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尚均的作品名重一时,在清代有不少被收藏进宫廷之中。乾清宫珍藏的“螭虎钮”,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还曾在伦敦展出,备受瞩目。
“邱老,这位老户要价不低吧?”吴夺一边问,一边准备好好听听了。
“可是不低,要价六百万。”
“啊?这印章体量又不大。我记得,就算周尚均传世的田黄印章,拍价过六百万的也不算多。”
“但是周尚均的印章作品,还没出过艾叶绿的拍品呢。你先仔细看完,有了鉴定结论再说吧。”
“好。”
吴夺最后鉴定完毕。
确实是周尚均亲工的真品。而且,出乎吴夺的意料,他竟然还听到了一点儿和周尚均无关的后世的传承。
这方印章,后来曾为康熙的孙子、乾隆的堂弟弘旿所得。
爱新觉罗·弘旿,也算是个书画家,学习董邦达比较多;乾隆挺喜欢这个堂弟的画,《石渠宝笈》收录过三十多件。
弘旿有一次一下子得到了两方周尚均的作品,都是龙钮,一方田黄印,一方艾叶绿印;其中的田黄印他用了,刻了“恕斋”的印文(弘旿号恕斋)。
而这一方艾叶绿印,他一直收藏,没有刻用;却在其死后,散失到了民间。
“邱老,这艾叶绿龙钮印,我看没问题,就是周尚均的亲工的真品。”
邱不落点点头,“我也看不出问题。特别是落款,仿作一般不会托大,往往只在竖面刻八分体‘尚均’或者‘周彬’二字。”
“对。”吴夺也对落款极为欣赏,“这方印章上,将小篆‘尚均’二字巧刻在了锦纹之中,设计精妙,刀法绝伦,仅凭这一点,也是大师的工手。”
邱不落皱了皱眉,“鉴定为真,咱俩都可以负责。只是这价钱,就算物有所值,也没什么利润了。”
“六百万的标的,肯定得胡总拍板。”吴夺应道,“不过这东西的下限好估,但是上限还真不好说。周尚均的印章,价格落差也挺大的。两三百万的相对常见,但最高的,也曾经有过千万的不是?”
“这艾叶绿,确实很特别,而且老坑在清代就绝矿了。”邱不落点点头,“行,那我交给黄微,说明情况,让她向胡总汇报吧。”
刚忙完这事儿,接着又来了送东西的户了。
这一上午,还比较忙,迎来送往三波人,东西有好有坏,有真有假。
不过,有一件康熙官窑豆青釉的蒜头瓶,收得挺顺利。这康熙官窑蒜头瓶无款,但是开门,买家急等钱用,开价不高。
午饭后,胡允德来了,又一起在他办公室看了看这方艾叶绿龙钮印。
“老邱,小吴,你俩是一致确定?”胡允德看完之后问道。
两人都是点了点头。
“李先生是老户了,买过不少,也出过一些。”胡允德点点头,“行,我看也没问题。不过这个价儿是有点儿高。我再单独和他谈价吧,看看能不能落一落。”
说完这个事儿,邱不落笑道,“胡总,有个老朋友从外地来了,今天我早走一会儿。”
“老邱你的朋友要是到了,现在走就行。小吴在,我下午也不出去了,没事儿。”
“那我真走了?”
“呵呵,你呀,这有什么?谁还没有个事儿啊,再说你忙了一上午了。”
邱不落走了之后,胡允德关了办公室的门,递给吴夺一支烟,“小吴,最近有空么?”
“最近,怕是最有空的时候了。”吴夺笑笑。
可不是,老财主回家了,化肥跟着走了,就连宁霜,都忙“大项目”去了。
“那好,下周能跟我一起出趟差么?”胡允德吸了一口烟,“时间不好说,不过从出发到回来,最少也得三天;估计下周二走。你看看你的情况。”
“问题不大。德叔,咱去哪里?”
“鹭岛。”
“鹭岛?”
“怎么了?”
“没事儿,我还以为去什么瓷都、玉都之类的地方呢。”
“章老在鹭岛有个熟人,从台岛收了一批货,参差不齐,一般的和有瑕疵的都已经打包出了,剩下的说是挑出来的精品,我们这次去挑货收货。”
吴夺一听,“这个差出得不孬,这么说,能看不少好东西呢!”手机端../
胡允德点点头,“是不少。给我反馈的情况是,金铜器有十件以上,玉器有二十件以上,瓷器有二十件以上,书画有三十到五十件;另外,还有一些杂项小品。”
“这么多?”饶是吴夺有心理准备,还是很吃惊,“这,还是已经把一般的和有瑕疵的都出了之后的?”
胡允德笑笑,“实际上呢,章老的这个熟人,不过是个代理人,背后有好几个大股东的。而且吧,他们从台岛收货,是那边黑市出来的通货,价不算高。”
“黑市来的东西也能收?”吴夺不禁又问。
“台岛的货主,是从黑市收来的东西,卖到鹭岛,却是合法的。没有点儿的能耐,做不了这种生意的,台岛的货主,能从黑市收货,就有能力洗白,不然户也不买账不是?”
胡允德顿了顿,继续解释道,“而且台岛的这个黑市,没有鬼货和贼货,主要是非正规渠道流到台岛的东西。这里头,倭国来的占了相当一部分。”
所谓鬼货,指的是出土文物;所谓贼货,指的是盗抢骗等非法手段来的赃物。
“明白了。”吴夺点了点头,“那鹭岛的老板干的不算坏事儿,也是一种回流嘛!总比从台岛再流到国外强。”
“哈哈哈哈。”胡允德大笑,“不过,如今的仿品猛如虎,不管什么渠道,一样可能有赝品。这批所谓挑出来的精品,该有的坑,估计也少不了啊。”
“放心德叔,我一定打起精神来。”
“嗯。咱们这次去是宁缺毋滥,只买真正的精品。不过,到时候,可能不止咱们一个买家。所以看东西的时候,稳准快很重要。”
吴夺点点头,“对了德叔,这次出差就咱俩么?”
“对,就咱俩。”胡允德应道,“这次主要就是靠眼力。安保他们负责,托运有专业的流程;咱们空手去空手回。”
“邱老,这位老户要价不低吧?”吴夺一边问,一边准备好好听听了。
“可是不低,要价六百万。”
“啊?这印章体量又不大。我记得,就算周尚均传世的田黄印章,拍价过六百万的也不算多。”
“但是周尚均的印章作品,还没出过艾叶绿的拍品呢。你先仔细看完,有了鉴定结论再说吧。”
“好。”
吴夺最后鉴定完毕。
确实是周尚均亲工的真品。而且,出乎吴夺的意料,他竟然还听到了一点儿和周尚均无关的后世的传承。
这方印章,后来曾为康熙的孙子、乾隆的堂弟弘旿所得。
爱新觉罗·弘旿,也算是个书画家,学习董邦达比较多;乾隆挺喜欢这个堂弟的画,《石渠宝笈》收录过三十多件。
弘旿有一次一下子得到了两方周尚均的作品,都是龙钮,一方田黄印,一方艾叶绿印;其中的田黄印他用了,刻了“恕斋”的印文(弘旿号恕斋)。
而这一方艾叶绿印,他一直收藏,没有刻用;却在其死后,散失到了民间。
“邱老,这艾叶绿龙钮印,我看没问题,就是周尚均的亲工的真品。”
邱不落点点头,“我也看不出问题。特别是落款,仿作一般不会托大,往往只在竖面刻八分体‘尚均’或者‘周彬’二字。”
“对。”吴夺也对落款极为欣赏,“这方印章上,将小篆‘尚均’二字巧刻在了锦纹之中,设计精妙,刀法绝伦,仅凭这一点,也是大师的工手。”
邱不落皱了皱眉,“鉴定为真,咱俩都可以负责。只是这价钱,就算物有所值,也没什么利润了。”
“六百万的标的,肯定得胡总拍板。”吴夺应道,“不过这东西的下限好估,但是上限还真不好说。周尚均的印章,价格落差也挺大的。两三百万的相对常见,但最高的,也曾经有过千万的不是?”
“这艾叶绿,确实很特别,而且老坑在清代就绝矿了。”邱不落点点头,“行,那我交给黄微,说明情况,让她向胡总汇报吧。”
刚忙完这事儿,接着又来了送东西的户了。
这一上午,还比较忙,迎来送往三波人,东西有好有坏,有真有假。
不过,有一件康熙官窑豆青釉的蒜头瓶,收得挺顺利。这康熙官窑蒜头瓶无款,但是开门,买家急等钱用,开价不高。
午饭后,胡允德来了,又一起在他办公室看了看这方艾叶绿龙钮印。
“老邱,小吴,你俩是一致确定?”胡允德看完之后问道。
两人都是点了点头。
“李先生是老户了,买过不少,也出过一些。”胡允德点点头,“行,我看也没问题。不过这个价儿是有点儿高。我再单独和他谈价吧,看看能不能落一落。”
说完这个事儿,邱不落笑道,“胡总,有个老朋友从外地来了,今天我早走一会儿。”
“老邱你的朋友要是到了,现在走就行。小吴在,我下午也不出去了,没事儿。”
“那我真走了?”
“呵呵,你呀,这有什么?谁还没有个事儿啊,再说你忙了一上午了。”
邱不落走了之后,胡允德关了办公室的门,递给吴夺一支烟,“小吴,最近有空么?”
“最近,怕是最有空的时候了。”吴夺笑笑。
可不是,老财主回家了,化肥跟着走了,就连宁霜,都忙“大项目”去了。
“那好,下周能跟我一起出趟差么?”胡允德吸了一口烟,“时间不好说,不过从出发到回来,最少也得三天;估计下周二走。你看看你的情况。”
“问题不大。德叔,咱去哪里?”
“鹭岛。”
“鹭岛?”
“怎么了?”
“没事儿,我还以为去什么瓷都、玉都之类的地方呢。”
“章老在鹭岛有个熟人,从台岛收了一批货,参差不齐,一般的和有瑕疵的都已经打包出了,剩下的说是挑出来的精品,我们这次去挑货收货。”
吴夺一听,“这个差出得不孬,这么说,能看不少好东西呢!”手机端../
胡允德点点头,“是不少。给我反馈的情况是,金铜器有十件以上,玉器有二十件以上,瓷器有二十件以上,书画有三十到五十件;另外,还有一些杂项小品。”
“这么多?”饶是吴夺有心理准备,还是很吃惊,“这,还是已经把一般的和有瑕疵的都出了之后的?”
胡允德笑笑,“实际上呢,章老的这个熟人,不过是个代理人,背后有好几个大股东的。而且吧,他们从台岛收货,是那边黑市出来的通货,价不算高。”
“黑市来的东西也能收?”吴夺不禁又问。
“台岛的货主,是从黑市收来的东西,卖到鹭岛,却是合法的。没有点儿的能耐,做不了这种生意的,台岛的货主,能从黑市收货,就有能力洗白,不然户也不买账不是?”
胡允德顿了顿,继续解释道,“而且台岛的这个黑市,没有鬼货和贼货,主要是非正规渠道流到台岛的东西。这里头,倭国来的占了相当一部分。”
所谓鬼货,指的是出土文物;所谓贼货,指的是盗抢骗等非法手段来的赃物。
“明白了。”吴夺点了点头,“那鹭岛的老板干的不算坏事儿,也是一种回流嘛!总比从台岛再流到国外强。”
“哈哈哈哈。”胡允德大笑,“不过,如今的仿品猛如虎,不管什么渠道,一样可能有赝品。这批所谓挑出来的精品,该有的坑,估计也少不了啊。”
“放心德叔,我一定打起精神来。”
“嗯。咱们这次去是宁缺毋滥,只买真正的精品。不过,到时候,可能不止咱们一个买家。所以看东西的时候,稳准快很重要。”
吴夺点点头,“对了德叔,这次出差就咱俩么?”
“对,就咱俩。”胡允德应道,“这次主要就是靠眼力。安保他们负责,托运有专业的流程;咱们空手去空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