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到如今,也算是暂时有了个了结。
这是朱大皇帝的让步,也是他的缓兵之计!在这一次朝会前,最后一分钟,他才将所有计划制定完毕。
同时确定,使用时,能够保证绝无差错。
首先第一步,当然是要在朝堂上甩锅,把所有问题和责任都一股脑扔给他们温体仁和周延儒。
之后,再从国内选择两块容易控制的地区,推行商税、商牌。
首选之地,一南一北,分别是天津和应天府。
但这两个地方虽然朱大皇帝已经有了打算,却必须要借用周、温之口道出才行。他们想得没错,这个“恶名”仍需他们来承担。
正所谓新时代,新国家,自己挣钱自己花。
他们两个都那么卖力的挖坑了,怎么好意思不把果子还给人家呢?
选择天津,是因为它原本就是水旱码头,关税重镇,其次也是因为它包含在京畿之地,无论国策推行怎样,或者说出现任何问题,自己都能及时反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而言。
天津方面的一切操作,都可以从御书房直接下达,这样就免去了中途很多手续和时间。
至于选择应天府,也就是南京,是因为那个地方不但有南三营管着,同时锦衣卫在应天府也有自己的主要分所。
南三营,指的是驻扎南京的三千营、五军营和神机营。
当然它们的名字、建制虽然和京师三大营相同,但是其兵员数量以及军备、战力方面,相差悬殊。
朱大皇帝完全可以利用这两个衙门,把应天府牢牢控制在手中。
而且两地分列南北,也能最直观的从获取数据上,将大明经济侧重和体系进行完整分析。
这样一来,可以一举两得。
不过在这两步中间,朱大皇帝还设计了一个专门用来泄恨连环套——打廷杖!
只是这个廷杖,不能落在温体仁和周延儒身上,毕竟名不正言不顺的事,是不能做的,而朱大皇帝也有自己的适宜目标,那就是倒霉蛋——闵洪学。
要说此人很有意思,他出身望族,是闵氏的第十三世孙,弘治朝刑部尚书闵珪第五世孙。
崇祯三年三月,闵洪学被任命为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
是上一次挨打的右都御史张捷的顶头上司。
这个人,不算太好,身上没有太多劣迹,但是身陷党争无法自拔,眼下他正躲在温体仁的庇护下。
朱大皇帝知道,他能升任这个左都御史,就是靠着和温体仁悄悄手拉手,一对好朋友。
因为闵洪学其人,早就在天启七年二月,请求休致。
之后天启皇帝曾三次有心开复,都被他拒绝,到了崇祯元年,这才给了他一个“在籍调理”的恩赏,之后同年,被崇祯皇帝强行启用,直到今天。
他身上没有太多毛病,就是油滑了一些,和温体仁、周延儒之间都有联系,自然也就成了朱大皇帝首选的开刀对象。
莫瞧这老头子一把年纪,可身体却精猛的很,一般小伙子都不如他。
朱由检深吸口气,折返坐回龙椅,泄恨的环节,即便没有可乐爆米花,好歹也得有个坐,让自己仔细欣赏不是?“朕,刚说的话,都记住了吗?”
“臣等,遵旨!”
“好。”
朱由检颔首,脸上忽然露出一丝耐人寻味的微笑,“如此你们起来吧,这件事一定要做好,从速办理,同时朕要求内阁,在两天之内,向朕提举出合适的试行地区,记住,一定要让朕满意,不然严惩不贷!”
卧槽,这不是要人命吗?
两位内阁几乎同时在心里骂了一句,天子爷这不但是要给他们扣帽子,里面还得装点水!
提举地区不难,可是要让他满意,那就另当别论了,谁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然而事到如今,他们也没有奈何,只得再次接旨。
朱大皇帝暗道他们两个是不开眼的混蛋,和自己找麻烦,收拾不死他!面上则把严肃的目光,投向闵洪学。
“督察院座督御史闵爱卿,来了吗?”
闵洪学循声出班,跪地叩拜。
朱大皇帝上下打量着让他,格外的不怀好意,“闵卿可知道朕,为何叫你出来吗?”
“启奏陛下,臣不知。”闵洪学心里犯嘀咕,一直低着头,就怕让皇帝挑出毛病来。
朱由检语调一沉,挑刺开始,“闵卿,朕问你,苏州一事,你们督察院,知道吗?”
“回陛下,督察院知道此事。”闵洪学心想你不是废话吗?事儿都闹到这个地步了,那督察院还有不知道的道理?
可是心里这么想,他嘴上却只能试探,“敢问陛下有何吩咐?”
“吩咐?”
朱大皇帝摇摇头,把身子靠在龙椅上,似笑非笑的瞧着他,“朕没有吩咐,就是想问问你,闵卿啊,督察院的职责是什么?”
此言一出,闵洪学也好,温、周两位内阁也罢,心里都往下沉,尤其是闵洪学,他知道天子这是在故意找自己的麻烦。
“闵卿,朕在问你话呢。”
见他不说话,朱由检冷着脸追问,“怎么,闵卿身为左都御史,难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都不知道?”
闵洪学一听这话,紧忙磕头,“启奏陛下,督察院,属言官,是直属于万岁爷的监察部门,专司监察天下官吏,有风闻言事之权。”
“说得对啊。”
朱由检点点头,恶魔一样的笑容逐渐浮现出来,“风闻言事……那苏州之事,分明是苏州知府办事不力,不能替朝廷安民,且对当地检查不严,导致蜚语丛生……这么久过去了,朕怎么没有看到督察院,一封弹劾?到底是你们不知道这件事,还是督察院有意庇护啊?”
这话就像是钉子一样,把闵洪学钉在那,一动不敢动,更不要提说话了。
天子刚刚已经把退路给他堵死了,是他自己亲口承认知道苏州事态的,那么你就根本没有辩驳的机会。
如此一来,就只剩下一个解释,是他们督察院有意庇护。
那还有什么好说?
闵洪学现在唯一能祈祷的就是皇帝老子能留自己一条老命,他根本不指望温体仁或周延儒帮着自己说话。
今天这个局势,两位相爷背了黑锅不算,还差一点自身难保,这个时候又怎么可能站出来,帮自己把事儿扛下来呢?
此时此刻,闵洪学忽然有所醒悟,无论是温体仁也好,或者周延儒也罢,好像真到了关键时刻,谁都指望不上,自己选择他们作靠山,是错误选择。
真正能够保全自己,控制恩荣的,只有皇帝陛下!
然而,这个醒悟,对他来说有些太晚了,闵洪学心中祈祷,要是自己这一次能够大难不死,那日后绝对要从那两个指望不上的相爷手下脱身出来。
再度投入到天子怀抱。
这才是亲爸爸啊!
朱由检在丹墀上,见闵洪学不啃声,怎会不知他的心思?估计这个老东西已经后悔死,投入他们两个惹祸精门下。
到了这时候,非但一点忙帮不上,还要他这么一大把年纪出来代人受过。
只有傻子不知道,朱大皇帝这次找麻烦,完全就是冲着两位相爷去的,他闵洪学就是替罪羊,出气包。
闵洪学不吭声,朱由检也不说话,朝堂上一下陷入沉默,足足十几个呼吸后,朱大皇帝这才哼了一声,再度开口……
这是朱大皇帝的让步,也是他的缓兵之计!在这一次朝会前,最后一分钟,他才将所有计划制定完毕。
同时确定,使用时,能够保证绝无差错。
首先第一步,当然是要在朝堂上甩锅,把所有问题和责任都一股脑扔给他们温体仁和周延儒。
之后,再从国内选择两块容易控制的地区,推行商税、商牌。
首选之地,一南一北,分别是天津和应天府。
但这两个地方虽然朱大皇帝已经有了打算,却必须要借用周、温之口道出才行。他们想得没错,这个“恶名”仍需他们来承担。
正所谓新时代,新国家,自己挣钱自己花。
他们两个都那么卖力的挖坑了,怎么好意思不把果子还给人家呢?
选择天津,是因为它原本就是水旱码头,关税重镇,其次也是因为它包含在京畿之地,无论国策推行怎样,或者说出现任何问题,自己都能及时反应,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而言。
天津方面的一切操作,都可以从御书房直接下达,这样就免去了中途很多手续和时间。
至于选择应天府,也就是南京,是因为那个地方不但有南三营管着,同时锦衣卫在应天府也有自己的主要分所。
南三营,指的是驻扎南京的三千营、五军营和神机营。
当然它们的名字、建制虽然和京师三大营相同,但是其兵员数量以及军备、战力方面,相差悬殊。
朱大皇帝完全可以利用这两个衙门,把应天府牢牢控制在手中。
而且两地分列南北,也能最直观的从获取数据上,将大明经济侧重和体系进行完整分析。
这样一来,可以一举两得。
不过在这两步中间,朱大皇帝还设计了一个专门用来泄恨连环套——打廷杖!
只是这个廷杖,不能落在温体仁和周延儒身上,毕竟名不正言不顺的事,是不能做的,而朱大皇帝也有自己的适宜目标,那就是倒霉蛋——闵洪学。
要说此人很有意思,他出身望族,是闵氏的第十三世孙,弘治朝刑部尚书闵珪第五世孙。
崇祯三年三月,闵洪学被任命为太子太保都察院左都御史。
是上一次挨打的右都御史张捷的顶头上司。
这个人,不算太好,身上没有太多劣迹,但是身陷党争无法自拔,眼下他正躲在温体仁的庇护下。
朱大皇帝知道,他能升任这个左都御史,就是靠着和温体仁悄悄手拉手,一对好朋友。
因为闵洪学其人,早就在天启七年二月,请求休致。
之后天启皇帝曾三次有心开复,都被他拒绝,到了崇祯元年,这才给了他一个“在籍调理”的恩赏,之后同年,被崇祯皇帝强行启用,直到今天。
他身上没有太多毛病,就是油滑了一些,和温体仁、周延儒之间都有联系,自然也就成了朱大皇帝首选的开刀对象。
莫瞧这老头子一把年纪,可身体却精猛的很,一般小伙子都不如他。
朱由检深吸口气,折返坐回龙椅,泄恨的环节,即便没有可乐爆米花,好歹也得有个坐,让自己仔细欣赏不是?“朕,刚说的话,都记住了吗?”
“臣等,遵旨!”
“好。”
朱由检颔首,脸上忽然露出一丝耐人寻味的微笑,“如此你们起来吧,这件事一定要做好,从速办理,同时朕要求内阁,在两天之内,向朕提举出合适的试行地区,记住,一定要让朕满意,不然严惩不贷!”
卧槽,这不是要人命吗?
两位内阁几乎同时在心里骂了一句,天子爷这不但是要给他们扣帽子,里面还得装点水!
提举地区不难,可是要让他满意,那就另当别论了,谁知道他心里怎么想的?然而事到如今,他们也没有奈何,只得再次接旨。
朱大皇帝暗道他们两个是不开眼的混蛋,和自己找麻烦,收拾不死他!面上则把严肃的目光,投向闵洪学。
“督察院座督御史闵爱卿,来了吗?”
闵洪学循声出班,跪地叩拜。
朱大皇帝上下打量着让他,格外的不怀好意,“闵卿可知道朕,为何叫你出来吗?”
“启奏陛下,臣不知。”闵洪学心里犯嘀咕,一直低着头,就怕让皇帝挑出毛病来。
朱由检语调一沉,挑刺开始,“闵卿,朕问你,苏州一事,你们督察院,知道吗?”
“回陛下,督察院知道此事。”闵洪学心想你不是废话吗?事儿都闹到这个地步了,那督察院还有不知道的道理?
可是心里这么想,他嘴上却只能试探,“敢问陛下有何吩咐?”
“吩咐?”
朱大皇帝摇摇头,把身子靠在龙椅上,似笑非笑的瞧着他,“朕没有吩咐,就是想问问你,闵卿啊,督察院的职责是什么?”
此言一出,闵洪学也好,温、周两位内阁也罢,心里都往下沉,尤其是闵洪学,他知道天子这是在故意找自己的麻烦。
“闵卿,朕在问你话呢。”
见他不说话,朱由检冷着脸追问,“怎么,闵卿身为左都御史,难道自己的责任是什么,都不知道?”
闵洪学一听这话,紧忙磕头,“启奏陛下,督察院,属言官,是直属于万岁爷的监察部门,专司监察天下官吏,有风闻言事之权。”
“说得对啊。”
朱由检点点头,恶魔一样的笑容逐渐浮现出来,“风闻言事……那苏州之事,分明是苏州知府办事不力,不能替朝廷安民,且对当地检查不严,导致蜚语丛生……这么久过去了,朕怎么没有看到督察院,一封弹劾?到底是你们不知道这件事,还是督察院有意庇护啊?”
这话就像是钉子一样,把闵洪学钉在那,一动不敢动,更不要提说话了。
天子刚刚已经把退路给他堵死了,是他自己亲口承认知道苏州事态的,那么你就根本没有辩驳的机会。
如此一来,就只剩下一个解释,是他们督察院有意庇护。
那还有什么好说?
闵洪学现在唯一能祈祷的就是皇帝老子能留自己一条老命,他根本不指望温体仁或周延儒帮着自己说话。
今天这个局势,两位相爷背了黑锅不算,还差一点自身难保,这个时候又怎么可能站出来,帮自己把事儿扛下来呢?
此时此刻,闵洪学忽然有所醒悟,无论是温体仁也好,或者周延儒也罢,好像真到了关键时刻,谁都指望不上,自己选择他们作靠山,是错误选择。
真正能够保全自己,控制恩荣的,只有皇帝陛下!
然而,这个醒悟,对他来说有些太晚了,闵洪学心中祈祷,要是自己这一次能够大难不死,那日后绝对要从那两个指望不上的相爷手下脱身出来。
再度投入到天子怀抱。
这才是亲爸爸啊!
朱由检在丹墀上,见闵洪学不啃声,怎会不知他的心思?估计这个老东西已经后悔死,投入他们两个惹祸精门下。
到了这时候,非但一点忙帮不上,还要他这么一大把年纪出来代人受过。
只有傻子不知道,朱大皇帝这次找麻烦,完全就是冲着两位相爷去的,他闵洪学就是替罪羊,出气包。
闵洪学不吭声,朱由检也不说话,朝堂上一下陷入沉默,足足十几个呼吸后,朱大皇帝这才哼了一声,再度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