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期负伤逃出汉营,随他一起的魏军将士见樊期都开始逃窜,那还有斗志继续作战,于是纷纷撤逃。
许平听闻毒箭射伤了樊期,很是惊喜,也很气恼。
因为毒箭射中的部位并不关键,不能达到一击毙命的效果。
但好歹报了杨明的那一箭之仇。
韩德大喜过望,立即转身,率部发起猛扑,大有一举拿下樊期之势。
成水华统筹大局,见进攻迟迟没有突破性进展,心里很是着急。
又听到樊期负伤而归,更是吓得不轻。
樊期眼下是魏军战力的代表,倘若有事,则军心震荡。
“何福,涂信,立即前去接应樊期。”
成水华急忙命令左右。
“末将得令。”
何福,涂信两名魏将立刻率兵前往接应樊期,他俩有些忐忑不安,连樊期这样的猛士都负伤了,他们怕也是凶多吉少。
只是王命难违,不得不去。
魏军久攻汉营没有进展,如今连樊期都负伤了。
成水华心生退意,不想再战,开始收缩进攻之势,同时命令弓弩手于两线压阵,防止汉军追击。
陈寻见魏军缓和进攻之势,退意明显,心中纠结,全力追击?还是任由魏军离去。
思考许久,陈寻下令,各部停止追击,放魏军退去。
何福、涂信胆战心惊的救下樊期,韩德并无死缠之意,魏军主力尽出,倘若率军太过深入,恐有被包围之险,最后想要全身而退,不是易事。
成水华没有率先撤离,而是率精锐压后,避免动乱,以稳军心。
这场进攻以虎头蛇尾的方式结束,成水华意识到要想靠武力强攻,是很难和汉军决出胜负的,最好的结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最坏的结局是死无葬身之地。
待魏军全部退去,许平急忙打听韩德进展如何,有没有成功击杀樊期。
韩德苦笑着摇头,“留不下樊期,魏军不是乌合之众,精锐猛士甚多。”
陈寻听闻许平安排弓弩手暗杀樊期,虽未成功,但也射伤了樊期,箭矢上的毒,不比杨明所中之毒弱。
这一箭下去,樊期不死也去半条命。
算是报了杨明的一箭之仇。
成水华退回大营,立刻命人救治樊期。
见樊期脸色铁青,嘴唇发紫,回到大营片刻功夫便昏迷不醒。
成水华吓坏了,急忙命大夫救治。
虽然樊期的名声不如汉军的杨明威赫,但樊期如今在魏军大营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决不能死。
这次进攻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加上樊期负伤,这让成水华和魏军老实了很多天,都不敢再踏出一步。
本以为对峙的僵局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曾想天门关方面传来密报。
这是一个晴天霹雳般的噩耗。
成水华的中流砥柱,冉云,突发重病,巡视防务时,口吐黑血,倒地昏迷,被左右心腹急忙抬回救治,并封锁消息。
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还是走漏了。
普特苏玛趁机整顿大军,日夜不停的发起攻城战。
魏军群龙无首,被沙罗人打的晕头转向,如果不是城高坚固,冉云布置得当,天门关连一天都守不住,即便如此,也随时面临破城的危险。
成水华听闻消息,仰天长叹:“天亡我也!天亡我也!天亡我也!”
随即,成水华连夜撤兵,倘若天门关被沙罗人攻破,则西京随时有覆灭的危险。
他现在没有太大的奢望,只求能苟延残喘一天算一天。
待魏军远遁,汉军才后知后觉。
陈寻叹息一声,错过了一举重创成水华的大好机会。
许平很激动的对陈寻道:“冉云病重,天门关岌岌可危,眼下成水华撤军回西京,正是我们的机会,可全力追击,赶在沙罗人之前,拿下西京。”
陈寻摇摇头:“成水华尚有几十万大军,鱼死网破,对我军不利,徐徐推进即可,静观天门关有无变化。”
韩德在一旁道:“若是沙罗人攻下了天门关,我们该怎么办?”
陈寻笑道:“那不正好,让普特苏玛和成水华一决雌雄,而我们只需坐收渔翁之利。”
如果汉军现在对成水华穷追猛打,只会损耗自身实力,最后让沙罗人捡便宜。
与其如此,不如隔岸观火。
正好趁这段时间,修整军队,对下辖州县进行整顿。
汉军没有向西京大规模的进军,有些超出成水华的意料,但他仔细一想,还是看出了陈寻的心思。
汉军以静制动,比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更具有威慑性。
眼下,他最担心的是天门关。
根据天门关传回的消息,冉云因恶疾已经昏迷多日了。
魏军起先还能按照冉云昏迷前的布置,团结一起进行抵御沙罗人。
可随着战况越发激烈,天门关命悬一线,魏军出现了极大的分裂。
有人想成为临时统帅,执掌天门关所有的魏军。
有人想暂避锋芒,从天门关退走,回西京再做商议。
还有人坚守岗位,愿拼尽生命最后一丝气力,捍卫魏军的荣耀。
急切间,成水华找不到合适的统帅前往接替,只能按照军队惯例,让冉云的副手接任,只是冉云麾下的几名副手,都比较强势心机,互不相服,如果指定一人,势必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一时间,成水华头大如斗。
他想亲往天门关坐镇,只是相比下西京更为重要。
倘若他离开了西京,汉军肯定会派一支劲旅偷袭西京。
以陈寻之智,许平之奸诈,西京根本保不住。
魏国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如何抉择,都只是拖延灭亡的时间。
成水华厚着脸皮,派使者去沙罗,或是大汉,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祈求沙罗或是大汉,能与魏国联合,转而对付另一国。
只是这丝希望实在渺茫。
沙罗和大汉,都不是省油的灯,怎会放过这灭魏的大好时机。
思前想后,成水华决定留下一个替身在西京,稳定局势,他自己则偷偷溜往天门关,指挥军队,对抗沙罗人。
这是一步险棋,如果被汉军探悉,西京将如坠深渊。
但他实在想不到更好的方法。
天门关一旦被攻破了,西京的局势就会更危险。
他现在就像个救火队员,哪里有火,就去哪里灭火。
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成水华在军中或是民间,全力选拔和招揽人才。
国难思良将,此言不虚。
放在以前,成水华根本不会觉得无人可用。
他只会觉得身边良才大将,如过江之鲫,随便挑一个都能吊打各国。
这种自信,来源于对比各国,实力较强的缘故。
可随着大汉的崛起,大魏的优势不断被削弱,直到荡然无存,甚至是生死存亡时,他才醒悟,原来,他所谓的人才济济,根本只是一场虚幻的盛宴。
眼下,盛宴结束了。
留给他的是一地狼籍。
连个收拾残局的人都没有。
一夜没有合眼,成水华安排好了西京的事情,就急匆匆的赶去天门关。
战局瞬息万变,差一刻,都将有不可挽回的危险。
必须要快,赶在沙罗人破城前抵达天门关,稳住军心。
等成水华悄然抵达天门关,风尘仆仆的他,已经一脸憔悴。
而关上正在苦战,沙罗人正全力攻城,魏军被打的随时可能崩溃失守。
许平听闻毒箭射伤了樊期,很是惊喜,也很气恼。
因为毒箭射中的部位并不关键,不能达到一击毙命的效果。
但好歹报了杨明的那一箭之仇。
韩德大喜过望,立即转身,率部发起猛扑,大有一举拿下樊期之势。
成水华统筹大局,见进攻迟迟没有突破性进展,心里很是着急。
又听到樊期负伤而归,更是吓得不轻。
樊期眼下是魏军战力的代表,倘若有事,则军心震荡。
“何福,涂信,立即前去接应樊期。”
成水华急忙命令左右。
“末将得令。”
何福,涂信两名魏将立刻率兵前往接应樊期,他俩有些忐忑不安,连樊期这样的猛士都负伤了,他们怕也是凶多吉少。
只是王命难违,不得不去。
魏军久攻汉营没有进展,如今连樊期都负伤了。
成水华心生退意,不想再战,开始收缩进攻之势,同时命令弓弩手于两线压阵,防止汉军追击。
陈寻见魏军缓和进攻之势,退意明显,心中纠结,全力追击?还是任由魏军离去。
思考许久,陈寻下令,各部停止追击,放魏军退去。
何福、涂信胆战心惊的救下樊期,韩德并无死缠之意,魏军主力尽出,倘若率军太过深入,恐有被包围之险,最后想要全身而退,不是易事。
成水华没有率先撤离,而是率精锐压后,避免动乱,以稳军心。
这场进攻以虎头蛇尾的方式结束,成水华意识到要想靠武力强攻,是很难和汉军决出胜负的,最好的结局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最坏的结局是死无葬身之地。
待魏军全部退去,许平急忙打听韩德进展如何,有没有成功击杀樊期。
韩德苦笑着摇头,“留不下樊期,魏军不是乌合之众,精锐猛士甚多。”
陈寻听闻许平安排弓弩手暗杀樊期,虽未成功,但也射伤了樊期,箭矢上的毒,不比杨明所中之毒弱。
这一箭下去,樊期不死也去半条命。
算是报了杨明的一箭之仇。
成水华退回大营,立刻命人救治樊期。
见樊期脸色铁青,嘴唇发紫,回到大营片刻功夫便昏迷不醒。
成水华吓坏了,急忙命大夫救治。
虽然樊期的名声不如汉军的杨明威赫,但樊期如今在魏军大营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决不能死。
这次进攻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加上樊期负伤,这让成水华和魏军老实了很多天,都不敢再踏出一步。
本以为对峙的僵局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不曾想天门关方面传来密报。
这是一个晴天霹雳般的噩耗。
成水华的中流砥柱,冉云,突发重病,巡视防务时,口吐黑血,倒地昏迷,被左右心腹急忙抬回救治,并封锁消息。
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还是走漏了。
普特苏玛趁机整顿大军,日夜不停的发起攻城战。
魏军群龙无首,被沙罗人打的晕头转向,如果不是城高坚固,冉云布置得当,天门关连一天都守不住,即便如此,也随时面临破城的危险。
成水华听闻消息,仰天长叹:“天亡我也!天亡我也!天亡我也!”
随即,成水华连夜撤兵,倘若天门关被沙罗人攻破,则西京随时有覆灭的危险。
他现在没有太大的奢望,只求能苟延残喘一天算一天。
待魏军远遁,汉军才后知后觉。
陈寻叹息一声,错过了一举重创成水华的大好机会。
许平很激动的对陈寻道:“冉云病重,天门关岌岌可危,眼下成水华撤军回西京,正是我们的机会,可全力追击,赶在沙罗人之前,拿下西京。”
陈寻摇摇头:“成水华尚有几十万大军,鱼死网破,对我军不利,徐徐推进即可,静观天门关有无变化。”
韩德在一旁道:“若是沙罗人攻下了天门关,我们该怎么办?”
陈寻笑道:“那不正好,让普特苏玛和成水华一决雌雄,而我们只需坐收渔翁之利。”
如果汉军现在对成水华穷追猛打,只会损耗自身实力,最后让沙罗人捡便宜。
与其如此,不如隔岸观火。
正好趁这段时间,修整军队,对下辖州县进行整顿。
汉军没有向西京大规模的进军,有些超出成水华的意料,但他仔细一想,还是看出了陈寻的心思。
汉军以静制动,比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更具有威慑性。
眼下,他最担心的是天门关。
根据天门关传回的消息,冉云因恶疾已经昏迷多日了。
魏军起先还能按照冉云昏迷前的布置,团结一起进行抵御沙罗人。
可随着战况越发激烈,天门关命悬一线,魏军出现了极大的分裂。
有人想成为临时统帅,执掌天门关所有的魏军。
有人想暂避锋芒,从天门关退走,回西京再做商议。
还有人坚守岗位,愿拼尽生命最后一丝气力,捍卫魏军的荣耀。
急切间,成水华找不到合适的统帅前往接替,只能按照军队惯例,让冉云的副手接任,只是冉云麾下的几名副手,都比较强势心机,互不相服,如果指定一人,势必会引起其他人的不满。
一时间,成水华头大如斗。
他想亲往天门关坐镇,只是相比下西京更为重要。
倘若他离开了西京,汉军肯定会派一支劲旅偷袭西京。
以陈寻之智,许平之奸诈,西京根本保不住。
魏国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
如何抉择,都只是拖延灭亡的时间。
成水华厚着脸皮,派使者去沙罗,或是大汉,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祈求沙罗或是大汉,能与魏国联合,转而对付另一国。
只是这丝希望实在渺茫。
沙罗和大汉,都不是省油的灯,怎会放过这灭魏的大好时机。
思前想后,成水华决定留下一个替身在西京,稳定局势,他自己则偷偷溜往天门关,指挥军队,对抗沙罗人。
这是一步险棋,如果被汉军探悉,西京将如坠深渊。
但他实在想不到更好的方法。
天门关一旦被攻破了,西京的局势就会更危险。
他现在就像个救火队员,哪里有火,就去哪里灭火。
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成水华在军中或是民间,全力选拔和招揽人才。
国难思良将,此言不虚。
放在以前,成水华根本不会觉得无人可用。
他只会觉得身边良才大将,如过江之鲫,随便挑一个都能吊打各国。
这种自信,来源于对比各国,实力较强的缘故。
可随着大汉的崛起,大魏的优势不断被削弱,直到荡然无存,甚至是生死存亡时,他才醒悟,原来,他所谓的人才济济,根本只是一场虚幻的盛宴。
眼下,盛宴结束了。
留给他的是一地狼籍。
连个收拾残局的人都没有。
一夜没有合眼,成水华安排好了西京的事情,就急匆匆的赶去天门关。
战局瞬息万变,差一刻,都将有不可挽回的危险。
必须要快,赶在沙罗人破城前抵达天门关,稳住军心。
等成水华悄然抵达天门关,风尘仆仆的他,已经一脸憔悴。
而关上正在苦战,沙罗人正全力攻城,魏军被打的随时可能崩溃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