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一个时辰之后,云舒赶到了北边背风坡,此处林木稀少,视野要开阔许多。一路急行,云舒觉得十分疲累,就在一汪泉水旁停下,掬起泉水喝了几口,又拿出水囊装水。还未装满,就听见不远处传来一声压抑的呻吟,随即又无声无息。
云舒闻声站起,轻手轻脚地循着声源向上走去。绕过坡顶的朱砂色山石,云舒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一位少年伏在悬崖边,左臂固执地向前伸着,已经悬空,右臂在身侧弯曲,指甲紧紧抠住身下的泥土,双腿也是奋力向前的姿势,竟是自己向悬崖边爬去,只是因为已经昏迷,才没有坠下山崖。壁立的悬崖边,狂风呼啸翻卷,撕扯着少年的衣襟,像是要将他卷入深渊。
云舒急奔过去,扶着他的手臂让他向里翻了个身,又吃力地将他从悬崖边拉到山石旁,喘着气打量着他。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他双目紧闭,眉头微皱,神情十分痛苦。他的衣衫被划破好几处,都有血迹渗出的痕迹,尤其是左肩处一大片暗红,想必已经与伤口粘连在一起了。这明显是经历过殊死搏斗。
云舒拿起少年腰间所配的匕首,小心地将他伤口周围的衣衫割破,只留与伤口粘连的布料。又将水囊中的水倒在上面,狠下心飞快一扯。
少年眉头一拧,下意识咬着牙没呼出声。他伤口深可见骨,这一扯又流出黑红色的血来。伤口周围已有碗口大的皮肤腐烂发黑,并且还继续向四周侵蚀,看来受伤时间不短了。鲜血的腥气中,隐隐夹杂着夺魂散的气味,与那男子腰刀上的一样。
云舒心念电转,各种想法纷至沓来:这少年是什么人,那些人为什么要对他痛下杀手?他又背负着什么样的秘密,宁可在神智将失时跳下悬崖,也要守口如瓶?刚才那男子一定是在搜寻这个少年,他们有多少人,什么时候会找到这里来?附近无处可藏身,如果那些人找到这里,一定会发现他们。如果把他移到隐秘的地方呢?也不可行,距离太远,何况拖着一个昏迷不醒的人会留下太多痕迹,反而更危险。这少年中毒日久,再不救治可能就来不及了。那就先救人吧,山这么大,那些人不一定会找来。
云舒想到了各种可能性,却唯独没想过,她可以立即下山回到人群中,可以对这少年不管不顾,让他走向已注定的结局。她无法眼睁睁看着一条鲜活的生命在她面前枯萎,于是冒险插手了别人的命运。却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也将因此而改写。
年少的云舒,一心挽救即将被噩运吞噬的少年。她取出一个素净布包摊开。布包内侧分成细长的小格,每一小格里装着一个小瓷瓶。云舒从一个小瓷瓶中倒出两丸清心丹。一丸塞入少年口中,又托起他的头,将水囊凑上他干裂的嘴唇。待他服下药丸,云舒又让他枕回草地上,轻轻抽回手,将另一丸清心丹细心揉碎,均匀地洒在伤口上,纤细的手指在伤口周围按压,手法略显生涩,但还是将黑血按压尽了,再流出的血就是鲜红色的了。
云舒从布包里抽出另一个小瓷瓶,将里面的消毒药粉洒在匕首上,取出一块流云花纹的帕子反复擦拭着。接下来要将溃烂的皮肉尽数剜去,阻止毒性蔓延。这对云舒来说,是个艰难的任务。云舒的医术是母亲所授。母亲医术超群,云舒天资聪颖,小小年纪就熟读医书药典,对各种药材了如指掌,制药把脉开方均稳妥自如。偏偏惧怕伤口鲜血,别说剜肉接骨,就是针灸都下不去手。
哥哥曾打趣她:“古有垂帘听政,我家小云舒是垂帘听诊。替人治病得带个帮手。你管治病,他管治伤。”
云舒记得自己反驳道:“娘叮嘱过,她懂医术的事不许告诉任何人,就连我这点微末医术也不能让人知道,哪里会去替人看病?不会治伤也无妨啊。”
言犹在耳,替人治伤的任务就落在了自己肩上。云舒正为自己鼓劲,刚聚集出一点儿勇气,就听见山坡下有碎石滚落的声音。
有人来了!云舒心中一惊,迅速站起从山石边微微探头向下望去,果然看见三名男子在山坡下四处探查。他们与所有游人一样,身着节日盛装。只是所背箭筒、所配腰刀,与她在山道上碰见的男子一模一样,显然是同伙,也就是这少年的敌人。
云舒缩回头,紧靠着山石,心跳急如擂鼓。怎么办?云舒问自己。前有悬崖,后有追兵,四周空旷无处藏身,被发现是顷刻之间的事。少年昏迷不醒,云舒手无缚鸡之力,根本无法与两个身怀武艺的男子对抗。云舒在书上见过各种迷药毒药,但从没想过要制一份带在身上。如今什么都做不了,难道真的只能坐以待毙?
云舒心惊胆战,想起在山道上与那男子擦肩而过时,男子狠戾的目光,仿佛马上会挥刀相向。但他并没有,因为云舒只是游山的路人。这个片段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云层,让云舒洞悉了事情的关键:这些人追逐这个少年,想从他口中知道一些事情,还要置他于死地。但这场追逐是暗中进行的,所以他们伪装成普通游人。也不能大肆搜寻,所以少年能在受伤后逃脱,时隔多日还未被发现。
今日春社,念青山上游人如织。这些追逐者一路寻来,不知遇见多少游人,恐怕早已懒得注意了。云舒本就是路人,不怕被看见,只要别让他们看见这个少年就行了。只是他们正往山坡上走来,少年躺在地上,怎会看不见?除非,让追逐者以为这少年不是他们要找的人,也许就不会上前查看了。
想通了这些,云舒有了主意。她飞快地扯下少年破损得不成样子的外袍,掷下悬崖,自己站在山石侧面,大声质问道:“你还在骗我!你说你不喜欢她,那为什么约她在这里见面?要不是雪莲告诉我,我还蒙在鼓里;要不是亲眼看见你来这里,我还不相信她说的话!”
山坡下的三人还没发觉附近有人,此时一起抬头望过来,恰能看见朱砂色山石旁,侧身而立的少女。
云舒闻声站起,轻手轻脚地循着声源向上走去。绕过坡顶的朱砂色山石,云舒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
一位少年伏在悬崖边,左臂固执地向前伸着,已经悬空,右臂在身侧弯曲,指甲紧紧抠住身下的泥土,双腿也是奋力向前的姿势,竟是自己向悬崖边爬去,只是因为已经昏迷,才没有坠下山崖。壁立的悬崖边,狂风呼啸翻卷,撕扯着少年的衣襟,像是要将他卷入深渊。
云舒急奔过去,扶着他的手臂让他向里翻了个身,又吃力地将他从悬崖边拉到山石旁,喘着气打量着他。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他双目紧闭,眉头微皱,神情十分痛苦。他的衣衫被划破好几处,都有血迹渗出的痕迹,尤其是左肩处一大片暗红,想必已经与伤口粘连在一起了。这明显是经历过殊死搏斗。
云舒拿起少年腰间所配的匕首,小心地将他伤口周围的衣衫割破,只留与伤口粘连的布料。又将水囊中的水倒在上面,狠下心飞快一扯。
少年眉头一拧,下意识咬着牙没呼出声。他伤口深可见骨,这一扯又流出黑红色的血来。伤口周围已有碗口大的皮肤腐烂发黑,并且还继续向四周侵蚀,看来受伤时间不短了。鲜血的腥气中,隐隐夹杂着夺魂散的气味,与那男子腰刀上的一样。
云舒心念电转,各种想法纷至沓来:这少年是什么人,那些人为什么要对他痛下杀手?他又背负着什么样的秘密,宁可在神智将失时跳下悬崖,也要守口如瓶?刚才那男子一定是在搜寻这个少年,他们有多少人,什么时候会找到这里来?附近无处可藏身,如果那些人找到这里,一定会发现他们。如果把他移到隐秘的地方呢?也不可行,距离太远,何况拖着一个昏迷不醒的人会留下太多痕迹,反而更危险。这少年中毒日久,再不救治可能就来不及了。那就先救人吧,山这么大,那些人不一定会找来。
云舒想到了各种可能性,却唯独没想过,她可以立即下山回到人群中,可以对这少年不管不顾,让他走向已注定的结局。她无法眼睁睁看着一条鲜活的生命在她面前枯萎,于是冒险插手了别人的命运。却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也将因此而改写。
年少的云舒,一心挽救即将被噩运吞噬的少年。她取出一个素净布包摊开。布包内侧分成细长的小格,每一小格里装着一个小瓷瓶。云舒从一个小瓷瓶中倒出两丸清心丹。一丸塞入少年口中,又托起他的头,将水囊凑上他干裂的嘴唇。待他服下药丸,云舒又让他枕回草地上,轻轻抽回手,将另一丸清心丹细心揉碎,均匀地洒在伤口上,纤细的手指在伤口周围按压,手法略显生涩,但还是将黑血按压尽了,再流出的血就是鲜红色的了。
云舒从布包里抽出另一个小瓷瓶,将里面的消毒药粉洒在匕首上,取出一块流云花纹的帕子反复擦拭着。接下来要将溃烂的皮肉尽数剜去,阻止毒性蔓延。这对云舒来说,是个艰难的任务。云舒的医术是母亲所授。母亲医术超群,云舒天资聪颖,小小年纪就熟读医书药典,对各种药材了如指掌,制药把脉开方均稳妥自如。偏偏惧怕伤口鲜血,别说剜肉接骨,就是针灸都下不去手。
哥哥曾打趣她:“古有垂帘听政,我家小云舒是垂帘听诊。替人治病得带个帮手。你管治病,他管治伤。”
云舒记得自己反驳道:“娘叮嘱过,她懂医术的事不许告诉任何人,就连我这点微末医术也不能让人知道,哪里会去替人看病?不会治伤也无妨啊。”
言犹在耳,替人治伤的任务就落在了自己肩上。云舒正为自己鼓劲,刚聚集出一点儿勇气,就听见山坡下有碎石滚落的声音。
有人来了!云舒心中一惊,迅速站起从山石边微微探头向下望去,果然看见三名男子在山坡下四处探查。他们与所有游人一样,身着节日盛装。只是所背箭筒、所配腰刀,与她在山道上碰见的男子一模一样,显然是同伙,也就是这少年的敌人。
云舒缩回头,紧靠着山石,心跳急如擂鼓。怎么办?云舒问自己。前有悬崖,后有追兵,四周空旷无处藏身,被发现是顷刻之间的事。少年昏迷不醒,云舒手无缚鸡之力,根本无法与两个身怀武艺的男子对抗。云舒在书上见过各种迷药毒药,但从没想过要制一份带在身上。如今什么都做不了,难道真的只能坐以待毙?
云舒心惊胆战,想起在山道上与那男子擦肩而过时,男子狠戾的目光,仿佛马上会挥刀相向。但他并没有,因为云舒只是游山的路人。这个片段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云层,让云舒洞悉了事情的关键:这些人追逐这个少年,想从他口中知道一些事情,还要置他于死地。但这场追逐是暗中进行的,所以他们伪装成普通游人。也不能大肆搜寻,所以少年能在受伤后逃脱,时隔多日还未被发现。
今日春社,念青山上游人如织。这些追逐者一路寻来,不知遇见多少游人,恐怕早已懒得注意了。云舒本就是路人,不怕被看见,只要别让他们看见这个少年就行了。只是他们正往山坡上走来,少年躺在地上,怎会看不见?除非,让追逐者以为这少年不是他们要找的人,也许就不会上前查看了。
想通了这些,云舒有了主意。她飞快地扯下少年破损得不成样子的外袍,掷下悬崖,自己站在山石侧面,大声质问道:“你还在骗我!你说你不喜欢她,那为什么约她在这里见面?要不是雪莲告诉我,我还蒙在鼓里;要不是亲眼看见你来这里,我还不相信她说的话!”
山坡下的三人还没发觉附近有人,此时一起抬头望过来,恰能看见朱砂色山石旁,侧身而立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