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11月的慕尼黑已经下了一场小雪,雪刚刚下完没有多久就来了一场连续3天的雨,让本来就冷的气候变得既是潮湿又是阴冷。
要是在往年的光景,不用工作的人们大多是会在家中躲避这样的天气,不过街道上依然是会有人闲逛。
现在的慕尼黑街头也是有人,并且人要比往年多得多,他们是一群又一群围着燃烧柴火的汽油桶旁边的无业人士。
汽油桶在慕尼黑的街头有许多,它们大多是上一场战争的造物,被州政府拿出来放在街头,每一个汽油桶不管是晚上还是白天都会燃烧着柴火提供人们取暖。柴火是由州政府的市政人员准时送过来,他们会将木柴堆放在汽油桶旁边,让那些围着取暖的人自己看情况要不要添加。
无业人士啊?在德意志工业繁荣的时候,无业人士虽然有,可只是极少极少的一些人。现在德意志战败了,苛刻到近乎于使人下地狱的《凡尔赛和约》已经被签署,原本不景气的经济变得更加不景气。工厂?那似乎成了一个很遥远的名词,现在几乎看不到一家还在运作的工厂。
巴伐利亚州政府给出了一个新的公告,承诺会逐渐提供就业机会,但不是进入工厂,是到乡野间的农场充当农夫或是与农业有关的工作。
《凡尔赛和约》中有规定,鉴于德意志国可能无法偿还战败赔款,各个协约国有权让德意志用工厂的机械等等抵债。这个时候工厂主和企业家在干的事情是什么?是想方设法地将生产机械隐藏起来,有些人甚至宁愿砸毁也不愿意被那些战胜国拆走。
要是统计的话,目前德意志全国的失业率绝对高得吓人,要说超过95%也绝对会有人相信,因为那真的是事实。社会上本来就没有什么岗位,大量的退役士兵又回到家乡,简直就是让糟糕的局势变得更加糟糕透顶。
现在有个岗位,起码是上万人进行竞争,连养鸡这种本来只有妇女愿意干的活都是一大帮男人在抢,其它的工作岗位就更不用多说了。
工作岗位毕竟是极少,没有工作怎么办呢?只能是由政府来发放救济面包了。
没错,现在已经没有什么配给制度一说了,《凡尔赛和约》正式签订的那一刻起,战争已经结束,那么自然就没有配给制度。
幸好的是巴伐利亚人摊上了一个好的州政府,州长一再许诺会保证救济面包的发放,虽然说大多的时候面包数量不足,但至少每天都没有中断。
人们围在燃烧火焰的汽油桶边上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等待不远处的窗户打开,然后某个谁吼一嗓子“开始发面包了!”,大家就涌过去。没看见哪怕是再冷的天,依然有一些害怕领不到面包的人受冻着挤在窗户边吗?
预先排队?呵呵!人在饿肚子的时候内心里是不会有什么道德、文明、次序的,要不是有警察在旁边虎视眈眈,还真不知道要有多少人为了向前挤一挤打起来。
“我们已经落魄到这种地步了。”
“巴伐利亚这边已经是挺好的了,其它地区,哪怕是柏林,根本不存在社会福利了。”
是啊,现在除了巴伐利亚州,其它地区真的没有什么社会福利制度在运行,连身为一个国家首都的柏林都停止了救济面包发放。
德意志国的魏玛政府非常穷,是穷到了负载累累的地步,大量的退役士兵领不到退役金,政府工作人员甚至也无法领导工资,让本来就糟糕的情势更加恶化。
魏玛政府正在寻求国外的贷款,英国政府愿意提供200万的英镑作为贷款,但是代价根本就不是魏玛政府能够承受。美国那边也愿意提供贷款,金额是5000万的美元,条件看上去似乎不是那么苛刻,魏玛政府正在让国内讨论是不是接受。
5000万对于一个人来讲非常多,但是平摊到5000多万人口中一人只有1美元,甚至真要平摊的话,估计至少有600多万人还无法领到。
现在没人敢借大钱给魏玛政府,谁又愿意借钱给一个正在动荡不断的国家呢?哪怕真的愿意借,肯定也是抱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有不美好的,那么哪怕是不尽人意的美好也会成为黑暗中的一颗明珠,巴伐利亚目前就是属于那颗明珠。
“我们这个地方是农业发达地区,不是吗?”
“是啊,但是换个政党作为州政府管理团队,试试愿不愿意维持社会福利!”
凑在一起能聊的东西着实不多,对于时政有兴趣的人则是更少,大多数人关心的还是今天救济面包的数量到底够不够,要是没有领上面包的话又该怎么办。
不在火堆旁边的人,时不时会有一人倒下。有人倒下的时候,大多数人是选择冷眼旁观,不是他们没有助人为乐的心思,一是占个靠在窗户边的位置不容易,二是旁边有警察。
“再说一遍,天气湿冷,不要硬撑着。该去烤火的就到火堆旁边!”
警察的存在是干什么的?不是等着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民众之中站出一个见义勇为的人。要真的到了发生什么事情,报警之后警察总是姗姗来迟,需要民众之中有人挺身而出,纳税人的钱到底是花到什么地方去了。
警察不断抬下昏倒的人,会抬到旁边的屋子里去,能救回来的给碗热汤暖一暖,药品什么的却是别想,德意志刚刚打完一场世界大战,现在工厂又全停工,药品也是稀缺物。救不回来的?还能怎么办呢,只有等待通知家属了。
“这该死的世道!”
威廉.利斯特是国防军驻扎在慕尼黑的军官之一,不过现在他并没有身穿制服。他是穿着便服走在街头,看着街头的一幕幕,一种惭愧外加羞耻的情绪总是挥之不去。
没有任何一个军人是认为他们导致战争失败,几乎全部的军人都认为自己是在背后被捅了一刀。结果是,军人对社会党人好感全无,对目前的执政党也是有很大的意见,甚至是对普通的民众生出一种不信任感,虽说……他们也是来自于民众。
数百万的德军最后能留下十万,多的是被退役的军人。目前还能够留在国防军的军人,无一不是被认为优秀者,能够在压缩后的国防军成为校级军官,那就更是了不得。
威廉.利斯特现在是一个少校营帐,军队的驻扎地点不在慕尼黑,是在巴伐利亚南部的山区。对了,他的那个营就是一个山地营,有计划要去阿尔卑斯进行训练,不过现在遭遇到了一些困难,他也才会出现在巴伐利亚的首府慕尼黑。
现在政府没钱,不管是什么职位的人,工资被拖欠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军队之前与政府非常不对盘,现在和解是和解了,但军人依然没有薪水可以领,不但没有薪水,基本的粮食保障也根本就没有,倒是军火一类的物资堆满了每一座军营的仓库。
随同威廉.利斯特一起到慕尼黑的是帕斯特.米勒,后者其实是前者的司机,但要知道现在乘坐汽车是一件比较麻烦或者说危险的事情,因为无论速度快慢都会有人扑上去想要乞讨。扑上去的人不怕死,驾驶汽车的人却怕麻烦,要知道巴伐利亚虽说平静下去了,但是戒严可没有解除。
“长官,我们的请求能被同意吗?”
“我不知道,不过……应该是会被同意的。”
威廉.利斯特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是一个德意志国人,他是出生在上基尔赫堡,中学毕业之后就跑到了当时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参军。但他又是一个德意志人,因为德意志周边的很多国家也生活着德意志人,比如瑞士、丹麦,或者是已经解体掉的奥匈帝国?
他俩正走着,不是太注意听,街道上喊了几声什么,然后之前不管在干什么的人都是乱了起来。
那是发送救济面包的窗户被打开,谁喊的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不赶快挤过去,说不定就领不上今天的救济面包了。
可能是被饿极了,又或者是本身带病,不少前一刻在奔跑的人下一刻是软在了地上。有些好心的人会停下来,但是更多是无视倒下的人继续奔跑。
品德、好心、同情,一切美好的人性真的需要看时候,人只有在满足了自己所需要的,然后才会有乐于助人的热情。因此,要说社会道德良好什么,真就与是什么民族无关,也与教育程度无关,,还需要衣食无忧。
威廉.利斯特的脸颊在一抽一抽的,相同的一幕随时随地发生在德意志全国的各处,巴伐利亚发生的这一幕却是有不同的意义,那不是困苦饥饿的人走在路边倒下,是听到了食物发放的声音倒下,两种情况真的意义不同。
“除了巴伐利亚,其它地方没有维持社会福利吧?”
“是的,长官。”
发放面包的窗口附近,警察正在维持次序,屡劝就是不排队的人,那可就别怪警察抬起那根警棍吓唬,偶尔也真的是会有警棍落下去击打在皮粗肉厚的地方。
目前巴伐利亚的警察数量不少,比其它州大概是4倍到5倍,其中80%都是来自自由军团,只有20%是原来的警察和后面从市民中聘请。
消化被裁撤掉的自由军团战士并不止有警察系统,像是消防系统、社会福利系统、等等更是消化掉非常多,但更多的是被组织到各个农场,不再作为战士角色,玩起了建设兵团模式。
毫无疑问,今天的救济面包依然是不够,因此没有领到的人发出了痛苦声和咆哮声。在民众将怒气转移到州政府之前,以往的套路再次重现,那是有人发表了街头演讲,将一切困苦的根源引导到了战胜国,以及那些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上的人。
巴伐利亚缺粮吗?其实是不缺的,但是和许许多多混乱的年代一样,甚至是每个地方都如出一辙,少部分的资本家囤积了粮食想要卖个高价。其实这样的资本家中德意志人更多,但人们需要一个更加明显的标靶,然后名声不好又有些势单力孤的犹太人倒霉了。
“没错,就是他们(犹太人),那些蛀虫,他们吝啬、贪婪、黑心,他们导演了国家的战败,他们……”
反犹其实也不是德意志的特产,当今年头就没有一个国家是不反犹,甚至英国可要比德国这边凶残一点。拿个例子吧,波兰不是独立了吗?英国佬现在就拼命地将本国的犹太人塞给波兰。至于犹太人在英国的财产自然是被英国政府没收,由波兰重新分配土地给移居过去的犹太人。犹太人在英国过得不如意,波兰正是复国需要人口的时候,导致波兰的犹太人都要超过200万的大关了。
巴伐利亚不缺粮,掌握了统治权和拥有暴力机器的李奇会缺粮吗?理论上李奇并不缺粮,但他无法也不能完全满足于民众的无偿需要……既是真的将社会福利搞得十全十美。不管是出于一种仇恨引导,又或者是出于什么原因,维持一种低配才是一种妥善的方式。
威廉.利斯特到了州政府,求见的不是州长,是国防军司令。
现在的国防军司令也不是其他什么人,就是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他是国防军驻慕尼黑司令官。
“维持一个营三个月的粮食?”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在蹙眉,他有些怀疑地看着威廉.利斯特,现在还在进行训练的部队不多,不得不怀疑威廉.利斯特是不是真的要搞什么训练,不是要干一些囤积粮食的勾当。
威廉.利斯特不知道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脑袋里在想什么,他说:“战败了,军队也只能维持十万以下,但是不代表我们能够自暴自弃。我想……德意志总有一天会再需要我们,我们不想在德意志需要的时候,成为一滩烂泥。”
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深深地看一眼威廉.利斯特,点了点。
……………………
史前巨坑,台风搞停电,电来了赶紧写,今天又只能是一章4k了。因为天才晓得电会不会又停,还是赶紧发吧。(未完待续。)
要是在往年的光景,不用工作的人们大多是会在家中躲避这样的天气,不过街道上依然是会有人闲逛。
现在的慕尼黑街头也是有人,并且人要比往年多得多,他们是一群又一群围着燃烧柴火的汽油桶旁边的无业人士。
汽油桶在慕尼黑的街头有许多,它们大多是上一场战争的造物,被州政府拿出来放在街头,每一个汽油桶不管是晚上还是白天都会燃烧着柴火提供人们取暖。柴火是由州政府的市政人员准时送过来,他们会将木柴堆放在汽油桶旁边,让那些围着取暖的人自己看情况要不要添加。
无业人士啊?在德意志工业繁荣的时候,无业人士虽然有,可只是极少极少的一些人。现在德意志战败了,苛刻到近乎于使人下地狱的《凡尔赛和约》已经被签署,原本不景气的经济变得更加不景气。工厂?那似乎成了一个很遥远的名词,现在几乎看不到一家还在运作的工厂。
巴伐利亚州政府给出了一个新的公告,承诺会逐渐提供就业机会,但不是进入工厂,是到乡野间的农场充当农夫或是与农业有关的工作。
《凡尔赛和约》中有规定,鉴于德意志国可能无法偿还战败赔款,各个协约国有权让德意志用工厂的机械等等抵债。这个时候工厂主和企业家在干的事情是什么?是想方设法地将生产机械隐藏起来,有些人甚至宁愿砸毁也不愿意被那些战胜国拆走。
要是统计的话,目前德意志全国的失业率绝对高得吓人,要说超过95%也绝对会有人相信,因为那真的是事实。社会上本来就没有什么岗位,大量的退役士兵又回到家乡,简直就是让糟糕的局势变得更加糟糕透顶。
现在有个岗位,起码是上万人进行竞争,连养鸡这种本来只有妇女愿意干的活都是一大帮男人在抢,其它的工作岗位就更不用多说了。
工作岗位毕竟是极少,没有工作怎么办呢?只能是由政府来发放救济面包了。
没错,现在已经没有什么配给制度一说了,《凡尔赛和约》正式签订的那一刻起,战争已经结束,那么自然就没有配给制度。
幸好的是巴伐利亚人摊上了一个好的州政府,州长一再许诺会保证救济面包的发放,虽然说大多的时候面包数量不足,但至少每天都没有中断。
人们围在燃烧火焰的汽油桶边上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等待不远处的窗户打开,然后某个谁吼一嗓子“开始发面包了!”,大家就涌过去。没看见哪怕是再冷的天,依然有一些害怕领不到面包的人受冻着挤在窗户边吗?
预先排队?呵呵!人在饿肚子的时候内心里是不会有什么道德、文明、次序的,要不是有警察在旁边虎视眈眈,还真不知道要有多少人为了向前挤一挤打起来。
“我们已经落魄到这种地步了。”
“巴伐利亚这边已经是挺好的了,其它地区,哪怕是柏林,根本不存在社会福利了。”
是啊,现在除了巴伐利亚州,其它地区真的没有什么社会福利制度在运行,连身为一个国家首都的柏林都停止了救济面包发放。
德意志国的魏玛政府非常穷,是穷到了负载累累的地步,大量的退役士兵领不到退役金,政府工作人员甚至也无法领导工资,让本来就糟糕的情势更加恶化。
魏玛政府正在寻求国外的贷款,英国政府愿意提供200万的英镑作为贷款,但是代价根本就不是魏玛政府能够承受。美国那边也愿意提供贷款,金额是5000万的美元,条件看上去似乎不是那么苛刻,魏玛政府正在让国内讨论是不是接受。
5000万对于一个人来讲非常多,但是平摊到5000多万人口中一人只有1美元,甚至真要平摊的话,估计至少有600多万人还无法领到。
现在没人敢借大钱给魏玛政府,谁又愿意借钱给一个正在动荡不断的国家呢?哪怕真的愿意借,肯定也是抱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
有不美好的,那么哪怕是不尽人意的美好也会成为黑暗中的一颗明珠,巴伐利亚目前就是属于那颗明珠。
“我们这个地方是农业发达地区,不是吗?”
“是啊,但是换个政党作为州政府管理团队,试试愿不愿意维持社会福利!”
凑在一起能聊的东西着实不多,对于时政有兴趣的人则是更少,大多数人关心的还是今天救济面包的数量到底够不够,要是没有领上面包的话又该怎么办。
不在火堆旁边的人,时不时会有一人倒下。有人倒下的时候,大多数人是选择冷眼旁观,不是他们没有助人为乐的心思,一是占个靠在窗户边的位置不容易,二是旁边有警察。
“再说一遍,天气湿冷,不要硬撑着。该去烤火的就到火堆旁边!”
警察的存在是干什么的?不是等着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民众之中站出一个见义勇为的人。要真的到了发生什么事情,报警之后警察总是姗姗来迟,需要民众之中有人挺身而出,纳税人的钱到底是花到什么地方去了。
警察不断抬下昏倒的人,会抬到旁边的屋子里去,能救回来的给碗热汤暖一暖,药品什么的却是别想,德意志刚刚打完一场世界大战,现在工厂又全停工,药品也是稀缺物。救不回来的?还能怎么办呢,只有等待通知家属了。
“这该死的世道!”
威廉.利斯特是国防军驻扎在慕尼黑的军官之一,不过现在他并没有身穿制服。他是穿着便服走在街头,看着街头的一幕幕,一种惭愧外加羞耻的情绪总是挥之不去。
没有任何一个军人是认为他们导致战争失败,几乎全部的军人都认为自己是在背后被捅了一刀。结果是,军人对社会党人好感全无,对目前的执政党也是有很大的意见,甚至是对普通的民众生出一种不信任感,虽说……他们也是来自于民众。
数百万的德军最后能留下十万,多的是被退役的军人。目前还能够留在国防军的军人,无一不是被认为优秀者,能够在压缩后的国防军成为校级军官,那就更是了不得。
威廉.利斯特现在是一个少校营帐,军队的驻扎地点不在慕尼黑,是在巴伐利亚南部的山区。对了,他的那个营就是一个山地营,有计划要去阿尔卑斯进行训练,不过现在遭遇到了一些困难,他也才会出现在巴伐利亚的首府慕尼黑。
现在政府没钱,不管是什么职位的人,工资被拖欠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军队之前与政府非常不对盘,现在和解是和解了,但军人依然没有薪水可以领,不但没有薪水,基本的粮食保障也根本就没有,倒是军火一类的物资堆满了每一座军营的仓库。
随同威廉.利斯特一起到慕尼黑的是帕斯特.米勒,后者其实是前者的司机,但要知道现在乘坐汽车是一件比较麻烦或者说危险的事情,因为无论速度快慢都会有人扑上去想要乞讨。扑上去的人不怕死,驾驶汽车的人却怕麻烦,要知道巴伐利亚虽说平静下去了,但是戒严可没有解除。
“长官,我们的请求能被同意吗?”
“我不知道,不过……应该是会被同意的。”
威廉.利斯特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是一个德意志国人,他是出生在上基尔赫堡,中学毕业之后就跑到了当时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参军。但他又是一个德意志人,因为德意志周边的很多国家也生活着德意志人,比如瑞士、丹麦,或者是已经解体掉的奥匈帝国?
他俩正走着,不是太注意听,街道上喊了几声什么,然后之前不管在干什么的人都是乱了起来。
那是发送救济面包的窗户被打开,谁喊的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不赶快挤过去,说不定就领不上今天的救济面包了。
可能是被饿极了,又或者是本身带病,不少前一刻在奔跑的人下一刻是软在了地上。有些好心的人会停下来,但是更多是无视倒下的人继续奔跑。
品德、好心、同情,一切美好的人性真的需要看时候,人只有在满足了自己所需要的,然后才会有乐于助人的热情。因此,要说社会道德良好什么,真就与是什么民族无关,也与教育程度无关,,还需要衣食无忧。
威廉.利斯特的脸颊在一抽一抽的,相同的一幕随时随地发生在德意志全国的各处,巴伐利亚发生的这一幕却是有不同的意义,那不是困苦饥饿的人走在路边倒下,是听到了食物发放的声音倒下,两种情况真的意义不同。
“除了巴伐利亚,其它地方没有维持社会福利吧?”
“是的,长官。”
发放面包的窗口附近,警察正在维持次序,屡劝就是不排队的人,那可就别怪警察抬起那根警棍吓唬,偶尔也真的是会有警棍落下去击打在皮粗肉厚的地方。
目前巴伐利亚的警察数量不少,比其它州大概是4倍到5倍,其中80%都是来自自由军团,只有20%是原来的警察和后面从市民中聘请。
消化被裁撤掉的自由军团战士并不止有警察系统,像是消防系统、社会福利系统、等等更是消化掉非常多,但更多的是被组织到各个农场,不再作为战士角色,玩起了建设兵团模式。
毫无疑问,今天的救济面包依然是不够,因此没有领到的人发出了痛苦声和咆哮声。在民众将怒气转移到州政府之前,以往的套路再次重现,那是有人发表了街头演讲,将一切困苦的根源引导到了战胜国,以及那些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上的人。
巴伐利亚缺粮吗?其实是不缺的,但是和许许多多混乱的年代一样,甚至是每个地方都如出一辙,少部分的资本家囤积了粮食想要卖个高价。其实这样的资本家中德意志人更多,但人们需要一个更加明显的标靶,然后名声不好又有些势单力孤的犹太人倒霉了。
“没错,就是他们(犹太人),那些蛀虫,他们吝啬、贪婪、黑心,他们导演了国家的战败,他们……”
反犹其实也不是德意志的特产,当今年头就没有一个国家是不反犹,甚至英国可要比德国这边凶残一点。拿个例子吧,波兰不是独立了吗?英国佬现在就拼命地将本国的犹太人塞给波兰。至于犹太人在英国的财产自然是被英国政府没收,由波兰重新分配土地给移居过去的犹太人。犹太人在英国过得不如意,波兰正是复国需要人口的时候,导致波兰的犹太人都要超过200万的大关了。
巴伐利亚不缺粮,掌握了统治权和拥有暴力机器的李奇会缺粮吗?理论上李奇并不缺粮,但他无法也不能完全满足于民众的无偿需要……既是真的将社会福利搞得十全十美。不管是出于一种仇恨引导,又或者是出于什么原因,维持一种低配才是一种妥善的方式。
威廉.利斯特到了州政府,求见的不是州长,是国防军司令。
现在的国防军司令也不是其他什么人,就是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他是国防军驻慕尼黑司令官。
“维持一个营三个月的粮食?”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在蹙眉,他有些怀疑地看着威廉.利斯特,现在还在进行训练的部队不多,不得不怀疑威廉.利斯特是不是真的要搞什么训练,不是要干一些囤积粮食的勾当。
威廉.利斯特不知道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脑袋里在想什么,他说:“战败了,军队也只能维持十万以下,但是不代表我们能够自暴自弃。我想……德意志总有一天会再需要我们,我们不想在德意志需要的时候,成为一滩烂泥。”
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深深地看一眼威廉.利斯特,点了点。
……………………
史前巨坑,台风搞停电,电来了赶紧写,今天又只能是一章4k了。因为天才晓得电会不会又停,还是赶紧发吧。(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