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李太后与万历皇帝再次对峙-不负大明不负卿TXt精校
第553章 李太后与万历皇帝再次对峙-不负大明不负卿TXt精校-不负大明不负卿-笔趣阁
不负大明不负卿
作者:十光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得时进京的消息瞬间传开了。
各方代表都很关心。
万历皇帝早已派大公公张宏前往郊外迎接。李得时南下时也是张宏代万历皇帝为他饯行的。
张宏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兼内官监掌印,与冯保、张鲸、已故张诚并称四大公公。万历皇帝派张宏饯行又迎接,基本上算是最高规格了。
因为小儿朱翊镠的缘故,李得时进京,李太后也很关心。
准确地说,不是李得时进京时才关心,而是李得时回京的这一路上,李太后都关心。她派人一直暗中盯着,怕李得时尚未抵京就出事了。
万历皇帝派出张宏迎接,李太后则派出付大海。
付大海地位虽然比不上张宏,但也是李太后能派的最高规格。
付大海是慈宁宫的管事牌子嘛。
李得时抵京,冯保也很关心。
本来他也要派人去迎接的,可得知李太后和万历皇帝都派代表去了,只好作罢,在司礼监坐等消息。
内阁首辅申时行同样如此。
还有因为关心朱翊镠而关心李得时的吏部尚书梁梦龙、兵部尚书吴兑、两京都御使王篆等等,那些重臣一个个都在翘首以盼。
只是,他们像冯保一样,得知李太后和万历皇帝都派人迎接去了,也只能选择坐在衙门里等消息。
……
代表万历皇帝的张宏和代表李太后的付大海都到了京南驿。
李得时抵达时,发现两位公公正在争执,谁也不让谁,僵持不下。
争执的原因很简单:都要李得时跟他走。张宏要带李得时第一时间去见万历皇帝,而付大海要带李得时第一时间去见李太后。
谁也不让,都要抢先。
付大海的地位虽然远不及张宏,可他仗着李太后的懿旨倒是也不怕。
“张大公公,慈圣太后娘娘可是下了懿旨,让奴婢定要带李院长去见她。”
付大海搬出李太后,态度强势。
张宏肯定也不退让:“付公公,万岁爷同样下了圣旨的。”
“张大公公,那您说怎么办吧?咱俩只能有一个人带走李院长。”
“圣旨为大,当然我带走。”张宏比付大海年长,又有万历皇帝做后台,加上自己地位又高,所以很有底气。
然而付大海也毫不示弱,摆出一副据理力争的架势:
“张大公公,话也不能这么说吧。理论上,圣旨是比懿旨大,可太后娘娘还是万岁爷的娘亲呢,这又怎么说?儿子难道要与自己亲娘争吗?”
反正谁也不让谁,你一句我一句都要带走李得时。
这也是现在才会发生争执,倘若放在张居正去世之前,也就是万历皇帝尚未亲政的那会儿,压根不会发生类似今天这样的情景。
万历皇帝现在掌权亲政了,所以才敢与李太后争。
与其说是张宏与付大海之争,不如说是万历皇帝与李太后之争。
面对这样一种情景,李得时感觉他插不上话,也不宜插话。
毕竟,张宏与付大海是宫中两位大珰,而他只是一所私立学院的院长。
可也不能这样一直僵持下去呀。
李得时不禁轻轻地对张大受道:“张大公公,要不你去劝劝吧?”
“我去劝劝?”张大受连连摇头,“这种事儿可不是劝就能解决的哦。”
他嘴上这样回答,可张大受心里想着,即便能劝也不敢呀!
让他怎么劝?
是劝张宏让步,让李得时跟着付大海先去慈宁宫见李太后,还是劝付大海让步,让李得时跟着张宏先去乾清宫那边见万历皇帝?
一个是太后,一个是皇帝,帮谁?
张大受当然不会胡乱劝说。
他与张宏、付大海立场不一样,他完全可以不说话保持中立。不像张宏代表万历皇帝、付大海代表李太后,两人的立场与标签非常明确。
之所以发生争执,除了一个是明着领了懿旨,一个是明着领了圣旨,谁都不敢拱手相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们两个人都被千叮万嘱过。
张宏受万历皇帝叮嘱,一定要将李得时第一时间带到他那儿。
同理,付大海也受李太后叮嘱。
这不难理解,李太后和万历皇帝都要抢先控制住李得时。
只是母子俩的出发点不一样。
李太后要控制李得时,是因为要保护他,以确保他的安全。
而万历皇帝要控制李得时,是因为想通过李得时控制朱翊镠。
然而,世事莫过如此,都是想得容易,做起来很难。
可以说,这是李太后与万历皇帝因为朱翊镠第二次对峙了。
第一次是在朱翊镠秘密离京时,那次对峙以李太后胜利而告终,毕竟李太后还没有完全放权给万历皇帝。
这是第二次对峙,明着是两人争李得时,但暗着是为了朱翊镠。
第二次对峙的方式也十分特别。李太后与万历皇帝都没有出面,而是各自派出了自己的代表人物。
从张宏的态度中可以看出来,万历皇帝这次表现异常的强势,哪怕是李太后要人,他也不答应。
李太后当然也不会让啊!朱翊镠为此还特意写过一封信呢,万一李得时被带走定罪打入监牢怎么办?
本来,李太后能派出的最高规格当然是冯保。
倘若冯保来,肯定能稳压张宏一头的。但李太后几经考虑,并没有让冯保来。冯保与李得时太熟了,无偿捐献得时学院一百万两银呢。而且这中间还牵涉到朱翊镠。
让冯保来带走李得时,会将冯保再次推到万历皇帝的对立面,这是李太后不希望看到的。原本她就觉得,冯保与大儿万历皇帝之间已经产生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只可惜,付大海虽然有她撑腰,毕竟职位在那儿摆着,比起大公公张宏不知要差多少截呢。
所以,想要在第一时间带走李得时并不顺利——张宏不让。
倒不是说张宏不怕李太后。
是因为,第一,张宏奉了万历皇帝的圣旨,他不敢抗旨不遵;
第二,与张宏耿直的性子有关。张宏的性子与中规中矩的陈炬差不多,都是那种对事不对人的路子;
第三,本心而论,张宏认为李得时回京复命的对象应该是已亲政的万历皇帝,而不是已还政的李太后。既然已还政,那就成为妥妥的后宫中人了,是没有权力干预朝政的。
在张宏看来,付大海若非借着李太后之威,与他争执的资格都没有。
确实。
尽管有李太后撑腰,可在大公公张宏面前,付大海还是底气不足。
只是领了李太后的懿旨,他不敢不从,硬着头皮也得往前冲。
可两位公公这样僵持下来,让李太后和万历都已经等不及了。
……
。
各方代表都很关心。
万历皇帝早已派大公公张宏前往郊外迎接。李得时南下时也是张宏代万历皇帝为他饯行的。
张宏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兼内官监掌印,与冯保、张鲸、已故张诚并称四大公公。万历皇帝派张宏饯行又迎接,基本上算是最高规格了。
因为小儿朱翊镠的缘故,李得时进京,李太后也很关心。
准确地说,不是李得时进京时才关心,而是李得时回京的这一路上,李太后都关心。她派人一直暗中盯着,怕李得时尚未抵京就出事了。
万历皇帝派出张宏迎接,李太后则派出付大海。
付大海地位虽然比不上张宏,但也是李太后能派的最高规格。
付大海是慈宁宫的管事牌子嘛。
李得时抵京,冯保也很关心。
本来他也要派人去迎接的,可得知李太后和万历皇帝都派代表去了,只好作罢,在司礼监坐等消息。
内阁首辅申时行同样如此。
还有因为关心朱翊镠而关心李得时的吏部尚书梁梦龙、兵部尚书吴兑、两京都御使王篆等等,那些重臣一个个都在翘首以盼。
只是,他们像冯保一样,得知李太后和万历皇帝都派人迎接去了,也只能选择坐在衙门里等消息。
……
代表万历皇帝的张宏和代表李太后的付大海都到了京南驿。
李得时抵达时,发现两位公公正在争执,谁也不让谁,僵持不下。
争执的原因很简单:都要李得时跟他走。张宏要带李得时第一时间去见万历皇帝,而付大海要带李得时第一时间去见李太后。
谁也不让,都要抢先。
付大海的地位虽然远不及张宏,可他仗着李太后的懿旨倒是也不怕。
“张大公公,慈圣太后娘娘可是下了懿旨,让奴婢定要带李院长去见她。”
付大海搬出李太后,态度强势。
张宏肯定也不退让:“付公公,万岁爷同样下了圣旨的。”
“张大公公,那您说怎么办吧?咱俩只能有一个人带走李院长。”
“圣旨为大,当然我带走。”张宏比付大海年长,又有万历皇帝做后台,加上自己地位又高,所以很有底气。
然而付大海也毫不示弱,摆出一副据理力争的架势:
“张大公公,话也不能这么说吧。理论上,圣旨是比懿旨大,可太后娘娘还是万岁爷的娘亲呢,这又怎么说?儿子难道要与自己亲娘争吗?”
反正谁也不让谁,你一句我一句都要带走李得时。
这也是现在才会发生争执,倘若放在张居正去世之前,也就是万历皇帝尚未亲政的那会儿,压根不会发生类似今天这样的情景。
万历皇帝现在掌权亲政了,所以才敢与李太后争。
与其说是张宏与付大海之争,不如说是万历皇帝与李太后之争。
面对这样一种情景,李得时感觉他插不上话,也不宜插话。
毕竟,张宏与付大海是宫中两位大珰,而他只是一所私立学院的院长。
可也不能这样一直僵持下去呀。
李得时不禁轻轻地对张大受道:“张大公公,要不你去劝劝吧?”
“我去劝劝?”张大受连连摇头,“这种事儿可不是劝就能解决的哦。”
他嘴上这样回答,可张大受心里想着,即便能劝也不敢呀!
让他怎么劝?
是劝张宏让步,让李得时跟着付大海先去慈宁宫见李太后,还是劝付大海让步,让李得时跟着张宏先去乾清宫那边见万历皇帝?
一个是太后,一个是皇帝,帮谁?
张大受当然不会胡乱劝说。
他与张宏、付大海立场不一样,他完全可以不说话保持中立。不像张宏代表万历皇帝、付大海代表李太后,两人的立场与标签非常明确。
之所以发生争执,除了一个是明着领了懿旨,一个是明着领了圣旨,谁都不敢拱手相让,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们两个人都被千叮万嘱过。
张宏受万历皇帝叮嘱,一定要将李得时第一时间带到他那儿。
同理,付大海也受李太后叮嘱。
这不难理解,李太后和万历皇帝都要抢先控制住李得时。
只是母子俩的出发点不一样。
李太后要控制李得时,是因为要保护他,以确保他的安全。
而万历皇帝要控制李得时,是因为想通过李得时控制朱翊镠。
然而,世事莫过如此,都是想得容易,做起来很难。
可以说,这是李太后与万历皇帝因为朱翊镠第二次对峙了。
第一次是在朱翊镠秘密离京时,那次对峙以李太后胜利而告终,毕竟李太后还没有完全放权给万历皇帝。
这是第二次对峙,明着是两人争李得时,但暗着是为了朱翊镠。
第二次对峙的方式也十分特别。李太后与万历皇帝都没有出面,而是各自派出了自己的代表人物。
从张宏的态度中可以看出来,万历皇帝这次表现异常的强势,哪怕是李太后要人,他也不答应。
李太后当然也不会让啊!朱翊镠为此还特意写过一封信呢,万一李得时被带走定罪打入监牢怎么办?
本来,李太后能派出的最高规格当然是冯保。
倘若冯保来,肯定能稳压张宏一头的。但李太后几经考虑,并没有让冯保来。冯保与李得时太熟了,无偿捐献得时学院一百万两银呢。而且这中间还牵涉到朱翊镠。
让冯保来带走李得时,会将冯保再次推到万历皇帝的对立面,这是李太后不希望看到的。原本她就觉得,冯保与大儿万历皇帝之间已经产生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只可惜,付大海虽然有她撑腰,毕竟职位在那儿摆着,比起大公公张宏不知要差多少截呢。
所以,想要在第一时间带走李得时并不顺利——张宏不让。
倒不是说张宏不怕李太后。
是因为,第一,张宏奉了万历皇帝的圣旨,他不敢抗旨不遵;
第二,与张宏耿直的性子有关。张宏的性子与中规中矩的陈炬差不多,都是那种对事不对人的路子;
第三,本心而论,张宏认为李得时回京复命的对象应该是已亲政的万历皇帝,而不是已还政的李太后。既然已还政,那就成为妥妥的后宫中人了,是没有权力干预朝政的。
在张宏看来,付大海若非借着李太后之威,与他争执的资格都没有。
确实。
尽管有李太后撑腰,可在大公公张宏面前,付大海还是底气不足。
只是领了李太后的懿旨,他不敢不从,硬着头皮也得往前冲。
可两位公公这样僵持下来,让李太后和万历都已经等不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