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刺激是什么呢?这个条约签订以后,英法联军检阅之后,进入北京城,这个检阅的队伍是非常雄武的,而且所配备的武器是非常先进的,这又给奕訢一个最大的刺激。
还有一个刺激是什么呢?在商议和签订北京条约的时候,奕訢在整个北京城里,找不到一个会说外语的,找不到一个中国人会说外语的,而且这个时候,外国人做翻译的时候,外国人说什么,他就得听什么,根本不知道真正的英国人在谈判的时候,说的什么,所以这个时期,对于奕訢来说又是一个非常大的刺激。
在这样的一种况之下,在垂帘听政之后,应该说,整个朝野上下,就形成了一种反思,中央有奕訢这样一种反思,地方上有没有反思呢?地方上也有反思,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这些地方上的封疆大吏,他们在同太平天国作战的过程当中,也感悟到了武器不行,一个太平天国,居然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才镇压下去,如果有英法这样非常先进的武器的话,可能平定内忧的话,就会带来非常大的便利,所以,朝野上下就形成这样一种呼势,而这种声势,就直接带来了人们对于学习西方的这样一种决心。
画外音:
应该说,走向没落的清朝统治者处在内忧外患的势之下,推行洋务运动似乎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于是,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洋务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曾国藩建立了最早的洋务机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建立了规模最大的洋务机构——江南制造总局,大批各类兵工厂,以及民用施设纷纷建立,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面对这些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事物,身处清王朝权力最高峰的慈禧太后,是否会鼎力支持呢?试想,如此大的动作,如此大的影响,如果没有慈禧的允许和支持,又怎么能够如火如荼地开展呢?如果真的这样,慈禧又为什么会支持洋务运动呢?
隋丽娟:慈禧为什么支持洋务?洋务会给她带来什么好?有这样的两个方面,大家可以去考虑。
先,慈禧不欢迎外来侵略。不仅仅因为她是清王朝的皇太后,即使是她做贵妃的时候,她也一样不欢迎外来侵略,因为外来侵略所带来的是使得大清王朝江河日下,国力越来越虚弱,险些大清王朝就葬送在外来侵略的手里,她也亲眼了目睹了,外来侵略就眼睁睁地把圆明园就一把火给烧掉了,她不会欢迎外来侵略,而且到她统治的时候,外来侵略几乎让她丧失政权,那她更不能欢迎外来侵略。所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件事非常地说明问题。
就是咸丰帝在英法联军已经打到了天津之后,咸丰帝准备逃到热河的时候,慈禧对于咸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皇上在京,可以震慑一切,圣驾若行,宗庙无主,恐为夷人毁踏,今若遽弃京城而去,辱莫甚焉。”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她说的意思是这样的,她说,皇上如果在京的时候是打是和,你可以震慑一切,如果你一旦地扔下京城,你自己去躲避安全的时候,不仅仅宗庙无主,而且还会带来夷人对于京城的毁踏,这一句话,大家知道,后果恰恰就印证了,而且她说了,她说如果现在马上就离开京城的话,你所受的耻辱,应该说是非常大的。我们今天大家知道提起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我们没有说咸丰帝好,因为他没有尽到皇帝的责任,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当时的慈禧比咸丰帝更具有一种魄力,这个魄力是什么呢?她更加意识到,英法联军进入北京之后,对于当时的主权,包括国家的践踏,应该是什么样子,她也更加知道,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所遭受数千年未见的这样一个大的变乱之后,中国未来所要付出的那份代价,她比她的丈夫看得更清楚。所以,我们说这个时期,慈禧没有理由不同意强国,不同意强军,这是第一个原因。
画外音:慈禧痛恨外来侵略,她希望清政府能够拥有有效的抵御侵略的手段,因此,洋务运动自然会成为她巩固政权的“重要法宝”,面对列强环视,侵略接踵而至的危险时局,心迫切地慈禧,将会如何具体支持洋务运动呢?
还有一个刺激是什么呢?在商议和签订北京条约的时候,奕訢在整个北京城里,找不到一个会说外语的,找不到一个中国人会说外语的,而且这个时候,外国人做翻译的时候,外国人说什么,他就得听什么,根本不知道真正的英国人在谈判的时候,说的什么,所以这个时期,对于奕訢来说又是一个非常大的刺激。
在这样的一种况之下,在垂帘听政之后,应该说,整个朝野上下,就形成了一种反思,中央有奕訢这样一种反思,地方上有没有反思呢?地方上也有反思,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这些地方上的封疆大吏,他们在同太平天国作战的过程当中,也感悟到了武器不行,一个太平天国,居然用了十多年的时间才镇压下去,如果有英法这样非常先进的武器的话,可能平定内忧的话,就会带来非常大的便利,所以,朝野上下就形成这样一种呼势,而这种声势,就直接带来了人们对于学习西方的这样一种决心。
画外音:
应该说,走向没落的清朝统治者处在内忧外患的势之下,推行洋务运动似乎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于是,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洋务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曾国藩建立了最早的洋务机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建立了规模最大的洋务机构——江南制造总局,大批各类兵工厂,以及民用施设纷纷建立,对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面对这些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事物,身处清王朝权力最高峰的慈禧太后,是否会鼎力支持呢?试想,如此大的动作,如此大的影响,如果没有慈禧的允许和支持,又怎么能够如火如荼地开展呢?如果真的这样,慈禧又为什么会支持洋务运动呢?
隋丽娟:慈禧为什么支持洋务?洋务会给她带来什么好?有这样的两个方面,大家可以去考虑。
先,慈禧不欢迎外来侵略。不仅仅因为她是清王朝的皇太后,即使是她做贵妃的时候,她也一样不欢迎外来侵略,因为外来侵略所带来的是使得大清王朝江河日下,国力越来越虚弱,险些大清王朝就葬送在外来侵略的手里,她也亲眼了目睹了,外来侵略就眼睁睁地把圆明园就一把火给烧掉了,她不会欢迎外来侵略,而且到她统治的时候,外来侵略几乎让她丧失政权,那她更不能欢迎外来侵略。所以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候,有这样的一件事非常地说明问题。
就是咸丰帝在英法联军已经打到了天津之后,咸丰帝准备逃到热河的时候,慈禧对于咸丰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皇上在京,可以震慑一切,圣驾若行,宗庙无主,恐为夷人毁踏,今若遽弃京城而去,辱莫甚焉。”这个是什么意思呢?她说的意思是这样的,她说,皇上如果在京的时候是打是和,你可以震慑一切,如果你一旦地扔下京城,你自己去躲避安全的时候,不仅仅宗庙无主,而且还会带来夷人对于京城的毁踏,这一句话,大家知道,后果恰恰就印证了,而且她说了,她说如果现在马上就离开京城的话,你所受的耻辱,应该说是非常大的。我们今天大家知道提起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我们没有说咸丰帝好,因为他没有尽到皇帝的责任,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当时的慈禧比咸丰帝更具有一种魄力,这个魄力是什么呢?她更加意识到,英法联军进入北京之后,对于当时的主权,包括国家的践踏,应该是什么样子,她也更加知道,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所遭受数千年未见的这样一个大的变乱之后,中国未来所要付出的那份代价,她比她的丈夫看得更清楚。所以,我们说这个时期,慈禧没有理由不同意强国,不同意强军,这是第一个原因。
画外音:慈禧痛恨外来侵略,她希望清政府能够拥有有效的抵御侵略的手段,因此,洋务运动自然会成为她巩固政权的“重要法宝”,面对列强环视,侵略接踵而至的危险时局,心迫切地慈禧,将会如何具体支持洋务运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