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玄幻大秦之九州暴君一品侠
第三百一十五章 寇可往,吾亦可往!-玄幻大秦之九州暴君一品侠-回到大秦做皇帝-笔趣阁
回到大秦做皇帝
作者:青灯说书人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到了那时,甚至于来说始皇帝就要考虑北地秦军的忠诚问题了,好好的一个儿子担任监军,放在了北地,却被胡人所杀或是俘虏,皇帝会如何想?
会不会认为这是北地的秦军对于皇子担任监军的不满?所以才故意放任?
即便嬴政不这么想,那北地的秦军至少也要背负一个饭桶之名,每年花着国家财政那么多钱,最后连监军都被胡人俘虏了,这简直就是**裸的一巴掌甩在了朝廷脸上。
如果真的发生了此事,想来想去,王离也不觉得嬴政会轻飘飘揭过这件事。
作为王翦的孙子,他在清楚不过了!
在北地啃了这么多年的沙子,他也算是想明白了!
当年他的祖父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伐楚,为何要请田?就是为了以安嬴政那一刻猜疑的心。
可后来,嬴政还是不放心,将他的大女儿嫁给了王翦,王离可是记得,当时他的祖父都已经八十多岁了!
而嫁过来的那位公主,十几岁而已,比他王离的年岁还要小上一些!
后来伐楚之役大胜,而后来他的父亲王贲,在覆灭六国的途中,亦是独掌一军,立下了无数功勋。
可以这么说,山东六国,大半都是他王家给灭掉的!
当时的王家何等风光,可是才不过十年,朝中还有多少人记得王家?作为王翦之孙,王贲之子,他只能在北地啃沙子,天天和胡人打交道,还要做蒙恬的副将。
而这一切幕后的推手,王离想的过来,就是当今的陛下。
在王离看来,当今的陛下,确实英武!的确是前无古人,后亦不会有来者的帝王。
不仅对于国事精准的把控,对于权谋,各方势力的平衡,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蒙家如今虽说势大,可是,在军中,要接受他王离的监督和制约,在朝中,李斯等一众文臣更是旗帜鲜明的和蒙家不对付。
可朝中又有蒙毅扶持,再加上冯去疾这个老狐狸背后的功勋故旧,可以让嬴政从容的在几方势力之中进行平衡,并且从容的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此微妙的布局,彼此之间,都有制约,换做一个一般的帝王,是断然做不到如此程度的。
而这一次扶苏来到北地担任监军,亦是让王离嗅到了王家再一次崛起的契机。
故而,不管基于何种原因,王离都不愿意看到扶苏有事。
只是,事情不会按照扶苏预想的发展,自然也不会按照王离的想法来进行。
进入了草原的扶苏,彻底回归了自由!
扶苏再也不需要考虑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不需要考虑彼此之间的协同等等问题,他现在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找到胡人的主力,然后将其彻底歼灭之。
而且,目前三万秦军在扶苏的手中如臂使指,与秦地之内的秦军大不一样。
“你们觉得如何?”扶苏已然将几位将领召集到了自己的身边,征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现在可不是搞一言堂的时候,秦军首次出塞,在此之前,无任何经验可循,故而,只有集思广益,才是最为正确的做法。
不管是蒙阖蒙拓兄弟二人,还是英布,扶苏俱是第一次来到茫茫的大草原,要想在这里歼灭胡人的主力并且保全自己,所依仗的自然不可能是个人的力量。
蒙阖想了想,道:“公子,臣自沮阳一路走来,发现胡人掳掠了不少人口,还有粮食等等物资,其行军速度必然大大减缓,我们只需按照原速行军,至多五日,便可找到胡人主力。”
蒙拓在一旁补充道:“此次出塞,我秦军三万多人马,携带有八万多匹战马,所携带粮草供应七八日不成问题。”
蒙拓一贯和底层士卒搅和在一起,故而,对于秦军士卒的情况颇为了解。对于每日每名士卒耗费多少粮草,蒙拓心中皆是大致有数。
英布望着地图,道:“公子,胡人此刻志得意满,而王离将军虽然给了他们一点教训,却并未追击,我想来,此刻胡人皆已经放松警惕,这一战,我秦军必胜。”
“秦军必胜!”众人眼中皆是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不破敌军,誓不回还!”扶苏缓缓举起了自己的手掌。
三人亦是伸出手掌,四人手掌放在一起,共同道:“不破敌军,誓不回还!”
大军在草原上缓缓行进,速度并未有多快!可与胡人的主力却是一点点在逼近,而这一切,胡人却是蒙在鼓里,仍然沉浸在从秦地劫掠,顺利回到草原的喜悦之中。
夜晚徐徐降临,三万秦军亦是在这草原上扎起了营地,大锅之中,烧起了热水。
这锅中的热水,用的自然是不可能扶苏从秦地所带,而是这草原上的河流。
得益于新军之中长水乡人的存在,即便在这茫茫的草原,亦是可以知道水源所在的位置。
而取来的水,扶苏亦是不许直接饮用,先是用木炭,布匹等等材料自制了简易的滤水器,过滤之后的水还要放在锅中煮沸,方才能饮用。
扶苏可不想因为饮用了不洁的水源,导致秦军大面积的非战斗减员。本来,秦军的人数就不多,若是再出现这种状况,那扶苏现在就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将这三万秦军带回去了,而不是伺机寻找胡人主力。
扶苏记得,霍去病英年早逝,就有专家猜测有可能是北伐匈奴的途中,误饮了不洁净的水源所致,虽然具体原因并未明确,可这一点,却是让扶苏引以为戒。
而从秦地带来的干净饮用水,自然是要先暂时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秦军初次深入草原,有很多的方面对于秦军来说十分陌生,故而,只有多加小心才是正道。
这样的经验对于秦军来说亦是宝贵的,为以后秦军的出塞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
“寇可往,吾亦可往!”望着繁星点点的天空,扶苏细细品味汉武帝这一句在明堂之上发出的呐喊,想起如今自己所做,心中亦是澎湃不已。
会不会认为这是北地的秦军对于皇子担任监军的不满?所以才故意放任?
即便嬴政不这么想,那北地的秦军至少也要背负一个饭桶之名,每年花着国家财政那么多钱,最后连监军都被胡人俘虏了,这简直就是**裸的一巴掌甩在了朝廷脸上。
如果真的发生了此事,想来想去,王离也不觉得嬴政会轻飘飘揭过这件事。
作为王翦的孙子,他在清楚不过了!
在北地啃了这么多年的沙子,他也算是想明白了!
当年他的祖父王翦率领六十万秦军伐楚,为何要请田?就是为了以安嬴政那一刻猜疑的心。
可后来,嬴政还是不放心,将他的大女儿嫁给了王翦,王离可是记得,当时他的祖父都已经八十多岁了!
而嫁过来的那位公主,十几岁而已,比他王离的年岁还要小上一些!
后来伐楚之役大胜,而后来他的父亲王贲,在覆灭六国的途中,亦是独掌一军,立下了无数功勋。
可以这么说,山东六国,大半都是他王家给灭掉的!
当时的王家何等风光,可是才不过十年,朝中还有多少人记得王家?作为王翦之孙,王贲之子,他只能在北地啃沙子,天天和胡人打交道,还要做蒙恬的副将。
而这一切幕后的推手,王离想的过来,就是当今的陛下。
在王离看来,当今的陛下,确实英武!的确是前无古人,后亦不会有来者的帝王。
不仅对于国事精准的把控,对于权谋,各方势力的平衡,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蒙家如今虽说势大,可是,在军中,要接受他王离的监督和制约,在朝中,李斯等一众文臣更是旗帜鲜明的和蒙家不对付。
可朝中又有蒙毅扶持,再加上冯去疾这个老狐狸背后的功勋故旧,可以让嬴政从容的在几方势力之中进行平衡,并且从容的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如此微妙的布局,彼此之间,都有制约,换做一个一般的帝王,是断然做不到如此程度的。
而这一次扶苏来到北地担任监军,亦是让王离嗅到了王家再一次崛起的契机。
故而,不管基于何种原因,王离都不愿意看到扶苏有事。
只是,事情不会按照扶苏预想的发展,自然也不会按照王离的想法来进行。
进入了草原的扶苏,彻底回归了自由!
扶苏再也不需要考虑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不需要考虑彼此之间的协同等等问题,他现在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找到胡人的主力,然后将其彻底歼灭之。
而且,目前三万秦军在扶苏的手中如臂使指,与秦地之内的秦军大不一样。
“你们觉得如何?”扶苏已然将几位将领召集到了自己的身边,征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现在可不是搞一言堂的时候,秦军首次出塞,在此之前,无任何经验可循,故而,只有集思广益,才是最为正确的做法。
不管是蒙阖蒙拓兄弟二人,还是英布,扶苏俱是第一次来到茫茫的大草原,要想在这里歼灭胡人的主力并且保全自己,所依仗的自然不可能是个人的力量。
蒙阖想了想,道:“公子,臣自沮阳一路走来,发现胡人掳掠了不少人口,还有粮食等等物资,其行军速度必然大大减缓,我们只需按照原速行军,至多五日,便可找到胡人主力。”
蒙拓在一旁补充道:“此次出塞,我秦军三万多人马,携带有八万多匹战马,所携带粮草供应七八日不成问题。”
蒙拓一贯和底层士卒搅和在一起,故而,对于秦军士卒的情况颇为了解。对于每日每名士卒耗费多少粮草,蒙拓心中皆是大致有数。
英布望着地图,道:“公子,胡人此刻志得意满,而王离将军虽然给了他们一点教训,却并未追击,我想来,此刻胡人皆已经放松警惕,这一战,我秦军必胜。”
“秦军必胜!”众人眼中皆是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不破敌军,誓不回还!”扶苏缓缓举起了自己的手掌。
三人亦是伸出手掌,四人手掌放在一起,共同道:“不破敌军,誓不回还!”
大军在草原上缓缓行进,速度并未有多快!可与胡人的主力却是一点点在逼近,而这一切,胡人却是蒙在鼓里,仍然沉浸在从秦地劫掠,顺利回到草原的喜悦之中。
夜晚徐徐降临,三万秦军亦是在这草原上扎起了营地,大锅之中,烧起了热水。
这锅中的热水,用的自然是不可能扶苏从秦地所带,而是这草原上的河流。
得益于新军之中长水乡人的存在,即便在这茫茫的草原,亦是可以知道水源所在的位置。
而取来的水,扶苏亦是不许直接饮用,先是用木炭,布匹等等材料自制了简易的滤水器,过滤之后的水还要放在锅中煮沸,方才能饮用。
扶苏可不想因为饮用了不洁的水源,导致秦军大面积的非战斗减员。本来,秦军的人数就不多,若是再出现这种状况,那扶苏现在就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将这三万秦军带回去了,而不是伺机寻找胡人主力。
扶苏记得,霍去病英年早逝,就有专家猜测有可能是北伐匈奴的途中,误饮了不洁净的水源所致,虽然具体原因并未明确,可这一点,却是让扶苏引以为戒。
而从秦地带来的干净饮用水,自然是要先暂时保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秦军初次深入草原,有很多的方面对于秦军来说十分陌生,故而,只有多加小心才是正道。
这样的经验对于秦军来说亦是宝贵的,为以后秦军的出塞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
“寇可往,吾亦可往!”望着繁星点点的天空,扶苏细细品味汉武帝这一句在明堂之上发出的呐喊,想起如今自己所做,心中亦是澎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