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蒹被罢免之后,王秦提拔马践进入内阁。
论能力,论实力,马践有这个资格。
马践接到旨意,欣喜若狂,内阁在朝廷中是核心存在,只有皇帝的重臣,才能进入。
即便是他的顶头上司,郭树平,都没能进去。
次日的内阁议事,马践第一次参加,有些忐忑,他接触到了比在早朝中更多的信息。
而讨论的重点,竟然是对武国用兵,收复明珠三岛。
一旦打仗,就意味着更多的辎重和军饷。
而当前的国库,虽然实现了充盈,但经不起过度消耗。
在蜀国的陈寻,有十万兵马,为了给他们运送物资,就需要几万民夫,以及几万匹骡子和马,每日的消耗都是巨大的。
好在陈寻在邕城组建了临时都督府,决定在南川当地征粮募税,养活大军。
另一方面的赵国方面,韩德的禁军十万,荆棘率了五万人,龙治本来兵力十万,加在一起,就二十五万人。
这二十五万人的每日消耗和后勤所需的人力、物力,是陈寻方面的三倍。
以国库目前的能力,若是再支持东面作战,怕是不用多久就会破产。
即使是他这样出色的财政能手,也无力填补这巨大的空缺。
站在他的角度考虑,是绝不赞成朝廷动兵的。
因此,当王秦询问他的意见时,马践一口就否决了。
内阁五人,只有许平,坚持用兵。
王秦脸色阴郁,如果不能尽快解决明珠三岛上的麻一诚,给武国以重创,迟早会酿成大祸。
可是,国家的力量又不足以支撑这一仗。
许平思索道:“陛下,不如采取折中之策。”
“何为折中之策?”
王秦问道。
许平道:“放弃支持石成,退回我们在赵国的全部兵力,只要守住河州,无论是魏国,还是武国,都不能在北面对我们造成实质威胁。”
“这样,我们就可以腾出足够的力量,来对付明珠三岛的麻一诚。”
马践脑袋转的飞快,立刻说道:“若是不用供应北方兵力庞大的消耗,户部就有能力支撑东面的水军。”
韩淝却道:“放弃石成,等于放弃我们在赵国的既得利益,我们之前的牺牲和努力,就全部白费了。”
许平道:“石成没了我们的支持,撑不了多久就会被魏国和武国吞并,为了争夺赵国的控制权,两国迟早会有一战,而我们就可以坐山观虎斗。”
姚中书、程理两人眼睛一亮,点了点头,很是赞同许平的观点。
但王秦却是摇摇头,“也有可能,魏国会和武国达成共识,先灭我大汉,再角逐霸主之位。”
许平:“……这应该不可能吧。”
许平有些心虚,在这件事上,他不能肯定,武国和魏国,都视大汉为大敌,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不会联合起来,先对付大汉,再互相厮杀。
毕竟成水华和东英海,都是雄图大略之人,在某些时候,他们会为了大局,而放弃眼前的蝇头小利。
假如真像王秦说的这样,那么,从赵国撤兵,只会使自己变得更加被动。
只是,这是许平能想到的最好的折中之策。
见被王秦否决,许平默默的低下头,开始思考其他对策。
王秦又道:“不过,从赵国撤回部分兵力,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从赵国招募本土士兵,或是直接整编石成的军队,以此来扩充我们在赵国的军事实力,石成和他的那群武将,都不是带兵打仗的主,军队在他们手中,只是钝器,而非利器。”
“陛下的这个做法,我们支持。”
马践、姚中书连忙说道。
在这场内阁会议中,收复明珠三岛的议题依然没有进展,但是关于赵国的军事部署,却有了新的改变。
按照王秦的计划,很快,荆棘率领五万大军,返回京城。
韩德前往邳州,与石成交谈,打算接管石成麾下的全部赵军。
石成本以为韩德是来商讨对宁中次的军事部署问题。
不曾想,居然是来夺取他的兵权。
这可是个要命的问题!
失去兵权,意味着什么,石成很清楚。
据说汉国援助的刘鼎,已经成了傀儡,是不是活着都是个问号。看书屋
一旦他交出了手中的兵权,能否继续现在这样,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以后必然会走上刘鼎的道路。
石成现在手中的兵马足有四十多万,当然,其中一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甚至是妇孺,他们纯粹是为了凑数,壮大声势。
真正上了战场,除了拖后腿,一点用处都没有。
武国人和石霖的禁军,不会因为他们是老弱病残或者妇孺而手下留情。
石成没有一口答应韩德的无理要求,推说自己要考虑一二,在韩德走后,立即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
陈鸿等武将自然是坚决反对由汉将统率他们,让他们接受汉将的指挥,这在他们看来,是对他们的羞辱。
倒是那些文官,他们知道陈鸿这群武将根本不会带兵打仗,与其让他们带着人不断送死,还不如让汉将统领军队,起码在安全上是有保证的。
文武双方截然相反的态度,令石成左右为难。
他自然不想交出兵权,但文官们说的是有道理的,他的这群武将,都是一群酒囊饭袋,冲锋陷阵还行,统筹全局,排兵布阵之类,那和废物没什么区别。
想靠他们打败石霖、石聪以及他们背后的魏国和武国,难度好比是摘下天上的月亮。
石成咬咬牙,决定让出军队的指挥权,只要陈鸿等人仍然在军中,韩德、龙治想要随心所欲的指挥他们,也不是一件易事,他们拥有的不过是临时指挥权,真正能指挥军队的还是他。
次日,石成将韩德叫来,“朕昨夜与大臣们商议了一宿,认为将军队交给你们指挥,是最好不过的。”
韩德笑道:“整合我们两国的兵力,统一协调指挥,有利于抗敌,赵帝这样做,是明智的。”
明智你个妹!
你当我真傻假傻!
石成腹诽道。
他走到今天这一步,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被许平忽悠的。
许平给他描绘了一个远大前景,让他看到了风光无限的未来。
但是,世事总不会按照预先计划的那般进行。
石成有没有后悔过?
答案是肯定的。
自从他走上这条造反之路,就没有一天没提心吊胆过,饭吃不好,觉睡不好,一天更比一天焦虑。
这次交出兵权,石成感觉离傀儡更近一步了。
他开始怀念之前做王爷时,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付出得不到期望的收获时,却要承担比期望更可怕的代价时,人总会后悔和胆怯,但是却已经没有了退路。
韩德得到兵权,立即大刀阔斧对赵军进行改革。
所有老弱妇孺病残,统统从军队中剔除,再从剩下的人中选拔优良,然后进行重组。
陈鸿等人的嫡系部队,也被打乱重组,而且其中参差不齐的人都被韩德从军中踢出。
此举惹的陈鸿等人非常恼火,但他们又不敢在韩德面前发作,只得跑去石成面前抱怨。
石成一听,顿时头痛欲裂,他倚以为重的将领,若是掌握不了一定的兵力,那他就等于被汉将完全架空,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可他都答应了韩德,现在若是出面去找韩德,只怕场面有些难堪。
最终,石成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去见见韩德。
为此,他特意前往军营找韩德。
邳州城外的赵军大营。
旗帜飞扬,军声嘹亮。
石成的坐撵停在外面,见到这场面,他还以为走错了军营。
这是他的军队吗?
好像是,好像又不是,总觉得不一样。
以前的大营,死气沉沉,杂七杂八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赶集的菜市场。
旗帜没有挂起风晒的被子、衣服高。
但此刻,却是焕然一新,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石成想要进营,却被守营的将士拦住。
石成亮出身份,本以为可以畅通无阻,但是却被将士们告知,没有大帅的军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石成懵了,他自己的军营,如今却进不得了。
这是什么道理?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b.
()
论能力,论实力,马践有这个资格。
马践接到旨意,欣喜若狂,内阁在朝廷中是核心存在,只有皇帝的重臣,才能进入。
即便是他的顶头上司,郭树平,都没能进去。
次日的内阁议事,马践第一次参加,有些忐忑,他接触到了比在早朝中更多的信息。
而讨论的重点,竟然是对武国用兵,收复明珠三岛。
一旦打仗,就意味着更多的辎重和军饷。
而当前的国库,虽然实现了充盈,但经不起过度消耗。
在蜀国的陈寻,有十万兵马,为了给他们运送物资,就需要几万民夫,以及几万匹骡子和马,每日的消耗都是巨大的。
好在陈寻在邕城组建了临时都督府,决定在南川当地征粮募税,养活大军。
另一方面的赵国方面,韩德的禁军十万,荆棘率了五万人,龙治本来兵力十万,加在一起,就二十五万人。
这二十五万人的每日消耗和后勤所需的人力、物力,是陈寻方面的三倍。
以国库目前的能力,若是再支持东面作战,怕是不用多久就会破产。
即使是他这样出色的财政能手,也无力填补这巨大的空缺。
站在他的角度考虑,是绝不赞成朝廷动兵的。
因此,当王秦询问他的意见时,马践一口就否决了。
内阁五人,只有许平,坚持用兵。
王秦脸色阴郁,如果不能尽快解决明珠三岛上的麻一诚,给武国以重创,迟早会酿成大祸。
可是,国家的力量又不足以支撑这一仗。
许平思索道:“陛下,不如采取折中之策。”
“何为折中之策?”
王秦问道。
许平道:“放弃支持石成,退回我们在赵国的全部兵力,只要守住河州,无论是魏国,还是武国,都不能在北面对我们造成实质威胁。”
“这样,我们就可以腾出足够的力量,来对付明珠三岛的麻一诚。”
马践脑袋转的飞快,立刻说道:“若是不用供应北方兵力庞大的消耗,户部就有能力支撑东面的水军。”
韩淝却道:“放弃石成,等于放弃我们在赵国的既得利益,我们之前的牺牲和努力,就全部白费了。”
许平道:“石成没了我们的支持,撑不了多久就会被魏国和武国吞并,为了争夺赵国的控制权,两国迟早会有一战,而我们就可以坐山观虎斗。”
姚中书、程理两人眼睛一亮,点了点头,很是赞同许平的观点。
但王秦却是摇摇头,“也有可能,魏国会和武国达成共识,先灭我大汉,再角逐霸主之位。”
许平:“……这应该不可能吧。”
许平有些心虚,在这件事上,他不能肯定,武国和魏国,都视大汉为大敌,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不会联合起来,先对付大汉,再互相厮杀。
毕竟成水华和东英海,都是雄图大略之人,在某些时候,他们会为了大局,而放弃眼前的蝇头小利。
假如真像王秦说的这样,那么,从赵国撤兵,只会使自己变得更加被动。
只是,这是许平能想到的最好的折中之策。
见被王秦否决,许平默默的低下头,开始思考其他对策。
王秦又道:“不过,从赵国撤回部分兵力,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可以从赵国招募本土士兵,或是直接整编石成的军队,以此来扩充我们在赵国的军事实力,石成和他的那群武将,都不是带兵打仗的主,军队在他们手中,只是钝器,而非利器。”
“陛下的这个做法,我们支持。”
马践、姚中书连忙说道。
在这场内阁会议中,收复明珠三岛的议题依然没有进展,但是关于赵国的军事部署,却有了新的改变。
按照王秦的计划,很快,荆棘率领五万大军,返回京城。
韩德前往邳州,与石成交谈,打算接管石成麾下的全部赵军。
石成本以为韩德是来商讨对宁中次的军事部署问题。
不曾想,居然是来夺取他的兵权。
这可是个要命的问题!
失去兵权,意味着什么,石成很清楚。
据说汉国援助的刘鼎,已经成了傀儡,是不是活着都是个问号。看书屋
一旦他交出了手中的兵权,能否继续现在这样,不得而知。
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以后必然会走上刘鼎的道路。
石成现在手中的兵马足有四十多万,当然,其中一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甚至是妇孺,他们纯粹是为了凑数,壮大声势。
真正上了战场,除了拖后腿,一点用处都没有。
武国人和石霖的禁军,不会因为他们是老弱病残或者妇孺而手下留情。
石成没有一口答应韩德的无理要求,推说自己要考虑一二,在韩德走后,立即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
陈鸿等武将自然是坚决反对由汉将统率他们,让他们接受汉将的指挥,这在他们看来,是对他们的羞辱。
倒是那些文官,他们知道陈鸿这群武将根本不会带兵打仗,与其让他们带着人不断送死,还不如让汉将统领军队,起码在安全上是有保证的。
文武双方截然相反的态度,令石成左右为难。
他自然不想交出兵权,但文官们说的是有道理的,他的这群武将,都是一群酒囊饭袋,冲锋陷阵还行,统筹全局,排兵布阵之类,那和废物没什么区别。
想靠他们打败石霖、石聪以及他们背后的魏国和武国,难度好比是摘下天上的月亮。
石成咬咬牙,决定让出军队的指挥权,只要陈鸿等人仍然在军中,韩德、龙治想要随心所欲的指挥他们,也不是一件易事,他们拥有的不过是临时指挥权,真正能指挥军队的还是他。
次日,石成将韩德叫来,“朕昨夜与大臣们商议了一宿,认为将军队交给你们指挥,是最好不过的。”
韩德笑道:“整合我们两国的兵力,统一协调指挥,有利于抗敌,赵帝这样做,是明智的。”
明智你个妹!
你当我真傻假傻!
石成腹诽道。
他走到今天这一步,其实很大程度上都是被许平忽悠的。
许平给他描绘了一个远大前景,让他看到了风光无限的未来。
但是,世事总不会按照预先计划的那般进行。
石成有没有后悔过?
答案是肯定的。
自从他走上这条造反之路,就没有一天没提心吊胆过,饭吃不好,觉睡不好,一天更比一天焦虑。
这次交出兵权,石成感觉离傀儡更近一步了。
他开始怀念之前做王爷时,逍遥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
付出得不到期望的收获时,却要承担比期望更可怕的代价时,人总会后悔和胆怯,但是却已经没有了退路。
韩德得到兵权,立即大刀阔斧对赵军进行改革。
所有老弱妇孺病残,统统从军队中剔除,再从剩下的人中选拔优良,然后进行重组。
陈鸿等人的嫡系部队,也被打乱重组,而且其中参差不齐的人都被韩德从军中踢出。
此举惹的陈鸿等人非常恼火,但他们又不敢在韩德面前发作,只得跑去石成面前抱怨。
石成一听,顿时头痛欲裂,他倚以为重的将领,若是掌握不了一定的兵力,那他就等于被汉将完全架空,成了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可他都答应了韩德,现在若是出面去找韩德,只怕场面有些难堪。
最终,石成经过反复思考,决定去见见韩德。
为此,他特意前往军营找韩德。
邳州城外的赵军大营。
旗帜飞扬,军声嘹亮。
石成的坐撵停在外面,见到这场面,他还以为走错了军营。
这是他的军队吗?
好像是,好像又不是,总觉得不一样。
以前的大营,死气沉沉,杂七杂八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如同赶集的菜市场。
旗帜没有挂起风晒的被子、衣服高。
但此刻,却是焕然一新,充满了活力和生机。
石成想要进营,却被守营的将士拦住。
石成亮出身份,本以为可以畅通无阻,但是却被将士们告知,没有大帅的军令,任何人不得出入。
石成懵了,他自己的军营,如今却进不得了。
这是什么道理?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