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次会谈并不是一次愉快的会谈,但是蒋介石夫妇还是热情地留下乔治在林园官邸用餐。 更新最快席间,蒋介石特意命人舀出了从老家浙江奉化送来的陈年老窖请乔治品尝,不过他自己却因为自从和宋美龄结婚之后便皈依基督教而滴酒不沾。其实不仅仅只是不喝酒,蒋介石就连烟也不抽,更让乔治感到敬佩的是,蒋介石还有早起晨读和坚持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比如这天晚上,蒋介石就在日记本中这样写道:“当直告以非先改变其(此处指乔治)对共党之态度与方针,决不能达成调解之目的;唯有美方坚持积极协助我政府之政策,方能达成消极‘容共’之目的。若仍采取过去对共党怀柔与妥协之方针,则将贻误大计,必至根本失败而后已。”

    乔治准备在第二天前去拜访周恩lai商讨东北局势,但是由于周恩lai需要出席重庆各界沉痛悼念王若飞、博古、叶挺、邓发等人的追悼大会,所以便没有成行。不过在20日,蒋介石又主动召见乔治,他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欲擒故纵向乔治提出:“政府军队在东北有被歼灭的危险,我准备撤出在那里的一部分军队,甚至考虑完全撤出在东北的所有政府军队,把东北问题提交给国际上解决。”

    乔治当然明白蒋介石这是在玩以退为进的把戏,自从小日本宣布投降以来,蒋介石不断地请求美国帮助他把精锐部队运往东北,唯恐在苏联军队撤离之后,东北就此落入之手,蒋介石又怎么会心甘情愿地把军队撤出东北,从而把这块风水宝地拱手让给呢?蒋介石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想要要挟乔治,要挟美国政府,以便让美国政府能够提供更多的军事援助。然而蒋介石不知道的是,美国政府虽然支持国民党。但是却并不希望看到一个四分五裂、战火连天的中国,如果中国的内战继续下去,美国政府很难给予国民政府更多的援助支持。

    乔治并没有吃蒋介石这一套。他立刻说道:“国共双方还是有相当之希望达成妥协的,对于国民政府来说,这可比撤退要更加有利得多。”

    蒋介石看到乔治没有上当,顿时便有几分不快。他冷冷地说道:“将军,和谈判是要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后盾的。现在共军已经几乎占领了整个东北地区,兵力有40万之众,而政府军队在东北的兵力才20多万。将军你试想一下,在这种情况之下。能够坐下来心平气和跟我们谈判吗?”

    “委员长,话可不能这么说,中国有句古话,‘将在谋不在勇,兵在精不在多’,虽然政府军队人数在东北居于劣势,但是据我所知,目前东北之中的新1军、新6军、第74军等部队皆是能征善战之师。部队官兵皆为训练有素、久经战阵之士。如果说像这样的精锐都不能击败共军的话。那么即使把其他部队运往东北,也只不过是徒增炮灰而已。还请委员长审时度势,命令东北暂停进攻,寻求以政治谈判的途径来彻底解决东北问题。如果国共两党不能达成妥协,美国政府将会重新考虑是否帮助国民政府运兵前往东北。”乔治毫不客气地蒋介石威胁道。

    这次会谈最终又是以不欢而散告终,蒋介石当天在日记之中愤愤不平地写道:“共军攻陷长春。阻碍接收东北主权、破坏停战协定,此已明目张胆发动叛乱。且俄国亦公然派飞机接济共军。并以哈尔滨至长春之铁路供共军运输南下。是俄国已决心在北满制造共党伪政权、割裂我东北矣。美国必反对俄国垄断东北,并反对共党组织傀儡政权。而愿协助我政府收复东北主权。如寇蒂斯果有卓见,则应以客观态度认识俄、共绝无诚意者;但寇蒂斯非至绝境,必不愿放弃其妥协绥靖政策。我中央军须由美军代为运输,一切计划皆受其牵制,且彼时以撤退其海军、中止其运输以为胁迫,使我不能不迁就彼对共党妥协之建议;殊不知此时对共党妥协,实无异对俄国屈服,当共党气焰嚣张之时,其要求条件之苛刻决难忍受。故应对寇蒂斯直说之,以促其觉悟也。”…,

    4月22日,乔治亲自来到周恩lai所下榻的重庆曾家岩50号周公馆举行会谈,由于当时国民政府即将还都南京,所以周恩lai正准备把他率领的代表团迁往南京,故而周公馆内略显凌乱。

    周恩lai开门见山地对乔治说道:“寇蒂斯将军,在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我就已经说明我们的要求是建立一个和平民主的新中国,我也曾经从您的谈话之中得到一些关于民主的办法和民主制度的观念,并且更加理解什么是美国的民主传统。我记得政协会议之后,您曾经送给我一篇富兰克林的演说词,使我最受感动之处便是其中曾谈到:‘尽管大家意见有所不同,但是大家一定要共同合作’。在政协闭幕会上,我也曾强调,虽然政协的决议并不完全合乎方面的理想,但是既然大家都同意了,那大家便都要遵守。然而自从政协会议闭幕3个月以来,我们方面从未要求任何修改,而国民党方面却闹得翻天覆地。就在您返回华盛顿这短短1个月时间里面,停战就被完全破坏了,在汉口,我们的军队被集中的政府大军所包围;政府军队向热河省赤峰移动,这次进军命令是由重庆国民政府统帅部所发出的,严重违犯了停战命令;广州行营主任张发奎拒绝承认我党在华南地区的人民武装,并且拒绝承认军调部和重庆国民政府所发出的关于派遣执行小组前往调查的命令;何应钦的陆军总部没有依照停战命令之中所明白规定的,提交关于长江以南军队调动的每日报告;国民党在北平搜查我党人员的住所并且封闭我们的报社;政府飞机在延安上空进行侦察;沈阳军事当局在机场扣留军调部执行小组人员。”

    乔治当然知道周恩lai所说的这些指责都确有其事,但是为了便于自己开展工作,他还是硬着头皮说道:“不管怎么说,无论是1月10日签署的停战命令,还是3月27日达成的东北停战协议,国共双方都是应该完全予以执行的。”

    周恩lai立刻说道:“我们方面是愿意实现3月27日的停战协议的,但是国民党方面却不愿意,反而用武力侵占了我们7座城市。他们既然不遵守这些条款。我们便被迫要采取自卫行动,也没有再遵守条约的义务,这样就使得过去的约束不再生效了。”

    对此乔治倒是有些不同意见:“据我所知。实际上国共双方都在动手。”

    周恩lai反驳道:“根本原因是国民党方面不愿意承认在东北的部队,甚至把他们污蔑为土匪,加以讨伐。”接下来,周恩lai便列举九一八事变之后。领导的抗日武装在东北奋勇抵抗的艰苦斗争历史以及抗战胜利之后东北局势演变的事实,来批驳国民党散步的不利言论,他指出:“不承认,这便是国民党的中心思想。这样一来,一切商谈的结果。都成了假的了,签字的文件也落了空。在这种情况之下,他们进攻,我们自然便要抵抗,于是战争一直在继续。尽管如此,我们人仍然是愿意停战的,我们希望停战以后再来商谈一切,我们也愿意承认国民党军队的地位。这就是我们和他们的不同之处。”

    最后。周恩lai向乔治明确指出:“苏联红军已经撤离完毕。东北已无主权接收问题,因此不应再有军队调动,东北应立即无条件停战。”

    周恩lai义正言辞的一席话,让乔治一时之间无言以对,只能表示自己将努力实现东北停战。对于这次谈话,乔治在之后和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无党派职业外交家、新任中华民国驻美国大使顾维钩的会面中。这样评价道:“在我本人的经历之中,曾经和各种各样的人物打过交道。包括东京的一些非常狡猾的日本人,但是没有一位比周恩lai更聪明。”…,

    4月23日。乔治提议重新召开军事三人小组会议,因为张治中将军已经前往西安担任西北行营主任去了,所以蒋介石任命由有着“小委员长”之称的忠实心腹、国民政府军政部部长陈诚来接蘀张治中将军。在前来参加军事三人小组会议之前,陈诚首先跑到林园官邸去请示蒋介石的意见。

    蒋介石当时不满地嚷嚷道:“哼,寇蒂斯将军真是不够朋友,动不动就以停运军队来要挟我们。那好吧,既然他想谈,那咱们就奉陪到底吧!”

    “如何谈判,还请委座示下!”陈诚立刻问到。

    “首先一个必须实现的前提就是,东北民主联军必须撤出长春。然后我们才可以讨论下列问题:第一,执行停战命令;第二,按照整军协议确定国共双方兵力;第三,由国民政府控制东北铁路以及铁路两侧30里地带,以重建东北主权;第四,进一步讨论政治事务。”蒋介石对于这些问题似乎已经思考了很久,所以当陈诚问起的时候,立刻就有条不紊地把他的意见说了出来。

    陈诚把蒋介石的意见转告了周恩lai和乔治,周恩lai还没有等乔治开口,就首先毫不客气地说道:“蒋委员长无疑是要我们签订城下之盟,你们根本就丝毫没有谈判的诚意,我们绝不能接受委员长提出的这样苛刻的条件。”

    乔治也觉得蒋介石提出的条件太过于苛刻,所以没有让军事三人小组就此进行继续讨论,而是提出由第三方代表中国民主同盟出面提出东北停战方案,陈诚和周恩lai都对此表示了同意。于是乔治立刻找到民盟代表张君励、罗隆基,对他们说道:“周恩lai是我从未遇到过的外交对手,不过我并不同意他说的东北并无接收主权问题。蒋委员长已经表示倘若政府未能收回长春,则什么问题都谈不到。我想,蒋委员长既然这样说了,那么如果政府收回长春,我就一定督促他停战。所以现在,最好能由你们民盟提出具体解决东北问题的停战方案。”

    罗隆基当即表示:“停战必须是‘一停都停,全国停,全面停’,否则我们就无法向方面进言了。”在会谈之后,罗隆基、张君励就向民盟中常委报告了和乔治的会谈情况,大家一致同意协助国共拟订解决东北问题的方案。(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章节目录

美利坚之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淡月江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百五十二章 四处奔波-美利坚之鹰F15,美利坚之鹰,笔趣阁并收藏美利坚之鹰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