”
老人直奔主题,李凌也立刻严肃起来,沉吟半晌后道:“若是灭族之战,怕是要倾尽国力了,而且也未必能成。毕竟漠北广阔而苦寒,一旦鬼戎各部来一个化整为零,四散而逃,便几乎不可能将他们一一歼灭。
“但要是只作深入漠北的一场决定我朝与鬼戎胜负高下的决战,我以为至少在一两年内,物资供应是可以跟上的。而只要给我足够的时间去了解漠北的地理情况,则我大军就是深入千里,也不用担心后勤断绝!”
他这番话说出来,就连陆缜都为之动容了。他看得出来,李凌可不是在吹牛,而是真有相当自信的。而就老人所知,便是放在太祖太宗朝时,那样的人才鼎盛,上下一心,也做不到这一点啊,不然大越挟开国之势,早就把退进草原的辽金诸族给赶尽杀绝了。
在怔怔地看了李凌好半晌后,陆缜才开口道:“我信你!那你现在还有什么难处,是老夫可以帮你的吗?”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他自然也得做点什么。
李凌倒也不客气,立刻道:“下官刚刚还在为想要一些人而感到难办呢,户部的陆佑、项大幸……”他一连报出了十多个名字来,“这些人之前就曾与我共事,一同为晋州之战时殚精竭虑,之后虽有些功劳,可未能得到升迁,以至我这回都不敢再请他们帮着出力了。如果陆相可以对他们照拂一二,则接下来下官再办差时就能轻松许多了。”
“哈哈,你小子还真是敢开口啊。”陆缜笑了起来,片刻后,才把神色一肃,“好,这些人的官职调动老夫来想办法,保管让他们能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至于如何把他们调到你手下听用,就由你自己来定吧。”
“多谢陆相相助,其他小事自然不劳您费心了。”李凌忙说道。以他现在手上掌握的便宜从事之权,想要调几个户部和转运司的人专门为自己做事,还不是轻而易举?
而现在,这些曾经跟自己办差却没捞到多少好处的下属,有了陆相的安排,也就没了后顾之忧。
“还有最后一事,东宫那边,你和英王都还是得提防一二。”陆缜突然又压低了声音说道。
李凌闻言双眉也是一挑,立刻就明白了过来。
就连他都知道孙璧在拿下如此重任后一旦事成会有多大的好处,那太子方面又怎可能想不到呢?虽然表面上太子和下面的人不好反对,可暗地里,却难保他们不会再做出扯后腿,甚至是搅乱整个战局的事情来。
而且相比于在前线军中闹出乱子,自己所在的后勤路线上,这样的勾当只会更容易出招。就如当初在晋州时自己接连遇到的问题般,一个不好,说不定就会酿成大祸了。
相比于当时大越官军完全占据绝对优势,此番要与鬼戎大军决战,可是不能出半点差错的。这么想来,李凌神色也越发凝重,足足半晌后,才冲陆缜拱手道:“多谢陆相提点,下官记下了,我会多加留意小心的。”
“如此便好。老夫也等着你们破敌的捷报,如此才能走得安心啊。”陆缜笑着点头,本打算今年初就离开朝堂告老还乡的他,最终还是决定至少等到幽州一线取胜后,再正式还乡。
李凌稍微愣了下后,也就接受了这一说法。八十的陆缜确实太过疲惫与苍老,确实该让他回乡颐养天年了。
随着两人把该说的事情说完,马车便又缓缓停下,李凌便与老人告辞,直接回了家去。
接下来几日,李凌便充分动用了自己手上的权力,一方面让户部和转运司派人去把各地粮食物资都调集起来,准备运往北方,另一方面,则迅速筹建班底,把陆佑等人重新拉到自己身边,按部就班地把整个运粮计划都给敲定下来。
陆缜这次也确实说到做到,只几日工夫,就已经让吏部把那十多个官员的官职给提了一阶。这就让陆佑他们对李凌更为信服,差事吩咐下去,他们也越发的卖力去办。
于是,所有一切都顺利进行,李凌在京城只待了半月后,前期的案头工作便已尽数完成,接下来的更多细节,就得根据前方战事的发展而作变化了。也就是说,到了这时,他已不能继续留在京城,而该北上,往北疆去了。
从二月十一入京,李凌只在洛阳待了半月,二十七日,他便再度离开京城,在一支卫队的护送下,直奔此时战事最紧张的幽州而去,因为那儿正是他选定的接下来的囤粮之地,而且,孙璧也已经早一步抵达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