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杨广所料,关系本就不错的独孤氏、窦氏在某些利益问题上达成了默契,比如说在远离元氏这点,两家就有惊人的共识。诚然,关陇贵族三大派成立武川盟的的目是把形同散沙的关陇贵族门阀拧成一股绳,联合对抗皇权、山东士族的步步进逼。元氏向默认了的独孤派和窦派割让了不少实利,最终如愿当上盟主、成为盟主家族。
元氏为了竖立盟主的权威和威信,花大本钱策划了三个大动作:他们先是为了帮助关陇贵族拿下富饶肥沃、农牧皆宜的河湟地区,联合拓跋宁丛袭击西行的杨集,接着又联合柳述策划了仁寿宫政变;在杨谅造反的时候,元氏派又是最积极、投资最大的先锋;到了军改,还是元氏派策划了那起军事政变……
独孤派和窦派的各大门阀在元氏所主导这一个个大行动中,倒是没有袖手旁观,各个世家门阀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武器出武器,然而大家相信元氏,元氏却把所有大行动全部搞砸了。不过另外两派虽然不满、虽然怀疑元氏没有领导大家的能力,但是元氏派损失的物力财力权力更多,再加上又确实需要这么一个先锋冲锋陷阵,所以两派非但没有把不满宣诸于口,甚至连早就到期的「换届」也不提了,继续让元氏将这盟主当下去。
之所以要远离元氏,一是杨广打压元氏已是中枢人尽皆知的事情,不宜与元氏派走得太近、太明显;二是杨广皇位稳定、天下太平,已经不具备造反作乱的条件了,然而元氏至今还奉行着以前那种实力为尊、强者为尊、暴力「革命」的思想,他们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利、或明或暗的与皇帝作对,这不是找死又是什么?谁又敢与这种家族为友呢?
另外就是独孤家和窦氏认为世道即将发生大变,他们认为杨集的强势崛起、以及杨广重视和广泛任命皇族,使权力场上的主要矛盾从关陇贵族和士族、转化成天下世家门阀和皇族,天下世家联手「抗隋」的契机也因此出现了。
朝堂之上虽然还没有相互靠拢,但也有了这个基础,所以现阶段最好静观其变,不能像以前那样当出头鸟,否则必受其害、白白便宜各个士族势力。但输得十分凄惨的元氏显然不会这么想。
以上这些,是两家对未来达成的共识;而迫在眉睫的近期,则是杨集已经严重威胁了两家利益,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杨坚把盛产银铜的会宁郡划入了凉州,而杨广在几天前又把扶风郡太守给了卫王系的钱世雄。再这样下去,那还得了?
如果杨集是个外姓人,关陇贵族为了驱逐士族,或许可以容忍一二,但杨集不单是皇族,还是萧氏、裴氏女婿,再结合杨广对他信任、他和关陇贵族的矛盾。将来极有可能出现连雍凉一体、关陇贵族俯首听命的局势。
但是杨集如日中天,皇帝和士族又巴不得他与关陇贵族斗,关陇贵族现唯一的办法就是避其锋芒、迂回攻讦、坐观事态发现大变。
说白了,就是不能和杨集正面冲突了,因为冲突也没用、因为中枢官员都知道杨广完全不看弹劾杨集的奏疏。
然而元氏为首的元派却魔症了,既如此,那也只能默默地拉远距离了。更何况元派所空出来的位子,他们也眼馋得很;与其让这些位子落入山东士族等其他大势力,那还不如放开一切去争夺;要是争取到了,好歹也在关陇贵族之手不是吗?
当然了,这些决定目前只有两大派系核心人物知道,而像李渊这种「小角色」自然没有资格;况且李渊现在身为天子近臣,独孤派和窦派生怕李渊为了李家利益、像宇文述那样把大家给卖了。
宇文述就是靠出卖关陇贵族爬到了高处;虽然他本身也是关陇贵族一员,但是杨广还是晋王的时候,他就忠心跟随杨广了,他不仅背叛关陇贵族共认的新主杨勇、还完全背叛了关陇贵族,在遭到关陇贵族
唾弃的同时,他却成了杨广的心腹、获得丰厚的回报。要不是宇文述疏忽了武举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差点把武举搞臭,他现在绝对是杨广第一宠臣,而如今的李渊和当初的宇文述十分相似,也难怪独孤家和窦家防他一手了。
「农谚常说「大旱之后必有大灾」,这里的大灾一般是地龙翻身、蝗灾、大涝、瘟疫。」杨广意味深长的看了长孙炽和独孤顺一眼,问道:「独孤卿,你刚刚说北方出现了蝗灾,情况严不严重?」
独孤顺沉吟半晌,苦笑道:「圣人,蝗虫繁殖得相当快,老臣也判断不出是否严重。但是据当地官员讲,蝗虫每天都在增加。如果没有合理的治蝗手段,开皇五年的蝗灾怕是重新发生。」
众人闻言,心头一沉,便是杨广也是面色大变。
蝗灾之害,杨广可谓是记忆尤新;那一年,杨广是并州大总管、河北道行台尚书令,而并州北部在当年那场蝗灾中是受损最严重的地方,密密麻麻的蝗虫见青就吃。它们所过之处,休要说是农作物被吞食干净了,便是大树也被吃成光秃秃的,蝗灾造成的损失以至于并州、雍州北部发生了大饥荒。
苏威忽然想到一事,出列道:「圣人,臣记得凉州在大业元年也发生过蝗灾,可是后来不了了之,想来卫王有治蝗之法。」
杨广双眼一亮,向杨集问道:「卫王,你是怎么治的?」
「圣人,要想治蝗,就要先了解蝗灾是怎么出现的!」杨集出列道:「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干旱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酿成灾害的缘由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干旱年份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另一方面是干旱之地的植物含水量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得较快,而且繁殖力较高。这也是蝗灾发生在北方、南方却没有蝗灾的根本原因。」
杨广闻言细想,发现自己在南方坐镇期间,一例蝗灾都没有发生过,于是问道:「也就是说,蝗虫怕水了?」
「正是!」杨集点了点头:「在防止蝗灾、鼠疫方面,突厥人就做得我们好,他们一旦发现草原的冬天没有下雪,就都判断出来年容易发生蝗灾、鼠疫,于是把枯黄的草原一把火给烧了。大火把土壤里的蝗虫虫卵烧熟、把老鼠烧死不说,而且草灰还能为来年的草提供肥料,可谓是一举三得。」
「我们有山有林,当然不能像突厥人这样放火防灾,可是家禽吃虫子乃是天性,而蝗虫、虫卵就是家禽最好的食物,要是北方家家户户都养鸡鸭,它们就能到处找虫子吃。此法虽不至于把蝗虫吃绝,却也可以减轻蝗虫的数量。」
「要是蝗灾已经发生,则是用两种办法来对付,一是运用飞蛾扑火的原理,让人晚上在野外烧起一堆堆篝火,蝗虫就会飞来送死。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吃,人吃!」
最后一句话出口,偌大的中/华殿一瞬间、鸦雀无声,集体震惊无语,继而才是一片哗然。
杨广挥了挥手,令群臣安静下来,难以置信的看着杨集,问道:「卫王,蝗虫能吃吗?」
「蝗虫当然能吃,而且非常好吃!」杨集笑了笑,向杨广说道:「圣人以前忘了蛇和蝎子了吗?」
一下子,杨广不说话了。他以前的确觉得蛇和蝎子是有毒之物,不能吃,可是后来他被杨集骗着吃过几次,就爱上那种美味了。现在的杨广,连老鼠和蜈蚣都吃。照这逻辑和经验来看,蝗虫这玩玩间果真是能吃了。
杨集说道:「蝗虫肉质鲜嫩、味美如虾。长期食用可防止小儿惊风、抽搐痉挛、喘咳气急等病症的发生。对了,蝗虫还有滋阴补阳的功效,可谓是男人之宝。六七十岁的老人吃了,也许都能枯木逢春、再生儿女。」
「果真?」高颎十分
动容的问道,他的儿子一个个都不争气,早有练小号的心思,然而胯下马槊不好使好了,如果蝗虫有这功效,那他一天吃几大碗都行。
有这心思的人,也用一种期待的目光看着杨集,希望他给出一个明确答案。
「不假!凉州人就是因为吃了蝗虫,导致每年的新生儿爆涨,若不然,哪有这么多新生儿啊?」杨集为了加强说服力,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别人姑且不说,就以我自己为例。我成亲多年却无子无女,后来吃了蝗虫,一年生了三个儿子,这个,不就是最好的证明?」
满殿文武从全然不信变成了半信半疑,毕竟杨集是在仁寿三年成亲的,可是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始终无后;然而到了去年他一下子就生了三个儿子,也许蝗虫果真有此神效,也未可知。杨广奇怪的看着杨集,问道:「你好像不会医术吧?」
「我是不会,可巢太医令会啊!这他功效就是他说的。」杨集说道:「巢太医令就在大殿之内,圣人若是不信,可以问他。」
巢元方听得白须哆嗦、脸色扭曲,他是知道蝗虫可以治小儿惊风之类的病症,而且当年也把蝗虫入药的各种方子给了杨集,但这什么男人之宝,绝非是他所说的。
念及于此,便出列道:「圣人,卫王所言为真,不过那什么男人之宝,得看人而定。」
大隋君臣有了医界翘楚为证,心中的半信半疑顿时变成了深信不疑。
杨广大悦道:「太医署立刻把蝗虫的种种药用功效拟出来,然后诏告天下。」
大隋要发展得靠人口,有了人口才有粮食、才有军队,此时的南方并未得到开发,尤其是人们望而生畏的交州岭南一带,根本就是一个烟瘴肆虐、野兽横行的原始地带,然而去过岭南的杨广却知道那里是一个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的宝地,要是把江南和岭南全部开发起来,大隋的粮食基本无忧。
而这一切,都需要人。
要是十个男人中有三个因为吃蝗虫而多生,那就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数字了。
「喏!」巢元方无奈的应道,不过他此刻已经陷入杨集布置的迷瘴,而且他知道蝗虫无毒,觉得大隋五千多万百姓都吃蝗虫,蝗灾就会大为降低。
「苏相国,立刻把凉州的治蝗之法传向北方,令官员发动百姓,晚上火烧蝗虫。」杨广吩咐了一句,又说道:「令北方抓些蝗虫送来大兴城,朕要分赐诸位。」
「谢圣人!圣人英明!」众臣听得喜上眉梢,轰然感谢。
「苏相国,这个时节气温较高,普通老百姓家中又没有冰窖,蝗虫容易发臭。」杨集说道:「可让百姓去除翅膀、足,用沸水烫死、焯去唾液,然后再烘干烤干,届时即可炒、炸来吃。」
「嗯!多谢大王提醒。」苏威肃然道:「否则定会误了国家大事!」
杨集「……」
他见到一个个大臣面露激动的模样,顿时感到啼笑皆非。看来在追求持久力、硬度方面,男人都是一个样,这与地位无关、与年纪无关。
尤其是上了年纪却有地位有财力的男人,更在意自己的持久力、硬度。比如说高颍、苏威、裴矩、裴矩、长孙炽和独孤顺等老头子,就已经跃跃欲试了。如果所料不错的话,这些人在散朝之后,定然在第一时间派人通知家人,让他们派人北上雍北收购蝗虫。
照这样子来看,蝗灾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蝗虫的灾难。
而随早朝的结束,蝗虫可吃,可防止小儿惊风、能滋阴补阳的消息,也在大兴城扩散开来。
一人头脑灵敏的商人看到蝗虫所蕴含的商机,立刻收拾行囊北上,准备先收一批「无用的」蝗虫来卖个大价钱。
——————
【兄弟们,我好像阳了,情况是从前天开始的,症状则是头疼眼花、肌肉和关节酸痛、咳嗽、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难受得要死,但是检查多次,却始终不是阳,也不知是什么鬼。】
请收藏本站:https://xn--vhq3mx5ihyek0khm6c62n.com
元氏为了竖立盟主的权威和威信,花大本钱策划了三个大动作:他们先是为了帮助关陇贵族拿下富饶肥沃、农牧皆宜的河湟地区,联合拓跋宁丛袭击西行的杨集,接着又联合柳述策划了仁寿宫政变;在杨谅造反的时候,元氏派又是最积极、投资最大的先锋;到了军改,还是元氏派策划了那起军事政变……
独孤派和窦派的各大门阀在元氏所主导这一个个大行动中,倒是没有袖手旁观,各个世家门阀有人出人、有钱出钱、有武器出武器,然而大家相信元氏,元氏却把所有大行动全部搞砸了。不过另外两派虽然不满、虽然怀疑元氏没有领导大家的能力,但是元氏派损失的物力财力权力更多,再加上又确实需要这么一个先锋冲锋陷阵,所以两派非但没有把不满宣诸于口,甚至连早就到期的「换届」也不提了,继续让元氏将这盟主当下去。
之所以要远离元氏,一是杨广打压元氏已是中枢人尽皆知的事情,不宜与元氏派走得太近、太明显;二是杨广皇位稳定、天下太平,已经不具备造反作乱的条件了,然而元氏至今还奉行着以前那种实力为尊、强者为尊、暴力「革命」的思想,他们非但没有收敛,反而变本加利、或明或暗的与皇帝作对,这不是找死又是什么?谁又敢与这种家族为友呢?
另外就是独孤家和窦氏认为世道即将发生大变,他们认为杨集的强势崛起、以及杨广重视和广泛任命皇族,使权力场上的主要矛盾从关陇贵族和士族、转化成天下世家门阀和皇族,天下世家联手「抗隋」的契机也因此出现了。
朝堂之上虽然还没有相互靠拢,但也有了这个基础,所以现阶段最好静观其变,不能像以前那样当出头鸟,否则必受其害、白白便宜各个士族势力。但输得十分凄惨的元氏显然不会这么想。
以上这些,是两家对未来达成的共识;而迫在眉睫的近期,则是杨集已经严重威胁了两家利益,其中最为典型的是杨坚把盛产银铜的会宁郡划入了凉州,而杨广在几天前又把扶风郡太守给了卫王系的钱世雄。再这样下去,那还得了?
如果杨集是个外姓人,关陇贵族为了驱逐士族,或许可以容忍一二,但杨集不单是皇族,还是萧氏、裴氏女婿,再结合杨广对他信任、他和关陇贵族的矛盾。将来极有可能出现连雍凉一体、关陇贵族俯首听命的局势。
但是杨集如日中天,皇帝和士族又巴不得他与关陇贵族斗,关陇贵族现唯一的办法就是避其锋芒、迂回攻讦、坐观事态发现大变。
说白了,就是不能和杨集正面冲突了,因为冲突也没用、因为中枢官员都知道杨广完全不看弹劾杨集的奏疏。
然而元氏为首的元派却魔症了,既如此,那也只能默默地拉远距离了。更何况元派所空出来的位子,他们也眼馋得很;与其让这些位子落入山东士族等其他大势力,那还不如放开一切去争夺;要是争取到了,好歹也在关陇贵族之手不是吗?
当然了,这些决定目前只有两大派系核心人物知道,而像李渊这种「小角色」自然没有资格;况且李渊现在身为天子近臣,独孤派和窦派生怕李渊为了李家利益、像宇文述那样把大家给卖了。
宇文述就是靠出卖关陇贵族爬到了高处;虽然他本身也是关陇贵族一员,但是杨广还是晋王的时候,他就忠心跟随杨广了,他不仅背叛关陇贵族共认的新主杨勇、还完全背叛了关陇贵族,在遭到关陇贵族
唾弃的同时,他却成了杨广的心腹、获得丰厚的回报。要不是宇文述疏忽了武举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差点把武举搞臭,他现在绝对是杨广第一宠臣,而如今的李渊和当初的宇文述十分相似,也难怪独孤家和窦家防他一手了。
「农谚常说「大旱之后必有大灾」,这里的大灾一般是地龙翻身、蝗灾、大涝、瘟疫。」杨广意味深长的看了长孙炽和独孤顺一眼,问道:「独孤卿,你刚刚说北方出现了蝗灾,情况严不严重?」
独孤顺沉吟半晌,苦笑道:「圣人,蝗虫繁殖得相当快,老臣也判断不出是否严重。但是据当地官员讲,蝗虫每天都在增加。如果没有合理的治蝗手段,开皇五年的蝗灾怕是重新发生。」
众人闻言,心头一沉,便是杨广也是面色大变。
蝗灾之害,杨广可谓是记忆尤新;那一年,杨广是并州大总管、河北道行台尚书令,而并州北部在当年那场蝗灾中是受损最严重的地方,密密麻麻的蝗虫见青就吃。它们所过之处,休要说是农作物被吞食干净了,便是大树也被吃成光秃秃的,蝗灾造成的损失以至于并州、雍州北部发生了大饥荒。
苏威忽然想到一事,出列道:「圣人,臣记得凉州在大业元年也发生过蝗灾,可是后来不了了之,想来卫王有治蝗之法。」
杨广双眼一亮,向杨集问道:「卫王,你是怎么治的?」
「圣人,要想治蝗,就要先了解蝗灾是怎么出现的!」杨集出列道:「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干旱对蝗虫的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酿成灾害的缘由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干旱年份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另一方面是干旱之地的植物含水量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得较快,而且繁殖力较高。这也是蝗灾发生在北方、南方却没有蝗灾的根本原因。」
杨广闻言细想,发现自己在南方坐镇期间,一例蝗灾都没有发生过,于是问道:「也就是说,蝗虫怕水了?」
「正是!」杨集点了点头:「在防止蝗灾、鼠疫方面,突厥人就做得我们好,他们一旦发现草原的冬天没有下雪,就都判断出来年容易发生蝗灾、鼠疫,于是把枯黄的草原一把火给烧了。大火把土壤里的蝗虫虫卵烧熟、把老鼠烧死不说,而且草灰还能为来年的草提供肥料,可谓是一举三得。」
「我们有山有林,当然不能像突厥人这样放火防灾,可是家禽吃虫子乃是天性,而蝗虫、虫卵就是家禽最好的食物,要是北方家家户户都养鸡鸭,它们就能到处找虫子吃。此法虽不至于把蝗虫吃绝,却也可以减轻蝗虫的数量。」
「要是蝗灾已经发生,则是用两种办法来对付,一是运用飞蛾扑火的原理,让人晚上在野外烧起一堆堆篝火,蝗虫就会飞来送死。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吃,人吃!」
最后一句话出口,偌大的中/华殿一瞬间、鸦雀无声,集体震惊无语,继而才是一片哗然。
杨广挥了挥手,令群臣安静下来,难以置信的看着杨集,问道:「卫王,蝗虫能吃吗?」
「蝗虫当然能吃,而且非常好吃!」杨集笑了笑,向杨广说道:「圣人以前忘了蛇和蝎子了吗?」
一下子,杨广不说话了。他以前的确觉得蛇和蝎子是有毒之物,不能吃,可是后来他被杨集骗着吃过几次,就爱上那种美味了。现在的杨广,连老鼠和蜈蚣都吃。照这逻辑和经验来看,蝗虫这玩玩间果真是能吃了。
杨集说道:「蝗虫肉质鲜嫩、味美如虾。长期食用可防止小儿惊风、抽搐痉挛、喘咳气急等病症的发生。对了,蝗虫还有滋阴补阳的功效,可谓是男人之宝。六七十岁的老人吃了,也许都能枯木逢春、再生儿女。」
「果真?」高颎十分
动容的问道,他的儿子一个个都不争气,早有练小号的心思,然而胯下马槊不好使好了,如果蝗虫有这功效,那他一天吃几大碗都行。
有这心思的人,也用一种期待的目光看着杨集,希望他给出一个明确答案。
「不假!凉州人就是因为吃了蝗虫,导致每年的新生儿爆涨,若不然,哪有这么多新生儿啊?」杨集为了加强说服力,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别人姑且不说,就以我自己为例。我成亲多年却无子无女,后来吃了蝗虫,一年生了三个儿子,这个,不就是最好的证明?」
满殿文武从全然不信变成了半信半疑,毕竟杨集是在仁寿三年成亲的,可是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始终无后;然而到了去年他一下子就生了三个儿子,也许蝗虫果真有此神效,也未可知。杨广奇怪的看着杨集,问道:「你好像不会医术吧?」
「我是不会,可巢太医令会啊!这他功效就是他说的。」杨集说道:「巢太医令就在大殿之内,圣人若是不信,可以问他。」
巢元方听得白须哆嗦、脸色扭曲,他是知道蝗虫可以治小儿惊风之类的病症,而且当年也把蝗虫入药的各种方子给了杨集,但这什么男人之宝,绝非是他所说的。
念及于此,便出列道:「圣人,卫王所言为真,不过那什么男人之宝,得看人而定。」
大隋君臣有了医界翘楚为证,心中的半信半疑顿时变成了深信不疑。
杨广大悦道:「太医署立刻把蝗虫的种种药用功效拟出来,然后诏告天下。」
大隋要发展得靠人口,有了人口才有粮食、才有军队,此时的南方并未得到开发,尤其是人们望而生畏的交州岭南一带,根本就是一个烟瘴肆虐、野兽横行的原始地带,然而去过岭南的杨广却知道那里是一个土地肥沃、水源丰富的宝地,要是把江南和岭南全部开发起来,大隋的粮食基本无忧。
而这一切,都需要人。
要是十个男人中有三个因为吃蝗虫而多生,那就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数字了。
「喏!」巢元方无奈的应道,不过他此刻已经陷入杨集布置的迷瘴,而且他知道蝗虫无毒,觉得大隋五千多万百姓都吃蝗虫,蝗灾就会大为降低。
「苏相国,立刻把凉州的治蝗之法传向北方,令官员发动百姓,晚上火烧蝗虫。」杨广吩咐了一句,又说道:「令北方抓些蝗虫送来大兴城,朕要分赐诸位。」
「谢圣人!圣人英明!」众臣听得喜上眉梢,轰然感谢。
「苏相国,这个时节气温较高,普通老百姓家中又没有冰窖,蝗虫容易发臭。」杨集说道:「可让百姓去除翅膀、足,用沸水烫死、焯去唾液,然后再烘干烤干,届时即可炒、炸来吃。」
「嗯!多谢大王提醒。」苏威肃然道:「否则定会误了国家大事!」
杨集「……」
他见到一个个大臣面露激动的模样,顿时感到啼笑皆非。看来在追求持久力、硬度方面,男人都是一个样,这与地位无关、与年纪无关。
尤其是上了年纪却有地位有财力的男人,更在意自己的持久力、硬度。比如说高颍、苏威、裴矩、裴矩、长孙炽和独孤顺等老头子,就已经跃跃欲试了。如果所料不错的话,这些人在散朝之后,定然在第一时间派人通知家人,让他们派人北上雍北收购蝗虫。
照这样子来看,蝗灾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变成蝗虫的灾难。
而随早朝的结束,蝗虫可吃,可防止小儿惊风、能滋阴补阳的消息,也在大兴城扩散开来。
一人头脑灵敏的商人看到蝗虫所蕴含的商机,立刻收拾行囊北上,准备先收一批「无用的」蝗虫来卖个大价钱。
——————
【兄弟们,我好像阳了,情况是从前天开始的,症状则是头疼眼花、肌肉和关节酸痛、咳嗽、打喷嚏、流鼻涕、鼻塞,难受得要死,但是检查多次,却始终不是阳,也不知是什么鬼。】
请收藏本站:https://xn--vhq3mx5ihyek0khm6c62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