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方面。依照李存真的军令,攻克南京后李存真下令封存府库,安抚百姓,立刻修补城墙。同时打开粮仓,开仓济民。张贴告示,安抚百姓。李军军令严整,大军秋毫无犯,自有王者之师一派景象,受到南京市民热烈欢迎。
李存真等人已经收拾了南京的残局,南京已经安顿下来。李存真便命人劝满城里面缴械的满兵投降,可是得到的回应却是一片沉默。在这样一个年代当满奸还是非常危险的,满汉矛盾尖锐,岂能有满兵自讨没趣?
李茂之问道:“大头领,此前我们不是放了很多满洲兵吗?我看这些人里应该就有咱们放走的人。他们应该知道感恩才是,这次怎么抵抗得如此激烈不说,居然没有一个满兵投降。”
李存真叹了一口气说道:“清朝是辽东的满洲八旗以族群征服的形式建立的一个半奴隶半封建的国家,当然了,我是这么认为的,因为我感觉他有很明显的部落制痕迹。满洲八旗的人数是非常少的,可以说是‘以小族临大国’。每一次满汉大战,汉军若是赢了无不屠戮满洲兵,因为只要满洲兵再少一些,这个小族群就不可能控制一个庞大的国家,必须依仗汉族官僚不可,久而久之什么族群征服,什么天潢贵胄就全都不存在了。若是满军赢了,那便展开大屠杀,以便震慑汉人。而且不光是对汉族如此,对回族、苗族、壮族无不如此。满洲八旗还没有进化到合理控制自己情绪的程度。现在南京满城里面的男女老幼都是满洲人,抱着必死的决心而战,可以说是困兽犹斗。全都是无奈之下才被我军抓获。让这些人投降加入我军现在看来还很困难,他们还有较强的心理优越感。小民族就是这样,当他们弱小的时候他们自卑,当他们强大的时候他们就一逞胸中积闷,要么颐指气使要么大开杀戒,唉,可怜啊!”
李茂之问道:“大头领长得酷似博穆博果尔,现在能不能跟这群人说大头领就是满洲的襄亲王,让这些人归顺?”
李存真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而且散布这样的谣言,我们出手可不好。因为很可能会让江南的汉人有所警惕。不妥,不妥。以后再说吧,把这群满人关起来,好吃好喝地养着,以后没准有用。而且,这些人当中谁要是愿意投降我,告诉他们我让他们当亲兵。”
李存真叫来陈显祖问道:“先生可知道这南京城内有什么鸿儒之士吗?我打算开科取士。”
陈显祖两手一摊,说道:“若是问南洋有些什么学子没准我还知道,若是问南京我却什么都不知道了。而且大头领,现在情形如此紧急,现在开科举合适吗?”
“我开科举是为了争取缙绅的支持,也是为了咱们能够选拔出人才来管理地方。不过,陈先生说的确实也有道理,现在形势太严峻了,即便开科,又有几人能来应试呢?”李存真正踌躇的时候,突然有小校来报告:“启禀大头领,有一位张先生求见。”
“张先生?张安大夫吗?”
“他说他叫张煌言。”
“张煌言,张苍水?”李存真瞪大眼睛大声说道,他没有想到西湖三杰之一与岳飞、于谦齐名的英雄竟然来了南京。
李存真马上说道,“快快有请,快快有请!不,不,怎么能如此托大?还是我去见他吧!”李存真匆忙与陈显祖、李茂之等人,三步并作两步,由报信的小校带领,小跑着来见大名鼎鼎的苍水先生。
李存真匆匆而来,只见有个书生模样的人也向他走来。李存真知道,这人便是张煌言了,赶忙快走几步,上前抱拳施礼,抢在张煌言开口之前说道:“不知道苍水先生到此,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此时的张煌言身形消瘦,眼窝深陷,一身青衫长到地,头顶黑帽依昂然。一双凤目朗如月,髭粜髯襞好分明。
张煌言见李存真行礼也赶忙回礼说道:“不敢,不敢,丧家之犬,岂敢让大头领远迎。”
看着这位眼前的汉族英雄,李存真感慨万千,连连说道:“没想到竟然能见到先生,实在是三生有幸,三声有幸。”
西湖张煌言,汉家英雄。字玄著,号苍水,万历四十八年六月初九出生于浙江鄞县的一个官僚家庭。父亲张圭章,母亲赵氏,皆是纯良之人。张煌言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为人慷慨并且喜爱讨论兵法之道。明朝崇祯十五年中举,且善于射箭,能百步穿杨。他拥立鲁王朱以海监国,抗清百折不挠,是南明很少能顾全大局,不搞内讧,一心抗清的名将英雄。在原本的历史上李定国、郑成功死后,张煌言心灰意冷便解散了义军回乡隐居,康熙年间被捕。面对清廷的诱降,他宁死不屈,最终英勇就义,展现了汉家英雄的本色。
顺治十六年时张煌言和郑成功一同起兵攻打南京。张煌言认为攻打南京必须封堵江西方面的援军于是就向郑成功借了些兵,向西越过南京江面进攻芜湖。张煌言深通兵法,义军军纪严明,受到百姓热烈拥护。兵不满千却能轻取芜湖,很快就收复了南京西面大片的土地,兵力从一千暴涨到数万,很好地阻挡了江西和湖广增援江宁的清军,为郑成功攻打南京争取到了时间。
可是,南京之战中一直无往而不胜的郑成功却昏招连连,错失大好时机,最终兵败观音山,损兵折将。郑成功乘船逃走,根本就没有通知留在芜湖、铜陵地区坚持斗争的张煌言。及至张煌言知晓郑成功兵败消息的时候,清军已经围拢上来。几路夹击之下,张煌言最终兵败。
已然兵败的张煌言体现出了比郑成功更远的战略眼光,也体现了更坚强的意志。他派使者苦劝郑成功不要南下,继续留在江南斗争。毕竟清朝虽然在南京之战当中获胜,但是也是惨胜。清军水师几乎全军覆没,陆师遭到重创。如果郑成功派出一百艘船,三千战兵去芜湖,他就一定能坚持下来。郑功成的军队相机而动还有机会再得南京。可是郑成功私心作祟一心跑路,哪里还管得了张煌言的大业。在几路清军的围攻之下张煌言寡不敌众,投降的清军纷纷倒戈,最终失败。由于没有战船,张煌言只能从陆路逃走,最后和身边的仆人两个一路流亡到天台。到了天台,张煌言腹地大哭:“老天啊,给汉人个机会吧!”
李存真等人已经收拾了南京的残局,南京已经安顿下来。李存真便命人劝满城里面缴械的满兵投降,可是得到的回应却是一片沉默。在这样一个年代当满奸还是非常危险的,满汉矛盾尖锐,岂能有满兵自讨没趣?
李茂之问道:“大头领,此前我们不是放了很多满洲兵吗?我看这些人里应该就有咱们放走的人。他们应该知道感恩才是,这次怎么抵抗得如此激烈不说,居然没有一个满兵投降。”
李存真叹了一口气说道:“清朝是辽东的满洲八旗以族群征服的形式建立的一个半奴隶半封建的国家,当然了,我是这么认为的,因为我感觉他有很明显的部落制痕迹。满洲八旗的人数是非常少的,可以说是‘以小族临大国’。每一次满汉大战,汉军若是赢了无不屠戮满洲兵,因为只要满洲兵再少一些,这个小族群就不可能控制一个庞大的国家,必须依仗汉族官僚不可,久而久之什么族群征服,什么天潢贵胄就全都不存在了。若是满军赢了,那便展开大屠杀,以便震慑汉人。而且不光是对汉族如此,对回族、苗族、壮族无不如此。满洲八旗还没有进化到合理控制自己情绪的程度。现在南京满城里面的男女老幼都是满洲人,抱着必死的决心而战,可以说是困兽犹斗。全都是无奈之下才被我军抓获。让这些人投降加入我军现在看来还很困难,他们还有较强的心理优越感。小民族就是这样,当他们弱小的时候他们自卑,当他们强大的时候他们就一逞胸中积闷,要么颐指气使要么大开杀戒,唉,可怜啊!”
李茂之问道:“大头领长得酷似博穆博果尔,现在能不能跟这群人说大头领就是满洲的襄亲王,让这些人归顺?”
李存真说道:“现在还不是时候。而且散布这样的谣言,我们出手可不好。因为很可能会让江南的汉人有所警惕。不妥,不妥。以后再说吧,把这群满人关起来,好吃好喝地养着,以后没准有用。而且,这些人当中谁要是愿意投降我,告诉他们我让他们当亲兵。”
李存真叫来陈显祖问道:“先生可知道这南京城内有什么鸿儒之士吗?我打算开科取士。”
陈显祖两手一摊,说道:“若是问南洋有些什么学子没准我还知道,若是问南京我却什么都不知道了。而且大头领,现在情形如此紧急,现在开科举合适吗?”
“我开科举是为了争取缙绅的支持,也是为了咱们能够选拔出人才来管理地方。不过,陈先生说的确实也有道理,现在形势太严峻了,即便开科,又有几人能来应试呢?”李存真正踌躇的时候,突然有小校来报告:“启禀大头领,有一位张先生求见。”
“张先生?张安大夫吗?”
“他说他叫张煌言。”
“张煌言,张苍水?”李存真瞪大眼睛大声说道,他没有想到西湖三杰之一与岳飞、于谦齐名的英雄竟然来了南京。
李存真马上说道,“快快有请,快快有请!不,不,怎么能如此托大?还是我去见他吧!”李存真匆忙与陈显祖、李茂之等人,三步并作两步,由报信的小校带领,小跑着来见大名鼎鼎的苍水先生。
李存真匆匆而来,只见有个书生模样的人也向他走来。李存真知道,这人便是张煌言了,赶忙快走几步,上前抱拳施礼,抢在张煌言开口之前说道:“不知道苍水先生到此,有失远迎,有失远迎啊。”
此时的张煌言身形消瘦,眼窝深陷,一身青衫长到地,头顶黑帽依昂然。一双凤目朗如月,髭粜髯襞好分明。
张煌言见李存真行礼也赶忙回礼说道:“不敢,不敢,丧家之犬,岂敢让大头领远迎。”
看着这位眼前的汉族英雄,李存真感慨万千,连连说道:“没想到竟然能见到先生,实在是三生有幸,三声有幸。”
西湖张煌言,汉家英雄。字玄著,号苍水,万历四十八年六月初九出生于浙江鄞县的一个官僚家庭。父亲张圭章,母亲赵氏,皆是纯良之人。张煌言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为人慷慨并且喜爱讨论兵法之道。明朝崇祯十五年中举,且善于射箭,能百步穿杨。他拥立鲁王朱以海监国,抗清百折不挠,是南明很少能顾全大局,不搞内讧,一心抗清的名将英雄。在原本的历史上李定国、郑成功死后,张煌言心灰意冷便解散了义军回乡隐居,康熙年间被捕。面对清廷的诱降,他宁死不屈,最终英勇就义,展现了汉家英雄的本色。
顺治十六年时张煌言和郑成功一同起兵攻打南京。张煌言认为攻打南京必须封堵江西方面的援军于是就向郑成功借了些兵,向西越过南京江面进攻芜湖。张煌言深通兵法,义军军纪严明,受到百姓热烈拥护。兵不满千却能轻取芜湖,很快就收复了南京西面大片的土地,兵力从一千暴涨到数万,很好地阻挡了江西和湖广增援江宁的清军,为郑成功攻打南京争取到了时间。
可是,南京之战中一直无往而不胜的郑成功却昏招连连,错失大好时机,最终兵败观音山,损兵折将。郑成功乘船逃走,根本就没有通知留在芜湖、铜陵地区坚持斗争的张煌言。及至张煌言知晓郑成功兵败消息的时候,清军已经围拢上来。几路夹击之下,张煌言最终兵败。
已然兵败的张煌言体现出了比郑成功更远的战略眼光,也体现了更坚强的意志。他派使者苦劝郑成功不要南下,继续留在江南斗争。毕竟清朝虽然在南京之战当中获胜,但是也是惨胜。清军水师几乎全军覆没,陆师遭到重创。如果郑成功派出一百艘船,三千战兵去芜湖,他就一定能坚持下来。郑功成的军队相机而动还有机会再得南京。可是郑成功私心作祟一心跑路,哪里还管得了张煌言的大业。在几路清军的围攻之下张煌言寡不敌众,投降的清军纷纷倒戈,最终失败。由于没有战船,张煌言只能从陆路逃走,最后和身边的仆人两个一路流亡到天台。到了天台,张煌言腹地大哭:“老天啊,给汉人个机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