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府,夜已深,府上下几乎都睡去了。

    宁远双手抱着头,呆呆的看着上方,不知其所想。

    旁边,朱秀荣沉默许久,突然问道:“怎地,在想那图鲁勒图?”

    “嗯。”

    宁远点头,并没有否认。

    而后他取出那份信。

    朱秀荣掌灯,很快便注意到那一枚印章,轻蹙眉头。

    她当然明白这玉玺的重要性,那可是传国玉玺啊,身为君王者,哪有不惦记的?

    那么,图鲁勒图突然将此物展现出来,目的何在?意欲何为?

    “此事,应该只有三人知!你、我、阿喇哈青森。”宁远开口。

    朱秀荣便没有作声。

    言外之意是,当下,那图鲁勒图还未准备将此物献给大明。

    她再度躺下,斜睨宁远,哼声道:“那你就去想她吧。”

    这一次,宁远没有回应。

    过了片刻,朱秀荣侧身过来,双手垫着头,柔声道:“你与父皇吵了?”

    宁远想了想:“也不算,陛下劝我退一步,可问题是这事已然开弓,没有回头箭了啊。”

    他很清楚,如若此一番无法改制科举,日后的希望将更加渺茫。

    因为从古至今,话语权始终掌握在胜利者的手里。

    日后再改制,某些人就会拿出同样的办法来还击,跟着,改制一事终还要死于娘胎。

    那么,为什么要改制呢?

    这其中,阿喇哈青森所言也,也有几分道理,确实有制衡儒家方面的考量,但更多的,还是为了大明更健康的发展。

    当下,朝野之中看似正常,可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文官集团出现党阀之争,互相攻讦,一心想着怎么弄死对方几乎是必然。

    偌大朝野,皆想着尔虞我诈,没几个干正事的,这大明,岂又能有好?

    所以,改制,势在必行。

    “再等等吧。”

    宁远暗自叹息。

    孤零零的老光棍,什么都做不了啊!

    唯一的办法,便也只能靠外力来破局了。

    转来翌日,早朝。

    似是注意力被转移,这一日的早朝几乎百官都在商讨治理北方的大计。

    其中首要的问题便是人口迁移问题。

    “启禀陛下,臣愿赴山西,劝说百姓北迁。”刘健站了出来。

    其余百官皆目露赞叹之色。

    这事,可不简单,本质来说是百姓们不愿意迁移。

    刘健愿意站出来担当此大任,自是值得钦佩的。

    “有刘公出马,大势已定,当马到成功!”

    “不错,刘公德高望重,忧心天下,实乃我等楷模,国之桢干也。”

    一些人小声说着。

    弘治皇帝轻轻点头:“好,如此,便劳烦刘卿了,此去舟车劳顿,务必保重身体。”

    刘健深深伏拜:“多谢陛下,为北方,臣,万死不辞!”

    于是,退朝之后,刘健简单收拢一番便向西而行,直奔山西而去。

    目标,广灵!

    蔚县那边已然迁移了数万百姓,自是不可能继续迁移了,于是他将目标放在了距离蔚县几十里外的广灵。

    相比于蔚县,广灵的人口也是极多的,如若游说得当,迁移数万百姓至北方应该不成问题。

    刘健信心十足,乃至于有些……骄傲。

    先前宁远在迁移蔚县百姓之时,诸多条件他一清二楚,包括笼络百姓的手段等等。

    手法,已然了解,迁移百姓,岂不是手到擒来?

    与此同时,如果往深层次而言,这也是他代表诸多大员的证明之战。

    证明传统的儒家子弟,也可以更好的治国。

    倒不是他针对宁远,而是自身所在位置决定的。

    迁移百姓,为儒家子弟正名,以此将宁远改制的心思给压下去。

    要知道,当下朝堂看似一片暗流,可跟改制将会产生的学子闹事等危机比起来,根本算不得什么。

    天下学子共闹事,四方暴乱,皆是朝廷这边唯一的办法怕也只能派兵弹压了。

    届时,将血流成河。

    也正是基于此,在皇帝陛下提及改制一事的时候,内阁这边才选择了沉默。

    “迁移百姓啊……”

    特制的四轮马车上,刘健揉了揉额头:“首先第一步应该是聚拢士绅……”

    他想到了宁远的手法。

    先是聚拢士绅,士绅们同意了,再去鼓动手下的佃农百姓,跟着,再由朝廷发明文,给出各种优惠条件,鼓励百姓去北方开垦。

    “想来问题不大!”

    刘健轻轻一笑。

    就在当晚,他抵达广灵,第一件事便是吩咐知县,宴请当地诸多士绅。

    一听到当朝首辅来了,一个个乡绅皆是双眼冒光。

    这可是超级大人物啊!

    莫说巴结上,就算能敬上一杯酒,说上那么两句话,那也与有荣焉啊。

    于是,百余名乡绅联袂而行,奔赴县衙。

    路上,许多人都望向了最前面带路的那位乡绅,忍不住问道:“汪老哥,对于刘大人前来,您以为所为何事啊?”

    “哦?”

    乡绅中的带头者,汪东栋略作停顿,哼笑一声:“是好是坏,去了便知道了。”

    很快,一行人来到了县衙。

    酒菜早已准备好,诸多乡绅有序落座。

    不多时,在知县的陪同下,刘健出现在众人的眼前。

    “见过刘大人!”众多乡绅纷纷起身。

    “大家伙无需多礼,都坐吧。”

    刘健随和的摆手,率先落座。

    简单的一番寒暄后,众人开始吃吃喝喝,直至酒过三巡,刘健这才起身。

    “诸位,朝廷这边,有一件大好事,想来大家伙也都是听说过的,那便是迁移北方,开垦荒地。”

    “北方土地虽是贫瘠,但胜在广阔,尽可随意开垦,只要肯开垦,日后,尔等坐拥数万亩良田也是可能的。”

    “还有,朝廷这边也将会免除多年赋税,尔等初去乍到,若无粮草,朝廷也将会尽力供应。”

    刘健略作停顿,补充道:“机会,仅有这一次,若诸位错过了,日后再想迁移北方,可就不容易了。”

    恩威并济。

    隐晦提及,这是朝廷特给你广灵百姓的一个机会。

    下侧,诸多乡绅闻言,神色莫名。

    迁移北方?去那极寒之地?开垦荒地?

    怕不是傻子吧?

    众人当然清楚蔚县的事情,可那蔚县为何有数万百姓迁移北方啊?

    那他宁是因为地崩啊!

    诸多乡绅损失了许多存粮、外加又要重建等各种事宜,百姓们活路难寻,不去北方不行。

    而广灵这边,大家伙日子过的好好的,吃喝不愁,年年盈余,吃饱了撑的才去北边受罪。

    不过带头的汪东栋还是主动问了一嘴:“敢问刘公,北边的地,亩产几何啊?”

    “嗯……”

    刘健沉吟,倒是被问住了。

    朝廷这边,几乎没有北方耕地的统计,根本无从得知。

    不过呢,北方土地毕竟贫瘠,想来,不会太多。

    “大概在半石左右吧。”

    刘健随意说了个数字,整体来看,却也不少了。

    要知道,京畿这边,上等田地才产两石多些,下等田,也就是一石多。

    去了北边,亩产虽然少了,可架不住地多啊,只要你愿意劳作,就会有无尽的粮食。

    下侧,诸多乡绅听了,皆是暗自摇头。

    若是产量多一些,大家伙倒是可以考虑考虑,毕竟谁也不嫌弃地这个东西多。

    可这点产量,根本就没必要冒险啊。

    听说前些个日子,瓦剌袭扰了大嫩一带,大明派出京营,好像得了一场大胜。

    然,谁又能保证瓦剌、鞑靼、以及那朵颜三卫日后不侵扰呢?

    总而言之,这是不值当的买卖。

    前面的刘健见众乡绅皆兴致寥寥的样子,心底顿时凉了半截。

    这……不应该啊!

    白白捡便宜,而且还是永久性的,竟没人动心?

    不应如此啊!

    他很是费解。

    先前,那宁远便是这么做的,为何一些乡绅便愿意支持呢?

    “诸位可先行考虑一番,老夫疲倦了,先行告辞!”说着,转身离开。

    接下来则是由知县陪同诸多乡绅。

    “诸位,此机会千载难逢,君不闻土地丈量?”知县开口。

    众乡绅面色微变。

    确实,自丈量土地后,大家伙的地少了一些,若能去北方开垦一些作为弥补,倒也是好事。

    只是……

    “有趣啊!”

    前方,同桌的汪东栋冷笑:“知县大人,君不闻,那蔚县百余乡绅,仅有刘员外等四五员外亲自去了大嫩一带,其余人都是傻子吗?”

    “额……”

    知县顿时被怼的哑口无言。

    是了,如若北边当真好处多多,那蔚县百余乡绅怕不是要抢着过去。

    不多时,一场夜宴,不欢而散。

    知县回到后房,眼见刘健一脸严肃,尴尬的开口:“刘公,您看这……”

    “无妨。”

    刘健摆手:“诸多乡绅不愿意,不代表佃农、百姓们不愿意去。”

    佃农才是大头。

    这些人没多少地,只能在诸多乡绅手下苟延残喘,混个生计。

    只要将这些佃农说服,迁移数万人,亦非难事。

    《回到明朝当首富》无错章节将持续在更新,

    :..>..

章节目录

回到明朝当首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未风尘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876章 刘公出马-重生之女首富txt下载,回到明朝当首富,笔趣阁并收藏回到明朝当首富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