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大明百官糊涂吗?当然不,包括朝堂的几位阁老,他们心里都明镜似的。|他们还能怎么样,打又打不过,现在就算是战力最强悍的边军,派到辽东和远东开战,都不够人家塞牙缝的。真要是撕破了脸,惹急了远东,他们纵兵杀进中原,大明拿什么抵挡。
明朝晚期随着江南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江浙一带的社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社会财富大量积累,中国的资本主义规模比当时世界各地都要大。
习惯了歌舞升平的统治阶层在萎靡的生活中毫无生气,开拓进取之心荡然无存,蜕化成了社会上名副其实的硕鼠、蛀虫。皇室与各地藩王每年的供奉就是非常大的一笔财政开销,给大明造成了沉重负担。
而此时正值小冰河时期,大明北方又赶上连年灾荒。这就造成了诡异的现象。北方数省处处饿殍千里,人人相互杀伐,而江南各省却一片歌舞升平,繁华富裕的景象。
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导火索就是陕北,而后在整个陕西、河南就泛滥开来,如今大明的形势已经到了愈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大明北方数省因为百年不遇的灾荒,局势已经接近糜烂,各地流民四起,很多以前平定的流贼,现在都重新冒出头来,裹挟大批流民在大明的北方攻城掠地,纵横肆虐。
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北方草原的蒙古鞑子又开始蠢蠢欲动,死死的拖住了九边的边军。使得大明虽然派出了大批兵将,在北方数省剿灭流贼。怎奈流贼数量多如牛毛,朝廷又拿不出来出兵的银钱,虽然崇祯接连下了几道圣旨催促,可是各地清剿流贼的情况依然不尽如人意。
朝廷户部的府库空的都能跑老鼠了。哪来的银子赈灾。大明出现如此严重的财政危机,天下的商业税却依然不能正常收缴,那些士大夫集团控制的财团。宁可眼睁睁的看着帝国灭亡,也不牺牲自己的利益。
大明很多有远见的人。已经看出大明这艘破船的风雨飘摇。反观远东却是尽显兴盛之象,对于这帮毫无节操的士大夫们,当然要做两手准备,省得中原剧变以后,失去了从龙新朝的先机。
关宁军的吴襄父子,现在就跟远东的编外部队似的,全都是以远东马首是瞻。最近听说远东缺粮,吴襄马上发动他的所有人脉。帮着远东四处筹粮。就算大明皇帝下的圣旨,都没见他这么积极过。
其他九边军镇的兵头将领,也不甘其后。今年北方草原的蒙古鞑子蠢蠢欲动,他们都大约猜出了缘由,但这些老奸巨猾的兵头,全都装作不知道怎么回事。而且都各自派人与远东进行接触,想着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远东公司驻中原情报站在黄河两岸大肆收拢流民,这么大的事情,岂能瞒过当地的官府。可是这些大明的官府老爷们,也都像睁眼瞎子似的。我就是看不见。不光是装着看不见,还都动员当地的力量积极配合。
各地聚集了大批流民,随时会引发民变。远东帮着他们收拢流民,他们当然求之不得。但是主要原因还是不想与远东交恶。这帮大明的官老爷,都和远东中原情报站进行过接触,大都是以和远东做生意为借口,还不是为了在远东公司那里留一个印象。
也许就连崇祯都都知道其中的玄机,可是大明如今这个样子,他就是再勤政,又如何能阻止帝国的崩溃。面对大明积累了二百多年深刻的社会矛盾,他也是回天无力。
以往大明尽举国之力。都无法战胜的后金鞑子。远东只用了数月就横扫辽东,后金鞑子几乎被远东杀了个干净。以往令历代中原王朝伤尽了脑筋的北方草原。如今也被远东纵兵血洗。
对于盘踞在海东的那头斑斓猛虎,也许崇祯就算知道未来远东必然会露出獠牙。恐怕也会像大明朝堂的文武百官那样,只能以鸵鸟的心态来面对吧。
除此之外,他还能做什么,发兵攻打远东吧,那是找死,静观其变,任由远东做大吧,那就是等死。现在纵然是朱元璋活过来,面对风雨飘摇的大明,也会彻夜难眠,纠结不已吧。
半个月后,公司考察组结束了这次对吕梁山根据地的考察之旅。其实原定的考察行程只有七天。可是大家在吕梁山根据地发现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
辽东的流民接收工作,已经进行了几年,可是辽东的流民,精神面貌和吕梁山根据地相比,要差上一些。整个辽东的流民营地的工作虽然也是井井有条,但却充满了工业化流水线的气息,总感觉缺少了一些温暖。
而吕梁山根据地,虽然物资和人员都极度匮乏,根据地的流民的生活条件也非常艰苦,无论是住房条件、伙食标准,和远东相比,都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李明所领导的根据地领导班子,不但把吕梁山根据地搞得有声有色,还在根据地营造出了一种充满温情的氛围。
其实自打根据地建设之初,李明和根据地管委会的一帮常委,就深知吕梁山根据地面临的困难。缺乏足够的管理人员,物资匮乏,而且数万流民的吃饭问题,就像一座大山似的,时时刻刻的压在他们的心头,给了他们莫大的压力。
所以李明提出了“从我做起,艰苦奋斗”的口号,号召根据地的所有公司员工,踏踏实实的努力工作,发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整个根据地不论是管委会的常委,还是公司的内部员工和移民员工,大部分时间都下到基层中队,亲临第一线,和流民们同吃同住。
甚至和流民们一起出操,一起排队打饭,一起参加政治学习。还主动和他们谈心聊天,亲自为他们讲课,组织大家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这次随李明来大明的公司内部员工,在公司都是比较边缘化那一类人。虽然能力一般,缺乏足够的基层工作经验。但大家却都有着极为饱满的工作热情,希望在吕梁山根据地干出一番成绩。(未完待续)
ps:感谢、壮哉政委的月票支持。
明朝晚期随着江南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江浙一带的社会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社会财富大量积累,中国的资本主义规模比当时世界各地都要大。
习惯了歌舞升平的统治阶层在萎靡的生活中毫无生气,开拓进取之心荡然无存,蜕化成了社会上名副其实的硕鼠、蛀虫。皇室与各地藩王每年的供奉就是非常大的一笔财政开销,给大明造成了沉重负担。
而此时正值小冰河时期,大明北方又赶上连年灾荒。这就造成了诡异的现象。北方数省处处饿殍千里,人人相互杀伐,而江南各省却一片歌舞升平,繁华富裕的景象。
明末农民大起义的导火索就是陕北,而后在整个陕西、河南就泛滥开来,如今大明的形势已经到了愈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大明北方数省因为百年不遇的灾荒,局势已经接近糜烂,各地流民四起,很多以前平定的流贼,现在都重新冒出头来,裹挟大批流民在大明的北方攻城掠地,纵横肆虐。
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北方草原的蒙古鞑子又开始蠢蠢欲动,死死的拖住了九边的边军。使得大明虽然派出了大批兵将,在北方数省剿灭流贼。怎奈流贼数量多如牛毛,朝廷又拿不出来出兵的银钱,虽然崇祯接连下了几道圣旨催促,可是各地清剿流贼的情况依然不尽如人意。
朝廷户部的府库空的都能跑老鼠了。哪来的银子赈灾。大明出现如此严重的财政危机,天下的商业税却依然不能正常收缴,那些士大夫集团控制的财团。宁可眼睁睁的看着帝国灭亡,也不牺牲自己的利益。
大明很多有远见的人。已经看出大明这艘破船的风雨飘摇。反观远东却是尽显兴盛之象,对于这帮毫无节操的士大夫们,当然要做两手准备,省得中原剧变以后,失去了从龙新朝的先机。
关宁军的吴襄父子,现在就跟远东的编外部队似的,全都是以远东马首是瞻。最近听说远东缺粮,吴襄马上发动他的所有人脉。帮着远东四处筹粮。就算大明皇帝下的圣旨,都没见他这么积极过。
其他九边军镇的兵头将领,也不甘其后。今年北方草原的蒙古鞑子蠢蠢欲动,他们都大约猜出了缘由,但这些老奸巨猾的兵头,全都装作不知道怎么回事。而且都各自派人与远东进行接触,想着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远东公司驻中原情报站在黄河两岸大肆收拢流民,这么大的事情,岂能瞒过当地的官府。可是这些大明的官府老爷们,也都像睁眼瞎子似的。我就是看不见。不光是装着看不见,还都动员当地的力量积极配合。
各地聚集了大批流民,随时会引发民变。远东帮着他们收拢流民,他们当然求之不得。但是主要原因还是不想与远东交恶。这帮大明的官老爷,都和远东中原情报站进行过接触,大都是以和远东做生意为借口,还不是为了在远东公司那里留一个印象。
也许就连崇祯都都知道其中的玄机,可是大明如今这个样子,他就是再勤政,又如何能阻止帝国的崩溃。面对大明积累了二百多年深刻的社会矛盾,他也是回天无力。
以往大明尽举国之力。都无法战胜的后金鞑子。远东只用了数月就横扫辽东,后金鞑子几乎被远东杀了个干净。以往令历代中原王朝伤尽了脑筋的北方草原。如今也被远东纵兵血洗。
对于盘踞在海东的那头斑斓猛虎,也许崇祯就算知道未来远东必然会露出獠牙。恐怕也会像大明朝堂的文武百官那样,只能以鸵鸟的心态来面对吧。
除此之外,他还能做什么,发兵攻打远东吧,那是找死,静观其变,任由远东做大吧,那就是等死。现在纵然是朱元璋活过来,面对风雨飘摇的大明,也会彻夜难眠,纠结不已吧。
半个月后,公司考察组结束了这次对吕梁山根据地的考察之旅。其实原定的考察行程只有七天。可是大家在吕梁山根据地发现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东西。
辽东的流民接收工作,已经进行了几年,可是辽东的流民,精神面貌和吕梁山根据地相比,要差上一些。整个辽东的流民营地的工作虽然也是井井有条,但却充满了工业化流水线的气息,总感觉缺少了一些温暖。
而吕梁山根据地,虽然物资和人员都极度匮乏,根据地的流民的生活条件也非常艰苦,无论是住房条件、伙食标准,和远东相比,都有着不小的差距,但是李明所领导的根据地领导班子,不但把吕梁山根据地搞得有声有色,还在根据地营造出了一种充满温情的氛围。
其实自打根据地建设之初,李明和根据地管委会的一帮常委,就深知吕梁山根据地面临的困难。缺乏足够的管理人员,物资匮乏,而且数万流民的吃饭问题,就像一座大山似的,时时刻刻的压在他们的心头,给了他们莫大的压力。
所以李明提出了“从我做起,艰苦奋斗”的口号,号召根据地的所有公司员工,踏踏实实的努力工作,发扬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整个根据地不论是管委会的常委,还是公司的内部员工和移民员工,大部分时间都下到基层中队,亲临第一线,和流民们同吃同住。
甚至和流民们一起出操,一起排队打饭,一起参加政治学习。还主动和他们谈心聊天,亲自为他们讲课,组织大家参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这次随李明来大明的公司内部员工,在公司都是比较边缘化那一类人。虽然能力一般,缺乏足够的基层工作经验。但大家却都有着极为饱满的工作热情,希望在吕梁山根据地干出一番成绩。(未完待续)
ps:感谢、壮哉政委的月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