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不知道王世杰提出的这三点意见究竟是不是蒋介石的意思,于是他当晚便再次前去拜访了蒋介石。 更新最快其实在南京和乔治的第一次见面,蒋介石对他并没有留下什么好印象,在蒋介石的脑海里面,总是会不知不觉地把那个不听话、经常跟自己作对的史迪威和乔治联系在一起。当乔治再次来到林园官邸的时候,蒋介石只是礼貌地招呼道:“将军,你请坐。”

    乔治并没有听出蒋介石语气之中的冷淡之意,他坐下来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开门见山问道:“委员长先生,下午王世杰部长跟我谈了关于国共停战的三点意见,我不知道这是否也是您的意见?”

    “哦,不知王部长提出了哪三点意见?”蒋介石反问道,也不知道他是究竟真的不清楚,还是想借着提问的时机来思考应该如何回答乔治的问题。

    于是乔治只能把王世杰的主张向蒋介石复述了一遍。“呀,主要意思是有了,”蒋介石沉思了一下然后又说道:“不过要形成一个文件,每一点都得充实一下,周密一些。”

    “那么,委员长先生,是否可以尽快把您的意见形成最后的文字呢?”乔治有些不耐烦地说到,他实在很反感国民党这种拖拉推?的作风。

    “当然可以,我立即叫王世杰、张群、邵力子他们把停战的建议搞出来,到时候将军你就可以根据这个建议来调解国共两党的关系。”蒋介石这一次倒是显得很痛快。

    美联社在12月28日出版的报纸之中对重新恢复之后的第一次国共谈判进行了报道:“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吴国桢本日宣称。政府当局业已获悉之停战建议。即刻将对各项建议加以研究,不日即可答覆对方。另政府与代表将在寇蒂斯将军安排之下,于岁末年初举行第二次会谈。吴氏谓建议停战,唯一原因在于共军袭击遭遇败北,目前方面业已明了其军力之薄弱,故其态度遂突趋转变。政府当局远于十月卅一日已向商议停战,此次建议之中,初未提及目前最急切之两大问题,即恢复铁路交通以及撤退日军返国,吴氏对此表示遗憾。在过去四个月之内。共军曾攻击绥省之包头与归绥,鲁省之临城与滕县,但均遭击溃,损失惨重。

    方面宣称:我等已向政府代表提出建议三点如下:1、立刻停止中国本部以及东北境内之敌对行为;2、各党各派间之军政问题。应在冲突完全停止之后寻求解决;3、由各党各派以及中立人士组成调查团,前赴冲突地区调查实地情形并将真相公之于众。又据国民政府宣称,昨日国共会谈之时,代表曾提出更多之建议,代表曾要求政治协商会议应于明年元旦召开,并建议立即着手进行此次会议之开幕准备。代表复建议新加坡华侨富豪陈嘉庚亦应出席政治协商会议,并容许报界人士列席采访新闻。代表亦要求政府当局释放政治犯,包括少帅张学良以及新四军军长叶挺等人,并容许共党在渝重新设立广播电台。某国民政府发言人称:‘一般言之,政府并不反对上述各项建议’云。

    另据东北保安司令部发言人称。已开抵东北第三大城市营口郊外,六星期以前,拟在该处登陆时,曾被盘据城内之军队开火阻止,目前距城仅九里,证明已自沟帮子铁路枢纽推进一百五十九里。开到为数不多,拟与苏军进行联络。另有联络组迫近沈阳,离城不足二百縀一里,伪县长廖某已被看管,沈阳公路沿途军队约有二万三千人。但均被驱散,仅有轻微抵抗。另有消息灵通人士称,长春苏联占领当局已将苏军撤出东北之期拖延至来年二月一日,此项消息虽未经官方证实,但已使东北国人表示骇异。”…,

    就在东北地区形势异常紧张的时候。蒋经国以蒋介石私人代表的身份前往苏联进行秘密访问。12月30日晚上,斯大林和莫洛托夫在克里姆林宫会见了蒋经国。蒋经国向斯大林陈述了他此次来访的三个目的:1、希望能够和斯大林建立起相互了解的信任关系;2、有一些问题不应通过外交程序解决;3、请斯大林谈谈他对中国的看法。而后蒋经国和斯大林就中国统一问题、军队问题和中苏关系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蒋经国在谈到国共关系的时候对斯大林说道:“国共之间的政治路线其实并没有什么矛盾。我们也承认和国民党共存的可能性,因而并不打算彻底消灭。假如能够与国民党和平相处,这将使国民政府避免解体,并且促使其更快发展,但是必须不存消灭国民党的意图。国民政府同意保留16—20个师的军队,但是应该由国家统一指挥。我希望总书记阁下您能够劝说和我们合作。”

    对此,斯大林的回答是:“苏联虽然曾经在延安那里有过3个代表,但是苏联政府现在已经从延安召回了所有的代表,因为我们并不同意中国的行动。需要明确的是,中国并不属于苏联,共产国际已经不复存在,我们不愿意向别人提出以后会遭到拒绝的劝告,而且中国也并没有要求我们向他们提供建议。”

    蒋经国立刻恭维般地说道:“但是总书记阁下您的威望将迫使领导人听从您的建议。”

    斯大林摆摆手说道:“不,苏联政府并不了解延安那里的情况,也不清楚重庆谈判失败的原因,也许中国人去参加重庆谈判只是为了表明和国民党达成协议是不可能的。苏联政府承认国民政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我相信如果能够吸纳民主人士参加政府,这对于国民政府将是极为有利的,但是现在看来中国却并不赞同这个观点。”

    蒋经国进一步指出:“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其他国家都会认为这个问题将会损害中苏关系。”

    斯大林点点头说道:“我明白这一点,因为很多人都会说,是苏联政府劝阻中国和国民党达成协议。但是我要强调的是苏联政府并没有向中国提供建议,也没有征求过我们的建议。”并且斯大林还向蒋经国严词否认了苏军允许军队进入东北的事实,他言之焀焀地说道:“当中**队想要转移到满洲的时候,苏联统帅部并未予以放行,因为苏联政府并不想干涉中国的内政”,斯大林还语带双关地说道:“一般而言,外队干涉中国事务于蒋委员长不利,因为这将导致中央政府权威的削弱”。

    在谈到中苏关系的时候,蒋经国表示,中苏关系始于十月革命,在1923—1924年曾经是最好的。现在的国际形势和那时候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很难采取原来的形式,不过蒋经国代表蒋介石向斯大林表示,恢复1923—1924年间存在过的两国关系符合双方的利益。

    斯大林故意玩笑似的对蒋经国问道:“是否像20年代那样,中苏结盟反对英日?”

    对于斯大林的玩笑之语,蒋经国顿时吓了一跳,他赶紧向斯大林解释蒋介石提出这一建议的本意,是中国政府力求中苏关系变得比现在更加亲近,即两国建立最密切的外交关系。蒋经国说道:“委员长命我代为向您转达他的保证,在任何情况和形势之下,中国都不参加旨在反对苏联的活动。只要是委员长掌权,这种事情就不会发生。在今后的国际事务之中,中国将事先和苏联方面商量,并且与苏联达成相关协议,以便两国能够用同一种声音说话。”…,

    对于蒋介石的保证,斯大林说道:“只要苏联政府没有任何后顾之忧,那么我们对中国就将同样行事。”斯大林所谓的“后顾之忧”就是在中国东北、新疆以及外蒙古这些被苏联视为属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的地方,会不会被美国人挖了墙角。

    在谈到外蒙古问题的时候,斯大林和莫洛托夫都对蒋经国表示,苏联对于国民政府没有及时承认外立表示担心。这时候,蒋经国明确答复说,国民政府将在1946年1月上旬公布外蒙古居民的公投结果,正式承认外立。

    关于新疆部分地方的混乱状况,斯大林询问蒋经国,蒋介石是否愿意让苏联进行干涉。蒋经国明确表示,蒋介石愿意让苏联政府充当调解人。于是斯大林立刻表示:“苏联政府必定竭尽所能,(新疆)起义者将不会拒绝苏联的调停。”

    中苏在东北地区的经济合作是蒋经国和斯大林他们讨论的重点问题之一,斯大林询问蒋经国国民党是否不再要求苏联延期撤军。蒋经国对此回答道:“延期到1946年2月1日撤出苏军的请求是最后一次。”之后蒋经国又主动向斯大林转达了蒋介石的保证:“委员长保证满洲将永远不会再成为反苏的基地,中队开往满洲只是为了维持当地秩序,国民政府不准备在和苏联的边界上面驻军,苏联和东北之间的边界将和美国与加舀大的边界一样不设防。并且委员长坚持门户开放的政策,但是在满洲经济问题上面,可以为苏联保持主导地位”。(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章节目录

美利坚之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淡月江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三百一十七章 蒋经国访苏-美利坚之鹰f15,美利坚之鹰,笔趣阁并收藏美利坚之鹰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