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蒙接到乐平郡主,按照原计划,是要将乐平郡主等人护送回广惠,可还没来得及出发,朱繇从江北发来信函,让乐平郡主继续前往淮京。
这令乐平郡主十分费解,最后还是王秦解除了乐平郡主的疑惑。
大都督要返京了!
楚四世和他的死忠们在朱繇面前根本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根据江北最新军情显示,河州被五路大军围攻,范闲坚守不出,最后在曹建忠的贿赂下,守城的武将偷开城门,放楚军入内,十几万顺天军被奋勇争先的楚军打的大败。
范闲亦在战争中不知所踪,建立不到一年的大顺政权宣告灭亡,当然,自始至终,范闲的大顺也没有得到各国的认可。
那些跟着范闲得以鸡犬升天的官吏们,无论出身来历,都在战斗中被楚军诛杀。
朱繇要用这场血腥的战斗,来进一步增加自己的威望,尽管他未能亲身参与指挥这场战斗。
河州重归大楚防下的意义绝对要比消灭反贼范闲的意义要重要的多。
河州是大楚防御赵国的第一要塞,若是被赵国控制,则江北必失。
虎成的吴威在得知河州失陷后,主动打开城门,归降朱繇。
泗县的张淼在权衡利弊后,答应了朱繇的招揽,和杜世杰率三万顺天军归降。
这件事令王秦大为意外,同时十分激动,这意味着他们不再是敌对阵营,相见的时候,还能在一起谈笑风生。
江北终于在年关前得以平定,朱繇的初步计划实现。
下一步,他便要率得胜之师返京,完成他多年的夙愿。
而江北初定,民生凋敝,赵国大军又陈列北境,虎视眈眈。
这意味着留守江北的武将必须沉稳可靠,能应对多方面的复杂局势。
同时,还需要一位善于处理政务且足智多谋的文官辅助。
只有这样,朱繇才能放心回京全力应对杨氏。
经过深思熟虑后,朱繇任命项然为大将军,统筹江北一切军务,主要是防范北方的赵国,不让聂正邦有机可乘。
在此前,聂正邦率几十万骑兵打算趁楚国江北动乱之际,趁火打劫,攻占楚国的江北地区,将楚国的力量赶出苍江以北。
楚国占据江北十四州这些年,一直都是赵国心中的痛。
它就像悬在头上的利剑一般,令赵国掌权者寝食难安。
因为楚国占据江北,随时都可对赵国发动进攻,而赵国面对楚国,几乎并无什么地利可守。
只要楚国愿意,甚至可以派兵突袭至赵国的腹地。
万幸的是楚国自开国皇帝后的几任皇帝,全都没有进取之心,只贪图享乐,守着江北这块重地却不愿利用。
但现在不同了,朱繇是一位有开拓野心的人,一旦彻底掌控大权,必定会效仿那些一统天下的大帝,积极开疆拓土。
赵国紧邻楚国,必定会是朱繇的首攻目标。
因此,随着朱繇的渐渐壮大,赵国皇帝越发寝食难安,夺取江北十四州,成了他当前执政的第一要务。
可惜,聂氏家族成了赵国的第一权族,经常掣肘赵国皇帝的施政和决策。
聂正邦不经朝廷同意率几十万骑兵南下,赵国皇帝虽然无奈,但也默许。
只要能夺取江北,不让楚国在苍江以北有立足之地,也算是间接实现了他的想法。
可惜就在这节骨眼上,突然爆出了聂正邦之弟,聂正波,勾结武国奸细,意图在燕都发起政变,推翻石氏的统治。
就在政变前夕,聂正波的同党苏袁担心政变失败,会殃及自己,所以选择了告密。
赵帝勃然大怒,立即出动御林军将聂正波及其同党全部抓了起来。
赵帝本想借此理由将聂氏一族一网打尽,奈何聂正邦手握重兵在外,一旦反攻燕都,赵国百年基业或都将此毁于一旦。
可谋逆之事古往今来都是不可宽恕的大罪。
如果赵帝不杀聂正波,那皇室颜面何存?
以后皇帝的命令还会有谁遵从?
石氏岂不成了天下人的笑话?
然而赵帝亦知道图谋聂氏,必须循序渐进,不可彻底翻脸,因为时机没有成熟。
所以,赵帝将聂正波谋逆一事暂且压下,并以此迫使聂正邦回京,他要用这件事来夺取聂正邦的部分权利。
聂正邦得知弟弟聂正波和武国人商议发动政变,当场吓得魂飞魄散,也顾不及江北这块肥肉,赶紧率兵回京。
他的家人都在燕都,如果赵帝一怒之下,失去理智,将他满门抄斩,那可就完了。
当然,聂正邦也明白,赵帝应该不会斩杀他的亲眷,毕竟他聂正邦手上还有几十万骑兵,双方若是反目,对谁都没有好处。
聂正邦回京处理聂正邦的烂摊子,使江北避过一场大战,对朱繇来说,真算是鸿运当头,天神庇佑。
朱繇命朱蓬率五万大军,作为先锋,率先返京,而他则在后方处理一些琐碎的政事。
武将有项然为主,副将则有邱老三担任。
文官的人选,朱繇思考再三,最终决定由张淼出任。
张淼擅长政务,由他治理江北,不出三年,江北必可恢复昔日的繁华盛景。
而张淼不随他回京,也可避免一些尴尬。
毕竟张淼的身份太多了。
曾是大楚重臣,对杨氏忠心耿耿,却被奸臣诬陷,继而成了死囚重犯。
后来又帮助范闲造反,建立了大顺政权,还当了丞相。
如果范闲肯听张淼的话,又怎会落得覆灭!
而朱繇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平定江北。
如今,张淼归顺朱繇,等朱繇建立新朝后,必定又是重臣。
如此算起来,张淼前后给三个朝廷效力,并都能成为重臣,也算是传奇。
在朱繇返京的前一夜,张淼和朱繇秉烛夜谈,对新朝的建设和未来天下大势进行交流。
张淼劝朱繇推翻杨氏,建立新朝后,一定要休养生息,千万不可与武国、赵国发生战争。
在这一点上,朱繇与张淼的想法相悖,朱繇一直都是强硬派,他对楚四世向各国妥协的做法素来是不满的。
而且朱繇的内心,以虞朝的开国皇帝虞晓为榜样,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更重要的是,武国在东海活跃的越来越频繁,两国势必会有一战。
这不是忍让就可以避免的。
张淼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见劝不动朱繇,张淼叹了口气,“我知道和武国的一战不可避免,但以楚国现在的状况,纵然可以击退武国,也会是惨胜,我希望,这一战,能拖就拖,毕竟我们的准备还不充足。”
朱繇点头道:“老张啊,你说的我都明白,但有些事并非我们想怎样就能怎样的。”
张淼想了想,“对了,有一个人,你必须杀!”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b.
()
这令乐平郡主十分费解,最后还是王秦解除了乐平郡主的疑惑。
大都督要返京了!
楚四世和他的死忠们在朱繇面前根本翻不起什么浪花来。
根据江北最新军情显示,河州被五路大军围攻,范闲坚守不出,最后在曹建忠的贿赂下,守城的武将偷开城门,放楚军入内,十几万顺天军被奋勇争先的楚军打的大败。
范闲亦在战争中不知所踪,建立不到一年的大顺政权宣告灭亡,当然,自始至终,范闲的大顺也没有得到各国的认可。
那些跟着范闲得以鸡犬升天的官吏们,无论出身来历,都在战斗中被楚军诛杀。
朱繇要用这场血腥的战斗,来进一步增加自己的威望,尽管他未能亲身参与指挥这场战斗。
河州重归大楚防下的意义绝对要比消灭反贼范闲的意义要重要的多。
河州是大楚防御赵国的第一要塞,若是被赵国控制,则江北必失。
虎成的吴威在得知河州失陷后,主动打开城门,归降朱繇。
泗县的张淼在权衡利弊后,答应了朱繇的招揽,和杜世杰率三万顺天军归降。
这件事令王秦大为意外,同时十分激动,这意味着他们不再是敌对阵营,相见的时候,还能在一起谈笑风生。
江北终于在年关前得以平定,朱繇的初步计划实现。
下一步,他便要率得胜之师返京,完成他多年的夙愿。
而江北初定,民生凋敝,赵国大军又陈列北境,虎视眈眈。
这意味着留守江北的武将必须沉稳可靠,能应对多方面的复杂局势。
同时,还需要一位善于处理政务且足智多谋的文官辅助。
只有这样,朱繇才能放心回京全力应对杨氏。
经过深思熟虑后,朱繇任命项然为大将军,统筹江北一切军务,主要是防范北方的赵国,不让聂正邦有机可乘。
在此前,聂正邦率几十万骑兵打算趁楚国江北动乱之际,趁火打劫,攻占楚国的江北地区,将楚国的力量赶出苍江以北。
楚国占据江北十四州这些年,一直都是赵国心中的痛。
它就像悬在头上的利剑一般,令赵国掌权者寝食难安。
因为楚国占据江北,随时都可对赵国发动进攻,而赵国面对楚国,几乎并无什么地利可守。
只要楚国愿意,甚至可以派兵突袭至赵国的腹地。
万幸的是楚国自开国皇帝后的几任皇帝,全都没有进取之心,只贪图享乐,守着江北这块重地却不愿利用。
但现在不同了,朱繇是一位有开拓野心的人,一旦彻底掌控大权,必定会效仿那些一统天下的大帝,积极开疆拓土。
赵国紧邻楚国,必定会是朱繇的首攻目标。
因此,随着朱繇的渐渐壮大,赵国皇帝越发寝食难安,夺取江北十四州,成了他当前执政的第一要务。
可惜,聂氏家族成了赵国的第一权族,经常掣肘赵国皇帝的施政和决策。
聂正邦不经朝廷同意率几十万骑兵南下,赵国皇帝虽然无奈,但也默许。
只要能夺取江北,不让楚国在苍江以北有立足之地,也算是间接实现了他的想法。
可惜就在这节骨眼上,突然爆出了聂正邦之弟,聂正波,勾结武国奸细,意图在燕都发起政变,推翻石氏的统治。
就在政变前夕,聂正波的同党苏袁担心政变失败,会殃及自己,所以选择了告密。
赵帝勃然大怒,立即出动御林军将聂正波及其同党全部抓了起来。
赵帝本想借此理由将聂氏一族一网打尽,奈何聂正邦手握重兵在外,一旦反攻燕都,赵国百年基业或都将此毁于一旦。
可谋逆之事古往今来都是不可宽恕的大罪。
如果赵帝不杀聂正波,那皇室颜面何存?
以后皇帝的命令还会有谁遵从?
石氏岂不成了天下人的笑话?
然而赵帝亦知道图谋聂氏,必须循序渐进,不可彻底翻脸,因为时机没有成熟。
所以,赵帝将聂正波谋逆一事暂且压下,并以此迫使聂正邦回京,他要用这件事来夺取聂正邦的部分权利。
聂正邦得知弟弟聂正波和武国人商议发动政变,当场吓得魂飞魄散,也顾不及江北这块肥肉,赶紧率兵回京。
他的家人都在燕都,如果赵帝一怒之下,失去理智,将他满门抄斩,那可就完了。
当然,聂正邦也明白,赵帝应该不会斩杀他的亲眷,毕竟他聂正邦手上还有几十万骑兵,双方若是反目,对谁都没有好处。
聂正邦回京处理聂正邦的烂摊子,使江北避过一场大战,对朱繇来说,真算是鸿运当头,天神庇佑。
朱繇命朱蓬率五万大军,作为先锋,率先返京,而他则在后方处理一些琐碎的政事。
武将有项然为主,副将则有邱老三担任。
文官的人选,朱繇思考再三,最终决定由张淼出任。
张淼擅长政务,由他治理江北,不出三年,江北必可恢复昔日的繁华盛景。
而张淼不随他回京,也可避免一些尴尬。
毕竟张淼的身份太多了。
曾是大楚重臣,对杨氏忠心耿耿,却被奸臣诬陷,继而成了死囚重犯。
后来又帮助范闲造反,建立了大顺政权,还当了丞相。
如果范闲肯听张淼的话,又怎会落得覆灭!
而朱繇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平定江北。
如今,张淼归顺朱繇,等朱繇建立新朝后,必定又是重臣。
如此算起来,张淼前后给三个朝廷效力,并都能成为重臣,也算是传奇。
在朱繇返京的前一夜,张淼和朱繇秉烛夜谈,对新朝的建设和未来天下大势进行交流。
张淼劝朱繇推翻杨氏,建立新朝后,一定要休养生息,千万不可与武国、赵国发生战争。
在这一点上,朱繇与张淼的想法相悖,朱繇一直都是强硬派,他对楚四世向各国妥协的做法素来是不满的。
而且朱繇的内心,以虞朝的开国皇帝虞晓为榜样,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更重要的是,武国在东海活跃的越来越频繁,两国势必会有一战。
这不是忍让就可以避免的。
张淼的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
见劝不动朱繇,张淼叹了口气,“我知道和武国的一战不可避免,但以楚国现在的状况,纵然可以击退武国,也会是惨胜,我希望,这一战,能拖就拖,毕竟我们的准备还不充足。”
朱繇点头道:“老张啊,你说的我都明白,但有些事并非我们想怎样就能怎样的。”
张淼想了想,“对了,有一个人,你必须杀!”
()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