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了?”坦普尔问道。

    为了稳定印度地区的局势,内阁已经连续派出了两批远征军到印度殖民地,总数达到了六万人。

    运送去的装备更是达到了近二十万套。

    消耗的资金已经超过了一千多万英镑。

    这只是本土的投入。殖民地的损失要是加进去的话,那更加是一个天文数字。

    可是,这么多人力物力投入进去。结果呢?整个印度北方和东北方向都已经沦陷。

    那里可是印度殖民地最精华的地区啊。

    现在派去的军队死伤惨重,还只能跟那些叛军对峙。

    “首相阁下,印度的情况非常不好。”

    “怎么了?是对方又开始进攻了吗?”坦普尔问道。

    援军暂时是派不出去了。事实上印度地区失败的消息,坦普尔都让内阁暂时瞒住了。

    在大选的关键时刻,坦普尔不想有任何的负面消息传出来。

    “首相大人,印度地区现在已经全面停战了。危险不是来自敌人,而是因为瘟疫。”

    “怎么?瘟疫还没有平息吗?”坦普尔问道。

    “是的,首相阁下,原本我们以为旱季到来瘟疫就能够缓解,但是根据英印殖民地传回的最新报告,当地的瘟疫还在传播。”戴维德一脸沮丧地说道。

    自从去年年中开始,加尔各答的瘟疫爆发,到现在已经半年多的时间。

    这半年多的时间中,英印殖民地几乎就没有再爆发什么样的战争。

    因为此时所有的人都面临了一个共同的敌人。

    那就是瘟疫。

    瘟疫不会选择阵营,所有的人都是他们的敌人。

    这对于处于防守状态中的英军来说,亦好亦坏。

    前面的几个月,瘟疫只在加尔各答传播,然后向南沿着海岸线传播。

    接下来北方联盟方向也发现了瘟疫。

    紧接着缅甸孟加拉地区以及圣军都发现了疑似的病例。

    石达开没敢小觑,他连忙向复兴军求助。

    董书恒派出了一支精干的医疗队去圣国支援。

    他们采用了很多手段,终于是让瘟疫大规模的传播。

    但是缅甸王国那边控制得就没有那么好了。

    为了不让疫病传播的缅甸的东部本土。

    缅甸国王伽罗亚下令封锁了东西部之间的联系。

    这让缅甸王国内部产生了很大的恐慌。

    在都城阿瓦,有人开始散播谣言说国王感染了瘟疫,已经不能视事。

    一时之间,阿瓦城风声鹤唳,暗流涌动。

    李少荃意识到问题可能要恶化。赶紧发报给正在金边的董书恒。

    董书恒当即下令彭玉麟从腾冲府调派一个团进入阿瓦城东北的掸邦高原待命。

    李少荃也积极联系阿瓦成内的情报部行动组。

    果然阿瓦成内的那些贵族在散布了谣言之后,抓着这次机会发动了叛乱。

    他们杀死了伽罗亚留下来的留守将领,策反城内的军队听从他们指挥。

    他们原本计划控制军队之后再去控制国相敏昂聪,利用这位老国相的威望去重立新王。

    只是当他们赶到国相府的时候已经晚了一步。

    李少荃早就先一步让情报部的人将国相给控制起来,并且将他转移到了隐蔽的地方。

    然后李少荃以国相敏昂聪的名义发号施令。调动驻守在城外忠于国王伽罗亚的军队入城平叛。

    同时李少荃以敏昂聪名义,命令边境的军队放复兴军进来支援。

    在复兴军的支援下,成内的叛军和反叛的贵族被一网打尽。

    伽罗亚知道这件事情之后大为震怒。

    他在外面为缅甸开疆拓土,没想到还有人在后方捣乱,当即下令将这些叛乱的贵族全部诛灭九族,收回他们的土司封地。

    当然,缅甸的主力都在西边的孟加拉地区。

    平叛的时候还要依靠复兴军的支持。

    经此一事,伽罗亚更加坚定了经营孟加拉地区的决心。

    缅甸本土的那些土司根深蒂固,根本无法完全拔除。

    现在在东孟加拉地区,他能够掌控自己手中的每一名百姓。

    这种感觉跟他刚刚登基那会儿完全不同。

    在惩治了那些叛乱土司的同时,伽罗亚还下令将所有的宗室全部都迁移到达卡去。

    同时主要的官员也都迁移到达卡去。

    此时的达卡虽然还有瘟疫。但是在得到复兴军的支援之后,瘟疫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事实证明,复兴军提出的一些预防瘟疫的措施都是非常有成效的。

    这次缅甸的叛乱,李少荃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经此一事之后,李少荃在缅甸东部的土司中威望日升。

    董书恒将他召回,安排到滇南行省做总长,顺便为安南的大军筹措粮草。

    李少荃也就此进入了复兴军行政系统的高层。已经具备了入阁的资格。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按照董书恒制定的最新的内阁组织原则。非担任过地方大员者不允许成为内阁的总理以及副总理。

    而今后内阁总理以及几位副总理将是行政的核心决策层。

    随着董书恒将自己手中的行政权力逐步剥离,内阁的行政权力将越来越大。

    现在,很多的复兴军高官都将眼睛盯着内阁这一块。

    大明的内阁,满清的军机处都是位极人臣的位子。复兴军的内阁权力将比他们更大。

    董书恒将内阁总理与副总理的人数定为五人。

    副总理分管一些部门,也可以兼职一些部门的首长。

    以后单纯的部门首长将不再参与到决策当中。

    但是内阁总理和副总理都要由总统任命。

    部门首长可以由总理提名,然后由总统任命。

    检察院和法院仍然是单列直接由总统任命和管辖。

    法院也将逐步改革,确立了大法官制度。最高法院设置七名首席大法官。

    地方上审议案件实行合议制度,至少要由三名法官成立合议庭。

    法官审理案件需要对审理的结果终身负责。

    监察院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最严厉的一项改革就是地方上要是发生了腐败窝案,地方监察官要负连带责任,只有在该案件是由监察官自己查处的情况下,监察官才能够免责。

    这让原本高高在上,无论谁见了都要怕上三分的监察官,现在成为了一个高危行业。

    当然了,现在这些监察官变得更加的凶狠、敏感,仿佛是饿狼一般,紧紧地盯着地方上的那些官员。

    被弹劾、立案的官员数量大大地增加了。

    李少荃终于凭借自己的能力挤进了行政官员第一梯队。

    他跟左季高的年龄相仿。左季高进入内阁担任副总理,让很多的官员眼红不已。

    尤其是李少荃这些中途加入复兴军的官员,他们大都到了自己从政的黄金年龄。

    不仅仅是这些高层的部门。董书恒还开始在一些地方,试点建立地方评议会。

    现在已经有三个重要的省市建立了省级评议会。

    评议会的议员按照府县划分名额。

    由地方上选举产生。

    按照目前的选举情况来看,这些人主要是地方上的德高望重之辈。

    每个行省或者是直辖市根据自身的人口确定名额。

    这些评议会的人数在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

    他们有对地方政府的质询权。有审议政府工作计划和经费预算的权力。

    只是董书恒还没有为他们解锁更多的权力。

    他准备先在一些较发达,民众较为开化的地区,试点一下。

    董书恒没有能力一下子就建立出一套新的制度。

    普通的百姓也没有办法这么快地适应这套制度。

    不过董书恒有优势,那就是他年轻啊。二十几岁的人正是畅想未来的时候。

    哪怕是犯点错误也没有大碍。

    现在是复兴四年,西历1859年,董书恒24岁,曾宪风65岁,左季高48岁。

    而复兴军的主要将领都是30岁左右。

    这是一套正当少年的班子。复兴军也还是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

    不过董书恒已经开始培养下一代的接班人了。

    新京城中有一所海军学院,一所陆军学院。

    海军学院中,从少年军校考入海军学院的少年郭岩已经长成一位帅气的小伙子。

    今年刚刚成年的郭岩已经在军校中读了一年书。他还参加了航海实践,跟着老师们驾驶风帆训练舰“俞大猷”号在太平洋上航行了一个来回。

    随着学习的越加深入,郭岩对于海洋就愈加的喜爱。

    年后,学校突然要选拔一批学生到武昌去。至于去学习什么,没有一个人知道。

    老师跟他们透露是有新装备要列装,需要选择最优秀的学员参加秘密训练。

    郭岩没有犹豫,第一个报名。他的成绩本来就是班级中最优秀的。

    郭岩自然是被选上了。

    随即他们一批学员来到了一处位于武昌府的秘密训练基地,这个基地位于江边的一个湖泊。

    这个湖泊方圆有几十公里。只是这样一个湖泊竟然没有名字。

    仿佛是有人专门将它从普通人的视野中抹去了一般。

    湖泊三面环山,与大江连接处建立了一座船闸。

    甚至还有一座大型的泵站为湖泊注水。

    这让这个湖泊的平均深度一直保持在将近五十米。

    湖边有一个座船厂,船坞都是封闭式的。

    从外面看根本就看不出来里面在造什么东西。

    郭岩一到这里就能够感受到这里的戒备森严。

    他们的这群人中有像郭岩一样的优秀学员,还有从海军现役军队中抽调的官兵。

    领头的军官叫王昌,是一名第一舰队的舰长。

    郭岩扫了一眼,包括自己在内,所有穿着军装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大家的个子都不高。

    郭兴因为小时候长期营养不良,等到被董书恒搭救了之后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成长期。所以直到现在身高还不足一米六五。

    再看他周围的人,甚至有身高比他还要低的。

    他听说过新京陆军学院骑兵科有一个班的学员也都是小个子。

    那个班级就非常神秘,自从招进来之后,也不在本部上课。

    他们先是接受了几天的保密教育。

    然后这个神秘的湖泊终于向他们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原来他们即将接触的新装备就是潜水艇。

    一种可以水下航行的舰艇。

    众人第一次见到潜水艇的时候,却没有被他的外表惊艳到。

    这就是一个棒槌型的大水柜嘛。

    初代艇的排水量只有一百多吨。上面能够携带两枚鱼雷。仅有一具鱼雷发射管。

    就郭兴他们这么点人都只能轮换着上艇去操作。

    进入艇内大家就明白为什么找他们这些小个子了。

    里面的空间确实有限。他们这样的身高在里面都只能弓着腰走路。

    还有一点让人难受,潜艇在潜入水下的时候,只能依靠内部的空气循环系统。

    这个东西能够让二氧化碳转换为氧气,但是却不能去掉空气中的异味啊。

    水下停留又是郭岩他们经常要训练的科目。

    有时候一个人放了个屁,大家就要一直闻到从水下升起。

    闻到后来,自己的鼻子都开始对这种臭味免疫了。

    所以潜艇上有个规矩,上艇之前不能吃萝卜和黄豆。

    好在这只是初号艇。郭兴他们已经去见过自己的新座驾。

    定型的潜艇吨位达到了五百吨,艇员五十人。里面驾驶指挥舱已经可以站着走路,还有专门的生活区。

    轮机舱由专门的水密门隔绝开来,水面航行的时候,大家不用再被柴油机的噪音和味道所困绕。

    新潜艇的火力也得到了加强,安装了两具450mm鱼雷发射管。

    船厂还专门为潜艇改造了鱼雷,以适应潜射的需要。

    每艘潜艇上还有八颗备用的鱼雷。

    不过董书恒否定了在潜艇顶部加装一门速射炮的建议。

    一方面,现在火炮防腐技术还不到家,如果浸泡在海水当中久了,很容易就会出现故障。

    这种潜艇的续航里程也只有不到一千海里。

    如果要去远海作战的话,需要轮船拖拽,或者是沿途补给。

    而且还需要水面舰艇的护送。

    郭兴他们现在虽然非常的艰苦。但是他们已经在畅想着有一天能够驾驶自己的潜艇,成为大海上的刺客。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就像李白《侠客行》中描述的那样,这将是何等的快意。

    在此之前,他们要做的就是学习刺客的隐忍。

    PS:独孤好好躲家中写书,各位没事儿也少走动,在家看看书。希望大家都好好的!

    求月票,求推荐!

    第六三四章 海上刺客

    过年啦,有灵根的书友在路途上都用这个app朗读听书换源追更!

                

章节目录

回到清朝做盐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独孤赏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六三四章 海上刺客-回到清朝 做盐商,回到清朝做盐商,笔趣阁并收藏回到清朝做盐商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