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出处:..>..

    多尔衮去世的第二天,身着素服的顺治皇帝携王公大臣。近支亲贵前往北京东直门外视察陵寝。这是多尔衮生前选择的风水宝地,皇帝亲往视察便是关怀的表示。

    这年的顺治皇帝只有八岁。若在现代社会,这个年纪的孩子大多都还是小学生。可如今的顺治却面色清冷地站在正在掘土修建的睿亲王陵寝的边上。

    一众王公都被他甩在身后,跟在身边的只有苏麻喇姑一个侍女。她撑着阳伞,为顺治遮挡着烈日。

    “钦天监的汤若望师傅早就预言摄政王命不久长。没想到入关仅仅两年,他就……”顺治平静地说着。

    苏麻喇姑温言道:“皇上宽仁,多给摄政王些体恤,摄政王地下有知,也该踏实了。”

    顺治轻轻侧了侧头,说:“体恤?该给他什么样的体恤?他已是亲王了,难道还要给他个皇帝名分?”

    苏麻喇姑听出了顺治的抱怨,忙颔首道:“此事该由皇上定夺。”

    “哼!”顺治将身一转,快步便走。

    苏麻喇姑急忙跟上去,脚步不停。而那一班随驾而来的王公大臣则愣在了当场,十分尴尬。

    “皇上。”顺治还没走两步,就被一个人叫住了。顺治脚步一顿,回身望去,只见是郑亲王济尔哈朗从人群中出列,恭恭敬敬地跪下请安:“皇上吉祥。臣有本要奏。”

    “可是参摄政王的?”顺治问道。

    济尔哈朗犹豫了一会儿,埋下头说:“是。”

    其实顺治和多尔衮之间的矛盾已是众人皆知的秘密。济尔哈朗此时要弹劾多尔衮,是十足的落井下石,谄媚上意。

    顺治虽只有八岁,但却有着十分早熟的政治智慧。济尔哈朗的做法他一眼望知。

    “既是参本,怎么递折子?”顺治抬眼又望了眼那正在掘土修建着的陵寝,补充道:“何必在人家的坟圈子边儿上嚼舌头。”

    顺治说完便将袍袖一甩,大踏步走了。而济尔哈朗面红耳赤,窘迫非常。

    顺治回紫禁城之后便直奔坤宁宫而去。日后被上谥号为“孝庄”的太后正跪在观音像前,掐着念珠,口中念念有词。

    祈祷的最后环节,她双手合十,轻轻地拜了下去,嘴里说着:“愿大慈大悲地观音菩萨,保佑多尔衮身后安宁。”

    拜过之后,她拾起身子来,才发觉自己眼角犯酸,泪水又溢了出来。她用手绢轻轻擦拭着,在宫女的搀扶下起了身。

    “太后,苏姐姐和皇上来请安了。”一个宫女从门口快步走来说。

    “哦。”太后憔悴的面容上露出了一个艰难的笑容:“那就叫他们进来吧。”

    “喳。”宫女退下,顺治在前,苏麻喇姑在后依次而来。二人见过礼之后,苏麻喇姑就站在了太后一边,顺治随着母亲一起坐在了椅子上。

    “陵寝还好吗?”太后笑问道。

    “还好。”顺治说:“监工的说,今儿就能让住进去。”

    太后点了点头,叹息道:“那就好,也别拖着了。只是……”她犹豫了一下,说:“多尔衮为大清鞠躬尽瘁,身后的哀荣给点什么?”

    顺治瞧着母亲,淡淡问道:“皇额娘早有了计较,是不是?”

    太后笑了笑,说:“照理儿来讲,对社稷有功的亲王,死后给个太子少保的荣衔就行了。可多尔衮不是旁人。于私,他是你叔叔,于公,你的皇帝位子也是他保下来的。”

    顺治越听面容越是冷峻。他粗重地呼吸了两声,说:“难不成给他个帝号?”

    太后的语气也变得谨慎起来:“大行皇帝崩逝以来,大清的上上下下都是由多尔衮来管着。帝号是个虚名,权当是安抚一下两白旗。给个交代。”

    “安抚两白旗就得给帝号,那日后豪格死了,安抚两黄旗是不是也得给个帝号。”顺治的不满跃然脸上,给了太后一个大大地难堪。

    “福临。”太后只是叫了声儿子的名字,却也不知该说什么好。“你不知道多尔衮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他的死,全是为了大清。”她说着说着就又拭起了眼泪。

    站在两人身旁的苏麻喇姑也红了眼睛,不住地安慰太后:“太后节哀,太后节哀……”

    太后一边拭泪一边说:“你可知道,多尔衮临死前还在为大清思索长治久安的计策呢。你不考虑旁的,就单讲这些良策,你也听进去,照着做了。”

    顺治见母亲落泪,自己自然也动了恻隐之心。他咽了一口口水,说:“儿臣照做了就是。虚名我也给他。”

    太后欣慰地点了点头,说:“那就好了。”

    顺治又说:“不过,儿臣尚还年幼,是不是还得找几个辅政大臣?”

    太后拉过他的手,笑问:“你可有瞧得上的?”

    “我看豪格就不错。”顺治此话一出口,太后面色随即一变,叫道:“不可!”

    “为何不可?”顺治问道。

    太后皱眉道:“豪格夺你皇位之心不死,你怎能把权柄交给他?”

    “豪格也是先帝之子,也是两黄旗的旗主。”顺治说:“我看此人能当此大任。”

    太后还不待反驳,顺治就已起身请安,说:“皇额娘先歇着吧,儿臣告退了。”

    顺治说完便转身离去,宫女们自然跪迎,只有太后皱着眉头望着他。

    “唉,这孩子,怎么就不听人劝。”太后抱怨了一句。

    苏麻喇姑凑上来说:“还是因为摄政王的缘故。”

    <divida9>

    <aonclickgetdecode()stylecolor#ff6600>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阅读模式!

    禁止转码、禁止阅读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阅读模式!

    与此同时,顺治又下了三道上谕。第一道是让庄亲王尼堪、信亲王多尼各统三万大军从京出发,火速驰援江南战场。第二道是知会户部银钱司,废铜钱和银两,开始印刷、发行纸币。第三道是立肃亲王豪格为议政王。

    豪格与多尔衮积怨极深。他的上位,自然也就意味着大清王朝对多尔衮的清算要开始了。

章节目录

南明北归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思归北鸿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百九十九章 多尔衮的哀荣-南明为什么成不了南宋,南明北归,笔趣阁并收藏南明北归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