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初三的这场早朝是真正意义上赵祯自己施政理念意志的体现,除过宰相和个别人,朝廷的高层几乎在一天之内全换人了。
文彦博担任枢密使,由参知政事升任枢密使实际上是踏出了一大步,参知政事是副宰相,头上有宰相压着,同时还有三位同僚的掣肘,而枢密使就不一样了,这个职位代表了军方的最高职衔。
王尧臣担任三司使门当户对吧!张方平此次外放对他也是有好处的,下次回朝那最低都是参知政事的职位,皇上到底是贬谪还是给张方平增加资历没人知道。
有意思的是张方平在接任三司使之前是成都府路的转运使,而这次他前去利州路刚好和成都府路接壤,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内涵,就值得深思了。
参知政事现在有三个,宋祁、章得象、何绍远,再加一个御史中丞丁度组成了以杜衍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
七部中的刑部尚书刘沆是刑部侍郎升任,胡宿是翰林院学士,不算是陌生人,兵部尚书张升是荆湖南路安抚使升任,其他人几个尚书都算老人了。
这是主官人员的变换,后面的属官今天时间不够了,而这些属官也是赵祯留给几位宰辅安排自己人的机会,毕竟谁都知道自己人用着舒服。
还有一个人选上的变动没有惊动朝臣,上官温这个伺候了赵祯七年的老宦官被赵祯换掉了,理由就是年龄太大,不能负担自己繁重的工作。
接替上官温的人叫史志聪,是真宗赐给赵祯从小的侍从,可以说他是大宋对赵祯最忠心的人,当然赵祯也没让上官温失望,赐给他一处庄园让他养老去了。
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三路的主官坐在樊楼里相视而笑,富弼第一个开口说道:“也算是个好结果,去成都府路几年内倒是可以躲开朝廷中激烈的斗争了。”
张方平喝了一口冰镇啤酒,把胃里的那口气吐出来,舒爽的说道:“杜相年事已高,谁都能看出来他和宋庠的作用是一样的,只是皇上没找到替代的人而已,宋祁年轻气盛,不好说。”
曾功亮是工部尚书兼梓州路,工部尚书这个头衔只是替别人顶一段时间,而且他个人更喜欢去地方,在工部任职的这几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编辑《武经总要》,所以他是三个人中最轻松的。
“我们三人替那小子保驾护航,想到这个我心里就不爽,明明皇上对他已经有了防备,但还让我们去,你说这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
富弼笑道:“你还是老奸巨猾,这里就我们三个人有什么不好说的,大理就是皇上第一份为祖宗献上的礼物,以前是不敢想,现在吗?你们懂得。”
张方平笑道:“那你们两个的任务就重了,利州陆至少没跟大理接壤,我最大的任务就是为你们两个搞好后勤和退路,其实皇上还有别的心思,你们感受到了没。”
富弼说道:“大家都心照不宣而已,三司在你的安
排下井井有条,换掉你不就是为了合并大宋银行么?只是到现在我都没摸透这个银行的底细,你和他们打交道的地方多,你怎么看。”
“不好说,望北候初立银行时我就在关注,包括每年我们去银行查账,丝毫看不出问题,但是他们每年的盈利确实是一个天文数字,我想除了望北候没人知道银行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曾功亮突然说道:“你们两个说,这会不会和范希文有关系,不管从哪方面他都比杜衍适合宰相这个职位,而恰好大宋银行的掌门人是范希文的大儿子。”
富弼和范仲淹接触的比较多,他没多想就否定了曾功亮的这个说法,他说道:“上次让希文主政西北是因为侬智高的原因调走了西北五万大军,而西北的局势没人比希文更清楚,皇上算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的那个决定。”
一个早上的时间,汴京城中又增添了不少的变化,放佛街上的行人都多了不少,他们脚下的步伐也匆忙了起来,京城的变故实际上映射出的是整个北宋官场的原貌。
暗中陆子非在朝中的支持者也被赵祯削的差不多了,在中午的时候一道任命的圣旨到了一个几乎消失在人们视野中人的府上,这道圣旨差点让望北候府陷入深渊。
见风使舵的那些人已经在心里盘算怎么去弹劾陆子非,但当事人带着圣旨在当天就离开了京城,前往广州和陆子非汇合。
即使一向豁达的陆子非在房间里也把心爱的瓷器摔了个一干二净,西南宣抚使夏竦,这就是那道圣旨的主要内容,宣抚使这个职位一般不会设置,他不是一个常有的官职,只有在特殊的时间才会出现。
经略使一般是经略几路就很了不起了,而西南安抚使你从名字上就能听出来,整个西南都将归他管辖,而这个人还是陆子非的死对头,不死不休的那种,皇上让夏竦宣抚西南,实际上就是夺取了陆子非的军权。
夏竦是以天章阁直学士的头衔领西南宣抚使,天章阁直学士的头衔只有参知政事才会拥有,这就相当于夏竦是以宰相的身份降临西南,这样尊贵的身份足以压的陆子非抬不起头来。
欺负人也不带这样的,这个巨大的转变让陆子非不知怎么面对,你要是换个其他人也就罢了,陆子非和夏竦的矛盾没有人比赵祯更清楚了。
一封没有署名的信先夏竦一步来到了陆子非手中,这样的信以往陆子非看都不会看,今天有点心烦意乱,就顺手把信撕开来了。
‘什么都不要做,也不要露出抱怨,做好你该做的本职工作,彩虹都在风雨之后。’信上就这么寥寥数语,开头、落款什么都没有,很明显提醒的人不想自己知道他。
宣抚西南,大理也属于西南,这就是为什么陆子非不岔的原因,现在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他也只能静观其变了,回京城是不可能的,没有皇命回去的性质比从大理到广州严重多了。
第三天广南东路转
运使武吉带着陆子非和一众下属前往港口迎接西南宣抚使的到来,武吉本可以不去,但想到夏竦的为人,他还是选择了低头。
陆子非对夏竦这个人是打心底反感,西北战争三川之败宋军战斗力和其他原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当初任西北经略的夏竦胆小怕事,再到后来针对陆子非,反对庆历新政,恨一个人不是没有缘由。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范仲淹和宋祁、宋庠都受过夏竦的大恩,他们三人在紧要关头都是夏竦拉了他们一把,表面是这样,至于内幕陆子非也不清楚。
有一件事他记得很清楚,夏竦的身体不行了,历史上好像就剩下几年时间了,夏竦和王拱辰一样,都把女儿嫁给了名人,王拱辰是李清照的外公,而夏竦把孙女嫁给了抗金名将吴玠的儿子,眼光倒是都很厉害。
从太宗朝活到现在历经三朝的夏竦已经六十二岁了,在医学、保养落后的封建社会,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岁数了,这样的年纪还在为权利奔波,从侧面来讲,陆子非也挺佩服。
船靠岸后这是夏竦和陆子非第一次实际意义上的见面,一个风华正茂,一个耆耄老人,一个轮回的对视,两个人都笑了。
今天的主角不是陆子非,是武吉和夏竦,暂时是这样,广南东路的接风宴夏竦参加了,酒应付性的喝了几口,他要留着更多的精力和陆子非周旋。
武吉很懂事,他把剩下的空间留给了两个争锋相对的人,夏竦强忍着精神气说道:“你今天能来接我就让我很意外了,更让我震惊的是到现在为止我在你脸上没看出一点少年人的反应,想必我来的目的你已经知道了吧!”
“宣抚使指的是什么,请赎下官愚钝。”
这时陆子非的熟人,夏竦的孙子夏伯孙指着陆子非嘲讽道:“陆含章,你现在还看不清你面临的局面吗?我爷爷现在收拾你就像捏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你有什么好装的。”
陆子非也不生气,这孩子以前被自己折的面子有点大,明显属于心智不成熟的那类人,他脸上的表情一点也没发生变化,还是那样说道:“请问你是以什么和我对话?”
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较量,夏伯孙脸色潮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还不是官身,陆子非的问题一针见血,他确实没有那个资格。
“望北候和他计较有**份,老夫找你来只有一件事,这次我宣抚西南,是朝廷和皇上的需要,你可能会多想,但这就是事实,大理的事情我不会过问,但以往的事情我觉着可以随风而逝了,你说呢?”
夏竦没有给孙子说话的机会,陆子非笑着说道:“朝廷的任何决定我都是支持的,至于您说的以往的事情,下官还真不知道是什么事。”
夏竦眼睛眯起来了,这个少年虽然嘴上说着没事,但心里明显是不想轻易的揭过夏家和陆家的恩怨,他真的就不怕自己在大理的事情剥夺了他的权利,他的依仗是什么。
文彦博担任枢密使,由参知政事升任枢密使实际上是踏出了一大步,参知政事是副宰相,头上有宰相压着,同时还有三位同僚的掣肘,而枢密使就不一样了,这个职位代表了军方的最高职衔。
王尧臣担任三司使门当户对吧!张方平此次外放对他也是有好处的,下次回朝那最低都是参知政事的职位,皇上到底是贬谪还是给张方平增加资历没人知道。
有意思的是张方平在接任三司使之前是成都府路的转运使,而这次他前去利州路刚好和成都府路接壤,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内涵,就值得深思了。
参知政事现在有三个,宋祁、章得象、何绍远,再加一个御史中丞丁度组成了以杜衍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
七部中的刑部尚书刘沆是刑部侍郎升任,胡宿是翰林院学士,不算是陌生人,兵部尚书张升是荆湖南路安抚使升任,其他人几个尚书都算老人了。
这是主官人员的变换,后面的属官今天时间不够了,而这些属官也是赵祯留给几位宰辅安排自己人的机会,毕竟谁都知道自己人用着舒服。
还有一个人选上的变动没有惊动朝臣,上官温这个伺候了赵祯七年的老宦官被赵祯换掉了,理由就是年龄太大,不能负担自己繁重的工作。
接替上官温的人叫史志聪,是真宗赐给赵祯从小的侍从,可以说他是大宋对赵祯最忠心的人,当然赵祯也没让上官温失望,赐给他一处庄园让他养老去了。
成都府路、梓州路、利州路三路的主官坐在樊楼里相视而笑,富弼第一个开口说道:“也算是个好结果,去成都府路几年内倒是可以躲开朝廷中激烈的斗争了。”
张方平喝了一口冰镇啤酒,把胃里的那口气吐出来,舒爽的说道:“杜相年事已高,谁都能看出来他和宋庠的作用是一样的,只是皇上没找到替代的人而已,宋祁年轻气盛,不好说。”
曾功亮是工部尚书兼梓州路,工部尚书这个头衔只是替别人顶一段时间,而且他个人更喜欢去地方,在工部任职的这几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编辑《武经总要》,所以他是三个人中最轻松的。
“我们三人替那小子保驾护航,想到这个我心里就不爽,明明皇上对他已经有了防备,但还让我们去,你说这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
富弼笑道:“你还是老奸巨猾,这里就我们三个人有什么不好说的,大理就是皇上第一份为祖宗献上的礼物,以前是不敢想,现在吗?你们懂得。”
张方平笑道:“那你们两个的任务就重了,利州陆至少没跟大理接壤,我最大的任务就是为你们两个搞好后勤和退路,其实皇上还有别的心思,你们感受到了没。”
富弼说道:“大家都心照不宣而已,三司在你的安
排下井井有条,换掉你不就是为了合并大宋银行么?只是到现在我都没摸透这个银行的底细,你和他们打交道的地方多,你怎么看。”
“不好说,望北候初立银行时我就在关注,包括每年我们去银行查账,丝毫看不出问题,但是他们每年的盈利确实是一个天文数字,我想除了望北候没人知道银行最终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曾功亮突然说道:“你们两个说,这会不会和范希文有关系,不管从哪方面他都比杜衍适合宰相这个职位,而恰好大宋银行的掌门人是范希文的大儿子。”
富弼和范仲淹接触的比较多,他没多想就否定了曾功亮的这个说法,他说道:“上次让希文主政西北是因为侬智高的原因调走了西北五万大军,而西北的局势没人比希文更清楚,皇上算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的那个决定。”
一个早上的时间,汴京城中又增添了不少的变化,放佛街上的行人都多了不少,他们脚下的步伐也匆忙了起来,京城的变故实际上映射出的是整个北宋官场的原貌。
暗中陆子非在朝中的支持者也被赵祯削的差不多了,在中午的时候一道任命的圣旨到了一个几乎消失在人们视野中人的府上,这道圣旨差点让望北候府陷入深渊。
见风使舵的那些人已经在心里盘算怎么去弹劾陆子非,但当事人带着圣旨在当天就离开了京城,前往广州和陆子非汇合。
即使一向豁达的陆子非在房间里也把心爱的瓷器摔了个一干二净,西南宣抚使夏竦,这就是那道圣旨的主要内容,宣抚使这个职位一般不会设置,他不是一个常有的官职,只有在特殊的时间才会出现。
经略使一般是经略几路就很了不起了,而西南安抚使你从名字上就能听出来,整个西南都将归他管辖,而这个人还是陆子非的死对头,不死不休的那种,皇上让夏竦宣抚西南,实际上就是夺取了陆子非的军权。
夏竦是以天章阁直学士的头衔领西南宣抚使,天章阁直学士的头衔只有参知政事才会拥有,这就相当于夏竦是以宰相的身份降临西南,这样尊贵的身份足以压的陆子非抬不起头来。
欺负人也不带这样的,这个巨大的转变让陆子非不知怎么面对,你要是换个其他人也就罢了,陆子非和夏竦的矛盾没有人比赵祯更清楚了。
一封没有署名的信先夏竦一步来到了陆子非手中,这样的信以往陆子非看都不会看,今天有点心烦意乱,就顺手把信撕开来了。
‘什么都不要做,也不要露出抱怨,做好你该做的本职工作,彩虹都在风雨之后。’信上就这么寥寥数语,开头、落款什么都没有,很明显提醒的人不想自己知道他。
宣抚西南,大理也属于西南,这就是为什么陆子非不岔的原因,现在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他也只能静观其变了,回京城是不可能的,没有皇命回去的性质比从大理到广州严重多了。
第三天广南东路转
运使武吉带着陆子非和一众下属前往港口迎接西南宣抚使的到来,武吉本可以不去,但想到夏竦的为人,他还是选择了低头。
陆子非对夏竦这个人是打心底反感,西北战争三川之败宋军战斗力和其他原因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当初任西北经略的夏竦胆小怕事,再到后来针对陆子非,反对庆历新政,恨一个人不是没有缘由。
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范仲淹和宋祁、宋庠都受过夏竦的大恩,他们三人在紧要关头都是夏竦拉了他们一把,表面是这样,至于内幕陆子非也不清楚。
有一件事他记得很清楚,夏竦的身体不行了,历史上好像就剩下几年时间了,夏竦和王拱辰一样,都把女儿嫁给了名人,王拱辰是李清照的外公,而夏竦把孙女嫁给了抗金名将吴玠的儿子,眼光倒是都很厉害。
从太宗朝活到现在历经三朝的夏竦已经六十二岁了,在医学、保养落后的封建社会,这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岁数了,这样的年纪还在为权利奔波,从侧面来讲,陆子非也挺佩服。
船靠岸后这是夏竦和陆子非第一次实际意义上的见面,一个风华正茂,一个耆耄老人,一个轮回的对视,两个人都笑了。
今天的主角不是陆子非,是武吉和夏竦,暂时是这样,广南东路的接风宴夏竦参加了,酒应付性的喝了几口,他要留着更多的精力和陆子非周旋。
武吉很懂事,他把剩下的空间留给了两个争锋相对的人,夏竦强忍着精神气说道:“你今天能来接我就让我很意外了,更让我震惊的是到现在为止我在你脸上没看出一点少年人的反应,想必我来的目的你已经知道了吧!”
“宣抚使指的是什么,请赎下官愚钝。”
这时陆子非的熟人,夏竦的孙子夏伯孙指着陆子非嘲讽道:“陆含章,你现在还看不清你面临的局面吗?我爷爷现在收拾你就像捏死一只蚂蚁那么简单,你有什么好装的。”
陆子非也不生气,这孩子以前被自己折的面子有点大,明显属于心智不成熟的那类人,他脸上的表情一点也没发生变化,还是那样说道:“请问你是以什么和我对话?”
不是一个重量级的较量,夏伯孙脸色潮红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还不是官身,陆子非的问题一针见血,他确实没有那个资格。
“望北候和他计较有**份,老夫找你来只有一件事,这次我宣抚西南,是朝廷和皇上的需要,你可能会多想,但这就是事实,大理的事情我不会过问,但以往的事情我觉着可以随风而逝了,你说呢?”
夏竦没有给孙子说话的机会,陆子非笑着说道:“朝廷的任何决定我都是支持的,至于您说的以往的事情,下官还真不知道是什么事。”
夏竦眼睛眯起来了,这个少年虽然嘴上说着没事,但心里明显是不想轻易的揭过夏家和陆家的恩怨,他真的就不怕自己在大理的事情剥夺了他的权利,他的依仗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