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俘虏的待遇可真的不差,自从颉利在皇帝面前嚎哭一顿以后,连肉食都不缺了。
像监牢多过像宅院的院子里,一个面色苍白的年轻人正在几个护卫的监视下晒太阳。冬天晒太阳对身体绝对是有好处的,不过晒太阳的人一脸的绝望,跟明亮的阳光对比起来,反差实在是太大了。
护卫见来人是太子,纷纷拔出了横刀,斥退庭院里的高昌仆人,才毕恭毕敬的请太子入内。
“麴智盛?”
“李承乾?”
张赟才要发怒,李承乾就笑着阻止了他。从地位上来说,麴智盛还是够资格叫他的名字的。
哪怕现在是阶下囚。
扬扬手里的酒壶,李承乾很自然的坐到长椅上,递给了麴智盛一壶。
麴智盛欣然的接了过去,也不用杯子,就对着壶嘴喝了一大口,呛的连连咳嗽。
“大唐这种新兴的酒我还喝不太习惯,当初父王倒是收藏了不少,都是大唐商队送到高昌的。”
“那是东宫所属商队送过去的,烈酒在西域很有市场,如果不是你们高昌盘削的太厉害,估计送过去的不只是之前的量。”
对于麴智盛利索的大唐官话,李承乾并不意外。事实证明汉语在大唐时期还是很有市场的,不管是为了交流还是为了提防,外族人都不约而同的学起了汉语。特别是领导者,要是不会汉语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又喝了一口酒,麴智盛才说:“当初我就跟父王说过,高昌地处三国交界,还在商道的核心位置,能捞到这么多,也是时候收手了。因为三国之间的平衡一旦打破,那高昌的末日就到了。既如此,还不如趁着风光的时候,选择一国,彻底的归顺,虽然没了王位,但是凭借这份功劳,突厥吐谷浑的小可汗、大唐的国公,还是能换来的。这样一来,高昌百姓也能免受战乱之苦。
可是啊,当时父王沉浸在金山银海中,对我的劝谏充耳不闻,如果他能听信我的话,如何会到现在这个地步。小国就该有小国的样子,倚仗邻国的支持而对另一个大国极尽挑衅,这是取死之道。”
李承乾点点头,疑惑道:“既然如此,那进攻王城的时候,你又为什么拒不投降?”
麴智盛微微一笑,喝了一口酒后才说:“那不一样,大唐对高昌动了杀心。中原有一句话叫‘主辱臣死’,你没见到高昌的战场,见到了,你就知道你们大唐的将军有多残暴。碛口一战,唐军俘虏一万多,可是那些俘虏甚至没有出现在大唐的奴隶市场,你猜猜他们去哪儿了?”
李承乾摇了摇头,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大唐的将军,自主性很强,哪怕杀个一两万的俘虏,也能找好借口,再汇报给朝廷。
“父王侮辱了大唐,高昌受到这样的对待我并不怨恨。与其投降亲眼看着臣民被屠戮,还不如抗争到底。到了这样的地步,我估计你也会是一样的选择吧!”
李承乾点点头,拿起酒壶跟麴智盛碰了一下,俩人一人喝了一大口。
麴智盛说的话,李承乾没法反驳。虽然没经历过,但是设想一下那样的场景,他除了顽抗到底,没有别的选择。甚至于,“投降”,都不在选择之中。程咬金、尉迟恭等人都是降将,但是不曾有人看轻他们,就是因为他们投降的是中原势力。到了对外的时候,谁要是投降,立刻就会被钉在史书的耻辱榜上,受万年唾骂。
今天的阳光很足,风也很小,很容易让人忘记此时还是冬天。
李承乾和麴智盛都喝了不少的酒,身体正热,都不由自主的摊开身体,伸了个懒腰。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两个人就像是分隔多年的好友。
“我想要自杀,因为高昌在我手中覆灭,我没脸继续活下去,只有一死,才能有脸面对黄泉之下的列祖列宗。李承乾,你也是太子,应该理解我的心情,虽然祸患是父王招来的,但是,我还是没办法推卸责任。颉利我也见了,我不愿意那样窝囊的活着,如果你理解我的话,就给我一个痛快吧!作为回报,我可以将王室的珍藏送给你。你要知道,我们王室的珍藏,可不只是王城皇宫里的那一点儿。”
“啧啧,如果没有回报,没准儿我会答应你,可是你拿出你们的家底,岂不是陷我于不义之地?搞得好像我是为了贪图你的钱,才想办法让你去死的。”
麴智盛苦笑,只能大大的喝了一口烈酒。
见麴智盛的酒壶空了,李承乾就把自己的酒壶递了过去。明明是一起喝酒的,可是他的酒壶里还有大半。酒这个东西,李承乾从来都是控制在微醉就停下。
麴智盛并不嫌弃,而是直接喝了起来。
倚靠在长椅上,李承乾想了很长时间,才开口说:“明天起,我会给你送好多的酒,跟以前的酒不同,烈酒喝多了,真的会喝死人。在沉醉中死去,应该,不会太痛苦吧....”
麴智盛眼睛一亮,对李承乾拱拱手,顿时开心了起来。
站起身,李承乾便往外走边说:“跟你父王比起来,你更适合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虽然咱们敌对,但是我没必要侮辱你,能给予你死掉的权力。”
说完,李承乾伸了个懒腰,才彻底离开院子。
庭院门口,唐俭见太子出来了,紧张的走过来问:“殿下,他打消死志了?”
李承乾摇摇头说:“没有,反倒是我答应让他去死了。莒公,对于这样可敬的敌人,咱们得大度一点。不过他答应把高昌王室珍藏的消息交出来,算起来,鸿胪寺也不亏。”
唐俭顿时不知道说什么了,虽然高昌王室的珍藏肯定是很大一笔钱,可是俘获的高昌王族,就麴智盛一个,他要是死了,就少了一份威慑啊。
没有理会天人交战的唐俭,李承乾直接回了东宫。
今天来见麴智盛,也是有感而来。
见到了契必何力的忠心,见到了麴智盛的死志,让他感慨万千。
契必何力的投降是正确的,因为他保全了族人。麴智盛据死不降也是应该的,因为这是他骨气的体现。
而作为大唐太子的自己,想要避开这种选择,就得努力把大唐变强才行。
也幸亏穿越到了大唐,这是一个强大的朝代,是一个彪悍的朝代。在对外上,只有汉唐明格外的强势,而像是宋朝那种输着输着就习惯了,爱咋咋地的朝代,想要扭转这种颓势,才是艰难的。
唐俭没办法决断,只能上奏给皇帝。皇帝最终还是接受了麴智盛的条件,不过,他想要赴死,得是在唐军找到高昌王室财产以后。
伴随着这个命令一同下达的,还有皇帝的斥责,针对太子的斥责。
李世民觉得李承乾这是没事儿找事儿,才跑到鸿胪寺搞出了这么一出。
挨了斥责的李承乾,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东宫里,“读书思过”。
答应麴智盛找死的事情,纯粹是那天的巧合,在朝堂上看到了契必何力,就鬼使神差的见了麴智盛。
不过,答应麴智盛这个条件,他却并不后悔。敌人,有的时候也要尊敬。
小年来到的时候,李承乾的禁令才解除,得以出东宫活动。
临近新年,满长安到处都洋溢着年节临近的气息。不过今年不同于往年,街道上好多地方都能看到异邦人的身影。
“现在的长安,才算是万国来朝啊,不仅仅吐蕃突厥等国家,就连遥远极西之地的萨珊帝国、东罗马帝国都派来了使节,殿下的火药武器,当真是震惊世界了。”
前来宣布禁令解除的就是唐俭,见面以后就先拍了个马屁。
“莒公说笑了,火药武器虽然是孤发明的,但是用于战场的却是大唐的将士,这是他们的功劳,不是孤的。”
虽然觉得唐俭很吵,但李承乾还是招待了他。
被罚读书思过正好,整天只要在书房里看书就好,用不着处理各种政务,可是难得的休息机会。
自顾自的倒了一杯茶,唐俭并没有直接告辞的打算,而是坐了下来,准备唠长篇。
“殿下,这一次各国使节朝觐的规模可超越了东突厥覆灭以后的一次,各国上贡的贡品,翻了不止一番,明明是万国来朝的大好局面,您为什么要给火药武器工坊下令要他们大量准备武器?可是有什么臣等人不知道的事情发生?”
唐俭明显不止是过来宣布皇帝命令的,还是来探口风的。
李承乾的确给火药武器工坊下了命令,要他们加紧制作武器外壳,因为他很清楚,大唐接下来将要面对大量愚蠢的试探。高昌的覆灭,还不足以让敌国看清楚火药武器真正的威力。高昌号称一国,但实际上最坚固的只有王城一处。攻略一个高昌跟攻打一处城池没多大差别。
正因为如此,各国对火药武器才会更好奇,甚至不惜冒着被唐皇问罪的风险,出兵挑衅一下。火药武器固然让他们恐惧,但是喜欢在危险边缘试探的不仅仅是猫,还有人。
更何况,李承乾清楚的记得贞观八年本来会发生的事情。就是这件事,让皇帝看清了外国对大唐的态度,导致对外的赏赐差点直接消失。
“莒公,您最好扣下吐谷浑的使节,等二月的时候再放他们走,如果孤所料不错的话,吐谷浑很可能会对咱们大唐有什么动作,这些使节固然送上了大量的礼物,但是咱们大唐赏赐给他们的东西也不少啊!”
听见李承乾这么说,唐俭更是摸不着头脑。
这段时间太子很是异常,对什么事情都仿佛漫不关心,对朝廷好像还有一点厌恶的感觉,这让皇帝好奇的很。出了麴智盛的事情后,皇帝以为太子不过是发神经,名为惩罚,实际上是要他休息一段时间。可是他不曾想过,哪怕是闭门读书了近乎一个月,太子还是这个样子。
从东宫出来后,唐俭直接面圣,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告诉了皇帝。
“朕知道了,爱卿回去吧。”
待到唐俭走了以后,李世民不由得头疼起来。
他以为太子只是跟之前一样,压力太大了,只要缓解一段时间就好。但是,很明显,这一次跟以前不一样,太子是真的对朝廷,或者说对他这个老爹有什么埋怨。
有什么好埋怨的?
实在搞不清状况的皇帝,只能暂时选择不理会。
今年使节的数量远远超过贞观四年,“天可汗”的称号,又一次戴到了他的头上,最难得的是,极西之地的萨珊王朝等西域国家,也不远万里的赶到了大唐,宣布对大唐的尊敬。对一个皇帝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激动了。手机端 一秒記住笔\趣\阁→.\b\\\\.\\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万国来朝的格局,要是破坏了可就不好了。这是足以载入史书的盛事,不容一点差错。
想到使节们奉上的丰厚礼物,李世民就一阵的自豪。
自古以来,哪怕是汉武帝,也享受不到这么多的贡品吧!昔秦皇汉武,不过如此!自己背负着骂名得来皇位,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这个?自汉武以后,罕有皇帝能有这样的名声,哪怕是光武帝刘秀,也差了一点。
一想到自己的功绩如此的优秀,甚至足以去泰山封禅,李世民的心头就一阵的火热。
这下,封禅泰山应该不会有人阻拦了吧!
心情大好之下,人就格外的大方,所以李世民在给使节团批复回礼的时候,大笔一挥,赏赐下去的东西甚至超过了收到礼物的价值。特别是草原部族,因为缺少锻造的技艺,获赠了大量的铁制品。茶叶、丝绸等更是不计其数。
大唐的年节,外邦人是不过的,但是得到丰厚礼物的他们,也不由自主的加入到了普天同庆之中。
整个长安,都是欢乐的,无关乎胡汉。但是,一片欢乐之中,唯独缺少了一个人,那就是太子李承乾。
当看到皇帝的赏赐礼单以后,李承乾就知道皇帝的自恋症状又复发了。
就不能看看自己的百姓有没有吃饱饭?赏赐外人干毛啊,到底朝贡是收保护费的行为,还是一种商业交换?
一直到新年国宴,李承乾的脸色都不好看,哪怕初一给皇帝拜年请安,嘴都咧不开。
就在两仪殿,一直以来都对太子有怒气的李世民,终于忍不住了。
“等下,回来,青雀李恪,你们带着弟妹们去给太上皇请安就好,太子留下!”
李泰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暴怒的老爹,又担忧的看了皇兄一眼,见皇兄点头,才战战兢兢的走出了两仪殿。
一身盛装的长孙叹了一口气,拉着皇帝的手说:“消消气,大过年的喊这么大声干什么。”
甩开长孙的手,李世民厉声道:“太子,你来跟朕说清楚,你这段日子是怎么回事儿?打从麴智盛的事儿过后,你就不阴不阳的,处理奏折,都敷衍了事。朕以为你累到了,特意让你休息了一段时间,结果你还是这样。还给火药武器工坊下令整装备战,你在防谁?万国来朝的局面,你非要给朕添堵是不是?昨晚的国宴也是,你臭着脸给谁看呢?”
李承乾也没想到皇帝的反应会这么剧烈,只能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说:“非是儿臣....”
“跪下!你坐着干什么,想造反吗?”
李世民是真的生气了,否则不会说出“造反”这样诛心的话语。
李承乾抬头看了他一眼,并没有理睬,而是接着说:“非是儿臣要给父皇添堵,实在是儿臣知道直言父过是不孝,才一直隐忍不说。”
听太子这么说,李世民也是一愣。如果是自己做错了事情,太子不直截了当的说,确实是应该的。
挥挥手,李涧等人就匆匆的离开了两仪殿,长孙也带着担忧离开了。大门一关后,除了记录起居注的宦官,大殿内就剩下了父子。
也一屁股坐在地上后,李世民已经松了一口气:“既如此,朕赦你不孝之罪,如今就你我父子二人,有什么话直接说吧。”
终于等到了现在,李承乾毫不犹豫的说:“儿臣只是想问问您,为什么要给异族使节那么多的回礼?他们给大唐上贡是理所应当的,可您给他们那么多的回礼,就商业手段来说,绝对是亏本。付出那么多的赏赐就为了一个天可汗的称号,您不觉得亏吗?还有颉利,他明明就是一个废人,饿不死得了,结果他不过是跟您哭诉一番,就得到了丰厚的赏赐,一天的花费足够五口之家生活一个月的。您应该清楚,咱们大唐现在还只是虚假的繁荣,富起来的只有长安城内这一片地方而已,外地,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还在饿肚子呢吧。”
李世民也没想到太子说的会是这个,迷惑道:“不过是赏赐使节而已,哪个朝代不都是这么做的?魏征都没有反对的事情,你怎么这么大的反应?”
像监牢多过像宅院的院子里,一个面色苍白的年轻人正在几个护卫的监视下晒太阳。冬天晒太阳对身体绝对是有好处的,不过晒太阳的人一脸的绝望,跟明亮的阳光对比起来,反差实在是太大了。
护卫见来人是太子,纷纷拔出了横刀,斥退庭院里的高昌仆人,才毕恭毕敬的请太子入内。
“麴智盛?”
“李承乾?”
张赟才要发怒,李承乾就笑着阻止了他。从地位上来说,麴智盛还是够资格叫他的名字的。
哪怕现在是阶下囚。
扬扬手里的酒壶,李承乾很自然的坐到长椅上,递给了麴智盛一壶。
麴智盛欣然的接了过去,也不用杯子,就对着壶嘴喝了一大口,呛的连连咳嗽。
“大唐这种新兴的酒我还喝不太习惯,当初父王倒是收藏了不少,都是大唐商队送到高昌的。”
“那是东宫所属商队送过去的,烈酒在西域很有市场,如果不是你们高昌盘削的太厉害,估计送过去的不只是之前的量。”
对于麴智盛利索的大唐官话,李承乾并不意外。事实证明汉语在大唐时期还是很有市场的,不管是为了交流还是为了提防,外族人都不约而同的学起了汉语。特别是领导者,要是不会汉语简直是难以想象的。
又喝了一口酒,麴智盛才说:“当初我就跟父王说过,高昌地处三国交界,还在商道的核心位置,能捞到这么多,也是时候收手了。因为三国之间的平衡一旦打破,那高昌的末日就到了。既如此,还不如趁着风光的时候,选择一国,彻底的归顺,虽然没了王位,但是凭借这份功劳,突厥吐谷浑的小可汗、大唐的国公,还是能换来的。这样一来,高昌百姓也能免受战乱之苦。
可是啊,当时父王沉浸在金山银海中,对我的劝谏充耳不闻,如果他能听信我的话,如何会到现在这个地步。小国就该有小国的样子,倚仗邻国的支持而对另一个大国极尽挑衅,这是取死之道。”
李承乾点点头,疑惑道:“既然如此,那进攻王城的时候,你又为什么拒不投降?”
麴智盛微微一笑,喝了一口酒后才说:“那不一样,大唐对高昌动了杀心。中原有一句话叫‘主辱臣死’,你没见到高昌的战场,见到了,你就知道你们大唐的将军有多残暴。碛口一战,唐军俘虏一万多,可是那些俘虏甚至没有出现在大唐的奴隶市场,你猜猜他们去哪儿了?”
李承乾摇了摇头,他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大唐的将军,自主性很强,哪怕杀个一两万的俘虏,也能找好借口,再汇报给朝廷。
“父王侮辱了大唐,高昌受到这样的对待我并不怨恨。与其投降亲眼看着臣民被屠戮,还不如抗争到底。到了这样的地步,我估计你也会是一样的选择吧!”
李承乾点点头,拿起酒壶跟麴智盛碰了一下,俩人一人喝了一大口。
麴智盛说的话,李承乾没法反驳。虽然没经历过,但是设想一下那样的场景,他除了顽抗到底,没有别的选择。甚至于,“投降”,都不在选择之中。程咬金、尉迟恭等人都是降将,但是不曾有人看轻他们,就是因为他们投降的是中原势力。到了对外的时候,谁要是投降,立刻就会被钉在史书的耻辱榜上,受万年唾骂。
今天的阳光很足,风也很小,很容易让人忘记此时还是冬天。
李承乾和麴智盛都喝了不少的酒,身体正热,都不由自主的摊开身体,伸了个懒腰。
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两个人就像是分隔多年的好友。
“我想要自杀,因为高昌在我手中覆灭,我没脸继续活下去,只有一死,才能有脸面对黄泉之下的列祖列宗。李承乾,你也是太子,应该理解我的心情,虽然祸患是父王招来的,但是,我还是没办法推卸责任。颉利我也见了,我不愿意那样窝囊的活着,如果你理解我的话,就给我一个痛快吧!作为回报,我可以将王室的珍藏送给你。你要知道,我们王室的珍藏,可不只是王城皇宫里的那一点儿。”
“啧啧,如果没有回报,没准儿我会答应你,可是你拿出你们的家底,岂不是陷我于不义之地?搞得好像我是为了贪图你的钱,才想办法让你去死的。”
麴智盛苦笑,只能大大的喝了一口烈酒。
见麴智盛的酒壶空了,李承乾就把自己的酒壶递了过去。明明是一起喝酒的,可是他的酒壶里还有大半。酒这个东西,李承乾从来都是控制在微醉就停下。
麴智盛并不嫌弃,而是直接喝了起来。
倚靠在长椅上,李承乾想了很长时间,才开口说:“明天起,我会给你送好多的酒,跟以前的酒不同,烈酒喝多了,真的会喝死人。在沉醉中死去,应该,不会太痛苦吧....”
麴智盛眼睛一亮,对李承乾拱拱手,顿时开心了起来。
站起身,李承乾便往外走边说:“跟你父王比起来,你更适合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虽然咱们敌对,但是我没必要侮辱你,能给予你死掉的权力。”
说完,李承乾伸了个懒腰,才彻底离开院子。
庭院门口,唐俭见太子出来了,紧张的走过来问:“殿下,他打消死志了?”
李承乾摇摇头说:“没有,反倒是我答应让他去死了。莒公,对于这样可敬的敌人,咱们得大度一点。不过他答应把高昌王室珍藏的消息交出来,算起来,鸿胪寺也不亏。”
唐俭顿时不知道说什么了,虽然高昌王室的珍藏肯定是很大一笔钱,可是俘获的高昌王族,就麴智盛一个,他要是死了,就少了一份威慑啊。
没有理会天人交战的唐俭,李承乾直接回了东宫。
今天来见麴智盛,也是有感而来。
见到了契必何力的忠心,见到了麴智盛的死志,让他感慨万千。
契必何力的投降是正确的,因为他保全了族人。麴智盛据死不降也是应该的,因为这是他骨气的体现。
而作为大唐太子的自己,想要避开这种选择,就得努力把大唐变强才行。
也幸亏穿越到了大唐,这是一个强大的朝代,是一个彪悍的朝代。在对外上,只有汉唐明格外的强势,而像是宋朝那种输着输着就习惯了,爱咋咋地的朝代,想要扭转这种颓势,才是艰难的。
唐俭没办法决断,只能上奏给皇帝。皇帝最终还是接受了麴智盛的条件,不过,他想要赴死,得是在唐军找到高昌王室财产以后。
伴随着这个命令一同下达的,还有皇帝的斥责,针对太子的斥责。
李世民觉得李承乾这是没事儿找事儿,才跑到鸿胪寺搞出了这么一出。
挨了斥责的李承乾,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东宫里,“读书思过”。
答应麴智盛找死的事情,纯粹是那天的巧合,在朝堂上看到了契必何力,就鬼使神差的见了麴智盛。
不过,答应麴智盛这个条件,他却并不后悔。敌人,有的时候也要尊敬。
小年来到的时候,李承乾的禁令才解除,得以出东宫活动。
临近新年,满长安到处都洋溢着年节临近的气息。不过今年不同于往年,街道上好多地方都能看到异邦人的身影。
“现在的长安,才算是万国来朝啊,不仅仅吐蕃突厥等国家,就连遥远极西之地的萨珊帝国、东罗马帝国都派来了使节,殿下的火药武器,当真是震惊世界了。”
前来宣布禁令解除的就是唐俭,见面以后就先拍了个马屁。
“莒公说笑了,火药武器虽然是孤发明的,但是用于战场的却是大唐的将士,这是他们的功劳,不是孤的。”
虽然觉得唐俭很吵,但李承乾还是招待了他。
被罚读书思过正好,整天只要在书房里看书就好,用不着处理各种政务,可是难得的休息机会。
自顾自的倒了一杯茶,唐俭并没有直接告辞的打算,而是坐了下来,准备唠长篇。
“殿下,这一次各国使节朝觐的规模可超越了东突厥覆灭以后的一次,各国上贡的贡品,翻了不止一番,明明是万国来朝的大好局面,您为什么要给火药武器工坊下令要他们大量准备武器?可是有什么臣等人不知道的事情发生?”
唐俭明显不止是过来宣布皇帝命令的,还是来探口风的。
李承乾的确给火药武器工坊下了命令,要他们加紧制作武器外壳,因为他很清楚,大唐接下来将要面对大量愚蠢的试探。高昌的覆灭,还不足以让敌国看清楚火药武器真正的威力。高昌号称一国,但实际上最坚固的只有王城一处。攻略一个高昌跟攻打一处城池没多大差别。
正因为如此,各国对火药武器才会更好奇,甚至不惜冒着被唐皇问罪的风险,出兵挑衅一下。火药武器固然让他们恐惧,但是喜欢在危险边缘试探的不仅仅是猫,还有人。
更何况,李承乾清楚的记得贞观八年本来会发生的事情。就是这件事,让皇帝看清了外国对大唐的态度,导致对外的赏赐差点直接消失。
“莒公,您最好扣下吐谷浑的使节,等二月的时候再放他们走,如果孤所料不错的话,吐谷浑很可能会对咱们大唐有什么动作,这些使节固然送上了大量的礼物,但是咱们大唐赏赐给他们的东西也不少啊!”
听见李承乾这么说,唐俭更是摸不着头脑。
这段时间太子很是异常,对什么事情都仿佛漫不关心,对朝廷好像还有一点厌恶的感觉,这让皇帝好奇的很。出了麴智盛的事情后,皇帝以为太子不过是发神经,名为惩罚,实际上是要他休息一段时间。可是他不曾想过,哪怕是闭门读书了近乎一个月,太子还是这个样子。
从东宫出来后,唐俭直接面圣,把自己的所见所闻都告诉了皇帝。
“朕知道了,爱卿回去吧。”
待到唐俭走了以后,李世民不由得头疼起来。
他以为太子只是跟之前一样,压力太大了,只要缓解一段时间就好。但是,很明显,这一次跟以前不一样,太子是真的对朝廷,或者说对他这个老爹有什么埋怨。
有什么好埋怨的?
实在搞不清状况的皇帝,只能暂时选择不理会。
今年使节的数量远远超过贞观四年,“天可汗”的称号,又一次戴到了他的头上,最难得的是,极西之地的萨珊王朝等西域国家,也不远万里的赶到了大唐,宣布对大唐的尊敬。对一个皇帝来说,没有什么比这个更让人激动了。手机端 一秒記住笔\趣\阁→.\b\\\\.\\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万国来朝的格局,要是破坏了可就不好了。这是足以载入史书的盛事,不容一点差错。
想到使节们奉上的丰厚礼物,李世民就一阵的自豪。
自古以来,哪怕是汉武帝,也享受不到这么多的贡品吧!昔秦皇汉武,不过如此!自己背负着骂名得来皇位,为的是什么?不就是这个?自汉武以后,罕有皇帝能有这样的名声,哪怕是光武帝刘秀,也差了一点。
一想到自己的功绩如此的优秀,甚至足以去泰山封禅,李世民的心头就一阵的火热。
这下,封禅泰山应该不会有人阻拦了吧!
心情大好之下,人就格外的大方,所以李世民在给使节团批复回礼的时候,大笔一挥,赏赐下去的东西甚至超过了收到礼物的价值。特别是草原部族,因为缺少锻造的技艺,获赠了大量的铁制品。茶叶、丝绸等更是不计其数。
大唐的年节,外邦人是不过的,但是得到丰厚礼物的他们,也不由自主的加入到了普天同庆之中。
整个长安,都是欢乐的,无关乎胡汉。但是,一片欢乐之中,唯独缺少了一个人,那就是太子李承乾。
当看到皇帝的赏赐礼单以后,李承乾就知道皇帝的自恋症状又复发了。
就不能看看自己的百姓有没有吃饱饭?赏赐外人干毛啊,到底朝贡是收保护费的行为,还是一种商业交换?
一直到新年国宴,李承乾的脸色都不好看,哪怕初一给皇帝拜年请安,嘴都咧不开。
就在两仪殿,一直以来都对太子有怒气的李世民,终于忍不住了。
“等下,回来,青雀李恪,你们带着弟妹们去给太上皇请安就好,太子留下!”
李泰小心翼翼的看了一眼暴怒的老爹,又担忧的看了皇兄一眼,见皇兄点头,才战战兢兢的走出了两仪殿。
一身盛装的长孙叹了一口气,拉着皇帝的手说:“消消气,大过年的喊这么大声干什么。”
甩开长孙的手,李世民厉声道:“太子,你来跟朕说清楚,你这段日子是怎么回事儿?打从麴智盛的事儿过后,你就不阴不阳的,处理奏折,都敷衍了事。朕以为你累到了,特意让你休息了一段时间,结果你还是这样。还给火药武器工坊下令整装备战,你在防谁?万国来朝的局面,你非要给朕添堵是不是?昨晚的国宴也是,你臭着脸给谁看呢?”
李承乾也没想到皇帝的反应会这么剧烈,只能一屁股坐在了地上,说:“非是儿臣....”
“跪下!你坐着干什么,想造反吗?”
李世民是真的生气了,否则不会说出“造反”这样诛心的话语。
李承乾抬头看了他一眼,并没有理睬,而是接着说:“非是儿臣要给父皇添堵,实在是儿臣知道直言父过是不孝,才一直隐忍不说。”
听太子这么说,李世民也是一愣。如果是自己做错了事情,太子不直截了当的说,确实是应该的。
挥挥手,李涧等人就匆匆的离开了两仪殿,长孙也带着担忧离开了。大门一关后,除了记录起居注的宦官,大殿内就剩下了父子。
也一屁股坐在地上后,李世民已经松了一口气:“既如此,朕赦你不孝之罪,如今就你我父子二人,有什么话直接说吧。”
终于等到了现在,李承乾毫不犹豫的说:“儿臣只是想问问您,为什么要给异族使节那么多的回礼?他们给大唐上贡是理所应当的,可您给他们那么多的回礼,就商业手段来说,绝对是亏本。付出那么多的赏赐就为了一个天可汗的称号,您不觉得亏吗?还有颉利,他明明就是一个废人,饿不死得了,结果他不过是跟您哭诉一番,就得到了丰厚的赏赐,一天的花费足够五口之家生活一个月的。您应该清楚,咱们大唐现在还只是虚假的繁荣,富起来的只有长安城内这一片地方而已,外地,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还在饿肚子呢吧。”
李世民也没想到太子说的会是这个,迷惑道:“不过是赏赐使节而已,哪个朝代不都是这么做的?魏征都没有反对的事情,你怎么这么大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