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 向日葵女子公学-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评论
455 向日葵女子公学-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评论-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笔趣阁
群穿明末之荒海平波纪
作者:彼岸之筏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女奴们的眼里,这些女人真的好白,个子好高,长得也真美,不,用美是无法形容的,此时此刻,女奴们的头脑里没有个更多的词汇去比喻眼前这些红楼里的女士们,她们只有一个简单朴素且一步到位的形容词——
她们应该是女神吧?
那皮肤,好像只有那些贵人家里的玉雕像才能与之媲美吧,女奴们看呆了,甚至对于久处舟船之后辄回地面时的摇弋感都减轻了许多。
女奴们在“众女神”的带领下众上了火车,前面喷着烟尘的钢铁巨兽突然发出一声粗犷的鸣笛,顿时把坐在车厢里的女人们吓得尖叫起来......
过了不知道多久,女奴们终于来到一片空地上,她们看见那里有一道门,门边竖一块写着字的木牌。
不过,女奴们都不认识上面写的是什么,除了刘三娘,虽然她不认识那个“葵”字,但聪慧的她立刻读明白了大概,那里应该是给女子读书的地方。
对此,一直在关注这个传奇女子的夏小鸥注意到了她,刘三娘很快成为《向日葵女子公学》第一期成人班的班长……
此时,《向日葵女子公学》木牌就竖立在两扇用铁栅栏组成的大门边上。
两人高的竹编栅栏,围住了三排高脚竹楼,一片夯土平地和一座有两层楼的三角顶砖瓦水泥房。
这里的一切都是崭新的,空气里隐约还残留着新鲜竹木的气味。
这些校舍是留在家里的人们,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加班加点辛勤劳动后的成果。
虽然稍微显简陋,但所有的都是崭新的,所以看起来还不错。
此时此刻,校长夏小鸥和副校长兼教导主任杜娜女士站在学校的大门口,微笑着迎接第一批学生。
也是从此时此刻起,红楼里的女士们决心在这里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女士们坚信,向日葵女子公学,将是一个与这个时代的传统有些格格不入,但绝对是引领新时代潮流的地方。
“妇女兴则家国兴”
那是这座砖混结构的两层小楼的粉墙上用红色颜料书写的几个大字,繁体的。虽然刚刚进入学校大门的女人们几乎没有人认识这几个字。
但是不要紧,女士们坚信,她们很快就会认识的。
两天前,夏小鸥在例行的讨论会上,就《向日葵女子公学》办学宗旨向全体大会作了报告,她强调,这个学校将诞生澳洲联邦的第一代受过教育的女性,如今,尽管她们的年龄参差不齐,但她们将是这个新世界第一批受到“三年制成人正规教育”的女人。
“三年制成人正规教育”是以杜娜夏小鸥为主导的教育暨考试委员会提出的一个成年人初等教育“过渡计划”。
这个教育考试委员会也是在那天新成立的一个教育管理机构。
该委员会隶属于全体大会的最高执行委员会,与生活物资管理委员会一样,成为一个正式的常设管理机构,并且将与生活物资管理委员一样长久存在下去。
后者成为日后的澳洲联邦财政部的雏形,而这个新成立的委员会则是后来的“联邦教育考试委员会”的前身。
这个委员会的成员除了全体成年的穿越者女士们外,还有包括孙老、老巴、李俊明、朱北国等人。
夏小鸥女士高票当选为该委员会的主席。
委员会的第一个决议是关于这批“女性贸易劳动力”的教育问题的,该决议要求所有年龄在二十岁以下的成年人文盲,无论男女,都应该强制性的接受这种“三年制成人”初级教育,否则将不会被授予澳洲联邦公民身份——哪怕你干满了八年工。
显然,这与旧世界的移民入籍考试很类似。
而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必须强制性地送入全日制学校进行“六年制初等义务教育”。
鉴于该决议内容无与伦比的政治正确和无懈可击,在那次全体会议上,无论是在红楼还是在妮可号和骄傲号那边,大伙最终是全票通过了这个提议......
由此,决议要求目前仍然暂时留在妮可号船舱里的一百多户汉人必须送自家的未成年人去学校学习,这些未成年男女一共有二十一人。
还好,这些原苏禄王国的汉人佃奴,如今的“联邦签约贸易劳动力”们,很爽快地让自家孩子去了学校,并没有出现大家担心的抵触情绪。
这让红楼里的女士们有些喜出望外,然而她们不知道的是,顾船长早就把功课做在前面了。
因为那二十一名孩子中的十五人属于六到十二岁之间,属于学龄儿童,早在妮可号上的时候,顾晋就已经让这些孩子去段乐越大夫那里上文化课了。
此时汉人父母回想起了在船上的日子,当时这些孩子们每天早上去段大夫的船舱学习,统一就餐,虽然只有晚上才回父母的舱房团聚,但这些父母从孩子们洋溢的笑脸上就能明白,去段大夫那里学习是一件好事。
对于孩子能有读书识字的机会这一点而言,是没有任何汉人父母表示反对的。
汉人们从小就被家族的长辈灌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毕竟耳濡目染之下,家族里的读书人就是高人一等,而且家族祠堂里最为显赫的祖宗牌位都是读书人的。
因此,汉人父母们不仅不会反对孩子读书,还会视为这是光宗耀祖的一个机会,是自家祖坟冒青烟的好兆头,很多父母还自发的找到段大夫那里,按着孩子的头给段乐越磕头,还说这天地君亲师乃人之五伦,犬子有幸得师父教诲,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云云。
对于家长们的举动,顾晋段大夫都很高兴,不过朱北国却以为这个现象非常的正常。
他认为,儒家学说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让一个民族无论贫富贵贱,都把读书和学有文化高尚这种观念印刻到了人们骨子里,这种文明教化之功还是可圈可点的。
因此段大夫一不小心成为了家长们认可的、这些孩子们的“恩师”。
所以当汉人父母们被告知,这些孩子要被直接送下船去上学时,父母们当然没有任何抵触,何况人家学校还管饭,一日三餐不花钱,还发衣服,尽管那些男孩子的头发给剪成了小和尚样,短袖短裤有些不伦不类,而女孩子的裙子确实有些令人羞耻,但这些流落异乡的汉人佃奴们知道自己是个什么身份,也明白对这些还真的没有说三道四的资格。
当然了,现在的向日葵女子公学其实是一所男女混和学校,没办法,竹园公学目前还只是一份工程图纸而已,当前也确实没有资源专门为了这十来个男生建起一所学校,至于这个竹园公学什么时候能修起来,目前谁也说不清楚,总之等什么时候有了足够多的学生后再说吧。
于是那座竹楼就成为这些男孩子们暂时的宿舍,而那座砖瓦两层楼房则成为女生宿舍,好在那里面的条件很不错,粉墙水泥地,玻璃窗户和各种家具。
康达王占五还专门拉了一条输电线给学校供电,教室和包括男生宿舍在内,每个宿舍房间里还有照明用的电灯,不过,为了简化管理节省资源,全宿舍只有一个总电源开关,就设在夏校长的办公室里,每天晚上十点中准时熄灯。(未完待续)
她们应该是女神吧?
那皮肤,好像只有那些贵人家里的玉雕像才能与之媲美吧,女奴们看呆了,甚至对于久处舟船之后辄回地面时的摇弋感都减轻了许多。
女奴们在“众女神”的带领下众上了火车,前面喷着烟尘的钢铁巨兽突然发出一声粗犷的鸣笛,顿时把坐在车厢里的女人们吓得尖叫起来......
过了不知道多久,女奴们终于来到一片空地上,她们看见那里有一道门,门边竖一块写着字的木牌。
不过,女奴们都不认识上面写的是什么,除了刘三娘,虽然她不认识那个“葵”字,但聪慧的她立刻读明白了大概,那里应该是给女子读书的地方。
对此,一直在关注这个传奇女子的夏小鸥注意到了她,刘三娘很快成为《向日葵女子公学》第一期成人班的班长……
此时,《向日葵女子公学》木牌就竖立在两扇用铁栅栏组成的大门边上。
两人高的竹编栅栏,围住了三排高脚竹楼,一片夯土平地和一座有两层楼的三角顶砖瓦水泥房。
这里的一切都是崭新的,空气里隐约还残留着新鲜竹木的气味。
这些校舍是留在家里的人们,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加班加点辛勤劳动后的成果。
虽然稍微显简陋,但所有的都是崭新的,所以看起来还不错。
此时此刻,校长夏小鸥和副校长兼教导主任杜娜女士站在学校的大门口,微笑着迎接第一批学生。
也是从此时此刻起,红楼里的女士们决心在这里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女士们坚信,向日葵女子公学,将是一个与这个时代的传统有些格格不入,但绝对是引领新时代潮流的地方。
“妇女兴则家国兴”
那是这座砖混结构的两层小楼的粉墙上用红色颜料书写的几个大字,繁体的。虽然刚刚进入学校大门的女人们几乎没有人认识这几个字。
但是不要紧,女士们坚信,她们很快就会认识的。
两天前,夏小鸥在例行的讨论会上,就《向日葵女子公学》办学宗旨向全体大会作了报告,她强调,这个学校将诞生澳洲联邦的第一代受过教育的女性,如今,尽管她们的年龄参差不齐,但她们将是这个新世界第一批受到“三年制成人正规教育”的女人。
“三年制成人正规教育”是以杜娜夏小鸥为主导的教育暨考试委员会提出的一个成年人初等教育“过渡计划”。
这个教育考试委员会也是在那天新成立的一个教育管理机构。
该委员会隶属于全体大会的最高执行委员会,与生活物资管理委员会一样,成为一个正式的常设管理机构,并且将与生活物资管理委员一样长久存在下去。
后者成为日后的澳洲联邦财政部的雏形,而这个新成立的委员会则是后来的“联邦教育考试委员会”的前身。
这个委员会的成员除了全体成年的穿越者女士们外,还有包括孙老、老巴、李俊明、朱北国等人。
夏小鸥女士高票当选为该委员会的主席。
委员会的第一个决议是关于这批“女性贸易劳动力”的教育问题的,该决议要求所有年龄在二十岁以下的成年人文盲,无论男女,都应该强制性的接受这种“三年制成人”初级教育,否则将不会被授予澳洲联邦公民身份——哪怕你干满了八年工。
显然,这与旧世界的移民入籍考试很类似。
而对于未成年人而言,必须强制性地送入全日制学校进行“六年制初等义务教育”。
鉴于该决议内容无与伦比的政治正确和无懈可击,在那次全体会议上,无论是在红楼还是在妮可号和骄傲号那边,大伙最终是全票通过了这个提议......
由此,决议要求目前仍然暂时留在妮可号船舱里的一百多户汉人必须送自家的未成年人去学校学习,这些未成年男女一共有二十一人。
还好,这些原苏禄王国的汉人佃奴,如今的“联邦签约贸易劳动力”们,很爽快地让自家孩子去了学校,并没有出现大家担心的抵触情绪。
这让红楼里的女士们有些喜出望外,然而她们不知道的是,顾船长早就把功课做在前面了。
因为那二十一名孩子中的十五人属于六到十二岁之间,属于学龄儿童,早在妮可号上的时候,顾晋就已经让这些孩子去段乐越大夫那里上文化课了。
此时汉人父母回想起了在船上的日子,当时这些孩子们每天早上去段大夫的船舱学习,统一就餐,虽然只有晚上才回父母的舱房团聚,但这些父母从孩子们洋溢的笑脸上就能明白,去段大夫那里学习是一件好事。
对于孩子能有读书识字的机会这一点而言,是没有任何汉人父母表示反对的。
汉人们从小就被家族的长辈灌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毕竟耳濡目染之下,家族里的读书人就是高人一等,而且家族祠堂里最为显赫的祖宗牌位都是读书人的。
因此,汉人父母们不仅不会反对孩子读书,还会视为这是光宗耀祖的一个机会,是自家祖坟冒青烟的好兆头,很多父母还自发的找到段大夫那里,按着孩子的头给段乐越磕头,还说这天地君亲师乃人之五伦,犬子有幸得师父教诲,是前世修来的福分云云。
对于家长们的举动,顾晋段大夫都很高兴,不过朱北国却以为这个现象非常的正常。
他认为,儒家学说虽然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但让一个民族无论贫富贵贱,都把读书和学有文化高尚这种观念印刻到了人们骨子里,这种文明教化之功还是可圈可点的。
因此段大夫一不小心成为了家长们认可的、这些孩子们的“恩师”。
所以当汉人父母们被告知,这些孩子要被直接送下船去上学时,父母们当然没有任何抵触,何况人家学校还管饭,一日三餐不花钱,还发衣服,尽管那些男孩子的头发给剪成了小和尚样,短袖短裤有些不伦不类,而女孩子的裙子确实有些令人羞耻,但这些流落异乡的汉人佃奴们知道自己是个什么身份,也明白对这些还真的没有说三道四的资格。
当然了,现在的向日葵女子公学其实是一所男女混和学校,没办法,竹园公学目前还只是一份工程图纸而已,当前也确实没有资源专门为了这十来个男生建起一所学校,至于这个竹园公学什么时候能修起来,目前谁也说不清楚,总之等什么时候有了足够多的学生后再说吧。
于是那座竹楼就成为这些男孩子们暂时的宿舍,而那座砖瓦两层楼房则成为女生宿舍,好在那里面的条件很不错,粉墙水泥地,玻璃窗户和各种家具。
康达王占五还专门拉了一条输电线给学校供电,教室和包括男生宿舍在内,每个宿舍房间里还有照明用的电灯,不过,为了简化管理节省资源,全宿舍只有一个总电源开关,就设在夏校长的办公室里,每天晚上十点中准时熄灯。(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