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蔷在百余亲卫护卫下回至宁荣街,远远就看到林之孝在门口候着,和东府管家李用在说些甚么,两手连连比划,摇头叹息。

    贾蔷策马近前后,还未下马就问道:“说甚么呢?大老远看着就激动的不得了。”

    林之孝有些畏惧,见礼罢道:“侯爷,小的们在说,今年庄子上收成的事……”

    贾蔷这才想起来,道:“哦……是了。当初我让两府所有的田庄都种上玉米,如今也该收完了,今年收成如何?”

    林之孝赔笑道:“往年没种过,倒也不知道到底是好是坏,不过那玉米棒子都堆的和山一样高,先前盖的七八个谷仓都不够,收粮了后又加盖了三大座,这才将将够用。只看收成多少,倒是比种粟米麦子倒是强的多。就是不知道管吃不管吃……”

    玉米流入大燕多年,却一直未能大规模种植,就是因为百姓的饮食习惯难改。

    尤其在太平年景,百姓总有口吃的,吃惯米饭的南方百姓不可能吃棒子面。

    而北方百姓吃惯了小麦磨出的面,即便是粗面,也比玉米面细的多。

    所以种出来那么多玉米,却卖不掉,也吃不下,林之孝急的嘴皮子都起泡了……

    贾蔷看出这位的焦急和一点小怨气,笑道:“当初让你们种,难道还能难为你们?”说罢对李用道:“连同他们盖谷仓的钱一并支付了,他们的收益,比过去三年的平均年收入,涨三成,把银子给他们。”又对惊喜交加的林之孝道:“那些玉米不要动,往后朝廷会派人去取,要注意看着,不能让雨淋着了。”

    林之孝连连赔笑道:“再不能,再不能,庄子上都指望着这些粮食卖钱过年呢!有了侯爷的做主,小的也好去给佃户们交代了。”

    贾蔷笑了笑,没再多说甚么,就要回府,却听林之孝惊呼了声,道:“哎哟!小的这猪脑子差点忘了正经事,侯爷,老太太有请!”

    贾蔷:“……”

    ……

    荣国府,荣庆堂。

    贾蔷进来后,发现屋内灯烛竟比往常少点许多? 虽谈不上黯淡,但比往日里灯火通明差许多。

    光线一暗? 贾母看起来就老迈了许多。

    屋内除了贾母、鸳鸯、李纨外,也没几个嬷嬷、丫鬟服侍着。

    见此,贾蔷微微皱了皱眉? 问安罢道:“今儿怎么开始勤俭持家了?”

    贾母叹息一声,道:“如今家里也没甚么进项? 还是省吃俭用? 勤俭些的好。”

    “……”

    贾蔷简直哭笑不得,道:“方才刚让李用把银子点清了送过来,比往年西府收成还要高三成,那玉米是我让人种的,有大用? 自然不会让西府来承担亏空。你老封君有话直说就是? 还摆这么一套龙门阵? 可真有意思。”

    贾母闻言? 心头一块石头登时落地,面上也露出了笑脸? 啐道:“呸!我知道你会给银子?让外面种上那么些卖也卖不掉,吃也不好吃的劳什骨子,砸在手里可还了得?我倒不当紧? 可你大婶婶今年才理一些外面的事,就发生了这样的事,熬的她几宿睡不着,你瞧瞧,都清减了多少!”

    贾蔷闻言,就去打量李纨,可李纨哪受得了让一男人这样看,羞臊道:“哎哟!蔷儿,你莫乱看!并未清减……”

    贾蔷:“……”

    李纨说罢又觉得这话不对,急的一张脸涨红,手足无措……

    她本是想谦逊些,没想到说出惹人歧义的话来,一时间简直想死……

    贾蔷笑道:“大婶婶别激动,没看没看,都怪老太太,非说你清减了……”

    说着,又问贾母道:“可还有其他事没有?没有我就回去了,你老也赶紧让人点灯。”

    贾母却道:“急甚么?我问你,身边可有人服侍?”

    贾蔷点点头,道:“大奶奶把银蝶和炒豆儿派了来,抬个沐桶倒个水甚么的。我也不用服侍,自己有手有脚的,还能活不下去?”

    贾母气恼道:“这是活不活的下去的事?养移体、居移气的理儿,还用我一个老太婆给你说?”

    贾蔷笑道:“你老再这样说,我可就把鸳鸯抢回去了!”

    鸳鸯站在贾母后面,“凶巴巴”的瞪了贾蔷一眼,又红着脸低下头。

    果然,贾母还是舍不得,岔开了话题道:“还有一事,明儿是兰小子的生儿,你大婶婶想去看看,你瞧瞧,便宜不便宜?”

    贾蔷闻言看向李纨,这回李纨就自然多了,看着贾蔷赔起点笑脸,道:“麻烦蔷儿了!”

    贾蔷呵呵了声,道:“那行罢,明晚上大婶婶准备好带的东西,我送你过去就是。不过只能和上回一样,将东西送进去,见一见。”

    李纨忙应下,笑道:“见一见就好,见一见就好。”

    慈母之心,倒是让贾蔷有些动容。

    贾母疑惑:“怎非要等晚上再去?”

    贾蔷无奈道:“白天影响不好,那么多学生看着呢……行了,明儿再说罢。”

    说完,他不再啰嗦,转身离去。

    回到东府,尤氏、尤三姐又来与他说了会儿西斜街会馆那边的事,还盯着银蝶、炒豆去取沐桶、热水,帮衬着拾掇了下屋子……

    一夜无话。

    ……

    翌日清晨。

    贾蔷早起,今日不愿去前面和亲兵们一道打熬身子骨,就往后面园子里去逛逛。

    贾家修的这园子,若放在江南,倒也不算甚么,是上等,却不是极品。

    毕竟扬州盐商们修起园子来,才叫真正不拿银子当钱。

    甚至江南家底殷实些的百姓之家也多修园子,精致小巧,景色不俗。

    所以贾家的园子若放在江南,不算出奇。

    但当这座园子是在京城,尤其是入深秋进冬之后,以灰色为主要色调的都中,贾家的园子着实让人惊艳!

    便是已进初冬,依旧是绿竹幽幽,山间并有苍松翠柏。

    又有火红的枫林,和金黄的银杏。

    黄花满地,白柳横坡。

    遥望东南,建几处依山之榭。

    纵观西北,结三间临水之轩。

    虽还没人搬进来,但园子里也并不寂寞。

    几只白鹤在寒塘之上盘旋,一群小鹿,于浅坡之侧奔跑。

    一路行来,贾蔷看的心旷神怡。

    上了沁芳亭后,遥望东边日出,似有紫气东来,灵气复苏……

    想想前世,百般努力也难得京城方寸落脚之地,娶妻更是遥遥难及之事。

    再看眼前……

    果然,人生进步的捷径,还是要靠穿越……

    正胡思乱想之际,忽听身后不远处的竹桥上,传来一阵笑声。

    贾蔷回过神来,侧脸看去,就见竟是迎春、宝钗二人,结伴前来。

    迎春着一件大红猩猩毡斗篷,红的鲜艳,十分好看。

    宝钗披的却不似往常那件低调的青缎面斗篷,而是一身白狐皮刺绣红梅披风,配上她若雪肌肤,着实令人惊艳。

    宝钗却不想能在这遇到贾蔷,见他不加遮掩目光明亮的打量过来,登时心起羞意,后悔将她哥哥薛蟠非送给她的这身大氅穿来。

    迎春却没想许多,看着贾蔷含笑道:“蔷哥儿怎在这里?”

    贾蔷笑道:“今儿偷个懒,不去前面和亲兵对打了,休息一日,就想到来园子里看看。二姑姑和宝妹妹怎来了?”

    宝钗并未回答,甚至还微微低着眼帘,许是天冷,冻的俏脸上有一抹浅红……

    迎春虽有些纳罕,怎素来待人从不会有半分失礼的宝钗今儿不说话,却还是笑道:“我们早起闲来无事,常爱进园子里走走。往日里还有三姑娘、云丫头她们,如今她们都去江南了,我便和宝姑娘一道来逛逛。你方才在看甚么?”

    贾蔷信口胡诌道:“灵气复苏了,我正在吸纳天地间第一缕东来紫气。”

    迎春闻言震惊,将信将疑的看向东边……

    宝钗却“噗嗤”一声笑出来,抬起眼帘,没好气嗔了贾蔷一眼,道:“又胡说!”

    迎春也反应过来,啐道:“蔷哥儿也不老实了!”

    贾蔷哈哈一笑,道:“说个笑话逗趣罢。走,一起去逛逛。”

    二女也无他安排,便随着贾蔷一起往里行去。

    下了沁芳亭,过了翠烟桥,又上了柳堤。

    沿着柳堤一路北向,便是藕香榭。

    穿过藕香榭的水亭,出来没多久,已到了荇叶渚。

    周围皆是水路,恰巧见一棠木舫泊在岸边,贾蔷呵呵笑道:“今儿你们俩可是来着了,走,我撑船渡你们一渡。”

    迎春惊笑道:“你行得不行得呀?”

    贾蔷笑道:“二姑姑,你对我的了解还是太少,还要多观察,多发现。”

    迎春笑的不行,宝钗也用绣帕掩口直笑。

    待发现贾蔷站在船头,用竹篙轻轻一点,小船就平稳的划向前,再一点,竟是转了一圈回来,果然十分稳当。

    迎春和宝钗二人就结伴上了船,在船舱内坐下,宝钗也起童心,笑道:“船家,老船夫!开船啦!”

    贾蔷大声道:“等一等,我老伴儿还没上船呢!”说罢,回头看了眼已感势头不妙的宝钗,哈哈笑道:“哦,已经上来了,那就走喽!”

    宝钗羞的满面通红,尤其是迎春眼神茫然的看向她时,更恨不能寻条地缝钻进去。

    不过又庆幸,迎春一时还反应不过来,不必那样尴尬……

    转眼间就到了一处萝港,迎春没想明白怎么回事,也不去想了,看着岸边,只觉得阴森透骨,两滩上衰草残菱,更助秋情,一时间心情都有些低落……

    宝钗问道:“这里便是凤哥儿的百花深处?”

    贾蔷笑了笑,道:“是,春夏时最是好看,如今萧瑟了些。”

    宝钗浅浅一笑,道:“萧瑟原也是四季之景,细细看看,原也有几分不同的韵味。总是姹紫嫣红,其实也单调了些。”

    贾蔷深有同感,又问道:“前面是蘅芜苑,可愿上去逛逛?”

    宝钗闻言,抿了抿嘴未言,迎春却觉着不错,笑道:“好啊。”

    贾蔷便将船拢岸,先一步上去,然后回身将迎春虚扶了下,让她上岸,最后牵起了宝钗的手,将她也搀扶上岸。

    迎春终于明白了些甚么,却也不知该说甚么,只当没看见,三人一行,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苑。

    一进蘅芜苑,三人只觉异香扑鼻。种在此地的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非但未枯萎,反倒都结了实,似珊瑚豆子一般,累垂可爱。

    宝钗极喜欢此地,无百花争艳,却自有芳香。

    迎春都笑道:“宝姑娘必是喜欢此地,屋子也宽敞些。”

    三人进去逛了圈后,都觉得此地冬暖夏凉,是一处宝地。

    逛罢,宝钗劝贾蔷道:“今儿就到此罢,来日方长,你近来很忙,不必迁就我们耽搁了正事。”

    贾蔷看了看外面的日头,笑道:“也罢,那就改日再逛罢,左右日子还长。”

    迎春亦笑言:“该用早饭了。”

    三人便不再多游,一道沿原路返回。

    自沁芳亭分开,迎春、宝钗往西而去,贾蔷则自东门而出。

    ……

    ps:求票票~~

章节目录

红楼春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屋外风吹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六百九十四章 清晨游园·三人行-红楼梦脂评本的最好版本,红楼春,笔趣阁并收藏红楼春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