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听了这二位老臣的话,笑着说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的。咱们细细挖掘,定然能够找到他们的优点的。另外,这些人在衙门做事,经过锻炼,还是有一定的办事能力的。我初步制定两条出路。一个就是对各衙门吏役重新核定,再增加一些人。接下来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要做,现有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另一条就是成立公司,开始进行下一步的改革。所谓公司,就是类似于商铺、酒楼、客栈之类的买卖而已。”
听了朱厚照的解释,众人还是一知半解。
倒是王守仁主动问道:“殿下。那接下来咱们要做什么呢?”
这些日子,除了解决美膳楼泻药一事外,朱厚照就是在谋划着接下来的行动。
确切地说,就是王鏊、许进等人彻查清楚后,下一步的行动。
朱厚照早已有了打算,他当场就做了分配。王鏊和许进负责测算各级官吏、杂役工钱应该涨多少。梁储和李昆负责测算各衙门增加多少吏役。张天瑞和刘春负责组织考试。依据梁储二人确定的增加人员数目,对冗员进行选拔考试。依据补缺数量,确定入选人员名单。
至于王守仁、刘春等人,还有一个大活需要他们来做。
且不说已经安排任务的王鏊、许进等人。
本书由整理制作。关注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留下的王守仁、刘春等人十分好奇,除了解决冗员、为大家涨工钱这两件大事,还有什么大事。
朱厚照说道:“江南最为鱼米之乡,土地肥沃、雨量充沛,一年两季水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里是咱们大明的粮仓呀。可是每年由于洪涝灾害,不仅导致百姓损失惨重,朝廷的田赋也是难以保证。所以兴修水利,修缮大坝那是必须的。现在距离明年的雨季还要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现在就开始兴修水利,保证明年的粮食生产,让朝廷有充足的财政资金,让百姓能够吃饱饭,这是不是大事呀?”
这番话,令大家明白了朱厚照的意图,那就是兴修水利,修缮大坝。保障粮食生产,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王守仁问道:“殿下。整个江南河流众多,要想都修建好的话,不仅时间上来不及,另外,人力、物力和财力,也都是无法承受的。眼下先把应天府境内的修建完毕,时间也是非常紧呀。”
王守仁说得是实情。兴修水利、修缮大坝绝对是一件大好事,可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便是修好应天府大大小小的堤坝都是十分困难的。
朱厚照自然知道王守仁说得是实情。他说道:“伯安说得对。以目前的状况来看,的确是非常困难。但是,我这段时间研究出了一种十分有效的修筑大坝的材料。有了这种材料,不仅节省财力,而且它的硬度能够让大堤经受住洪水的冲击的。”
朱厚照说得这种材料,就是现代的水泥。
水泥所需的石灰石、粘土、铁矿粉、石膏等材料。朱厚照也都能找到矿藏。
南京本地石灰石、粘土、铁矿石和石膏产量就极其丰富,完全能够做到自给自足。
而应天府旁边的太平府有个当涂县,那里矿产资源极其丰富。
当涂县就是现在的马鞍山市。
至于苏州府、常州府等地矿产资源储藏也很丰富。
所以,朱厚照才有底气说出刚才那番话。
紧接着,朱厚照就把自己研究出来的水泥向大家做了一番讲解。
大家听得也是云里雾里的。不过聪明的王守仁对于朱厚照的这番言论深信不疑。
朱厚照在安排王鏊等人到各县彻查冗员问题,美膳楼开业之后,就开始着手研制水泥。南京工部尚书董钺亲自组织工部的工匠,按照朱厚照的想法,寻找矿产材料。按照朱厚照的图纸,制作制造水泥的设备。
董钺也是今年刚刚上任没多久。他的前任是肖祯是七月二十五致仕。他是七月三十由南京礼部左侍郎升为南京工部尚书的。
刚刚上任的董钺干劲十足。对于朱厚照的吩咐,自然是全力以赴去做。有时候还亲自上阵,亲力亲为。
要不是美膳楼出了事,朱厚照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水泥的研制这件事上,现在早已经开始组织人修筑堤坝了。
不过王鏊等人到各县彻查冗员问题,进展速度明显高于朱厚照的预期。
有了王守仁等人的参与,制造水泥一事,也将提速很多。
朱厚照带着王守仁、王承裕等人来到了工部的一个作坊。
此时,南京工部尚书董钺并不在现场,而是全权委托南京工部右侍郎高铨负责在现场监工。
南京工部与北京的工部在官员设置上有所不同。南京工部仅设置右侍郎一人,并不设置左侍郎。
可以说高铨是南京工部的二把手。
南京工部的一二把手都参与到水泥的研制当中,足见其对朱厚照吩咐的重视。
高铨见太子亲自来了,就迎了上来。
“高侍郎。现在进展怎么样了?”朱厚照问道。
“回禀殿下。经过这几日的反复试验,水泥的硬度已经快达到目标了。这两日,最新配置的水泥即将烧制成功。据我们判断,这一批应该能够达到太子殿下所要求的标准。”高铨回道。
朱厚照听了十分高兴,笑着说道:“如果水泥能够研制成功,那南京工部可是大功一件呀。无论是董尚书,还是高侍郎那都是有功之人。”
高铨十分谦虚地回道:“这都是殿下英明之举。臣等只是按照殿下的意思做事而已。要论功劳,那也是殿下的功劳。臣等只是跑跑腿而已。”
对于高铨这种不邀功的态度,朱厚照十分满意。
紧接着,朱厚照等人来到了前一次试验的石墙面前。
高铨现场讲解道:“殿下。按照您设计的流程。我们每次生产出来水泥,都会用它砌成这种石墙,然后用凿子、大锤进行破坏。用水进行浸泡、冲刷,以检验其强度。并且根据结果来判断本次水泥的强度是否达到标准。再根据此次实验结果,研究下一次的水泥制造。”
高铨的这番讲解,令朱厚照有些脸红。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b.
()
听了朱厚照的解释,众人还是一知半解。
倒是王守仁主动问道:“殿下。那接下来咱们要做什么呢?”
这些日子,除了解决美膳楼泻药一事外,朱厚照就是在谋划着接下来的行动。
确切地说,就是王鏊、许进等人彻查清楚后,下一步的行动。
朱厚照早已有了打算,他当场就做了分配。王鏊和许进负责测算各级官吏、杂役工钱应该涨多少。梁储和李昆负责测算各衙门增加多少吏役。张天瑞和刘春负责组织考试。依据梁储二人确定的增加人员数目,对冗员进行选拔考试。依据补缺数量,确定入选人员名单。
至于王守仁、刘春等人,还有一个大活需要他们来做。
且不说已经安排任务的王鏊、许进等人。
本书由整理制作。关注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留下的王守仁、刘春等人十分好奇,除了解决冗员、为大家涨工钱这两件大事,还有什么大事。
朱厚照说道:“江南最为鱼米之乡,土地肥沃、雨量充沛,一年两季水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里是咱们大明的粮仓呀。可是每年由于洪涝灾害,不仅导致百姓损失惨重,朝廷的田赋也是难以保证。所以兴修水利,修缮大坝那是必须的。现在距离明年的雨季还要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现在就开始兴修水利,保证明年的粮食生产,让朝廷有充足的财政资金,让百姓能够吃饱饭,这是不是大事呀?”
这番话,令大家明白了朱厚照的意图,那就是兴修水利,修缮大坝。保障粮食生产,减少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王守仁问道:“殿下。整个江南河流众多,要想都修建好的话,不仅时间上来不及,另外,人力、物力和财力,也都是无法承受的。眼下先把应天府境内的修建完毕,时间也是非常紧呀。”
王守仁说得是实情。兴修水利、修缮大坝绝对是一件大好事,可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即便是修好应天府大大小小的堤坝都是十分困难的。
朱厚照自然知道王守仁说得是实情。他说道:“伯安说得对。以目前的状况来看,的确是非常困难。但是,我这段时间研究出了一种十分有效的修筑大坝的材料。有了这种材料,不仅节省财力,而且它的硬度能够让大堤经受住洪水的冲击的。”
朱厚照说得这种材料,就是现代的水泥。
水泥所需的石灰石、粘土、铁矿粉、石膏等材料。朱厚照也都能找到矿藏。
南京本地石灰石、粘土、铁矿石和石膏产量就极其丰富,完全能够做到自给自足。
而应天府旁边的太平府有个当涂县,那里矿产资源极其丰富。
当涂县就是现在的马鞍山市。
至于苏州府、常州府等地矿产资源储藏也很丰富。
所以,朱厚照才有底气说出刚才那番话。
紧接着,朱厚照就把自己研究出来的水泥向大家做了一番讲解。
大家听得也是云里雾里的。不过聪明的王守仁对于朱厚照的这番言论深信不疑。
朱厚照在安排王鏊等人到各县彻查冗员问题,美膳楼开业之后,就开始着手研制水泥。南京工部尚书董钺亲自组织工部的工匠,按照朱厚照的想法,寻找矿产材料。按照朱厚照的图纸,制作制造水泥的设备。
董钺也是今年刚刚上任没多久。他的前任是肖祯是七月二十五致仕。他是七月三十由南京礼部左侍郎升为南京工部尚书的。
刚刚上任的董钺干劲十足。对于朱厚照的吩咐,自然是全力以赴去做。有时候还亲自上阵,亲力亲为。
要不是美膳楼出了事,朱厚照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水泥的研制这件事上,现在早已经开始组织人修筑堤坝了。
不过王鏊等人到各县彻查冗员问题,进展速度明显高于朱厚照的预期。
有了王守仁等人的参与,制造水泥一事,也将提速很多。
朱厚照带着王守仁、王承裕等人来到了工部的一个作坊。
此时,南京工部尚书董钺并不在现场,而是全权委托南京工部右侍郎高铨负责在现场监工。
南京工部与北京的工部在官员设置上有所不同。南京工部仅设置右侍郎一人,并不设置左侍郎。
可以说高铨是南京工部的二把手。
南京工部的一二把手都参与到水泥的研制当中,足见其对朱厚照吩咐的重视。
高铨见太子亲自来了,就迎了上来。
“高侍郎。现在进展怎么样了?”朱厚照问道。
“回禀殿下。经过这几日的反复试验,水泥的硬度已经快达到目标了。这两日,最新配置的水泥即将烧制成功。据我们判断,这一批应该能够达到太子殿下所要求的标准。”高铨回道。
朱厚照听了十分高兴,笑着说道:“如果水泥能够研制成功,那南京工部可是大功一件呀。无论是董尚书,还是高侍郎那都是有功之人。”
高铨十分谦虚地回道:“这都是殿下英明之举。臣等只是按照殿下的意思做事而已。要论功劳,那也是殿下的功劳。臣等只是跑跑腿而已。”
对于高铨这种不邀功的态度,朱厚照十分满意。
紧接着,朱厚照等人来到了前一次试验的石墙面前。
高铨现场讲解道:“殿下。按照您设计的流程。我们每次生产出来水泥,都会用它砌成这种石墙,然后用凿子、大锤进行破坏。用水进行浸泡、冲刷,以检验其强度。并且根据结果来判断本次水泥的强度是否达到标准。再根据此次实验结果,研究下一次的水泥制造。”
高铨的这番讲解,令朱厚照有些脸红。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