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百度直接搜索关键词 】

    早在一个半月前,王薄选择出兵平原郡,最终损兵折将无功而返,至今都没有恢复过来。¤

    面对渡河而来的苏游军,王薄想过投降,可又实在不甘心;可要是与苏游军硬拼的话,王薄显然知道自己一方不是对手。

    无奈之下,王薄只得一边深沟壁垒,紧锁城门不出,一边派人去北海向孙宣雅以及鲁军的徐圆朗、甚至是瓦岗的翟让求援。

    王薄与孙宣雅有过合作,但与窦建德却是敌人,他显然不愿意败在河北军手中。

    来齐郡算是苏游故地重游,他的第一份事业起点书院就在齐郡城内的半城湖畔,城内不但有他的好友颜师古,更有他的商业合作伙伴夏氏。

    基于这种种因素,苏游更倾向于让王薄出来投降,而不是用火炮把眼前的城池轰个稀巴烂。

    无奈之下,苏游只得分兵围攻齐郡,暂时与王薄形成对峙。

    同一时刻,东都的王世充可谓混得风声水起,他不但收复了大片东都南方的土地,还接纳了二十余个从聊城回到东都的隋朝旧臣。

    而其余的隋朝旧臣尽皆往关中而去,如今也进入了潼关。

    刚进潼关之后,苏威便一连听到了好几个好消息,第一个是李世民知耻而后勇,终于在浅水原打了一场翻身仗。

    还是在高坑,还是在浅水原,上次是李世民的大败,这一次却变成了薛仁杲。

    西秦霸王薛举突然病逝之后,秦王之位理所当然被薛仁杲继承,薛仁杲号称万人敌,但性格却极其残暴好色,对手下也甚为猜忌。

    李世民坚守城池,一边练兵一边像上回薛举对自己所做的一样,不断派出骑兵绕路对薛仁杲的运粮队进行骚扰;直到烧掉了薛仁杲军的两次粮食之后,薛仁杲的十数万大军顿时陷入缺粮的境地,从此人心惶惶。

    又因为薛仁杲无德约束下属,第二次浅水原大战刚一打响,秦军便有好几个队伍选择了临阵倒戈,一如当初瓦岗军和宇文化及所领的江都军一样。

    这都是缺粮给闹的,乱世中这些当兵的人其实很现实,很好地体现出了“有奶便是娘”的正确性。

    结果也与瓦岗军和江都军的战斗一般,薛仁杲很快就败回了城中,随后便是李世民反客为主,分兵围住了薛仁杲所在的城池。

    因为缺粮的缘故,薛仁杲的士卒纷纷爬墙出来投降李世民,薛仁杲眼见大势已去,只得趁着夜色出城而去,打的是回转陇右之后东山再起的主意。

    李世民早就算准了薛仁杲的心思,以一场埋伏战擒下了他,由此击溃他带领的精兵。

    第二日,李世民果断地把薛仁杲斩首示众之后,秦军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

    李世民如今已趁热打铁,率领大军进军陇右,唐军收复陇右应该不会有什么意外了。

    另一方面,李玄霸如今已拿下朔方,梁师都在乱战中被他击杀,原本梁师都所占的地盘只在四五日之内就全部被收复。

    榆林的郭子和得知梁师都大败而亡的消息后,果断选择了投降。

    长安城北方突厥人扶持的实力先后沦丧在李玄霸之手,关中地区只剩下占了绝大部分土地的唐军以及凉王李轨。

    李轨看着李唐的势力日益膨胀,随即表示与李渊重生盟约,订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及互不侵犯协议。

    至此,关中算是稳定了下来。

    苏威等几百个文武大臣,进入长安后便给李渊送了一份大礼,也就是联名上书唐王改弦更张,登基为帝。

    六月十八,义宁帝杨侑禅位于李渊,逊居代王府邸,封邻国公。

    唐王李渊觉得却之不恭,只得在大兴宫的太极殿登基为帝,改国号为唐,建元武德。

    立世子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封尚书令,三子李玄霸为赵王,四子元吉为齐王,立李秀宁为平阳公主;复改郡置州,以太守为刺史,并推王运以唐为土德,改易旗帜为黄色。

    李渊称帝代表着绝大部分关陇门阀和贵族的根本利益,所以除了极少数几个为隋朝死心塌地的迂腐份子外,绝大多数官员和权贵都表示喜闻乐见。

    新朝改元,如果不向朝廷靠拢,结果就会被边缘化;如果不选择与朝廷同舟共济,朝廷就会抛弃你。

    对大部分老百姓而言,金皇帝姓杨还是姓李并无多大差别。

    只要当今皇帝能让自己有口饭吃,能勉强活下去,他们就会支持;反之,若是他们贫无立锥之地、无遮雨之庐,他们自然会铤而走险,起来反抗。

    李渊登基之时,除了李建成因为护送旧隋的官员回到长安之外,其余几个嫡子女都在外地。

    李世民还在陇西征伐秦军的残部,李玄霸在榆林收降郭子和的大军,李秀宁已到达苇泽关准备兵发河北,齐王李元吉却在太原城作威作福。

    李元吉喜好舞枪弄棒,常把自己的奴仆、宾客、婢女、侍妾们招在一起,让他们身披甲冑,用真刀真/枪来做战斗演戏,这样的玩法显然是要出人命的。

    很多下人因此伤亡,李元吉本人也受过伤,但他却乐此不彼,玩闹依然。

    李元吉还喜欢打猎,打猎时鹰飞狗逐纵马疾驰时的大场面格外吸引他。

    李元吉时常和窦诞一起出去游逛狩猎,践踏农家的田园和庄稼,放纵左右亲信掠夺百姓的财产。

    宇文歆曾多次劝告李元吉,李元吉表面听从,背地里却变本加利地把宇文歆的劝告发泄到其他人身上。

    多次劝告无果之后,宇文歆只得向李渊弹劾李元吉的跋扈。

    李渊得到宇文歆的弹劾之后,为了安抚他的情绪而暂时罢免了李元吉的官职,让他闭门思过。

    仅仅只是一个月之后,李元吉便在窦诞的帮助下靠着各种手段或是威逼或是胁迫晋阳的士绅父老写信为他请命,挽留他留任并州总管。

    李渊原本就是想装装样子,如今既然有了台阶,当即便顺水退走地答允了那些名士们的请求,马上让李元吉官复原职,仍然执掌晋阳的军政大权。

    宇文歆心中不服,却也知道李元吉是李渊的儿子,如今天下未定之时,李渊除了相信儿子不会背叛自己,还能相信谁?

    太原郡是李唐的龙兴之地,把这儿交给儿子总比交给外人要好。

    窦诞是不仅是李渊妻子的娘家人还是他的女婿,宇文歆作战经验丰富,由这二人辅佐李元吉,李渊这才能够安心南下。

    在李渊进取关中时,中间也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就是刘武周在晋阳城晃了一圈,有进攻太原的企图;而后窦诞、李元吉慌忙请示李渊,当时军心浮动,几乎让李渊进取关中的大业功败垂成。

    好在李世民用计重拾军心,这才让李渊得以顺利南下。

    就是这个小插曲,让李渊觉得,元吉这个儿子很听话,有出息!

    李渊不需要儿子有多能干,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听话。因为他为几个儿子都考虑全面,因为更多的时候他才是掌控大局之人。

    只要李元吉按部就班,太原有几万强兵,有足够吃十年的粮食。

    守住太原,没有任何的难度!

    就在李元吉官府原职后不久,定杨天子刘武周以尉迟恭为前锋,在苏游的支援的秘密武器帮助下;从雁门兴兵,南下攻打李唐的太原郡。

    尉迟恭作为前锋,率有步骑两万骑兵一万,可谓声势浩大。

    沿途打着李唐旗号的城池皆不敢迎战,要不是据城死守,要不就改换门庭投降了刘武周。

    大约在李渊在长安称帝时,尉迟恭部已逼近了晋阳城,兵锋抵达榆次。

    午饭时间才过,宇文歆跟着总管府的仆从走入会客厅中,却只见窦诞而不见李元吉,随即有些纳闷地问道,“总管呢?”

    窦诞摊了摊手,“睡了。”

    宇文歆当即追问起来,“那什么时候能醒?”

    窦诞有些不满地说道,“总管难得午睡一会,你有何要事急着吵醒他?”

    窦诞的职位殿内监,而宇文歆是个大将军,两人的职位以宇文歆为尊;可真要以实权而论的话,窦诞显然远在宇文歆之上,这也是他对宇文歆爱答不理的主要原因。

    其次,宇文歆在太原是以监督李元吉为己任的,窦诞却把李元吉当成好主子和好兄弟。

    面对曾经弹劾李元吉的宇文歆,窦诞能给他好脸色才是怪事!

    “前方传来消息,刘武周有向太原用兵的迹象,你觉得要不要通知总管?”宇文歆对窦诞的情绪看在眼里,却只能视而不见,忍着怒火缓缓把此行的目的说了出来。

    “什么?会不会他们像上次一样,转一圈又回去了?”窦诞当即一惊,随后脸上又现出狐疑之色。

    因为上次窦诞谎报军情的事,圈子里有不少人在后面指着他的脊梁骂胆小鬼,这样的错号他可不真心伤不起啊。

    这种乌龙事若是再出现一次,以后自己出门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了。

    “殿内监,我的责任就是发现有危险,而后第一时间通知你和总管,至于他们是不是像上回一样,请恕我不能确定。”

    窦诞遂又追问道,“他们来了多少兵马?”

    宇文歆摇了摇头,“这个我也没法确定。”

    “宇文将军,你不觉得滑稽可笑吗?上次你谎报军情,让我急冲冲的去报唐王,差点让我给你背了黑锅。你现在什么都不确定就过来跟我们说刘武周来了,你这是准备再让我被唐王看不起吗?”

    理直气壮地说完这一番话,窦诞当即拂袖而去。

    宇文歆等了半天也没见李元吉醒来,当下也只能怅然离去。

章节目录

隋朝大老板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李四叹花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522李渊称帝,隋朝大老板,笔趣阁并收藏隋朝大老板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