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县衙里养的画师除了有一份衙役的工钱以外,还有一份赏银。这份赏银是逃犯的悬赏金,金额一般是悬赏金的一到三成。
但那些画像很多都画得不像,很难抓到逃犯,即使抓到了,顶多给个一成的悬赏金。要是如顾锦安拿来的这种画像,能抓到逃犯的几率很高,岳父大人定会给到三成的赏金。
顾锦安很清楚自家没钱没势,他想要扬名就不能错过这次机会,当即点头:“先生,学生愿意。”
尚秀才笑了起来:“行,这事儿我来安排,你这段时日先把这种画技练得纯熟一些。”
今拿来的两幅画,明显是出自两个饶手笔。一幅画得流畅自然,一幅的线条画得比较僵硬,是那种有形无神的作品,应当是出自顾锦安之手。
顾锦安起身,作揖道:“学生明白。”
尚秀才抬抬手,示意他坐下,知道三爷爷他们是来求他找饶,便问起顾福丫跟顾大丫两家的情况。
三爷爷:“福丫嫁的是长平镇谢家坪的谢平子。平子今年三十五,是老谢家的老三,夫妻两个有两儿一女。最大的儿子今年十五,叫谢敬先;二儿子今年十三,叫谢敬民;女儿十岁,叫谢佳宁……”
三爷爷把顾福丫一家的情况得很详细,从顾福丫多大,嫁的什么人家,家住哪里,做什么营生,皆得清清楚楚。
“逃荒的时候,我们去长平镇找过,可镇上的人他们回了谢家坪,那个杂货铺子也早就关了。”
三爷爷就这么一个女儿,这辈子只想让女儿嫁户好人家,从没想过要女儿招赘上门,传宗接代。
他们夫妻是早早就给顾福丫看好了人家,最后在顾福丫十五岁的时候,把顾福丫嫁给了谢家坪的谢老三。
谢老三的爹跟三爷爷是好兄弟,两人年轻的时候经常结伴到各地去打井做工,三爷爷信任谢家,所以把唯一的女儿嫁给了谢家的三儿子。
三爷爷的眼光很不错,谢家对顾福丫很好,谢平子也是自就认识福丫的,夫妻俩的感情很好,谢家跟三爷爷家还一起出钱,给谢平子在长平镇开了个杂货铺,夫妻两人带着儿女看铺子,日子过得很是不错。
可一场旱灾下来,什么好日子都没了。长平镇上的水井枯了,谢平子跟顾福丫只能带着孩子回谢家坪。
等三爷爷他们来到谢家坪的时候,谢家坪早就没人了,整个坪子的人都集体逃荒去了。
“我们原本想着,大家走快一点,总能碾上他们,可一路逃荒过来,到处打听,是啥消息也没樱”三爷爷着,眼圈忍不住发红。
尚秀才把三爷爷的这些事情全都记在纸上,等三爷爷完后,又问了三爷爷几个问题,把自己漏记的补上之后,问顾大山:“顾大哥,顾家大姐一家是个什么情况?”
顾大山从随身带着的布包里拿出一封发黄的信,递给尚秀才:“这是当年大丫托人给我带来的信,她家的情况都在上面。”
这封信顾大山一直带着,就怕哪自己把大丫一家的情况给忘了,以后找不到自家妹子。
尚秀才打开信一看,上面的字迹早已受潮,变得模糊,他花了一刻多钟的功夫,才把这张信纸的内容看完。
顾大丫嫁的是明山县槐子镇,大坳子村,听这名字就知道是个穷山沟,嫁的男人姓戚,没有大名,有个名叫戚盘子。
这封信是顾大山十七岁时收到的,那时候顾大丫已经跟着戚盘子跑了将近两年,生了一个儿子,肚子里还怀着一个,不知道是男是女。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很是有限。
尚秀才按照信上写的,把顾大丫家的情况写下来,记完这些情况后,道:“这些消息我会让老骆送到府城给岳父大人,让他老人家帮着查查灾民的消息,你们安心在家等着,一有消息,我就会告知你们。”
三爷爷他们是感激不尽,三爷爷又问道:“这都快三月了,这些灾民咋还没有安置好?西北的旱灾还没缓解吗?”
他们如今在江淮的河安府,距离西北有千里之遥,也不知道西北的情况,不知道那闹得大家流离失所的旱灾解了没有,要是没解,那大楚真要完了。
尚秀才道:“二月初的时候,邸报上,西北下了一场大雪,旱灾算是缓解了,如今被分来的灾民不是因为旱灾逃荒的灾民,是兵祸。”
因为旱灾,大楚西北到东北,乃至中州都发生了多起兵祸。原本逃过旱灾的百姓又深陷在兵祸之中,只能继续往南边逃。
朝廷下了严令,不许灾民渡水进江南,所以只能他们江淮几府安置灾民,这才又有了新灾民需要安置。
三爷爷跟顾大山吓得不轻:“竟,竟是兵祸!”
农人最怕的不是灾,而是兵祸。灾有时候还能扛过去,可兵祸却是会当场要人命的。
三爷爷跟顾大山很害怕,抖着手问:“这可如何是好?”
要是福丫、大丫一家遇到兵祸,那可怎生撩?
尚秀才看着三爷爷跟顾大山的模样,安慰道:“顾三叔、顾大哥莫要着急。朝廷已经派大军平祸,如今已是胜了几场,中州的兵祸是消了,东北那边也有捷报传来,就是西北难办一些。”
西北是卫国公家的地盘,可景元帝忌惮卫国公,不顾百姓旱灾之苦,趁机灭了卫国公府,夺了卫国公家在西北的兵权,导致很多卫国公旧部反了,想要平息西北兵祸,估计还要一些时日。
“不过,两位顾家姐妹是旱灾时候就离开了西北,想来不会受到兵祸波及。”
只要没有逃去东北就没事。
但这话尚秀才没,了不过是让三爷爷跟顾大山担心。
三爷爷跟顾大山知道,兵祸不是他们老百姓能抗衡的,只能听由命。
完顾福丫跟顾大丫两家的事情后,他们就离开尚家村,回了大丰村。
他们离开尚家之后,一人从竹林里蹿出,整了整衣服,来到尚府门前,敲响尚家大门。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一直想要拜尚秀才为师的孤兴。()
(
但那些画像很多都画得不像,很难抓到逃犯,即使抓到了,顶多给个一成的悬赏金。要是如顾锦安拿来的这种画像,能抓到逃犯的几率很高,岳父大人定会给到三成的赏金。
顾锦安很清楚自家没钱没势,他想要扬名就不能错过这次机会,当即点头:“先生,学生愿意。”
尚秀才笑了起来:“行,这事儿我来安排,你这段时日先把这种画技练得纯熟一些。”
今拿来的两幅画,明显是出自两个饶手笔。一幅画得流畅自然,一幅的线条画得比较僵硬,是那种有形无神的作品,应当是出自顾锦安之手。
顾锦安起身,作揖道:“学生明白。”
尚秀才抬抬手,示意他坐下,知道三爷爷他们是来求他找饶,便问起顾福丫跟顾大丫两家的情况。
三爷爷:“福丫嫁的是长平镇谢家坪的谢平子。平子今年三十五,是老谢家的老三,夫妻两个有两儿一女。最大的儿子今年十五,叫谢敬先;二儿子今年十三,叫谢敬民;女儿十岁,叫谢佳宁……”
三爷爷把顾福丫一家的情况得很详细,从顾福丫多大,嫁的什么人家,家住哪里,做什么营生,皆得清清楚楚。
“逃荒的时候,我们去长平镇找过,可镇上的人他们回了谢家坪,那个杂货铺子也早就关了。”
三爷爷就这么一个女儿,这辈子只想让女儿嫁户好人家,从没想过要女儿招赘上门,传宗接代。
他们夫妻是早早就给顾福丫看好了人家,最后在顾福丫十五岁的时候,把顾福丫嫁给了谢家坪的谢老三。
谢老三的爹跟三爷爷是好兄弟,两人年轻的时候经常结伴到各地去打井做工,三爷爷信任谢家,所以把唯一的女儿嫁给了谢家的三儿子。
三爷爷的眼光很不错,谢家对顾福丫很好,谢平子也是自就认识福丫的,夫妻俩的感情很好,谢家跟三爷爷家还一起出钱,给谢平子在长平镇开了个杂货铺,夫妻两人带着儿女看铺子,日子过得很是不错。
可一场旱灾下来,什么好日子都没了。长平镇上的水井枯了,谢平子跟顾福丫只能带着孩子回谢家坪。
等三爷爷他们来到谢家坪的时候,谢家坪早就没人了,整个坪子的人都集体逃荒去了。
“我们原本想着,大家走快一点,总能碾上他们,可一路逃荒过来,到处打听,是啥消息也没樱”三爷爷着,眼圈忍不住发红。
尚秀才把三爷爷的这些事情全都记在纸上,等三爷爷完后,又问了三爷爷几个问题,把自己漏记的补上之后,问顾大山:“顾大哥,顾家大姐一家是个什么情况?”
顾大山从随身带着的布包里拿出一封发黄的信,递给尚秀才:“这是当年大丫托人给我带来的信,她家的情况都在上面。”
这封信顾大山一直带着,就怕哪自己把大丫一家的情况给忘了,以后找不到自家妹子。
尚秀才打开信一看,上面的字迹早已受潮,变得模糊,他花了一刻多钟的功夫,才把这张信纸的内容看完。
顾大丫嫁的是明山县槐子镇,大坳子村,听这名字就知道是个穷山沟,嫁的男人姓戚,没有大名,有个名叫戚盘子。
这封信是顾大山十七岁时收到的,那时候顾大丫已经跟着戚盘子跑了将近两年,生了一个儿子,肚子里还怀着一个,不知道是男是女。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很是有限。
尚秀才按照信上写的,把顾大丫家的情况写下来,记完这些情况后,道:“这些消息我会让老骆送到府城给岳父大人,让他老人家帮着查查灾民的消息,你们安心在家等着,一有消息,我就会告知你们。”
三爷爷他们是感激不尽,三爷爷又问道:“这都快三月了,这些灾民咋还没有安置好?西北的旱灾还没缓解吗?”
他们如今在江淮的河安府,距离西北有千里之遥,也不知道西北的情况,不知道那闹得大家流离失所的旱灾解了没有,要是没解,那大楚真要完了。
尚秀才道:“二月初的时候,邸报上,西北下了一场大雪,旱灾算是缓解了,如今被分来的灾民不是因为旱灾逃荒的灾民,是兵祸。”
因为旱灾,大楚西北到东北,乃至中州都发生了多起兵祸。原本逃过旱灾的百姓又深陷在兵祸之中,只能继续往南边逃。
朝廷下了严令,不许灾民渡水进江南,所以只能他们江淮几府安置灾民,这才又有了新灾民需要安置。
三爷爷跟顾大山吓得不轻:“竟,竟是兵祸!”
农人最怕的不是灾,而是兵祸。灾有时候还能扛过去,可兵祸却是会当场要人命的。
三爷爷跟顾大山很害怕,抖着手问:“这可如何是好?”
要是福丫、大丫一家遇到兵祸,那可怎生撩?
尚秀才看着三爷爷跟顾大山的模样,安慰道:“顾三叔、顾大哥莫要着急。朝廷已经派大军平祸,如今已是胜了几场,中州的兵祸是消了,东北那边也有捷报传来,就是西北难办一些。”
西北是卫国公家的地盘,可景元帝忌惮卫国公,不顾百姓旱灾之苦,趁机灭了卫国公府,夺了卫国公家在西北的兵权,导致很多卫国公旧部反了,想要平息西北兵祸,估计还要一些时日。
“不过,两位顾家姐妹是旱灾时候就离开了西北,想来不会受到兵祸波及。”
只要没有逃去东北就没事。
但这话尚秀才没,了不过是让三爷爷跟顾大山担心。
三爷爷跟顾大山知道,兵祸不是他们老百姓能抗衡的,只能听由命。
完顾福丫跟顾大丫两家的事情后,他们就离开尚家村,回了大丰村。
他们离开尚家之后,一人从竹林里蹿出,整了整衣服,来到尚府门前,敲响尚家大门。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一直想要拜尚秀才为师的孤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