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兵夫妻那边吵起来还打架了,他婆娘一怒之下收拾东西回娘家了,结果回到家发现自家弟弟被人打了一顿,虽然没有那么严重可是她弟弟却躺在床上嗷嗷叫,抱怨家里人抱怨几个姐姐。
那边的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陈夏月也有点惊讶,刘桂英是真的没有去张国平家干什么,可是她表明了态度又说了当初张成兵他婆娘怎么对自己的,大家当然都会义愤填膺地帮她指责张成兵婆娘这个做晚辈的。
只是她没想到张成兵会跟自己婆娘打起来,虽然他婆娘并没有被打多么严重,可是陈夏月有点懵。
她并没有那种一听说打女人就觉得那个男人不好的定论,她对事不对人。如果被打的女人做了什么该打的事情被打,陈夏月还会拍手称赞。
而且男女之间的差距挺大的,跟张成兵打一架他婆娘没什么伤反而张成兵的脸都被抓了几道口子,陈夏月倒是不觉得张成兵是渣男什么的。
不过也没有觉得他多好,只是张成兵好不好不关她的事情,她正准备收拾东西跟张程川回娘家看看。
她就是趁着周末,打算回一趟娘家。之前张程川进城的时候给捎信了,说要带着陈夏月回娘家看看。
陈夏月出嫁都快一个多月了,现在她的身体好了很多,也足够让陈家人接受她“婚后的改变”了,所以打算跟张程川回去看看。
陈家人对原身是真的很好,陈夏月也没有穿过来之后就跟陈家疏远的意思,只是她毕竟结婚了,以后跟娘家的相处久跟其他人一样就好了。
“带点玉米,红薯,还有南瓜……”陈夏月看着张程川放到筐里的粮食很无奈,他们是有很多粮食,然而农场还没有解锁大米,所以能够拿出来的粮食只有玉米和红薯,而南瓜是刘桂英种的。
当然除了这些粮食之外,张程川跟安尔斯那边换了两只野鸡和两只野兔,当做是他自己上山打猎捉到的。然后就是让陈夏月把农场出产的五花肉给拿出来两斤,除了这些就是红糖和白糖都带了一点,还有的就是陈夏月她自己做的奶黄酥和饼干什么的。
收拾除了满满的两筐东西,张程川把两个筐绑在后座的两边,陈夏月则是坐在前面的横杠,这样方便一点。
当然横杠就那么一点地方,陈夏月为了不让自己受罪当然就绑了个合适的木板上去,这样她坐着就不会觉得硌着了。
“你们回娘家,想要在那边住一晚也可以,不着急今天就回来。”刘桂英一边帮儿子把装得满满的竹筐绑在自行车上一边叮嘱道。
按理说出嫁女出嫁几天后都需要回门的,然而因为陈夏月身体不好所以耽搁了,平时都是张程川这个女婿经常跑去县城给岳家送东西。现在儿媳妇身体好了一点,刘桂英就让她回娘家看看了。
当然等陈夏月回来了,刘桂英也要回娘家看一看的,她想回去看看娘家那边那个油果怎么样了,顺便看看她爹娘身体怎么样。
上次她娘家侄子过来送油果,她也给了不少的东西带回去,还有陈夏月做的酱什么的,油盐酱醋她娘家有油了,那么其他的她当然也得给侄子带回去。
那个时候陈夏月没说什么,现在刘桂英也不会因为儿子装了这么多的杂粮去儿媳妇娘家就给儿媳妇甩脸子。
南瓜这种作物挺高产的,她之前种的南瓜还有十几个没吃呢,现在只是让儿子带五六个去他岳家而已,她倒是不心疼。
五六个南瓜就差不多占据了一个半的竹筐了,其他的东西陈夏月是准备快到县城的时候再从农场仓库里拿出来,当然竹筐里放一些也是可以掩人耳目的。
“爹娘,那我们走了。”张程川扶着自行车车头对自家爹娘道,陈夏月站在她的身边等一会儿再坐上去。
“去吧。”张德平挥挥手道。
“到你岳父家记得嘴甜一点啊。”刘桂英叮嘱道。
“知道了知道了。”
陈夏月夫妻俩骑上车就走了,大队上其他人也看到了张程川车上的两个竹筐,还在惊讶他竟然带这么多东西去岳父家,这么大的手笔吗?
结果有人过来刘桂英这边想酸一下刘桂英,或者挑拨一下刘桂英和陈夏月的婆媳关系,说陈夏月扒拉婆家的东西补贴娘家什么的。
然而刘桂英神色淡淡地说两筐东西大多数都是大南瓜,南瓜这种东西占地方不是吗?五六个南瓜,就快装满两个筐了。
那些想挑事的人听到刘桂英的说的南瓜之后还是夸了刘桂英一顿,南瓜不是粮食吗?南瓜不顶饿吗?能够给亲家送五六个南瓜也是非常大方了。
尤其是刘桂英他们不仅给了五六个南瓜还有其他的蔬菜杂粮,这么大方真的是让人大开眼戒。
谁家都不好过,哪里有谁家的公婆这么大方给儿媳妇娘家送这么多的东西啊?虽然说刘桂英她儿媳妇是城里人,亲家全家都是职工,却也没必要这么讨好吧?
有些看不惯刘桂英,看不惯张德平、张程川的人背后就嘀嘀咕咕的,然而刘桂英和张德平没有放在心上。
刘桂英对儿媳妇不满意归不满意,但是她这个人护短。儿媳妇她可以嫌弃,其他人凭什么嫌弃她儿媳妇?
而且这个儿媳妇除了身体不好之外也不是什么都不干的,家里院子里的菜园是她照顾的,家里的三餐也是她做的,时不时地还会去自留地那边干活。
说实话,除了上工集体挣工分之外她做的也多了,刘桂英可以说她儿媳妇做得比有些人好太多太多了。
她又不是没见过有的婆娘嫁到了婆家之后要么是什么都不干,要么是除了上工的时候磨洋工挣那么三四个公分,回到家什么都不干,所以说起来她儿媳妇可能干多了。
想挑拨她和儿媳妇的矛盾?刘桂英才不上当,闹得跟张国平家那样她还要不要过日子了?
大队上现在闲着没事嚼张程川家的舌根没几个,许多人趁着农闲的时候在砖窑厂那边干活,有些则是在地里除草上工,没几个看到张程川夫妻俩带多少东西回娘家。
那边的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陈夏月也有点惊讶,刘桂英是真的没有去张国平家干什么,可是她表明了态度又说了当初张成兵他婆娘怎么对自己的,大家当然都会义愤填膺地帮她指责张成兵婆娘这个做晚辈的。
只是她没想到张成兵会跟自己婆娘打起来,虽然他婆娘并没有被打多么严重,可是陈夏月有点懵。
她并没有那种一听说打女人就觉得那个男人不好的定论,她对事不对人。如果被打的女人做了什么该打的事情被打,陈夏月还会拍手称赞。
而且男女之间的差距挺大的,跟张成兵打一架他婆娘没什么伤反而张成兵的脸都被抓了几道口子,陈夏月倒是不觉得张成兵是渣男什么的。
不过也没有觉得他多好,只是张成兵好不好不关她的事情,她正准备收拾东西跟张程川回娘家看看。
她就是趁着周末,打算回一趟娘家。之前张程川进城的时候给捎信了,说要带着陈夏月回娘家看看。
陈夏月出嫁都快一个多月了,现在她的身体好了很多,也足够让陈家人接受她“婚后的改变”了,所以打算跟张程川回去看看。
陈家人对原身是真的很好,陈夏月也没有穿过来之后就跟陈家疏远的意思,只是她毕竟结婚了,以后跟娘家的相处久跟其他人一样就好了。
“带点玉米,红薯,还有南瓜……”陈夏月看着张程川放到筐里的粮食很无奈,他们是有很多粮食,然而农场还没有解锁大米,所以能够拿出来的粮食只有玉米和红薯,而南瓜是刘桂英种的。
当然除了这些粮食之外,张程川跟安尔斯那边换了两只野鸡和两只野兔,当做是他自己上山打猎捉到的。然后就是让陈夏月把农场出产的五花肉给拿出来两斤,除了这些就是红糖和白糖都带了一点,还有的就是陈夏月她自己做的奶黄酥和饼干什么的。
收拾除了满满的两筐东西,张程川把两个筐绑在后座的两边,陈夏月则是坐在前面的横杠,这样方便一点。
当然横杠就那么一点地方,陈夏月为了不让自己受罪当然就绑了个合适的木板上去,这样她坐着就不会觉得硌着了。
“你们回娘家,想要在那边住一晚也可以,不着急今天就回来。”刘桂英一边帮儿子把装得满满的竹筐绑在自行车上一边叮嘱道。
按理说出嫁女出嫁几天后都需要回门的,然而因为陈夏月身体不好所以耽搁了,平时都是张程川这个女婿经常跑去县城给岳家送东西。现在儿媳妇身体好了一点,刘桂英就让她回娘家看看了。
当然等陈夏月回来了,刘桂英也要回娘家看一看的,她想回去看看娘家那边那个油果怎么样了,顺便看看她爹娘身体怎么样。
上次她娘家侄子过来送油果,她也给了不少的东西带回去,还有陈夏月做的酱什么的,油盐酱醋她娘家有油了,那么其他的她当然也得给侄子带回去。
那个时候陈夏月没说什么,现在刘桂英也不会因为儿子装了这么多的杂粮去儿媳妇娘家就给儿媳妇甩脸子。
南瓜这种作物挺高产的,她之前种的南瓜还有十几个没吃呢,现在只是让儿子带五六个去他岳家而已,她倒是不心疼。
五六个南瓜就差不多占据了一个半的竹筐了,其他的东西陈夏月是准备快到县城的时候再从农场仓库里拿出来,当然竹筐里放一些也是可以掩人耳目的。
“爹娘,那我们走了。”张程川扶着自行车车头对自家爹娘道,陈夏月站在她的身边等一会儿再坐上去。
“去吧。”张德平挥挥手道。
“到你岳父家记得嘴甜一点啊。”刘桂英叮嘱道。
“知道了知道了。”
陈夏月夫妻俩骑上车就走了,大队上其他人也看到了张程川车上的两个竹筐,还在惊讶他竟然带这么多东西去岳父家,这么大的手笔吗?
结果有人过来刘桂英这边想酸一下刘桂英,或者挑拨一下刘桂英和陈夏月的婆媳关系,说陈夏月扒拉婆家的东西补贴娘家什么的。
然而刘桂英神色淡淡地说两筐东西大多数都是大南瓜,南瓜这种东西占地方不是吗?五六个南瓜,就快装满两个筐了。
那些想挑事的人听到刘桂英的说的南瓜之后还是夸了刘桂英一顿,南瓜不是粮食吗?南瓜不顶饿吗?能够给亲家送五六个南瓜也是非常大方了。
尤其是刘桂英他们不仅给了五六个南瓜还有其他的蔬菜杂粮,这么大方真的是让人大开眼戒。
谁家都不好过,哪里有谁家的公婆这么大方给儿媳妇娘家送这么多的东西啊?虽然说刘桂英她儿媳妇是城里人,亲家全家都是职工,却也没必要这么讨好吧?
有些看不惯刘桂英,看不惯张德平、张程川的人背后就嘀嘀咕咕的,然而刘桂英和张德平没有放在心上。
刘桂英对儿媳妇不满意归不满意,但是她这个人护短。儿媳妇她可以嫌弃,其他人凭什么嫌弃她儿媳妇?
而且这个儿媳妇除了身体不好之外也不是什么都不干的,家里院子里的菜园是她照顾的,家里的三餐也是她做的,时不时地还会去自留地那边干活。
说实话,除了上工集体挣工分之外她做的也多了,刘桂英可以说她儿媳妇做得比有些人好太多太多了。
她又不是没见过有的婆娘嫁到了婆家之后要么是什么都不干,要么是除了上工的时候磨洋工挣那么三四个公分,回到家什么都不干,所以说起来她儿媳妇可能干多了。
想挑拨她和儿媳妇的矛盾?刘桂英才不上当,闹得跟张国平家那样她还要不要过日子了?
大队上现在闲着没事嚼张程川家的舌根没几个,许多人趁着农闲的时候在砖窑厂那边干活,有些则是在地里除草上工,没几个看到张程川夫妻俩带多少东西回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