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顿饭一直吃到下午两点。

    大家坐在一起,除了聊坛宫饭庄和天坛公园的发展计划,除了聊东京坛宫分店目前的筹备情况之外,还说了不少的趣事闲话。

    什么日本人几乎顿顿都要吃鱼啦,而且不重样,因为非常便宜,但东京的蔬菜水果可比肉食要贵得多……

    什么日本的人也不是人人都开汽车的,交通特别拥堵。

    像东京的上下班坐地铁,就像咱们京城的公交车,必须有专人往里死命推人,才能关门开走。

    交通费也特别昂贵,坐一趟车就相当于国内打张月票的了,通勤成本贼高……

    还有日本男多女少,婚礼开销巨大,男人要娶个媳妇真心不容易。

    但娶了媳妇,小日本子却又喜欢耍大男子主义……

    总之,直至酒足饭饱,这些新鲜有趣的闲话道尽,众人这才心满意足,有心散去。

    但不得不说,这顿饭真正最让大家开心的事儿,还是临别之时,宁卫民又给了大家一份令人意想不到的惊喜。

    怎么回事啊?

    敢情今天酒席上一谈及“BP”机,宁卫民就心里一动,他想到自己也没有带来足够礼物,正好可以借这玩意弥补人情上的失误。

    所以散席的时候,他就留了大家一步,当众提出了建议,表示自己回来实在是急切,也没给大家带来什么日本土特产,很有点不好意思。

    干脆,就由坛宫出资给大家每人配备一个寻呼机作为新春礼物吧。

    今后也方便大家公务上的联络。

    而此言一出,那谁不高兴啊?

    大家立马就共同举杯,颂词如潮,竭力感谢宁卫民的这份慷慨。

    才真叫一个喜笑颜开,宾主尽欢啊。

    这不是他们不开眼,也不能说他们忒肤浅。

    关键是这年头的BP机价值实在不菲,基本上相当于一个普通职工的全年工资了。

    既是身份的象征,也是地位的象征。

    而且还是黑科技产品,那是绝对的时髦。

    谁要有这么个玩意,那可牛大发了,绝对比几十年后的苹果手机更能满足人的虚荣心。

    甭管有没有用,好不好用,会不会用,反正别在腰带上装装大个儿的,那就很好嘛!

    尤其是这样一份礼物还能美其名曰打着为了工作的旗号,让谁还说不出什么来。

    这岂不是可以光明正大炫耀了嘛!

    大家高兴之余,心里不由都在暗赞宁卫民真会送礼,能够秒懂大家的心思。

    没拿到日本礼物的小遗憾又算得了什么啊。

    自然每个人都能够体谅宁卫民公务繁忙和旅途遥远的难处啊。

    所以说,假公济私也是需要脑子的。

    在宁卫民灵机一动的借题发挥下,这顿饭吃得啊——绝对圆满。

    不过说到宁卫民今天来到天坛的初衷,除了为了巡查坛宫饭庄的经营状况之外。

    除了就便和天坛园方的管理层和乔万林坐下来吃顿饭,维持一下感情的温度之外。

    其实还有几个相识于微末的老朋友,他也很想要见上一见。

    所以这天下午酒席散了,宁卫民就没走,而是跑到经理办公室休息去了。

    稍微眯了一小觉,等到天坛公园临近闭园,他打电话把孙五福和古四儿给叫了过来。

    然后还打电话回扇儿胡同,喊来了罗广亮和小陶,又留下了张士慧。

    就这样,晚上等于宁卫民又组织了一场饭局,他们六个人凑上了一桌,在坛宫饭庄继续喝。

    其实宁卫民的意思很简单。

    在座的几个人情感关系大于利益关系,几乎都可以算是他的哥们儿。

    加上明年罗广亮和小陶也要来天坛公园落地儿干买卖了。

    正所谓“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他就希望这些人能够亲近亲近,多熟悉熟悉,以便日后互相关照。

    不用说,对他的这番好意,在座每个人都是积极响应。

    在他的撮合下,在场的人把酒言欢,就像江湖好汉那样说着仗义和局气的话。

    也许这个时候,每个参与者心里还没有那么纯粹的真诚,只是顾及到宁卫民的面子才做出彼此亲热的样子。

    但别忘了,这个小圈子里的成员都是宁卫民能信得过的实诚人。

    宁卫民把他们凑在一起,恰恰应了那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话了。

    价值观和道德观都比较相似的一些人,其实很容易发现彼此是多么的投缘。

    所以尽管宁卫民很快就又离开了京城。

    可打这顿饭起,这几个人的聚会却长期存在下去。

    而且慢慢的,他们每个人还真的从中体会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不为别的,就因为实在人之间的相处方式和所谓的酒肉朋友,或是商场上常见的那种市侩人,绝对不同。

    他们平时见面从来不关心你喝不喝我提的酒,你抽的是什么牌子的烟。

    彼此只关心对方最近过得怎么样,如果遇上了困难,我能不能帮到你。

    如果有谁的买卖真遇到了什么实际困难,一旦开口求助,那么每一个人都不会“差事”。

    一定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实实在在的帮助。

    这样真诚的关系,就是宁卫民介绍他们认识的最大意义,也是让人最感到最暖心和欣慰的东西。

    要知道,商场上的事情就像大海上的航船,何时遇到冰山和暴风雪,谁能说得准呢?

    但要是有一些志同道合的人能就此抱起团来可就大不一样了。

    每个人经商的风险都大大的减少,人脉、消息和出路却会得到有效增加,甚至可以说相当于每个人的商业生命都多了1up的备份。

    当然了,宁卫民作为一手搭建起这样的一个小团体的大佬,他自己从中收获的东西更多。

    这些人因为他团结在一起,当然始终也会是他有利的臂膀,坚定的追随者。

    正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如果打个比方,他就像是这个团体的航空母舰,而这些人全是围绕在他周围的僚机。

    要不怎么能说是“自己人”呢?

    就像这一次,养鱼专业户古四儿就很对得起他。

    这小子居然还记得他的托付,去年年底前真的不辞劳苦,跑到花城扔了四万块。

    成功替他把一对蓝龙、两对红龙、三条金龙和五条银龙给弄回来了。

    这些鱼如今都养在南神厨的一间静室里,每天都要雇人去护城河捞小鱼儿喂着。

    目前来看,已经养了一个季度了,差不多算是养住了。

    虽然因为路途遥远,条件所限。

    哪怕古四儿有宁卫民传授的诀窍,在买鱼的时候就偷量了这些龙鱼原本的水温,运送的一路上也用最大努力把水温保持恒定。

    可路上还是损耗掉了好几条龙鱼。

    但幸运的是,最稀有的蓝龙和红龙都保住了,金龙和银龙的损失完全可以接受。

    宁卫民得知这个喜讯,自然是乐得合不拢嘴啊。

    和别人不一样,没人比他更清楚这些龙鱼日后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

    如果说当初京城七十年代刮起来的热带鱼热,只是一种从众心理作祟,煽乎起来的大众消遣方式的话。

    那么到了九十年代,整个内地再重新兴起的龙鱼热,就是典型带有投机性质的炒作了。

    从南方流到北方的龙鱼,那价格高得能令人匪夷所思。

    整整十年的黄金期,比邮币市场的炒作的高度还能让人上头呢。

    就凭古四弄回来的这些鱼,就凭这个年代绝无仅有,自己手里掌握的龙鱼繁育技术。

    宁卫民绝对充满信心能把这十几条龙鱼给繁衍出成千上万条来。

    那弄不好整个九十年代,整个北方的龙鱼行情就能抓他自己的手里了。

    顶着个“龙王爷”的名号,暗中操作龙鱼的行情不也挺美的吗?

    想到甚至不无可能,他反过来能把龙鱼从北向南输出,就更有一种打破世界规则的快感。

    这就叫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啊!

    另外,从个人喜好上说,他的满足感更大。

    原本他就喜欢养龙鱼。

    这种鱼体型优美,又有灵性,传言还能旺风水,逼格彰显满满。

    可上辈子,像蓝龙和红龙这种高端品种,他只能看看,摸不着边儿。

    一是他不够款,买不起。

    二是从内地兴起龙鱼热,把价格炒上天后,当时人工繁育技术还未成熟。

    许多龙鱼的产地都把这些珍稀龙鱼定为受保护动物,是明令禁止出口的商品。

    他是2010年从养银龙鱼开始入门的,后来顶多也就养了一对金龙。

    结果这辈子好了,居然早在1985年,古四儿就替他把如今南方市场上能见到的龙鱼品种一网打尽了,让他成了当今的京城玩龙鱼的第一人。

    别说他自己能随意摆弄这些珍惜品类,可以挪入自家私室随时欣赏了。

    真要是把这些龙鱼繁育出一批来,就连马家花园和坛宫饭庄也可以放上几缸,增加些富贵神仙气,好让客人们一饱眼福呢。

    这就是他和别人在虚荣心上的区别。

    在别人对于几千块BP机趋之若鹜,对价值数千元的电子产品肆意追逐的年代。

    他喜欢的玩物却是日后能卖出几十万一条的“龙鱼”。

    琢磨的是如何创造一股养龙鱼风潮,拉动一个大有前景的水族产业上。

    这让人怎么说呢?

    只能说人和人是有莫大差距的。

    他宁卫民随便迈出的一小步,就是别人骑上十匹马也难以追上的距离啊。

    无独有偶,在玩鱼的古四儿献宝之后,废品大王孙五福也给宁卫民送上了一份大礼。

    不过比较有意思的是,孙五福送出的这份礼物,他自己可并不知道。

    而且居然是当成自己的过失主动跟宁卫民来请罪交待的。

    还满嘴的自责,满心的愧疚呢。

    敢情去年春节后,孙五福从老家带来了几个后辈子侄后。

    他就像当初宁卫民教他怎么干似的,也手把手教这些年轻人,如何按要求操持旧货回收的活计。

    原本指望着这些人能帮他一把。

    可人心难测啊。

    有的人能实在干活,有的人就爱偷奸耍滑,有的人服管,有的人就不服。

    又到了年底的时候,一盘总库,孙五福终于发现毛病了。

    那些年轻人收来的东西里,居然有好些个他看好的东西不翼而飞了,反而多了好些残破的器皿。

    后来一查才弄明白,这事儿居然是他自己的亲外甥潘二柱干的。

    这小子来京城待久了,被花花世界迷了眼,又摸清了孙五福代替宁卫民收旧货的目的。

    之后渐渐的不甘心老老实实干活吃饭,开始做一夜暴富的梦了。

    秉承着马无野草不肥的道理,这小子开始偷着把他自己收上来的东西弄到文物商店去卖。

    能卖出去的他自己赚个差价,卖不掉的才回来交公入库。

    也是巧了,从去年夏天起,琉璃厂就来了许多河南口音的人,拎着成麻袋的残器和瓷片来街上叫卖,一问都是自称打清凉寺那边来的。

    因为他们拿来的都不是整个的好东西,这年头的市场压根就不认,东西就卖的都很便宜。

    瓷片一毛,残器也就三毛五毛的,所以潘二柱动了心思,惦记上了别人收来的东西。

    他先是花了几十块钱买了好几麻袋残器偷偷存了起来。

    然后他就用这些残器鱼目混珠,一件件的把库里好物件给兑换出去了。

    所以啊,等到孙五福发现疏漏的时候,经济损失已经造成。

    至少上百件的东西被潘二柱置换成破烂玩意了。

    而东窗事发之后,虽然潘二柱扛不住胖揍交代了事情始末。

    可半夜里,这小子翻墙跑了,钱却找不回来了。

    这样一来,孙五福就只有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最终这些损失也只能由他替这小子补上了。

    坦白说,当孙五福对宁卫民讲述的这些事儿的时候,对于经济损失的问题,宁卫民就没当回事儿。

    首先,一百来件儿东西,亏损的成本,大不了一两千块钱到头了,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至于那些丢了东西到底有多少是古董,但这个方向压根就不该去琢磨。

    因为丢了的东西就如同杀了的鸡。

    可惜归可惜,总不可能按“鸡生蛋蛋生鸡”来计算得失吧?

    他又不是《阿凡提》里的巴依老爷,天底下没有这样牵强的道理。

    其次,从孙五福的出身和秉性的角度来看,宁卫民也认为,发生这种事儿原本也不可避免。

    既然孙五福都主动认错了,这种光明磊落的行为显然更可贵。

    作为宁卫民来讲,他觉得只要孙五福能吃一堑长一智,这或许还算是一件好事呢。

    最后,尤其听到那些残器的来源,竟然是一些口称来自清凉寺的河南人贩卖的。

    这就更让宁卫民产生了一个微妙的感觉。

    认为弄不好还误打误撞,要坏事变好事了。

    不为别的,去年叶赫民发现汝窑遗址一事已经登报了。

    叶赫民为感激宁卫民资助他考古一事,还专程登门道谢,送给他一个汝窑宋瓷的残片作为礼物。

    所以对宁卫民来说,钱不钱的根本不用再提,过去了就过去了。

    最重要的问题反而变成了那些残器,如今还在不在。

    宁卫民特别想要看看,是不是如他想的一样。

    还别说,孙五福还真给他留着呢。

    而且不光被潘二柱换了东西的残器都在,就连原先潘二柱睡觉的床底下还有一麻袋的残器也在呢。

    就这样,当天无事,宁卫民好好劝慰了孙五福一番,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大度。

    第二天宁卫民就专门跑到孙五福存东西的库里去看货了。

    结果怎么样?

    乖乖隆地咚,还真是好人有好报!

    那一百多件儿东西,一溜水儿的香灰胎,玛瑙釉啊。

    釉面一般开有细碎冰裂纹,以天青色为主。

    此外还有月白、粉青、卵青、豆青、灰青和虾青等呈色。

    这都是汝窑宋瓷的特征,质地和宁卫民从叶赫民处得到的残片一模一样。

    更重要的,是这些残器大部分都能保证五六成的完全,有十余件甚至是九成以上的完整。

    所以宁卫民惊喜交集,他基本上能确认,自己又中了大奖了。

    一件汝窑残器日后起码几百万,这误打误撞的又完成了几个小目标啊!

    那叫潘二柱的小子做梦也想不到,他自己曾经拥有过几个亿。

    反而是自作聪明,用真正的宝贝换走了库里的破烂呀。

    都说人要倒霉,放屁都蹦自己脚后跟。

    看来这人要是走运,放屁就能蹦出金子来啊。

    人生的精彩,莫过于此。

    

    18108_18108222/715587221.html

    

    。wap2.idzs.cc.co

章节目录

国潮1980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镶黄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九百七十七章 小团体,国潮1980,笔趣阁并收藏国潮1980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