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听了吴国贵的话陷入沉思半晌不语。过了好一会,抬头看了看刘玄初。
刘玄初,名茂遐,字玄初,四川人,明末清初战略大师级的谋士。
李存真是穿越者,对此早有耳闻,但是在国姓爷北伐和南京之战后李存真知道刘玄初已经在吴三桂帐下做谋士多年,便没有将其列为招揽对象。
刘玄初最早在南明蜀王刘文秀手下做幕客,曾任刘文秀中书,也就是掌管文书工作的文官。不过,刘玄初并没有被刘文秀注意到,更没有受到重用。
永历六年,刘文秀所统南明军将吴三桂与李国翰的清军逐至川北保宁一带,并列阵围之,但是由于轻敌被清军突袭惨败。此时的四川已经残破,没有据守的价值,刘文秀便率残兵退回贵州。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玄初改换门庭做了吴三桂的幕僚。《广阳杂记》说:“蜀平,平西王复罗置幕中”可见刘玄初确实有些名声,只不过没有找到发挥才干的地方,而蜀王也没有注意到。那之后,刘玄初就跟随吴三桂征战。
刘玄初乃战略大师,道出原委事件有三:
在原本历史上,刘玄初的才能主要体现在谋略上。康熙时候为了加强君权有意撤销三藩,这个时候耿藩和尚藩全都上书说希望能够“解职东归”。
当时,平西王世子吴应熊在北京,捎信到云南说:朝廷早就疑心父王你了,现在耿、尚二王请辞,只有父王没有,朝廷怕是会更加猜忌你。你还是应该快点发信来,也说要“解职东归”,如此一来才能打消朝廷的疑虑。这个事快点办还能赶上热乎的。
吴三桂赶快让刘玄初“具稿拟疏”,刘玄初劝告吴三桂不要自己陷自己于被动的境地。他说:“皇上早就想把王爷调出云南了,只不过曾经答应王爷永镇云南,难以启齿,来不了口。王爷上疏,定然是朝上而夕调矣。耿藩和尚藩自己请辞,那就请辞好了,和王爷有什么相干?朝廷早就说过,让王爷永镇云南,王爷为什么要效仿他们?”
吴三桂是一个家族至上主义者,十分担心京城的吴应熊,听刘玄初这么说,非常生气,竟然毫无政治远见地大叫:“我就算上疏了皇上也不敢把我调走,我和耿藩尚藩一起上疏是为了让皇上不再疑心我!”
刘玄初争辩,认为万万不可。没有想到,吴三桂这家伙本来挺和善一个人,一听说刘玄初要不顾吴应熊安危,大怒,赶刘玄初出府,降为盐井提举。
事实上,康熙有意逼反吴三桂,吴三桂仓促起兵,康熙亦以吴三桂同意撤藩又反复的借口征讨之。这些都被刘玄初预料到了,可是说吴三桂在政治上非常被动。
三藩事变,吴三桂起兵的时候问计众谋士,刘玄初说:“明亡未久,人心思奋,宜立明后,奉以东征,老臣宿将,无不愿为前驱矣!”
然而,方光琛却说:“当年你引着清兵入关,你可以和天下解释说是你力有不逮。但是满清以夷变夏,是你追击永历到缅甸,又在篦子坡命吴国贵缢弑永历,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解的事,现在你又要再复兴明朝,岂不是笑话?”
吴三桂认为方光琛说话在理,便听从了方光琛的话,把刘玄初之言弃置不顾。其实这大错特错了。
明朝遗民著有《论吴三桂》。其中就明白了为吴三桂辩解说,“逼死坡”弑君是无奈之举,而且杀死永历是满清狗皇帝的旨意,不是吴三桂本人的意思,“吴君诚心未必忍为此也”。而且,此时举目天下都是清兵,“吴君”势单力孤,“势弱力微,即有万分尽忠保全永历,情如越鸡之伏鹄卵,势所不能。不但永历不能救,即吴君亦自取死之机也”。遥想当年,周公大义灭亲,到如今也没有听人说起过周公不仁,吴君就如同周公一般。至于和满清联姻,做了满清的平西王,那也属于“身在曹营心在汉”,“吾知吴君之心身虽居清,而其志念未尝忘中国,亦未尝不悯汉民困苦,尤未尝不欲尽忠孝仁义,已成万古之美名。惟奈时势不合,只得勉而权顺天道,在其本性未必乐忍心至此也。
由此可见到了这个时候,明朝遗民看着吴三桂是汉人,仍然希望他能“复兴汉室”,哪怕他弑君犯上,只要复兴汉室,都可以原谅。搞不好,吴三桂能被文人们写成周公第二。
而事实上,整个三藩之乱期间,面对如此无耻之徒,明朝遗民仍然选择支持了吴三桂,而其他汉人也有不少选择支持吴三桂。可惜,吴三桂没有能够利用这一股力量打击满清。不用刘玄初之言以至于此。
三藩之乱,吴三桂起兵,却还是担心着世子吴应熊,希望五世**喇嘛从中斡旋让清朝放回吴应熊,而他可以答应跟康熙划江而治。
刘玄初听说之后,赶快写信给吴三桂,大意是:我认为现在应该全力北上,直捣黄龙,现在万万不可“阻兵不进,河上消摇,坐失机宜”,等到满清汇集了四方兵马围攻我们,定然是死无葬身之地。都到了这个时候,你以为世子吴应熊能活着回来吗?我告诉,不可能了。你现在要做的不是救回吴应熊,而是复兴汉室。你要清楚,我们是弱的一方,满清是强的一方。以弱胜强,要趁热打铁,利在乘捷。“今云南一隅之地,不足当东南一郡;而吴越之财货,山陕之武勇”,都在荆襄江汉集合,到时候就会在湖南形成僵持。这无异于与有钱的人比富,与健壮的人角力,怎么可能会赢?“噫!惟望天早生圣人以靖中华耳。”
但是,吴三桂根本听不进刘玄初的计谋,“至夷陵,驻兵松滋,三月不进”。坐失良机。刘玄初见吴三桂根本不听自己的计谋,郁郁而终。
此后果然如其所言,康熙可不像吴三桂扭扭捏捏,二话不说就砍了吴应熊,可怜这老小子到死居然还希望劝说三桂爸爸不要造反。而后,清军和吴军在湖南的岳州僵持了五年,最后是清军赢得了岳州战役的胜利,吴家的丧钟也敲响了。
经过八年乱斗,康熙在灭了吴家,长出一口气说:“能够灭掉吴三桂真是侥幸中的侥幸,万幸中的万幸,这是祖宗保佑的结果啊。”可见,康熙本身对能击败吴三桂并无把握。如果吴军趁热打铁,全力北上,一举占据北京,天下大事未可知也!
满清在三藩之乱期间掀起大屠杀,特别是在四川。本来经过十几年的恢复,四川已经恢复了些元气,等到满清来了之后,四川再一次变成鬼省。其他地方也是如此。保守估计,在整个三藩之乱期间,汉人被屠杀将近一千万。如果吴三桂能果断北上,兴许他们都不会死了。
刘玄初是这个时间段最了不起的战略家,可惜他再也不可能登上三藩之乱的献策舞台了。
因为李存真来了。不要说参与三藩之乱的人,比如王辅臣、武世权、马宝、祁三升被李存真搞了个七零八落;就算是平定三藩之乱的人也是被李存真弄得死伤惨重,例如死在淮安的李之方,死在坐天山的贝子彰泰,瓜尔佳·和讬;更有意思的是还有早就已经叛变投明的那穆都鲁·赖塔;此外还有正在南京坐大牢的周培公。历史已经面目全非。李存真不是蝴蝶,是一只大鹏鸟,翅膀扇起的大风把历史吹得天翻地覆。
但是,刘玄初之能在于自身,并不在于外在环境。历史虽然发生改变,但是一肚子的谋略无可更改。
正如某太祖所说:当方针定下之后,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干部。历史上不论是春秋、三国、南北朝、南北宋、大明还是大清,甚至到后世,战略型的人物都能左右未来。只是,明中之后真正战略大师的意见少被采纳,君主往往昏招连连,故而名声不显。
如今的历史潮流之中,刘玄初又会给吴三桂提出什么样的意见呢?
刘玄初,名茂遐,字玄初,四川人,明末清初战略大师级的谋士。
李存真是穿越者,对此早有耳闻,但是在国姓爷北伐和南京之战后李存真知道刘玄初已经在吴三桂帐下做谋士多年,便没有将其列为招揽对象。
刘玄初最早在南明蜀王刘文秀手下做幕客,曾任刘文秀中书,也就是掌管文书工作的文官。不过,刘玄初并没有被刘文秀注意到,更没有受到重用。
永历六年,刘文秀所统南明军将吴三桂与李国翰的清军逐至川北保宁一带,并列阵围之,但是由于轻敌被清军突袭惨败。此时的四川已经残破,没有据守的价值,刘文秀便率残兵退回贵州。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刘玄初改换门庭做了吴三桂的幕僚。《广阳杂记》说:“蜀平,平西王复罗置幕中”可见刘玄初确实有些名声,只不过没有找到发挥才干的地方,而蜀王也没有注意到。那之后,刘玄初就跟随吴三桂征战。
刘玄初乃战略大师,道出原委事件有三:
在原本历史上,刘玄初的才能主要体现在谋略上。康熙时候为了加强君权有意撤销三藩,这个时候耿藩和尚藩全都上书说希望能够“解职东归”。
当时,平西王世子吴应熊在北京,捎信到云南说:朝廷早就疑心父王你了,现在耿、尚二王请辞,只有父王没有,朝廷怕是会更加猜忌你。你还是应该快点发信来,也说要“解职东归”,如此一来才能打消朝廷的疑虑。这个事快点办还能赶上热乎的。
吴三桂赶快让刘玄初“具稿拟疏”,刘玄初劝告吴三桂不要自己陷自己于被动的境地。他说:“皇上早就想把王爷调出云南了,只不过曾经答应王爷永镇云南,难以启齿,来不了口。王爷上疏,定然是朝上而夕调矣。耿藩和尚藩自己请辞,那就请辞好了,和王爷有什么相干?朝廷早就说过,让王爷永镇云南,王爷为什么要效仿他们?”
吴三桂是一个家族至上主义者,十分担心京城的吴应熊,听刘玄初这么说,非常生气,竟然毫无政治远见地大叫:“我就算上疏了皇上也不敢把我调走,我和耿藩尚藩一起上疏是为了让皇上不再疑心我!”
刘玄初争辩,认为万万不可。没有想到,吴三桂这家伙本来挺和善一个人,一听说刘玄初要不顾吴应熊安危,大怒,赶刘玄初出府,降为盐井提举。
事实上,康熙有意逼反吴三桂,吴三桂仓促起兵,康熙亦以吴三桂同意撤藩又反复的借口征讨之。这些都被刘玄初预料到了,可是说吴三桂在政治上非常被动。
三藩事变,吴三桂起兵的时候问计众谋士,刘玄初说:“明亡未久,人心思奋,宜立明后,奉以东征,老臣宿将,无不愿为前驱矣!”
然而,方光琛却说:“当年你引着清兵入关,你可以和天下解释说是你力有不逮。但是满清以夷变夏,是你追击永历到缅甸,又在篦子坡命吴国贵缢弑永历,这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解的事,现在你又要再复兴明朝,岂不是笑话?”
吴三桂认为方光琛说话在理,便听从了方光琛的话,把刘玄初之言弃置不顾。其实这大错特错了。
明朝遗民著有《论吴三桂》。其中就明白了为吴三桂辩解说,“逼死坡”弑君是无奈之举,而且杀死永历是满清狗皇帝的旨意,不是吴三桂本人的意思,“吴君诚心未必忍为此也”。而且,此时举目天下都是清兵,“吴君”势单力孤,“势弱力微,即有万分尽忠保全永历,情如越鸡之伏鹄卵,势所不能。不但永历不能救,即吴君亦自取死之机也”。遥想当年,周公大义灭亲,到如今也没有听人说起过周公不仁,吴君就如同周公一般。至于和满清联姻,做了满清的平西王,那也属于“身在曹营心在汉”,“吾知吴君之心身虽居清,而其志念未尝忘中国,亦未尝不悯汉民困苦,尤未尝不欲尽忠孝仁义,已成万古之美名。惟奈时势不合,只得勉而权顺天道,在其本性未必乐忍心至此也。
由此可见到了这个时候,明朝遗民看着吴三桂是汉人,仍然希望他能“复兴汉室”,哪怕他弑君犯上,只要复兴汉室,都可以原谅。搞不好,吴三桂能被文人们写成周公第二。
而事实上,整个三藩之乱期间,面对如此无耻之徒,明朝遗民仍然选择支持了吴三桂,而其他汉人也有不少选择支持吴三桂。可惜,吴三桂没有能够利用这一股力量打击满清。不用刘玄初之言以至于此。
三藩之乱,吴三桂起兵,却还是担心着世子吴应熊,希望五世**喇嘛从中斡旋让清朝放回吴应熊,而他可以答应跟康熙划江而治。
刘玄初听说之后,赶快写信给吴三桂,大意是:我认为现在应该全力北上,直捣黄龙,现在万万不可“阻兵不进,河上消摇,坐失机宜”,等到满清汇集了四方兵马围攻我们,定然是死无葬身之地。都到了这个时候,你以为世子吴应熊能活着回来吗?我告诉,不可能了。你现在要做的不是救回吴应熊,而是复兴汉室。你要清楚,我们是弱的一方,满清是强的一方。以弱胜强,要趁热打铁,利在乘捷。“今云南一隅之地,不足当东南一郡;而吴越之财货,山陕之武勇”,都在荆襄江汉集合,到时候就会在湖南形成僵持。这无异于与有钱的人比富,与健壮的人角力,怎么可能会赢?“噫!惟望天早生圣人以靖中华耳。”
但是,吴三桂根本听不进刘玄初的计谋,“至夷陵,驻兵松滋,三月不进”。坐失良机。刘玄初见吴三桂根本不听自己的计谋,郁郁而终。
此后果然如其所言,康熙可不像吴三桂扭扭捏捏,二话不说就砍了吴应熊,可怜这老小子到死居然还希望劝说三桂爸爸不要造反。而后,清军和吴军在湖南的岳州僵持了五年,最后是清军赢得了岳州战役的胜利,吴家的丧钟也敲响了。
经过八年乱斗,康熙在灭了吴家,长出一口气说:“能够灭掉吴三桂真是侥幸中的侥幸,万幸中的万幸,这是祖宗保佑的结果啊。”可见,康熙本身对能击败吴三桂并无把握。如果吴军趁热打铁,全力北上,一举占据北京,天下大事未可知也!
满清在三藩之乱期间掀起大屠杀,特别是在四川。本来经过十几年的恢复,四川已经恢复了些元气,等到满清来了之后,四川再一次变成鬼省。其他地方也是如此。保守估计,在整个三藩之乱期间,汉人被屠杀将近一千万。如果吴三桂能果断北上,兴许他们都不会死了。
刘玄初是这个时间段最了不起的战略家,可惜他再也不可能登上三藩之乱的献策舞台了。
因为李存真来了。不要说参与三藩之乱的人,比如王辅臣、武世权、马宝、祁三升被李存真搞了个七零八落;就算是平定三藩之乱的人也是被李存真弄得死伤惨重,例如死在淮安的李之方,死在坐天山的贝子彰泰,瓜尔佳·和讬;更有意思的是还有早就已经叛变投明的那穆都鲁·赖塔;此外还有正在南京坐大牢的周培公。历史已经面目全非。李存真不是蝴蝶,是一只大鹏鸟,翅膀扇起的大风把历史吹得天翻地覆。
但是,刘玄初之能在于自身,并不在于外在环境。历史虽然发生改变,但是一肚子的谋略无可更改。
正如某太祖所说:当方针定下之后,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干部。历史上不论是春秋、三国、南北朝、南北宋、大明还是大清,甚至到后世,战略型的人物都能左右未来。只是,明中之后真正战略大师的意见少被采纳,君主往往昏招连连,故而名声不显。
如今的历史潮流之中,刘玄初又会给吴三桂提出什么样的意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