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阎海文牺牲不到一个月的时间,9月11日日本大阪《每日新闻》特派员木村毅发回日本国内的一则报道,在日本列岛引起了强烈震动。木村在文中叹道“我将士本拟生擒,但对此悲壮之最后,不能不深表敬意而厚加葬殓……此少年空军勇士之亡,虽如苞蕾摧残,遗香不允,然此多情多恨,深情向往之心情,虽为敌军,亦不能不令我全军将士一掬同情之泪也。”他甚至在文章最后惊呼:“中国已非昔日支那!”10月,日本东京新宿区举办了8月16日阎海文所使用的降落伞“中国空军勇士之友阎海文展览会”,展出其生前用过的飞行服、降落伞和手枪等遗物,这次公展竟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日本人。在展出20多天的时间里,东京市民络绎不绝,就连一向崇尚武士道的日本人已然忘记了英雄的国籍、身份,一张张面孔上无不充满敬意,甚至有人惋惜垂泪……。不久,东京的商业区序宿挂出写有“支那空军之勇士阎海文”的横幅,在一个橱窗里展示了阎海文的飞行服、降落伞、手枪、子弹壳等遗物。这些遗物,直至抗日战争结束后才回到了中国人民手中。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表。
中国空军第五大队进驻扬州机场后,刚开始是因为从未见过飞机、因为稀奇,扬州民众被西郊的飞机所吸引。而上海战事爆发后,日军军机频繁空袭南京、扬州,在目睹**军机从扬州机场起飞凌空迎战日军军机的英姿与凶险后,扬州民众就将**飞机视为保护神。尤其是有心人看到扬州机场起飞的飞机越来越少,随之扬州空军的牺牲自然很快成为扬州民众热议的话题,加之后来从报纸上看到的新闻报道,扬州民众得知中国空军更多的英勇事迹与壮烈牺牲,扬州民众对英雄的中国空军充满了敬意,他们把扬州空军、中国空军视为战神,视为和平的象征,视为吉祥物。很快,飞机纹饰也随之成为扬州那一时期流行装饰图样被印刷在火柴盒上、被刺绣于水烟袋上,被绘画于瓷器上……当然,更少不了被装饰在各类金银首饰上。扬州县城出产的飞机金银饰大致有戒指、手镯、双尖发簪、耳坠、帽花等,它们制作工艺都是钢模压铸,但由于后来扬州沦陷后,扬州县城对外交通几近完全阻隔,因此金银饰品模具的制作都是在本地银楼匠人手中完成,相比于同期开模技术最高的上海,这些金银饰品造型、线条相对简洁,而更是因为这一原因,扬州的飞机饰品显得更加质朴粗犷,彰显了扬州县城独特的风格和抗战文化。
八月十八日二十三时四十分,南京航空委员会下发《空军作战命令第七号》,明确了扬州机场的任务:第五大队明(十九)日,携加油箱于十二时,在上海巡逻一小时至十二时,离沪仍返驻地,专捕敌之轰炸机或战斗侦察机而击灭之,避免与敌驱逐机在空中决战,当攻击敌轰炸机或侦察机时,须确空明瞭敌有无掩护之驱逐机在其上空。
八月十九日九时四十五分,第五大队大队长丁纪徐率领十二架霍克三式驱逐机机群,从扬州机场起飞,编成六个分队,每队二架,排成梯形,在六千英尺高度沿长江向下游方向准备飞临上海空域,出击目标是搜索截击敌轰炸机和侦察机。机群飞越苏州以北,遭遇日军轰炸机五架,驱逐机四架,日军驱逐机高度较我机约高二千英尺。根据南京航空委员会《空军作战命令第七号》中明确的战术指导,机群回避与日军驱逐机空战,避免战损。因此,当敌机对着第五大队机群冲击而来的时候,机群立即加速上升,上升到九千英尺高度。日军机群发现中国空军有避战之势,自觉护航目的达到,与对方空中缠斗,轰炸机占不了便宜,加上日军轰炸机因上空性能较差,日军机群迅速钻到云层之中逃遁。就此,扬州第五大队丧失了一次歼敌的有利机会。因为要回避与日军驱逐机作战,丁纪徐并没有率机群追击,在十一时许才率领机群调整飞行队形,飞临上海空域,在一万二千英尺高度巡航,历时一小时未见敌机踪影,在下午一时机群返回扬州。
在这一天,扬州机场还响起三次警报,机场值班室在十二时三十分,十五时、十八时三次接敌机突袭的电话,战机紧急起飞临空,在附近空域巡航警戒,都没有发现日军飞机。十九时二十分,扬州机场上空突然传来飞机轰鸣声,日军机群飞经机场,所幸的是日军机群并没有轰炸扬州机场。扬州机场只是一个后备机场,又是仓促投入使用,加上**防空力量不足,机场根本没有部署防空火力。飞行员们看着凌空飞来的日军飞机,心都悬到了嗓子眼。值班飞机立即起飞追击,日军机群早已杳无踪影,刚刚起飞的飞机又不得不短暂不滞空巡航之后返回机场。
8月19日晚上,扬州林家老宅,一家人照例又坐在了小院。看着皎洁的月色,小院里的每一个人没有了往常赏月的闲情逸致,都在揪心北平、上海的战事,都在忧心出行在上海的家人。
上海的战事,林家人是从8月14日的报纸上知道的,而在这一天也从坊间听说了邻县十二圩镇被轰炸的事情。
自从十二圩镇被轰炸,林家人都意识到战争真的来了,并且战争并不像北平那么遥不可及,战争已经实实在在地威胁到十二圩这个小镇。谁也不知道日军为什么会轰炸十二圩这个小镇?但是,既然十二圩小镇已经被轰炸,那么近在咫尺的扬州被日军飞机“光临”也不会太远了。
从八月十四日起,扬州机场**战机频繁起降,还有八月十六日在扬州上空发生的空战,无不令人惊骇。让林家人、扬州人感觉庆幸的是,扬州驻扎了**空军,这些飞机成了扬州县城安全的保护神。扬州机场飞机频繁起降的轰鸣,打破了扬州的宁静。即使是每天听到这些震天的轰响,林家人仍然觉得扬州还算是安全的,相比起来,位于上海的福伯和孩子们,却让小院中每一个人更加担忧与牵挂。
自从知道了上海的战事,每天晚上大家好像要开家庭会议一般,聚在小院乘凉,议论着上海的战事。
也许是因为林小诚夫妇在上海行医,也许是因为亲家在上海,也许是因为福伯带着两个孩子去了上海,也许是因为这个中医世家的家国情怀,总之,林家人特别关注这上海的战事。
中国空军第五大队进驻扬州机场后,刚开始是因为从未见过飞机、因为稀奇,扬州民众被西郊的飞机所吸引。而上海战事爆发后,日军军机频繁空袭南京、扬州,在目睹**军机从扬州机场起飞凌空迎战日军军机的英姿与凶险后,扬州民众就将**飞机视为保护神。尤其是有心人看到扬州机场起飞的飞机越来越少,随之扬州空军的牺牲自然很快成为扬州民众热议的话题,加之后来从报纸上看到的新闻报道,扬州民众得知中国空军更多的英勇事迹与壮烈牺牲,扬州民众对英雄的中国空军充满了敬意,他们把扬州空军、中国空军视为战神,视为和平的象征,视为吉祥物。很快,飞机纹饰也随之成为扬州那一时期流行装饰图样被印刷在火柴盒上、被刺绣于水烟袋上,被绘画于瓷器上……当然,更少不了被装饰在各类金银首饰上。扬州县城出产的飞机金银饰大致有戒指、手镯、双尖发簪、耳坠、帽花等,它们制作工艺都是钢模压铸,但由于后来扬州沦陷后,扬州县城对外交通几近完全阻隔,因此金银饰品模具的制作都是在本地银楼匠人手中完成,相比于同期开模技术最高的上海,这些金银饰品造型、线条相对简洁,而更是因为这一原因,扬州的飞机饰品显得更加质朴粗犷,彰显了扬州县城独特的风格和抗战文化。
八月十八日二十三时四十分,南京航空委员会下发《空军作战命令第七号》,明确了扬州机场的任务:第五大队明(十九)日,携加油箱于十二时,在上海巡逻一小时至十二时,离沪仍返驻地,专捕敌之轰炸机或战斗侦察机而击灭之,避免与敌驱逐机在空中决战,当攻击敌轰炸机或侦察机时,须确空明瞭敌有无掩护之驱逐机在其上空。
八月十九日九时四十五分,第五大队大队长丁纪徐率领十二架霍克三式驱逐机机群,从扬州机场起飞,编成六个分队,每队二架,排成梯形,在六千英尺高度沿长江向下游方向准备飞临上海空域,出击目标是搜索截击敌轰炸机和侦察机。机群飞越苏州以北,遭遇日军轰炸机五架,驱逐机四架,日军驱逐机高度较我机约高二千英尺。根据南京航空委员会《空军作战命令第七号》中明确的战术指导,机群回避与日军驱逐机空战,避免战损。因此,当敌机对着第五大队机群冲击而来的时候,机群立即加速上升,上升到九千英尺高度。日军机群发现中国空军有避战之势,自觉护航目的达到,与对方空中缠斗,轰炸机占不了便宜,加上日军轰炸机因上空性能较差,日军机群迅速钻到云层之中逃遁。就此,扬州第五大队丧失了一次歼敌的有利机会。因为要回避与日军驱逐机作战,丁纪徐并没有率机群追击,在十一时许才率领机群调整飞行队形,飞临上海空域,在一万二千英尺高度巡航,历时一小时未见敌机踪影,在下午一时机群返回扬州。
在这一天,扬州机场还响起三次警报,机场值班室在十二时三十分,十五时、十八时三次接敌机突袭的电话,战机紧急起飞临空,在附近空域巡航警戒,都没有发现日军飞机。十九时二十分,扬州机场上空突然传来飞机轰鸣声,日军机群飞经机场,所幸的是日军机群并没有轰炸扬州机场。扬州机场只是一个后备机场,又是仓促投入使用,加上**防空力量不足,机场根本没有部署防空火力。飞行员们看着凌空飞来的日军飞机,心都悬到了嗓子眼。值班飞机立即起飞追击,日军机群早已杳无踪影,刚刚起飞的飞机又不得不短暂不滞空巡航之后返回机场。
8月19日晚上,扬州林家老宅,一家人照例又坐在了小院。看着皎洁的月色,小院里的每一个人没有了往常赏月的闲情逸致,都在揪心北平、上海的战事,都在忧心出行在上海的家人。
上海的战事,林家人是从8月14日的报纸上知道的,而在这一天也从坊间听说了邻县十二圩镇被轰炸的事情。
自从十二圩镇被轰炸,林家人都意识到战争真的来了,并且战争并不像北平那么遥不可及,战争已经实实在在地威胁到十二圩这个小镇。谁也不知道日军为什么会轰炸十二圩这个小镇?但是,既然十二圩小镇已经被轰炸,那么近在咫尺的扬州被日军飞机“光临”也不会太远了。
从八月十四日起,扬州机场**战机频繁起降,还有八月十六日在扬州上空发生的空战,无不令人惊骇。让林家人、扬州人感觉庆幸的是,扬州驻扎了**空军,这些飞机成了扬州县城安全的保护神。扬州机场飞机频繁起降的轰鸣,打破了扬州的宁静。即使是每天听到这些震天的轰响,林家人仍然觉得扬州还算是安全的,相比起来,位于上海的福伯和孩子们,却让小院中每一个人更加担忧与牵挂。
自从知道了上海的战事,每天晚上大家好像要开家庭会议一般,聚在小院乘凉,议论着上海的战事。
也许是因为林小诚夫妇在上海行医,也许是因为亲家在上海,也许是因为福伯带着两个孩子去了上海,也许是因为这个中医世家的家国情怀,总之,林家人特别关注这上海的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