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不相信万历皇帝恨张居正……-不负大明不负卿TXT下载
第311章 不相信万历皇帝恨张居正……-不负大明不负卿TXT下载-不负大明不负卿-笔趣阁
不负大明不负卿
作者:十光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嘛,朱翊镠觉得首先要摸清李太后的态度,或者叫想法。
如果李太后压根儿就不相信万历皇帝恨张居正,那这次谈话的意义似乎就不大了;如果相信,至少有所怀疑,那对于朱翊镠来说,接下来的路或许就好走一些。
所以,朱翊镠神情专注地望着李太后。本心来说,他当然希望李太后相信万历皇帝恨张居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预防。
然而,李太后摇了摇头,语气甚是坚定,说道:“张先生对我们朱家有恩,我不相信你皇兄是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朱翊镠虽然没有回话,但透过李太后这句话和她的神情,让他至少明白一点:历史上李太后并没有阻止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肯定是有很多个原因一起促成的。
不相信万历皇帝忘恩负义恨张居正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说后来是因为李太后不愿意与大儿子闹掰,既要为万历皇帝的威权着想,又怕伤了母子间的感情,那前期就是没有很好的预防,所以才给了万历皇帝机会。
没有预防是因为不相信万历皇帝恨张居正,不相信万历皇帝恨张居正所以才没有预防,可以说这两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结果……悲剧发生了。
就像万历皇帝背着李太后处置冯保一样,处置完了李太后才知道实情,再想插手已经来不及了。
其实也是没有很好的预防,才会给了万历皇帝机会。
李太后应该压根儿就没想到万历皇帝会这么做,所以等到眼见为实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此时李太后说不相信,让朱翊镠还能说什么呢?他只能自己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了:“娘不要多想,孩儿也只是推测。”
李太后神情依然没有放松,幽戚戚地道:“可镠儿不是有预知未来的超级能力吗?镠儿的预言不是一向很准的吗?”
是很准啊!朱翊镠心想,可这预言不能挑明了说啊!
所以,他如是般回道:“娘,所谓预言预言,就是尚未发生的事,谁又能保证一定很准呢?”
瞅着朱翊镠的神情,李太后感觉有蹊跷,她疑虑,但一本正经地道:“镠儿,你看着娘的眼睛,由衷地再说一遍。”
“娘,你要孩儿说什么?”朱翊镠本不想装糊涂的。
可有什么办法?
李太后目不转睛,急切想得到答案:“你认真回答我,你认为你皇兄真的有那么嫉恨张先生吗?”
至此,朱翊镠知道想回避已经是不可能的事儿了。
可如何回答,也得讲究。
虽然他不怕李太后,但如果传到万历皇帝的耳中,那他将来的日子恐怕也不好过。
万历皇帝现在什么都没做,岂能“诬陷”他嫉恨张居正?即便真的嫉恨,万历皇帝也不会承认啊。
万事都要讲究证据的。
一念及此,朱翊镠回道:“娘,你也不要太认真嘛。”
“镠儿,”李太后忽然脸色一沉,愠色道,“今天可是你来找娘的,而且你一上来就摆出一副认真的样子,怎么到头来却劝娘不要太认真?”
嗯,好像,似乎,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朱翊镠强颜笑了笑说:“娘,其实也没什么,孩儿只是担心皇兄会嫉恨张先生,所以一上来才摆出一副认真的架势。既然娘亲都不相信,那说明孩儿的推测肯定不准,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毕竟,最了解皇兄的人是娘,而不是孩儿我。”
李太后微微点头,虽然对朱翊镠这个解释不是很满意,但也能隐隐感觉到小儿子的难言之隐。
既然不想说,那就不问——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所以,尽管李太后急切想得到确定的答案,但她没有继续逼问,而只是感慨地道:“如今张先生去了,即便你皇兄对他真的有恨,可死者为大,那也该随风而散化为乌有吧。”
“……”朱翊镠有点糊涂了,想着刚才李太后还言之凿凿,说不相信万历皇帝会做出那样的事儿;
可这会儿,这句感慨的话似乎又相信,给人的感觉:只是因为万历皇帝是她的儿子,所以才不相信儿子是个忘恩负义的人。。
见朱翊镠沉默不语,李太后又问道:“莫非镠儿不这么认为?”
“切,这还用问?”朱翊镠心里想着,“死者为大?随风而散?化为乌有?嘿嘿,恐怕没那么容易,都险些开棺鞭尸了。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恨意,便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逮着机会便一发不可收拾。”
但这些心里话朱翊镠肯定不会在李太后面前说出来的!
所以稍一沉吟,朱翊镠如是般回道:“娘,孩儿其实不该猜测。好在这里也没有其他外人,就当是孩儿给娘亲一个提醒吧。”
“嗯。”话已至此,李太后也不好意思多问了。但她能感觉得到,朱翊镠分明有心事儿。
所以,当朱翊镠离开后,李太后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沉思,不断地问自己:难道钧儿真的嫉恨张先生?可这也不能当面问大儿子啊!
本来她就知道万历皇帝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
说心底话,别看她在小儿子面前言之凿凿,可实际上她心里真的没底,她真的不敢保证大儿子不恨张居正。
相反,她其实倾向于小儿子的推断。只是她明白一个道理:首先她自己要相信儿子。若连她这个母亲都不相信自己儿子,那还希望谁信?
所以,她才心虚但装作镇定地在小儿子朱翊镠面前表了态,说不相信大儿子万历是个忘恩负义的人。
然而,她也知道既然小儿子认真地提出来了,那这个问题就当引起重视,别搞得像当初杭州兵变、泉州兵变那样,明明之前预测提醒过,可就是没有人听……本该可以杜绝,最后却都酿成了悲剧。
说是要准备逐步放权,可她对万历皇帝还是不放心:为什么不接见申时行首辅?难道真的在怄气?难道真的嫉恨张先生……
不行,李太后越想越觉得,很有必要与大儿子万历皇帝来一次敞开心扉的交谈。
她还真的去了。
她相信坦诚的交流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然而想归想,万历皇帝还能不能与她坦诚交流呢?
她也不敢保证,毕竟儿子是真的长大了。人一旦长大了,自然就会有不愿意对人言的心事儿。
别说是大儿子万历皇帝,就是小儿子朱翊镠,她都能感觉到时常有不能对她说的心事儿。
但去还是要去的,谁让她身为人母又仅仅拽着权力不放呢!
……
。
如果李太后压根儿就不相信万历皇帝恨张居正,那这次谈话的意义似乎就不大了;如果相信,至少有所怀疑,那对于朱翊镠来说,接下来的路或许就好走一些。
所以,朱翊镠神情专注地望着李太后。本心来说,他当然希望李太后相信万历皇帝恨张居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到预防。
然而,李太后摇了摇头,语气甚是坚定,说道:“张先生对我们朱家有恩,我不相信你皇兄是这样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朱翊镠虽然没有回话,但透过李太后这句话和她的神情,让他至少明白一点:历史上李太后并没有阻止万历皇帝清算张居正,肯定是有很多个原因一起促成的。
不相信万历皇帝忘恩负义恨张居正就是其中之一。
如果说后来是因为李太后不愿意与大儿子闹掰,既要为万历皇帝的威权着想,又怕伤了母子间的感情,那前期就是没有很好的预防,所以才给了万历皇帝机会。
没有预防是因为不相信万历皇帝恨张居正,不相信万历皇帝恨张居正所以才没有预防,可以说这两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结果……悲剧发生了。
就像万历皇帝背着李太后处置冯保一样,处置完了李太后才知道实情,再想插手已经来不及了。
其实也是没有很好的预防,才会给了万历皇帝机会。
李太后应该压根儿就没想到万历皇帝会这么做,所以等到眼见为实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此时李太后说不相信,让朱翊镠还能说什么呢?他只能自己给自己找个台阶下了:“娘不要多想,孩儿也只是推测。”
李太后神情依然没有放松,幽戚戚地道:“可镠儿不是有预知未来的超级能力吗?镠儿的预言不是一向很准的吗?”
是很准啊!朱翊镠心想,可这预言不能挑明了说啊!
所以,他如是般回道:“娘,所谓预言预言,就是尚未发生的事,谁又能保证一定很准呢?”
瞅着朱翊镠的神情,李太后感觉有蹊跷,她疑虑,但一本正经地道:“镠儿,你看着娘的眼睛,由衷地再说一遍。”
“娘,你要孩儿说什么?”朱翊镠本不想装糊涂的。
可有什么办法?
李太后目不转睛,急切想得到答案:“你认真回答我,你认为你皇兄真的有那么嫉恨张先生吗?”
至此,朱翊镠知道想回避已经是不可能的事儿了。
可如何回答,也得讲究。
虽然他不怕李太后,但如果传到万历皇帝的耳中,那他将来的日子恐怕也不好过。
万历皇帝现在什么都没做,岂能“诬陷”他嫉恨张居正?即便真的嫉恨,万历皇帝也不会承认啊。
万事都要讲究证据的。
一念及此,朱翊镠回道:“娘,你也不要太认真嘛。”
“镠儿,”李太后忽然脸色一沉,愠色道,“今天可是你来找娘的,而且你一上来就摆出一副认真的样子,怎么到头来却劝娘不要太认真?”
嗯,好像,似乎,确实是这么回事儿。
朱翊镠强颜笑了笑说:“娘,其实也没什么,孩儿只是担心皇兄会嫉恨张先生,所以一上来才摆出一副认真的架势。既然娘亲都不相信,那说明孩儿的推测肯定不准,不过是杞人忧天罢了。毕竟,最了解皇兄的人是娘,而不是孩儿我。”
李太后微微点头,虽然对朱翊镠这个解释不是很满意,但也能隐隐感觉到小儿子的难言之隐。
既然不想说,那就不问——这是聪明人的做法。
所以,尽管李太后急切想得到确定的答案,但她没有继续逼问,而只是感慨地道:“如今张先生去了,即便你皇兄对他真的有恨,可死者为大,那也该随风而散化为乌有吧。”
“……”朱翊镠有点糊涂了,想着刚才李太后还言之凿凿,说不相信万历皇帝会做出那样的事儿;
可这会儿,这句感慨的话似乎又相信,给人的感觉:只是因为万历皇帝是她的儿子,所以才不相信儿子是个忘恩负义的人。。
见朱翊镠沉默不语,李太后又问道:“莫非镠儿不这么认为?”
“切,这还用问?”朱翊镠心里想着,“死者为大?随风而散?化为乌有?嘿嘿,恐怕没那么容易,都险些开棺鞭尸了。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恨意,便如同滔滔江水连绵不绝,逮着机会便一发不可收拾。”
但这些心里话朱翊镠肯定不会在李太后面前说出来的!
所以稍一沉吟,朱翊镠如是般回道:“娘,孩儿其实不该猜测。好在这里也没有其他外人,就当是孩儿给娘亲一个提醒吧。”
“嗯。”话已至此,李太后也不好意思多问了。但她能感觉得到,朱翊镠分明有心事儿。
所以,当朱翊镠离开后,李太后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沉思,不断地问自己:难道钧儿真的嫉恨张先生?可这也不能当面问大儿子啊!
本来她就知道万历皇帝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
说心底话,别看她在小儿子面前言之凿凿,可实际上她心里真的没底,她真的不敢保证大儿子不恨张居正。
相反,她其实倾向于小儿子的推断。只是她明白一个道理:首先她自己要相信儿子。若连她这个母亲都不相信自己儿子,那还希望谁信?
所以,她才心虚但装作镇定地在小儿子朱翊镠面前表了态,说不相信大儿子万历是个忘恩负义的人。
然而,她也知道既然小儿子认真地提出来了,那这个问题就当引起重视,别搞得像当初杭州兵变、泉州兵变那样,明明之前预测提醒过,可就是没有人听……本该可以杜绝,最后却都酿成了悲剧。
说是要准备逐步放权,可她对万历皇帝还是不放心:为什么不接见申时行首辅?难道真的在怄气?难道真的嫉恨张先生……
不行,李太后越想越觉得,很有必要与大儿子万历皇帝来一次敞开心扉的交谈。
她还真的去了。
她相信坦诚的交流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然而想归想,万历皇帝还能不能与她坦诚交流呢?
她也不敢保证,毕竟儿子是真的长大了。人一旦长大了,自然就会有不愿意对人言的心事儿。
别说是大儿子万历皇帝,就是小儿子朱翊镠,她都能感觉到时常有不能对她说的心事儿。
但去还是要去的,谁让她身为人母又仅仅拽着权力不放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