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合练(求订阅月票)-士兵突击之重新来过(樱楠枫)
第三百五十七章 合练(求订阅月票)-士兵突击之重新来过(樱楠枫)-从士兵突击开始崛起-笔趣阁
从士兵突击开始崛起
作者:咳嗽的胖子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当天晚上,一营会议室。
“介绍一下,这是本次将要和我们一起进行跨区域演习的伙伴,a大队袁朗中队长。当然,还有其中队的各个小队长。我想各位刚才已经熟悉了,在此就不过多介绍了。”会议上高城说道。
“同为陆军部队,虽然我们双方的作战模式类似。但是肯定会有内在差别,接下来的日子,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我们双方的差别进行磨合,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打法,形成合力,保证在此次演习中不会出现战术性失误。”高城继续安排道。
“a大队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不管是以前在演习场上,还是在其他任务重的对接,我们都接触过不少次。所以,这次我们必须要在接下来半个月内完成这次磨合,大家有没有信心?”高城问道。
“有!”会议室里面传出了肯定的回答。
“很好,接下来由袁队长发言。”高城示意袁朗讲两句。
“各位,按说这次演习是由高营长总体安排作战的,但是高营长既然让我说两句,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袁朗也不客气,张口就来好像搞的跟要夺权似的。
“关于此次演习,我不清楚一营对于疆省地区是如何认知的。有没有在那里进行过实地考察或者整训,如果没有,或者只是在资料里看到过,那么你们不妨把资料里面的内容扩大几倍来应对。”袁朗刚发言,就提出了一个算是经验之谈的话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作为最早一支应对全区域,全地形作战的特种大队,我们大队曾进行过多次的跨区域训练演习。在疆省我们也曾经进行过驻训,那一次也是刻骨铭心的一次。”说到这里袁朗更加严肃了。
要说西北地区驻训,一营也是有过这种经验的。就是那次跨**演,他们曾在马兰基地待过一段时间,但是没有体会到当地严酷的环境。
“高寒山地,缺氧环境这是你们首先要克服的。作为军人我知道大家有钢铁般的意志,但是意志只能让你支持着不倒下,想要保证能够正常作战,还是需要提前适应的。”袁朗解释道。
“我们大队曾在当地进行过为期一月的训练,可以说是我们为数不多的不想回忆的一次驻训。战士们头晕,呕吐是常见的,最可怕的就是生病,一旦处置不好,那就会出现生命危险。”袁朗继续强调。
这倒不是他给一营泄气,而是上一层保险。他清楚高城带兵的理念,比他们特种部队还要“激进”。虽然这样带出来的兵硬茬子比较多,但是想要与环境做抗争,还是需要考虑实际情况的。
他这是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们,让他们做好准备,别认为任何情况只需要坚强的意志就可以克服,那是在拿战士的性命做赌注。
高城也明白袁朗为什么这么说,他当然清楚当地环境气候,否则就不会安排部队提前半个月进行开拔了。
“接下来你们需要面对的就是装备问题,当地现在气温可以达到零下十度以下,演习开始后,气温可能会达到零下二十度以下。冰雪厚度可能会严重影响部队机动能力,对于这一点作为机械化部队也需要大家注意。”袁朗分享到。
这一点高城他们也做了安排,但是对于袁朗的分享,他们没有打断,毕竟这是人家的经验之谈,对于他们的“纸上谈兵”还是有吸收借鉴地方的。
“最后就要说咱们双方的战术打法了,有幸与一营进行过一次演习对抗。贵方的战术理念我们也曾经总结过,战斗模式编组化,模块化。可以说,这与我们的战斗模式类似,是放大版的特种小队。”袁朗总结道。
“因此,在作战模式上我们存在的分歧不是太大。与其说是战斗模式不同,不如说是战斗任务不同导致的过程不同。”袁朗分析道。
这倒是肯定的,在正面战场上,特种部队确实不会有太过亮眼的表现,他们的功能决定他们不会太多的接敌作战,更多的是类似斩首,或者破坏重要战略要地以及侦查功能。
所以,袁朗现在说的这些其实就是为了强调,他们在于一营合作的时候,其实是互补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互补,形成合力。
袁朗的讲话到此为止,毕竟这里不是他的主场,高城让他发言也是因为他作为a大队来此的负责人,不能让人家没有一点存在感吧。
会议结束后,高城强调明天会有一次简单的合练,主要就是让双方清楚各自的训练特色,以及作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双方更好的融合。
“老高,其实对于明天的合练,意义不大。”会议结束后,高城与袁朗一起步行往回走着。
“嗯,我知道。”高城点头应是。
这一点高城当然清楚,对于他们营的优势与缺点,他认知的比谁都清楚。对于a大队的作战能力,他也是略知一二。
关于如何让这两支具有不同作战功能的部队融合,高城心里已经有数了,估计袁朗自己内心也清楚。
高城他们一营不管是控制指挥,火力协调,综合保障等方面都有不错的建树,但是唯独一点在情报侦查方面有所欠缺。
其实也不能算是欠缺,要是相对于普通序列部队,他们侦察排的功能一点也不弱,但是此次演习对手可不弱。
而且高城对于他们营的定位也不只是这样,所以他们现在这个短板就显得很突兀。
“我这么安排,主要是想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双方。接下来你们中队的任务更多的会是侦察方面的,这一点你们没有异义吧?”高城问道。
“当然,老本行了。你就是让我们做突击连,我们估计也没有你们部队做的好。”袁朗笑道。
他还以为高城打算打乱编制,让他们做一些其他兵种的任务。虽然他们中队可以执行,但是这算是自废武功了,毕竟他们的拿手好戏就是侦察破敌,正面硬刚使用他们还不如一支坦克连来的好。
第二天,一营战术训练场。
伴随着3发红色信号弹划过天空,一营与a大队袁朗中队组织的营战术演练拉开战幕。指挥所内,一营指挥员综合研判各路信息,迅速制定作战方案,一道道作战指令很快下达各战位。
随即,步兵、侦察、防化、工兵、通信等多兵种模块化编组进入战斗状态。
演练开始后,一营面对“敌”坚固的火力点和防御工事,指挥员细化区分远、中、近目标,指挥各火力单元进行精确打击,不同兵种相互配合、密切协同。
其对手是由a大队进行扮演,在组织营战术训练中,他们针对复杂环境下作战特点,采取模拟干扰、同装互扰、近频自扰等方法,逼真模拟各型干扰装备、无线电台的电子信号,增强实战性。
高密度配置用频装备,提高演练地域单位面积电波辐射信号密度,增加自扰互扰概率;压缩可用频率使用范围,增加保护频率数量,增大频谱占用度,构建重度复杂环境。
他们紧扣未来作战地形、气象、水文等情况对装甲步兵行动的影响,从难设置作业条件,从严选择作业地形,立足复杂情况构想战术背景,使演练充满“火药味”。
随着导调中心一道道指令的发出,对抗变得异常激烈。“红军一营”指挥员采用多种手段,向“蓝军a大队”发起猛烈攻击,“蓝军”节节败退。正当“红军”准备发起全线进攻时,“蓝军”辅之以强大的信号干扰,使“红军”火炮雷达、通信指挥、信息传输中断。
“红军”指挥员不甘示弱,用配属的电子战小分队,出其不意地发起网络攻击。“蓝军”迅速实施反击,双方很快胶着在一起,一时难分伯仲。
当突破“蓝军”前沿阵地的分队向纵深攻击时,突遭“敌”多个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锁,进攻一度受挫。
一营指挥员根据战场侦察获得的信息,果断发出指令:“右后侧山谷为雷达盲区,侦察分队从此处实施机降突击!”10余分钟后,数十名侦察兵乘直升机迂回机降“敌”后展开破袭,与正面进攻分队前后呼应,一举端掉“敌”火力点。
“介绍一下,这是本次将要和我们一起进行跨区域演习的伙伴,a大队袁朗中队长。当然,还有其中队的各个小队长。我想各位刚才已经熟悉了,在此就不过多介绍了。”会议上高城说道。
“同为陆军部队,虽然我们双方的作战模式类似。但是肯定会有内在差别,接下来的日子,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我们双方的差别进行磨合,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战术打法,形成合力,保证在此次演习中不会出现战术性失误。”高城继续安排道。
“a大队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不管是以前在演习场上,还是在其他任务重的对接,我们都接触过不少次。所以,这次我们必须要在接下来半个月内完成这次磨合,大家有没有信心?”高城问道。
“有!”会议室里面传出了肯定的回答。
“很好,接下来由袁队长发言。”高城示意袁朗讲两句。
“各位,按说这次演习是由高营长总体安排作战的,但是高营长既然让我说两句,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袁朗也不客气,张口就来好像搞的跟要夺权似的。
“关于此次演习,我不清楚一营对于疆省地区是如何认知的。有没有在那里进行过实地考察或者整训,如果没有,或者只是在资料里看到过,那么你们不妨把资料里面的内容扩大几倍来应对。”袁朗刚发言,就提出了一个算是经验之谈的话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作为最早一支应对全区域,全地形作战的特种大队,我们大队曾进行过多次的跨区域训练演习。在疆省我们也曾经进行过驻训,那一次也是刻骨铭心的一次。”说到这里袁朗更加严肃了。
要说西北地区驻训,一营也是有过这种经验的。就是那次跨**演,他们曾在马兰基地待过一段时间,但是没有体会到当地严酷的环境。
“高寒山地,缺氧环境这是你们首先要克服的。作为军人我知道大家有钢铁般的意志,但是意志只能让你支持着不倒下,想要保证能够正常作战,还是需要提前适应的。”袁朗解释道。
“我们大队曾在当地进行过为期一月的训练,可以说是我们为数不多的不想回忆的一次驻训。战士们头晕,呕吐是常见的,最可怕的就是生病,一旦处置不好,那就会出现生命危险。”袁朗继续强调。
这倒不是他给一营泄气,而是上一层保险。他清楚高城带兵的理念,比他们特种部队还要“激进”。虽然这样带出来的兵硬茬子比较多,但是想要与环境做抗争,还是需要考虑实际情况的。
他这是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他们,让他们做好准备,别认为任何情况只需要坚强的意志就可以克服,那是在拿战士的性命做赌注。
高城也明白袁朗为什么这么说,他当然清楚当地环境气候,否则就不会安排部队提前半个月进行开拔了。
“接下来你们需要面对的就是装备问题,当地现在气温可以达到零下十度以下,演习开始后,气温可能会达到零下二十度以下。冰雪厚度可能会严重影响部队机动能力,对于这一点作为机械化部队也需要大家注意。”袁朗分享到。
这一点高城他们也做了安排,但是对于袁朗的分享,他们没有打断,毕竟这是人家的经验之谈,对于他们的“纸上谈兵”还是有吸收借鉴地方的。
“最后就要说咱们双方的战术打法了,有幸与一营进行过一次演习对抗。贵方的战术理念我们也曾经总结过,战斗模式编组化,模块化。可以说,这与我们的战斗模式类似,是放大版的特种小队。”袁朗总结道。
“因此,在作战模式上我们存在的分歧不是太大。与其说是战斗模式不同,不如说是战斗任务不同导致的过程不同。”袁朗分析道。
这倒是肯定的,在正面战场上,特种部队确实不会有太过亮眼的表现,他们的功能决定他们不会太多的接敌作战,更多的是类似斩首,或者破坏重要战略要地以及侦查功能。
所以,袁朗现在说的这些其实就是为了强调,他们在于一营合作的时候,其实是互补的问题。关键在于如何互补,形成合力。
袁朗的讲话到此为止,毕竟这里不是他的主场,高城让他发言也是因为他作为a大队来此的负责人,不能让人家没有一点存在感吧。
会议结束后,高城强调明天会有一次简单的合练,主要就是让双方清楚各自的训练特色,以及作战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双方更好的融合。
“老高,其实对于明天的合练,意义不大。”会议结束后,高城与袁朗一起步行往回走着。
“嗯,我知道。”高城点头应是。
这一点高城当然清楚,对于他们营的优势与缺点,他认知的比谁都清楚。对于a大队的作战能力,他也是略知一二。
关于如何让这两支具有不同作战功能的部队融合,高城心里已经有数了,估计袁朗自己内心也清楚。
高城他们一营不管是控制指挥,火力协调,综合保障等方面都有不错的建树,但是唯独一点在情报侦查方面有所欠缺。
其实也不能算是欠缺,要是相对于普通序列部队,他们侦察排的功能一点也不弱,但是此次演习对手可不弱。
而且高城对于他们营的定位也不只是这样,所以他们现在这个短板就显得很突兀。
“我这么安排,主要是想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双方。接下来你们中队的任务更多的会是侦察方面的,这一点你们没有异义吧?”高城问道。
“当然,老本行了。你就是让我们做突击连,我们估计也没有你们部队做的好。”袁朗笑道。
他还以为高城打算打乱编制,让他们做一些其他兵种的任务。虽然他们中队可以执行,但是这算是自废武功了,毕竟他们的拿手好戏就是侦察破敌,正面硬刚使用他们还不如一支坦克连来的好。
第二天,一营战术训练场。
伴随着3发红色信号弹划过天空,一营与a大队袁朗中队组织的营战术演练拉开战幕。指挥所内,一营指挥员综合研判各路信息,迅速制定作战方案,一道道作战指令很快下达各战位。
随即,步兵、侦察、防化、工兵、通信等多兵种模块化编组进入战斗状态。
演练开始后,一营面对“敌”坚固的火力点和防御工事,指挥员细化区分远、中、近目标,指挥各火力单元进行精确打击,不同兵种相互配合、密切协同。
其对手是由a大队进行扮演,在组织营战术训练中,他们针对复杂环境下作战特点,采取模拟干扰、同装互扰、近频自扰等方法,逼真模拟各型干扰装备、无线电台的电子信号,增强实战性。
高密度配置用频装备,提高演练地域单位面积电波辐射信号密度,增加自扰互扰概率;压缩可用频率使用范围,增加保护频率数量,增大频谱占用度,构建重度复杂环境。
他们紧扣未来作战地形、气象、水文等情况对装甲步兵行动的影响,从难设置作业条件,从严选择作业地形,立足复杂情况构想战术背景,使演练充满“火药味”。
随着导调中心一道道指令的发出,对抗变得异常激烈。“红军一营”指挥员采用多种手段,向“蓝军a大队”发起猛烈攻击,“蓝军”节节败退。正当“红军”准备发起全线进攻时,“蓝军”辅之以强大的信号干扰,使“红军”火炮雷达、通信指挥、信息传输中断。
“红军”指挥员不甘示弱,用配属的电子战小分队,出其不意地发起网络攻击。“蓝军”迅速实施反击,双方很快胶着在一起,一时难分伯仲。
当突破“蓝军”前沿阵地的分队向纵深攻击时,突遭“敌”多个暗堡猛烈的火力封锁,进攻一度受挫。
一营指挥员根据战场侦察获得的信息,果断发出指令:“右后侧山谷为雷达盲区,侦察分队从此处实施机降突击!”10余分钟后,数十名侦察兵乘直升机迂回机降“敌”后展开破袭,与正面进攻分队前后呼应,一举端掉“敌”火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