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与董书恒的谈话让郑惠恭开了眼界,要不然他还真不一定同意儿子去学技术呢!

    普通人的眼中,搞技术的人也还在工匠的范畴。

    提到工匠,大家的心中多少都有些歧视。千百年来工匠早就被打进了下九流。

    不过自从淮海军成立以来,这种固有的观念早已渐渐被打破。

    在华夏,搞技术的不仅仅薪酬待遇高。而且社会地位也在拔高。

    董书恒将工匠的技术等级和官员的行政等级挂钩。虽然只能算是非领导职务,但是也算是官级了。这样搞技术的人也可以在官员面前抬起头来。

    另外,董书恒还要求人事部门在一些岗位提拔专业的技术人员。

    他对人事部门提的要求就是“不能让外行的人指挥内行的人”。在一些专业的技术部门,主官必须要是懂技术的。

    实际上,董书恒这么安排也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当出现了技术上的问题时。

    主官就不能以自己不动技术为理由,再将责任推给底下的人。

    主官负责制,在华夏的官府通行。

    董书恒告诉手下的官员,做多大官就要担多大的责任,没有这份担当的人趁早下去做个小办事员。

    ……

    结束了海州的行程,董书恒对徐州市的建设很满意。成为一个大直辖市,整合了苏北的资源之后,徐州的未来必将更加的辉煌。

    后世的徐州在矿产资源枯竭之后,逐渐的变得没落,一方面跟其企业转型没有跟上有关系,同时还是受到了地域的限制。

    现在的大徐州整合了苏北的资源,不仅有徐州的矿产,还有海州优良的港口,甚至有后世盐城北部以及宿迁的大片土地和人口资源。

    这里逐渐形成了以徐州为中心的一个制造业的中心。而且不仅仅局限于制造业,各种关系民生的轻工业的发展也没有落下。

    毕竟有海州优良的港口,这里的原材料进口以及商品的输出都极为方便。

    海州港离着朝鲜王国和日本地区的距离都不是很远,还是有很强的区位优势的。

    离开了海州,董书恒继续乘坐火车沿着黄海之滨南下。原本盐城地区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已经重新划分为东台府,不过府的行在却转到了大丰新城。

    这也让这座新兴的城池更加焕发出活力。

    大丰这座城完全是淮海军当初在一片荒地上建造起来的。

    看不到一点点的古代城池的痕迹。

    城市没有城墙,城市的中心是一个转盘型的大广场,广场中间是一座雕塑。雕塑很简单就是一个煮盐的大灶。

    雕塑底座的石壁上雕刻着大幅的壁画,其中第一幅反应的是董书恒在盐丁中招募团练,第二幅是当时的淮海团练出征时的场景。

    整个壁画,大概反应了复兴军成军之时的经过。

    广场上还有董书恒当时在城市奠基之时所栽种的雪松。

    沿着这个大转盘向四周延伸出了九条道路,整个城市呈现八卦盘一般的形状。

    外围的街道呈现圆形一圈套着一圈,假如要是乘坐热气球到空中,一定会为这座城市的外形所折服。

    靠近转盘的一圈是政府的办公大楼以及一些大的商铺,还有银行邮局等公共服务设施。这一圈的建筑基本山都是楼房,建筑比较高大。

    接下来就是一个个居民区,有独门独院的小别墅,也有联排的公寓。

    整个城市最为豪华的学校坐落在居民区之间,学校的设计仿照后世,三层的教学楼错落有致,宽敞的操场中间竖着一根高高的旗杆,鲜艳的红底金龙旗随风飘荡。

    董书恒在东台府总长的带领下在这座城市逛了一下。这座城市可能是在华夏最接近后世的城市了。城市的街道上有专门栽种的绿化设施,街道下面有完善的排水设施。

    这座城市也是归化的外国人居住得最集中的城市。他们大都在工业区工作,居住在大丰城。

    所以在城郊可以看到不同风格的教堂,有天主教的,也有基督教的,甚至还有犹太教的。

    在城市中逛了一圈,董书恒就跟东台府的官员作别。

    他自己带着随员来到了大丰的工业园区。

    工业区的面积最近半年并没有扩大,半年之中,很多原来淮海公司的企业都变成了国属企业。

    可以说这里就是华夏国属企业的发源地。大量的人员从这里抽调出去。然后剩下的人组成了新的管理层。紧接着,又有大量的新人补充了进来。

    所以整个工业区,没有扩大,倒是也没有缩小。

    介于现在华夏的产能奇缺,所以政府还不会自费武功,转移出去的只是工厂培养的人才,而不是工厂的产能。

    董书恒按照老路线,绕过了外围的那些纱厂、纺织厂、食品厂、被服厂等轻工业工厂,直接去了军工厂。

    军工厂的老厂长耿嘉已经调到新京滦州去组建北方军工总厂。现在的厂长是吉延中,也是兵工厂的老技术人员。

    兵工厂的厂长无一例外都是搞技术出身的。他们不要去考虑销售的事情,只要不断地研发新的军工技术,不断地提升生产效率就好。

    华夏现在的军工还处在紧缺的状态中,不说新式的武器了,就是最基本的54式步枪都还没能够做到普及。

    华夏三大兵工厂分别位于滦州的北方兵工厂,位于大丰的老淮海兵工厂,以及位于江宁的淮·克集团江宁兵工厂。

    江宁的兵工厂主要是生产火炮,其中以巨型的大口径要塞炮为主,这是克虏伯的技术强项。现在董书恒在重建海疆,还要构建外围的太平洋防御岛链,那么多的港口需要部署要塞炮。所以江宁厂的工期是排的满满的。

    为陆军供应装备的任务主要还是压在大丰老厂的身上。

    还好,这些装备的生产都已经成熟起来了。现在大丰老厂这边的工人是两班倒地生产。

    要是在后世,三班倒都会让人叫苦连天。现在两班倒的情况下,工人的工作热情还是非常的高。

    这让董书恒在心中忍不住感叹,现在的队伍真是太好带了。这批工人都是吃过苦的,他们知道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

    下一代人在安定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他们的还能够吃得了这样的苦头吗?

    到时候要是再这么干,非得有人出来罢工不可。

    董书恒去看了步枪的生产车间。每个车间都有四条步枪的生产线,但是这里只是装配线,枪托和枪管、枪膛、枪机等组件全部都是由专门的车间生产来。然后运到组装车间进行组装调试。

    董书恒换了一身工装悄悄地走进去看了工人的劳动场面。

    大家干的都很卖力,他甚至都没有忍心去打扰那些认真工作的工人。

    因为最近工厂来了很多的新人,所以很多的老师傅身边会带着几个新人一起干活。

    这种以老带新的模式能够让新人快速上手。而且工厂中一般都会选择那些表现较好的老师傅去带新人,这样好的工作方法就能够传承下去。

    同一个技校培养出来的工人,上岗之后劳动的效率也是不一样的。不仅仅是劳动积极性的原因,还是因为有的工人在劳动的时候能够总结一些好的经验,或者是自己养成一些好习惯。

    这些方法让他们讲也不一定能够讲清楚,只能让他们手把手地区带徒弟,通过言传身教,将这些技能复制开来。

    所以,在很多工厂技术岗位,一个好的技工师傅是很吃香的。很多人会争着去给他做学徒,有的人为了跟一个好师傅,甚至还要托关系,送拜师礼。

    接下来是战车的车间,最近的几次战争,加装转管机枪的战车在战场上可谓是出尽了风头。

    尤其是在北方和西方的草原战场,这种骑兵的大杀器,兼具了灵活的转移能力与超强的火力于一身。

    在平坦的草原上,敌人的骑兵根本就冲不开它的火力封锁线。

    表现好,需求就大,兵工厂这边自然要多开一些产线。

    剩下的迫击炮车间、火炮车间,董书恒都没有过去。

    他又去了一趟远处的弹药厂。弹药厂的位置比较偏僻,位于河畔,周围没有任何的人烟。这就是弹药厂的特点。

    弹药厂现在已经投产了无烟发射药和黄色炸药(tnt),所以其中有一部分独立的区域看起来像是化工厂一般,有高大的反应罐。

    董书恒在这里意外地遇到舍恩拜先生。原来是弹药厂请他过来查验新的产线。

    想要将舍恩拜在实验室搞出来的那一套搬到工业生产之上,这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还好现在54式的步枪还没有普及,军队中还在使用大量的黑火药。不然弹药厂的产量是肯定跟不上的。

    舍恩拜这个人对于化学研究的追求高于一切。还好他不是一个有道德洁癖的科学家,不然他知道自己的研究成果成为了杀人的利器,不知道心中是不是会感到反感呢!

    与这个舍恩拜交往的久了,董书恒发现了这个老头就是一个科学狂人。

    他对于自己的研究活动非常的偏执。就是那种认准了一个研究方向就要一条路走到底的那种。

    董书恒现在明白了他为什么会因为研究而破产了。

    不过,现在他的家人已经全部搬到了华夏。他的家就安在大丰。

    老头现在公费研究,不差钱了,研究的热情比以前高了很多。

    涉猎的领域也比以前更加的宽广。

    进入有机化学领域之后,他仿佛是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

    “吴,以后这种简单事情找我的助手就好了。”见到舍恩拜的时候,这个老头正在跟吴厂长抱怨。

    舍恩拜觉得这点技术上的问题没必要非要找他来解决。

    而弹药厂这边碰到了火药的事情不敢大意。

    这些烈性炸药大家都比较陌生,威力还大的惊人。弹药厂这里不能出事儿,出了就是大事儿。

    所以遇到问题,自然是想要请舍恩拜这个炸药的发明人来把把关。

    “舍恩拜先生,好久不见了。”董书恒适时地出来打了个圆场。

    “咦,总统先生,真的是好久不见了。”舍恩拜对董书恒还是比较尊重的,他收起了自己的脾气。

    董书恒可是他的大金主,而且董书恒在研究上也给了他很多的帮助。

    在舍恩拜看来,董书恒虽然化学知识掌握的很少,但是却非常具备化学天赋。

    每次与董书恒聊化学上的事情都能让他受益匪浅。

    他似乎能够看清楚化学未来的方向。

    自从认识了董书恒之后,舍恩拜在化学研究上,少走了很多的弯路。

    这也是舍恩拜甘愿留在华夏搞研究的原因之一。

    现在他一边在淮海书院教书,一边在自己的“叁”号实验室中安心的做化学实验。家人的工作生活华夏都安排的好好的,让他再无后顾之忧。

    在欧洲的话,没人会给他比这里更好的待遇了。

    还有实验室中的那些助理,那些人都非常的尊敬自己。而且在做实验的时候任劳任怨。

    舍恩拜相信,他不会再找到比这些人更好的助手了。

    原来的华夏在化学领域根本就不成体系。现在有了舍恩拜的加盟,化学这门学科终于在华夏站稳了脚跟。

    两人聊了一会儿,董书恒就结束了对弹药厂的考察,随着舍恩拜一起去了“叁”号实验室。

    许久未来,这个实验室似乎又进行了扩建。

    这里的保密级别非常高。随着无烟火药在战场上使用。华夏拥有一种新式火药的消息很快就会传出去。

    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加强保密工作。

    舍恩拜不知道,他和自己的家人都是情报部的重点监控人员。

    当然,敌人不一定要窃取华夏的技术,欧洲搞无烟火药研究并非舍恩拜一个人。

    欧洲的这些国家,只要能够认识到无烟火药的可行性。然后加大对这些人的支持,很快也就能够将无烟火药研究出来了。

    舍恩拜最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石油以及其分离物。

    他已经完善了石油的蒸馏工艺。

    在山东,靠近华夏现在主要的石油开采地。华夏正在建造第一座大型炼油厂,其中的炼油设备,和生产工艺就是舍恩拜帮忙设计的。

    一个好的科学家不仅要能够在实验室中对自己的成果进行验证。还必须学会将这些实验成果转化到工业生产中。

    这样才算是一个成功的科学家。

    一项发明如果仅仅停留在实验室制造,那才能产生多大点的价值?

    这次到舍恩拜的实验室,老家伙又给董书恒展示了一种新型的燃烧剂。

    这种燃烧剂的主要原料是汽油。但是受到之前研究无烟火药的启发。

    他在汽油中添加了很多东西。将汽油变成了一种固化的类似胶状的东西。

    本来他研究这个东西,是想要增加汽油的稳定性。因为汽油相比于柴油容易挥发。

    最近他研究有机化学合成了苯,他发现苯可以用来合成很多东西。

    以苯为原料进行合成实验,舍恩拜合成了聚苯乙烯,一种热塑性塑料。

    通过将苯以及聚苯乙烯跟汽油混合,他又在其中加入了一点天然橡胶,增加其粘稠性。

    从而得到了一种可以附着在物体上燃烧的燃烧剂,其燃烧时能够产生上千度的高温。

    舍恩拜觉得这种东西可以在雨林中开荒的时候使用。在潮湿的环境下,传统的烧荒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舍恩拜跟董书恒说起这个东西的时候心里没什么底,他不知道这种燃烧剂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

    只是有了一个成果,总要去向老板邀功。

    作为一个老科研人员,舍恩拜还是知道要想获得更多的研究资源,就要时不时地拿出一些好东西来向老板邀功。

    董书恒听到舍恩拜的介绍之后,心中高兴的想对着舍恩拜亲上一口,只是面上不能表现出来。他不能告诉舍恩拜,这又是一个军事上的大杀器。

    ps:汽油弹的成分包括汽油33%、苯21%、聚苯乙烯46%。

    

    67907_67907161/699876684.html

    

    。m2.shuyuewu.co

章节目录

回到清朝做盐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独孤赏月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八六章 汽油弹(求票,求推荐!)-回到清朝做盐商 独孤赏月,回到清朝做盐商,笔趣阁并收藏回到清朝做盐商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