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认,在刘辨的眼里面高柔把姿态放的很低,这便使得刘辨对高柔更为欣赏,遂他说道:“你当小吏,着实屈才,中山国内,你选地方,当为县令。”

    “谢殿下?”高柔岂能是不识好歹之人,刘辨有意提携,高柔自然得接着,如此他便正式效力在刘辨麾下。

    英雄人物:高柔,字文惠。

    身份:士族。

    年龄:19岁(192年)。

    性格:冷静。

    四维:武力45,统率60,智力75,政治81。

    品质:蓝色。

    评定:良才,明者,贤者。

    悟性资质测试:聪慧。

    忠诚度:100。

    特性:聪慧,虚实,看破,统筹,建设,能吏,郡官,徽税,忠义,忠君,死忠。

    效忠:刘辩。

    官位:毋极县令。

    驻守:中山国。

    提示:经服用全能造化突破丹已达到培养上限,不可培养。

    ——

    高柔身为县令,起点不算低,当然也不算高,但他之前是一方父母官,可在地方上大力施展他的抱负。

    至于中山国郡太守一类的最高地方官员的任命,刘辨也是把闲职许久的闵纯和耿武重用了,闵纯为中山国郡太守,而耿武也是为清河国郡太守。遂闵纯和耿武二人得以重用,不用再做冷板凳了。

    事实上,刘辨其实没打算让这二人坐冷板凳,只是一直没有适合他们的官职可以安排而已。就算是如今刘辨封赏这二人为郡太守,可要论资排辈,论功勋能力,闵纯和耿武也是差了一些的。

    只是因为一直把这二人闲置,影响不好,恐寒人心。再者冀州地方还需要冀州人士治理,刘辨这才让闵纯和耿武顶了上来。

    不久之后,刘辨以清河国、巨鹿郡、中山国三个地方形成对安平国的包夹之势,出动大军十万直入安平国境内。

    安平国守军面对来势汹汹的刘辨军一致的选择了投降,毕竟袁绍军势已经龟缩回了渤海郡,在清河国五中山国相继沦陷之后,安平国根本就没有能力阻挡住刘辨军。为了百姓不遭受战火的肆虐,也为了不让将士们白白牺牲,安平国望风而降了。

    如此刘辨不费一兵一卒的拿下安平国,他的十万大军也正式兵锋直指河间国,而河间国之后便是袁绍的根基渤海郡。如此一来,只要刘辨能够顺利的拿下河间国,那么渤海郡便处于危墙之下,袁绍的根基便暴露在刘辨的视野当中。

    刘辨在进行了大军誓师总动员之后,他便任命高顺、刘新、张颌三蒋,共领大军十万,由田丰、董昭、沮授三人为军师,向河间国进发,刘辨本人则统领五万人马作为后军压阵。

    刘辨军都快要打到家门口来了,袁绍这边可是乱成了一锅粥,虽然袁绍兵力尚且还有十万,但他麾下人心极其不稳,不少人已经开始暗通刘辨,以求后路。

    且观袁绍在经历大败之后便一病不起,身子骨是每况日下,尤其是他胳膊上的箭伤一直不好,因为得病菌感染,反反复复,把袁绍折磨的可是不轻。在淳于琼败逃回来之后,袁绍贬斥淳于琼之后又怒

    急攻心,吐血昏睡多日。再有周昂回来秉明麴义军之乱,高干身死,袁绍再一气之下就下令斩杀了周昂,可怜周昂就成了袁绍泄愤的冤死鬼。

    袁绍的这一举动引得有些将士不满,毕竟周昂最多是失职之错,罪不至死,反倒是吃了大败仗,导致全军覆没的淳于琼最后是屁事没有,这叫人怎么觉得公平?

    可要知道淳于琼这边死的人再多,那也没有袁绍的亲近之人死去,但是周昂这里,高干死了,高柔投降了,这叫袁绍心里面怎么不愤怒?周昂成了冤死鬼一点都不奇怪。

    而后麴义军被一夜击溃,刘辨大军合围安平国,又要进军河间国,这等消息一件又一件的传过来直接就把袁绍气的又重卧在床,大病加深,多日昏睡。偶尔清醒时候便一直对妻子刘氏哭述。

    我袁绍好歹也是一代人杰,如今为何会连连遭受挫败,当真是老天爷不公平,叫那刘辨小儿得势,我恨啊!好恨啊!

    身为主公的袁绍都变成了这副模样,那让他手底下的人还怎么做事?

    人心惶惶是正常的,有人对袁绍离心离德也是正常的,但越是危机时候,就越是展露人心和考验忠诚的时候,于是逢纪与郭图便站了出来,这两位谋士可谓是发挥此生所学和才能,向袁绍提出了两个很关键的建议。

    刘辨军既然已经打过来了,那就只能够应战,倘若不应战,刘辨军就会直下渤海郡,到时候就会很被动,固守城池会遭受围城之困境,这是不明智的。既然现在还有河间国做缓冲,那便把河间国当做战场,需派遣大军去与刘辨军较量,不求击败刘辨军,但求拖住刘辨军,使得刘辨军无法顺利进去渤海郡,那便是战略上的胜利。因为刘辨军不会持久作战,刘辨的盘子铺的太大,只要他有一处环节出现坏点,那么他将会全面崩盘,介时我们就有机会了。

    这便是逢纪提出的建议,他主张主动出兵,拖住刘辨军,而且要拖的越久越好。

    袁绍一听觉得这主意可行,他便问了,那何人可以领大军与刘辨军一战呢?

    逢纪便回答了,颜良、文丑两位将军勇武过人,都是可以领军对敌的。

    袁绍同意了,他正要下令,可逢纪又说了,颜良、文丑这两个人的确是很勇武,但他们的智谋不行,与刘辨军较量的话,他们恐怕不是对手,所以还得派遣智谋人士去辅佐才是,在下不才,但愿往。

    逢纪举荐自己,袁绍哪有不同意的道理,可逢纪又说了,颜良文丑这两个人都是性格暴烈之人,而且还同气连枝,我担心到时候他们脾气上来了,我压不住,所以还得请一身份尊贵之人来军中坐镇,好压得住颜良文丑二人才是。

    袁绍这一听觉得也有道理,颜良文丑二人都是他的心腹爱将,所以袁绍对这二人的脾气也是了如指掌。要放在先前,自然是袁绍亲自领军出征,有他在,颜良文丑二人自当不可能造次,可是袁绍不领军的话,颜良文丑二人在军中会如何行事,那就很难说了。

    在这个时候,其实袁绍是有些气馁和尴尬的,他得重病不能亲帅大军,这才出现这样的问题。

    不过逢纪也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他说了,主公可让大公子袁谭挂帅印,便了压住颜良文丑。

    袁绍心想这个

    主意也好,在袁熙死后,袁尚幼小的情况下,袁谭也是袁绍身边最有指望的儿子了,虽然袁绍不喜袁谭,但他们毕竟始终是父子,打断了骨头还连着筋的,血毕竟是浓于水,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袁绍觉得这样可行,算算年纪,袁谭与刘辨也差不多大,袁绍因此就想知道他的儿子相比刘辨会是如何。

    所以袁绍就同意了逢纪的建议,并且下令整令大军出征。

    而后郭图又向袁绍建议说了,主公,咱们光出军还不行,当两路并进,派遣使者去公孙瓒那边,让他也出军。我们可以许诺公孙瓒足够的好处,再言明唇亡齿寒的道理,便不怕公孙瓒不出兵。

    袁绍觉得很对,他这边被刘辨按在地上一阵猛锤,可是公孙瓒屁事没有,这怎么可以呢?袁绍心想不能够只有我一个人挨打,得把公孙瓒也拖下水才是,他觉得公孙瓒作壁上观许久,也是时候下场搞事了。

    于是袁绍便听从了郭图的建议,他亲自给公孙瓒写了一封信,这信写的袁绍是声泪俱下,他不知道公孙瓒看了之后会不会感动,反正袁绍自己是挺感动的。

    袁绍在信中大致写了这些内容:瓒啊!当初咱们十六路诸侯联盟共同讨伐董卓的时候那是多么的风光,可现在才过去几年?咱们的处境就变得如此不妙了啊!那刘辨小儿着实不把咱们两个人放在眼里面,抢了幽州又抢了冀州。现在冀州大半的地盘都成了刘辨小儿的,我干不过他是我自己技不如人,可当初咱们说好的一起搞事,你却是一直没有实质性的动作,搞得我十分的被动,我可以说我现在的困境有你一半的责任啊!

    但是瓒啊!你是知道的,我这个人一向是非常大度的,之前的事情我就不多说了,咱们就说以后。后面你可不能再没有实质性的动作了,我已经到了快山穷水尽的地步,你必须要下场参合进来搞事了,要不然的话我这十有**就会被刘辨小儿给拿下。你要知道,我一但被拿下了,你也就玩到头了啊!

    我便是你的前车之鉴啊!

    所以,瓒啊!咱们要想玩的久,玩的爽,你还是得和我一起搞事才行。我现在的处境,你应该也是知道的,你总不能够见死不救吧!我答应你只要把刘辨小儿击败了,那咱们共分冀州,你拿大头,我拿小头,咱们通力合作,齐头并进,指定能行,把那刘辨小儿按在地上锤,你想想那画面,是不是很解气?很舒心?很快乐?

    答应我吧!瓒!咱们才是一条战线上的,别人都是靠不住的,你可一定得来帮我,要不然的话,我一旦凉了,刘辨小儿就会盯上你可,那你离凉也不远了。到时候咱们在地下还能做兄弟,你看这样的结局是你想要的吗?

    粮草物资,兵甲器械,美女珍宝,你需要什么你就说,只要你能在刘辨军的背后捅上一刀,捅他个半身不遂,那这些都不是个事儿,粮草这些事后我全给你包了,肯定不会亏待你的。

    如此,我便静候你的佳音了。

    信的内容肯定不止这些,但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袁绍觉得他这信写的太好,派遣一般的人去送信他都不放心,便指名道姓的让郭图亲自去送,顺便充当一下使者。

    郭图乐意领命,便领了十多个随从就出发了。

章节目录

汉末之我为刘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cm厘米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一百零一章 袁绍的信-三国之召唤猛将刘辩技能发动,汉末之我为刘辩,笔趣阁并收藏汉末之我为刘辩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