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汉银行’?”

    “回圣人,确实是叫‘星汉银行’,前身乃是‘汉阳钱号’。”

    听说了汝州的大动静之后,长孙皇后传召李婉顺前来询问,作为在京畿地区活动能力最强的皇后心腹,李婉顺的情报收集能力相当不错。

    “和天家的银号,何如?”

    “这……”

    李婉顺犹豫了一下,还是低头正色道,“这‘星汉银行’,似是有些不同。”

    前几年长孙皇后搞的皇家银行,主要是吃“钱税”,铸币这一块,洛阳也在搞银元,就是把华润银元拿来改改。

    但正式发行银元,却迟迟没有动作。等于说是市面上先流通起来,官方也背书,但合法不合制。

    究其原因,或者说唯一原因,是李世民打算等自己死了之后,让老婆发行新式货币。

    这是让渡一个很大的功绩出去,因为现行的开元通宝,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重要城市的货币流通。

    更别说现在海外领地,大量进口开元通宝,“钱荒”在大多数地区还是客观存在的。

    而大城市、特大城市,又处于“通货膨胀”的状况,华润银元、华润飞票,都是在这种情况下爆发的。

    长孙皇后当年掌握的大量现金,最终也只是拿来放高利贷,经办人就是李婉顺,五都之内,都有长孙皇后培养的白手套。

    原本长孙皇后想着,“星汉银行”可能也是干这种勾当,但略作打听,就知道参股的权贵多如牛毛,不可能就是为了放高利贷而促成这么一个庞然大物。

    李婉顺还打听到一个细节,各家参股“星汉银行”,并没有直接参与经营的权力。

    图什么呢?

    长孙皇后没搞明白,但是她突然想到,自己女儿李丽质也参股“星汉银行”,于是便命人前去长安,叫隆庆宫之主前来京城一趟。

    在长孙皇后以及弘文阁的诸多大佬们看来,武汉这突然蹦跶出来的“星汉银行”,会不会打算跟朝廷争夺“钱税”?

    毕竟,华润银元的生产单位,最早就是汉阳钢铁厂的铸造车间。

    而且武汉也有渠道可以稳定地获得黄金、白银,发行货币不成问题。

    只是弘文阁的人并不知道,到贞观二十五年,武汉的规模,即便真的要发行货币,也不会是什么金本位银本位,只会是“工业生产本位”。

    整个大唐疆域内,包括东南海地区,白银、黄金的开采速度,绝对跟不上大唐疆域内的经济发展速度。

    “钱荒”会越来越明显,所以哪怕要发行流通货币,武汉也只会尽量往华润飞票上靠,而且也不是以黄金或者白银储备为基础,而是以武汉、湖北乃至整个扬子江流域的总工业品产出为基础。

    朝廷前几年尝试发行的官方飞票,始终无法和华润飞票抗衡的原因,大抵上有两个。

    一是民间市场害怕这是贞观朝的“白鹿币”;二是官方飞票有时候会出现兑换开元通宝、银元不足的情况,而这种情况,华润飞票十几年来都没出过这种幺蛾子。

    所以几年下来,长孙皇后掌控的钱行,主要利润,依然只是放高利贷,而且是针对中低阶层的高利贷。

    这一次“星汉银行”的成立,绝非是突发事件,而是筹谋了五年左右,以武汉官方多年以来的信用,或者说,张德这张十几二十年讲信用的脸为基础。再加上武汉庞大的市场、工业生产力为砝码,用以攫取更大更丰厚的利润回报。

    朝廷的拖沓、落后,让扬子江流域的权贵们实在是忍无可忍,这才借用武汉上洛访问团的机会,一路高调行事,最终在汝州,这个洛阳门户,骤然发力。

    结果也相当的令人满意,认可武汉信用的地方主官是多数,哪怕屁股不在一边的家伙,也相信武汉的信用,或者说张德、华润号、忠义社等等的信用。

    到了这个地步,如果“华润号”的飞票和“星汉银行”对接,“星汉银行”说这是钱,那华润飞票,的的确确就真的成了钱,从实质和名义上,都彻底成了“钞票”。

    如此多的权贵发力,这时候就算中央朝廷想要阻拦,也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甚至可以这么说,大朝会一开,从内廷到外朝,多的是讲这件“大好事”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人。

    就算是李皇帝和长孙皇后自己,也认可这一点,因为市面上的钱的确不够用。

    好在“星汉银行”也没打算发行货币,至少现阶段是没有这个需求,华润飞票已经有了实质上的货币功能,对“星汉银行”来说,没必要再去争一个名义。也免得刺激到朝廷,引发没有必要的争斗。

    此次“星汉银行”的大规模动作,主要也是为了中远期的布局。贞观二十五年的武汉规模,已经是现有超级城市的扩张极限,再大,城市功能已经超负荷,会导致城市无法运转。

    市场、人口、技术、资金的分流,是未来的既定事实。

    只是怎么分流,往哪里分,又是值得商榷的。

    参股“星汉银行”的各家股东,都有自己的利益述求,比如说房氏,房二公子就希望武汉分流技术人才资金到“南昌地”,然后一口气扩建南下广州的官道,万一可能的话,“汉安线”铁路工程结束之后,最好修一条南昌到广州的铁路。

    而对长孙氏来说,苏州杭州最好一体,然后还要修一条苏州到上海镇的铁路,大大增加出口运力。

    海东豪强那就更简单了,造船、造大船,在东瀛州修港口、码头、造船厂,开办水手学堂、航海学院……

    不管哪一个,都需要动用大量资金,还有武汉的先进技术。单打独斗的风险极高,而有了“星汉银行”,等于就是集各家之力于一身,自然就风险大大减低。

    外部股东有想法,武汉内部同样有目标,那就是集中各种资源,一口气干死荆襄豪族,而且不给荆襄豪族半点翻身的机会。

    双方不可调和的矛盾,是十多年积累下来的恩怨情仇,已经不可能通过简单的对话就能讲和。

    离武汉最近的大城市,就是江陵、襄阳,武汉分流资金、技术、市场、人口,这里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如果不清算荆襄本地豪族,这些资源分流过去,不过是“资敌”,纯粹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指望靠谈判、收买、恐吓就能让荆襄豪族把土地、人口、治权让出来,无异于痴人说梦。

    同样的,荆襄豪族又不可能自己革自己的命,跟武汉的龃龉、小摩擦,常年不断累积下来的“怨愤”,还有对未来的恐惧,都促使他们只会更疯狂更残忍,绝对不会有半点退让。

    因为荆襄退一步,武汉就会进一步,这是显而易见的。

    荆襄豪族不是好鸟,武汉新贵就是好人了?

    大哥不笑二哥,乌鸦不笑猪黑。

    整个武汉官商集团,以及武汉官商集团的盟友,在此次推动“星汉银行”的事件中,砸进去的政治、经济、社会资源,简直不可想象。

    尤其是针对工部拆分,给予了中央朝廷极大的支持。这种政治层面的交换,谈判不敢说旷日持久,也不是一两年就能安排妥当的。

    更重要的是,全程还要保密,具体经手之人,都是双方认可,而且实力绝对不低的巨头。

    薛大鼎脱颖而出,绝非偶然。

    交换来“星汉银行”,以及事实上的“湖北总督”之后,对中央朝廷而言,既能削弱地方老大世族,还能增加南北交流,总体而言,属于稳赚不赔。

    毕竟,到了贞观二十五年,还想着靠小农来维持皇权统治,可能性有,可行性不大。

    除非跟武汉“新贵”们打一场,但这又是双方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帝国的最高权力和民间的最强势力开打,得益的,只会是那些盘亘在地方耕地上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老大世族。

    不管是最高皇权,还是说武汉的官商集团,共同目的都是弄死老大世族,把人口释放出来,把人才培养成本降低,把挑选社会精英的难度变小。

    长期来看,皇权在人才选拔上,人才库从七八十家老大世族,变成几千家寒门、土豪,已经是前所未有的胜利。

    倘若人才库进一步变成全国几百万户,那更是前无古人的壮举,做到了这个程度,哪怕有一天皇权衰败,帝国必须灭亡,但皇族的下场,未必就会有多惨。

    临死之前的李世民,他获得的功绩已经远超历朝历代,所思所想,也从不切实际的“万世基业”,转化为更为实惠更为现实的需要。

    所以当汝州盈满沸天的当口,李世民已经能够预料到,现在荆襄诸地那些个被世家压制有多残酷的寒门、庶民,在张德成为“湖北总督”之后,对荆襄诸地世家的报复,就会有多狠辣。

    甚至,此时此刻在李世民的案头,已经准备好了对荆襄各大世家流放地的划分。

    。

章节目录

唐朝工科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鲨鱼禅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十六章 利益交换-唐朝败家子百度百科,唐朝工科生,笔趣阁并收藏唐朝工科生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