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都已说到这个地步,吴三桂感觉该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而且也的确再无话可说,于是命人速回山海关,紧急调用两百匹骡马和大批粮草,以供吴三辅做人质时自用。
之所以舍近求远,要从十多里地之外的山海关城内调拨骡马,倒不是他舍不得三千大军中现成的战马,而是随军口粮他们一口都随身携带,否则,三千大军将粮食让出来,也足够吴三辅百人之用了。
所以,既然还得回城筹措粮草,那再用战马当骡马使用,可就有些大材小用甚至暴殄天物了。
而且十多里地,也就个把时辰的事情。
同时,吴三桂还可以借这个调粮的借口,在这里多留一刻。
阿济格不知是计,见吴三桂如此郑重其事地开始执行他本来只是随口一说、一试的安排,也就不好再催促赶他们走人了。
而且,既然吴三桂真的开始按他说的动了,他这边马上也面临着挑选合适人选和调配相应兵马,去山海关驻守事宜。
在随行的一众幕僚和战将之间,阿济格看了又看,最后将目光锁定在叶臣、阿山、车尔格以及博洛这四人身上。
阿济格要安插一支兵马到山海关城内,四人自然在旁是听得清清楚楚。
这是一个神来之笔!
四人刚才暗自交换了一下眼神,颇为自家的王爷能有如此眼界和韬略,而感到一丝惊讶。
现在见阿济格只是盯着他们四人看,四人不由得又对视一眼,叶臣随即点点头,出其不意地出动站出来请缨道:
“王爷,既然吴家四公子入我军中,那就有卑职代表王爷,去平西伯那边吧?”
没想到,阿济格的心里,正好也是倾向于叶臣。
因为,叶臣虽然是他的心腹爱将兼帐前幕僚,而且还是地地道道的汉人出身。
但实际上哩,他祖上三代,也像关外佟氏一门那样,早就变成了披着汉人面貌的地地道道后金人,其父辈也都从小生于斯长于斯在草原之上。
像这样的汉人家族,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整个满清皇室,也都无一例外地将他们视作自己的同根同族对待。甚至,有时与其他王公贵族有了矛盾,整个皇室还会更偏向于他们这些汉人根脚的满人。
所以,到了叶臣这一代,经过几代满汉通婚,像他们这种汉人,早就不算什么真正的汉人了,其忠诚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
见叶臣主动请缨,阿济格也就不再伤脑筋了,直接点头道:
“好,叶臣,此次匹马单枪驻守山海关,便由你主持整个军务。另外,除了你可以在三千大军中任意挑选军马外,本王再将十八侍卫拨给你两名,时刻护佑在你左右!”
拱卫整个京师皇室的兵马为专门的朗卫,但在这支朗卫中,真正贴身保护皇室的,却是朗卫精锐中的精锐——一支人数不过千人的侍卫营,个个最低都是各部落的十大勇士中的好手。
而这不过千人的侍卫营,即使是阿济格这样的“八大王”,分到他头上的侍卫,也不过三十人而已。
所以,在这个满清,若是有谁能得到一两个侍卫临时护卫,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
叶臣也是喜形于色,赶紧喜滋滋地接令谢恩道:
“多谢王爷眷顾,属下必不辱使命,静候王爷亲率大军威武进入山海关的那一刻!”
这句话说的,幸亏吴三桂不在旁边,否则心里不知会是什么滋味。
很快,两边都安排妥当。
山海关方面,也以最快速度将一应粮草及时送到。
于是,吴三辅几乎是一步三回头地引着他百人亲兵,加入到了阿济格的三千大军中。
而叶臣则表现相当不俗,在拜别了阿济格之后,便再也没有回头看一眼,带着他精挑细选的一个牛录兵马,混杂到了吴三桂的三千大军之中。
随后,便是两支大军,分道扬镳,各自消失在远处。
只是回程的路上,感觉到自己似乎已经可有可无的祖大乐,开始变得无比沮丧。
而且,他一直都想不通,在石河尽头的那片沼泽地,为何死的都是满清士卒,死相也是五花八门,除了极少数看上去是被刀枪砍杀所致,绝大多数似乎都是被某种奇怪的火器,所瞬间毙命!
而最大的悬案,还是这支被完虐的鞑子军,摄政王多尔衮到底在不在其中呢?
对于这个问题,吴三桂其实比祖大乐还要上心。
因为,这将直接关系到他和整个关宁铁骑的前程未来走向,甚至眼前的取舍啊!
吴三桂阴沉着脸,时而高兴,时而愤怒,时而又十分的失落。
他高兴的是,不管怎样,这次总算是与满清的最高层亲自见上面了,虽然不是多尔衮本人。
愤怒的是,现在他真的成了吴氏满门的孤家寡人,爱妾陈圆圆不知到了哪个男人手中,就连自己的父母兄弟,也都个个不是不知所踪,就是成为这样那样的人质,被别人扣在手中!
而更让他失落的是,刚刚在石河岸边,那个幸存的鞑子小兵,那忽然的一嗓子,若是真的话,多尔衮竟然是在那支被灭的鞑子军中,那这可就是天大事情了?
若真是那样,北投大计,可就要赶紧重新考量……
想着想着,他忽然脱口喊了出来:
“高第,高第,祖大乐呢,他现在何处?”
高第因为吴三辅的事情,也正自心里惴惴不安,听见喊声,赶紧凑上来小心道:
“伯爷,祖大乐么,他正在后面垂头丧气着哩。”
吴三桂哼一声,冷脸道:
“他倒自在,你去,教他速速来见本伯!”
祖大乐蔫蔫地赶过来,有些不知所措道:
“长伯,何事差遣?”
吴三桂看他一眼,忽然挤出一丝笑脸道:
“二舅,方才在石河尽头沼泽地旁,那突然钻出来的鞑子小兵,他说的话你也听见了?”
祖大乐怔忡地点点头,忽然来了精神,反眼望着吴三桂道:
“长伯,这件事你不要问我。老实说,在没有那个小兵之前,单是那片战场,我这心里,也早就心乱如麻了,你问我什么,现在也是白问!”
吴三桂不动声色,只是拿眼打量着祖大乐,半晌不言语,但再开口,便是直接直呼其名地单刀直入道:
“祖大乐,于公你是盛京那边的特命信使,我不问你问谁?”
“于私,你我是亲亲的甥舅,你有事不对我说又对谁说!”
“别瞒我了,二舅,其实你心里早就想清楚了,那多尔衮,十有**是在那支鞑子军中,是也不是?”
之所以舍近求远,要从十多里地之外的山海关城内调拨骡马,倒不是他舍不得三千大军中现成的战马,而是随军口粮他们一口都随身携带,否则,三千大军将粮食让出来,也足够吴三辅百人之用了。
所以,既然还得回城筹措粮草,那再用战马当骡马使用,可就有些大材小用甚至暴殄天物了。
而且十多里地,也就个把时辰的事情。
同时,吴三桂还可以借这个调粮的借口,在这里多留一刻。
阿济格不知是计,见吴三桂如此郑重其事地开始执行他本来只是随口一说、一试的安排,也就不好再催促赶他们走人了。
而且,既然吴三桂真的开始按他说的动了,他这边马上也面临着挑选合适人选和调配相应兵马,去山海关驻守事宜。
在随行的一众幕僚和战将之间,阿济格看了又看,最后将目光锁定在叶臣、阿山、车尔格以及博洛这四人身上。
阿济格要安插一支兵马到山海关城内,四人自然在旁是听得清清楚楚。
这是一个神来之笔!
四人刚才暗自交换了一下眼神,颇为自家的王爷能有如此眼界和韬略,而感到一丝惊讶。
现在见阿济格只是盯着他们四人看,四人不由得又对视一眼,叶臣随即点点头,出其不意地出动站出来请缨道:
“王爷,既然吴家四公子入我军中,那就有卑职代表王爷,去平西伯那边吧?”
没想到,阿济格的心里,正好也是倾向于叶臣。
因为,叶臣虽然是他的心腹爱将兼帐前幕僚,而且还是地地道道的汉人出身。
但实际上哩,他祖上三代,也像关外佟氏一门那样,早就变成了披着汉人面貌的地地道道后金人,其父辈也都从小生于斯长于斯在草原之上。
像这样的汉人家族,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整个满清皇室,也都无一例外地将他们视作自己的同根同族对待。甚至,有时与其他王公贵族有了矛盾,整个皇室还会更偏向于他们这些汉人根脚的满人。
所以,到了叶臣这一代,经过几代满汉通婚,像他们这种汉人,早就不算什么真正的汉人了,其忠诚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
见叶臣主动请缨,阿济格也就不再伤脑筋了,直接点头道:
“好,叶臣,此次匹马单枪驻守山海关,便由你主持整个军务。另外,除了你可以在三千大军中任意挑选军马外,本王再将十八侍卫拨给你两名,时刻护佑在你左右!”
拱卫整个京师皇室的兵马为专门的朗卫,但在这支朗卫中,真正贴身保护皇室的,却是朗卫精锐中的精锐——一支人数不过千人的侍卫营,个个最低都是各部落的十大勇士中的好手。
而这不过千人的侍卫营,即使是阿济格这样的“八大王”,分到他头上的侍卫,也不过三十人而已。
所以,在这个满清,若是有谁能得到一两个侍卫临时护卫,是一件十分荣耀的事情。
叶臣也是喜形于色,赶紧喜滋滋地接令谢恩道:
“多谢王爷眷顾,属下必不辱使命,静候王爷亲率大军威武进入山海关的那一刻!”
这句话说的,幸亏吴三桂不在旁边,否则心里不知会是什么滋味。
很快,两边都安排妥当。
山海关方面,也以最快速度将一应粮草及时送到。
于是,吴三辅几乎是一步三回头地引着他百人亲兵,加入到了阿济格的三千大军中。
而叶臣则表现相当不俗,在拜别了阿济格之后,便再也没有回头看一眼,带着他精挑细选的一个牛录兵马,混杂到了吴三桂的三千大军之中。
随后,便是两支大军,分道扬镳,各自消失在远处。
只是回程的路上,感觉到自己似乎已经可有可无的祖大乐,开始变得无比沮丧。
而且,他一直都想不通,在石河尽头的那片沼泽地,为何死的都是满清士卒,死相也是五花八门,除了极少数看上去是被刀枪砍杀所致,绝大多数似乎都是被某种奇怪的火器,所瞬间毙命!
而最大的悬案,还是这支被完虐的鞑子军,摄政王多尔衮到底在不在其中呢?
对于这个问题,吴三桂其实比祖大乐还要上心。
因为,这将直接关系到他和整个关宁铁骑的前程未来走向,甚至眼前的取舍啊!
吴三桂阴沉着脸,时而高兴,时而愤怒,时而又十分的失落。
他高兴的是,不管怎样,这次总算是与满清的最高层亲自见上面了,虽然不是多尔衮本人。
愤怒的是,现在他真的成了吴氏满门的孤家寡人,爱妾陈圆圆不知到了哪个男人手中,就连自己的父母兄弟,也都个个不是不知所踪,就是成为这样那样的人质,被别人扣在手中!
而更让他失落的是,刚刚在石河岸边,那个幸存的鞑子小兵,那忽然的一嗓子,若是真的话,多尔衮竟然是在那支被灭的鞑子军中,那这可就是天大事情了?
若真是那样,北投大计,可就要赶紧重新考量……
想着想着,他忽然脱口喊了出来:
“高第,高第,祖大乐呢,他现在何处?”
高第因为吴三辅的事情,也正自心里惴惴不安,听见喊声,赶紧凑上来小心道:
“伯爷,祖大乐么,他正在后面垂头丧气着哩。”
吴三桂哼一声,冷脸道:
“他倒自在,你去,教他速速来见本伯!”
祖大乐蔫蔫地赶过来,有些不知所措道:
“长伯,何事差遣?”
吴三桂看他一眼,忽然挤出一丝笑脸道:
“二舅,方才在石河尽头沼泽地旁,那突然钻出来的鞑子小兵,他说的话你也听见了?”
祖大乐怔忡地点点头,忽然来了精神,反眼望着吴三桂道:
“长伯,这件事你不要问我。老实说,在没有那个小兵之前,单是那片战场,我这心里,也早就心乱如麻了,你问我什么,现在也是白问!”
吴三桂不动声色,只是拿眼打量着祖大乐,半晌不言语,但再开口,便是直接直呼其名地单刀直入道:
“祖大乐,于公你是盛京那边的特命信使,我不问你问谁?”
“于私,你我是亲亲的甥舅,你有事不对我说又对谁说!”
“别瞒我了,二舅,其实你心里早就想清楚了,那多尔衮,十有**是在那支鞑子军中,是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