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司马信一役得手,便自封神。
非但彻底完成了衍畲来时的嘱托大计,也让北燕的两员大将全都陨落其手。
西境战局由此逆转,而此时因为驷马城的被毁,虽然引得北燕西部军马的群情激奋,但也让此时的苏异完全看清了形势。虽然被焚毁的只是身为北燕元国属地边陲的一座驷马城,但驷马城集中的粮草辎重却无疑是整个元国属地的全部调派。
前线大军没有了后方供给的支撑,根本已经打不起了如今的战争。
夏侯邕了解苏异的心思,故而只是上前做出了简单的安慰。面对义兄义弟的惨死,不戒和尚悲愤交加。苏异目光充满深邃的看向他,同时也能感觉到和尚此时已经近乎崩溃的内心世界。
她长长松了口气,不禁信步走到了和尚的身边并且蹲下了身子。
“大师令兄、令弟的仇,我早晚会帮大师报的。但是如今却不是时候,只希望大师能够体谅我的决断。”
不戒和尚虽然是一个粗人,但也很清楚苏异此番的决断是绝对正确的。活跃在前线的西境兵马本就不多,如今后方的供给竟然又出了这样的问题。莫说此时的苏异兴兵要为自己报仇,便是固守疆域崇楼会不会率军转守为攻目前都是个未知数的。
和尚对此了然于胸,只是拭泪不言。
苏异看出了他对于自己的理解,便既选择起身并且让夏侯邕传命安抚众军之余,也就此彻底放弃了对于西境卫国的骚扰。大军由此后撤,全部退回北燕元国属地的疆域范围之内加强防御。
北燕西境之兵如此动作,便有消息送达到了崇楼边陲之地的驾前。
此时的司马信也已归返,崇楼闻听司马信在后方成就了大功,便率领卫国目下的所有众将对司马信亲自迎接。二人见面,崇楼充满激动的握住了司马信的手。对于司马信此番的用兵,无疑倍加赞许。
众人一同入关,崇楼更是摆下大宴为司马信与有功将士以此请功。
此全军欢饮,自庆胜利,自然不在话下。
北燕西境之兵既败,期间也有不少的帐下将士前来见过崇楼。根据他们的提议,多半都是劝说崇楼应该借助这次北燕西境之兵的败退由此便取转守为攻的态势而向北燕发难的。毕竟北燕西境边陲已经化为一片丘墟,这样的结果和元国属地门户大开基本没有任何区别。
加之北燕的军力损耗,此时正是卫国收复元国属地的最好时机。如果崇楼能够挂帅西征,以此尽得元国属地并且驱逐北燕的话。既能让卫国以此壮大的同时,也可以大大的削弱北燕独霸中原的实力,真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对于这项决策,崇楼却有近乎不同的认知。
为了确定自己的决策,他也和司马信做出过密议。而密议的结果,无疑是英雄所见略同。尽管以黥璞隆、古恶等人为首的诸将都建议转守为攻、兵发元国属地从而驱逐北燕西境之兵的战略,但司马信和崇楼的认知却惊人的一致。
在他们看来,如今的北燕虽然败退了,却仍旧还在元国拥有雄厚的实力。这样的实力虽然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没有了西进的本钱,但彻底的守住旗下的元国属地,无疑是绰绰有余的。卫国虽然得胜,但也在之前遭遇过挫折。更兼损失了袁不屈、范无期两员国中大将,看似此役完胜北燕西境之兵的卫国也已经精疲力竭。
建国之初面临的内外交困,以及针对北燕经济战的遏制而付出的惨痛代价,都让崇楼和司马信一致认为此时选择暂且息战并且休养生息都是对卫国最好的决策。
两个人英雄所见略同,以此更加坚定了崇楼此番的罢战之心。
“西境北燕虽退,但东垂尚有靖国冉锓作祟。此等霍乱不平,我大卫始终难避国力衰败的风险啊。”
崇楼与司马信说的同时,也不禁亲自向司马信置酒并且一声叹息。
对于崇楼心中的焦虑,他虽然并没有和自己彻底的摊牌,但深通兵法政略集一身的司马信,却未必不能尽知崇楼的心思
卫国虽然立国,看似群雄集会,但无疑目前都是诸国鼎力中最弱小的一个。国之初立,百废待兴是其一。而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在于卫国地处位置的不利。他的北方是强大的夏朝,而东、西两面便与日渐盛强的靖国和北燕彼此相邻。如今天下四国鼎立,四国之中便属卫国最为弱小、而且地处还最为凶险。因为这些,崇楼也不禁在此看出了卫国在日后发展中必须要面临的图强问题。
这情势就像如今一样,野心勃勃的北燕既能联合靖国在此次对卫国东西两线共同用武,那么同样的格局未必不会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下一次。如果到了下一次,卫国是否还能像这一次般轻松的化解自身面临东西两线夹击的危机呢?
崇楼因此心中便有思绪,也正因如此便在此时即便和司马信对桌而坐仍旧有些控制不住的愁眉不展。而所以他并没有和司马信做出说明,其实最直接的理由并非是对于司马信的不信任。毕竟这样的格局是卫国必须要选择面对的,便是自己向司马信言明了只怕他也不会有什么计谋的。
“根据我国的形势而论,北燕是必须要予以武力镇压的,而靖国则可以情势的不同予以斟酌论处。”
看透了崇楼心思的司马信,直接道出了崇楼心中疑虑的答案。
“靖国如果能够联合的话,最好能够将他拉拢过来成为我们的盟友。便是让他不能成为我们的盟友,也要利用我们与夏朝日渐巩固的联盟让靖国对我们有所忌惮。之后让他一点一点的脱离与北燕之间的联系,即便不让他对我们卫国成为和夏朝一样的盟友,但也绝不至于让他再有相助北燕的机会。只有这样,我卫国才能免受东西腹背受敌之势,也才有机会和力量全力对抗北燕从而谋得夹缝求生般的自我发展。”
司马信目光如炬,同时也在此时一语道破天机。
这正是“共为英雄见既同,以此便舒心中语”。预知司马信韬光养晦具体怎样,崇楼见解又当若何?且看下文。
非但彻底完成了衍畲来时的嘱托大计,也让北燕的两员大将全都陨落其手。
西境战局由此逆转,而此时因为驷马城的被毁,虽然引得北燕西部军马的群情激奋,但也让此时的苏异完全看清了形势。虽然被焚毁的只是身为北燕元国属地边陲的一座驷马城,但驷马城集中的粮草辎重却无疑是整个元国属地的全部调派。
前线大军没有了后方供给的支撑,根本已经打不起了如今的战争。
夏侯邕了解苏异的心思,故而只是上前做出了简单的安慰。面对义兄义弟的惨死,不戒和尚悲愤交加。苏异目光充满深邃的看向他,同时也能感觉到和尚此时已经近乎崩溃的内心世界。
她长长松了口气,不禁信步走到了和尚的身边并且蹲下了身子。
“大师令兄、令弟的仇,我早晚会帮大师报的。但是如今却不是时候,只希望大师能够体谅我的决断。”
不戒和尚虽然是一个粗人,但也很清楚苏异此番的决断是绝对正确的。活跃在前线的西境兵马本就不多,如今后方的供给竟然又出了这样的问题。莫说此时的苏异兴兵要为自己报仇,便是固守疆域崇楼会不会率军转守为攻目前都是个未知数的。
和尚对此了然于胸,只是拭泪不言。
苏异看出了他对于自己的理解,便既选择起身并且让夏侯邕传命安抚众军之余,也就此彻底放弃了对于西境卫国的骚扰。大军由此后撤,全部退回北燕元国属地的疆域范围之内加强防御。
北燕西境之兵如此动作,便有消息送达到了崇楼边陲之地的驾前。
此时的司马信也已归返,崇楼闻听司马信在后方成就了大功,便率领卫国目下的所有众将对司马信亲自迎接。二人见面,崇楼充满激动的握住了司马信的手。对于司马信此番的用兵,无疑倍加赞许。
众人一同入关,崇楼更是摆下大宴为司马信与有功将士以此请功。
此全军欢饮,自庆胜利,自然不在话下。
北燕西境之兵既败,期间也有不少的帐下将士前来见过崇楼。根据他们的提议,多半都是劝说崇楼应该借助这次北燕西境之兵的败退由此便取转守为攻的态势而向北燕发难的。毕竟北燕西境边陲已经化为一片丘墟,这样的结果和元国属地门户大开基本没有任何区别。
加之北燕的军力损耗,此时正是卫国收复元国属地的最好时机。如果崇楼能够挂帅西征,以此尽得元国属地并且驱逐北燕的话。既能让卫国以此壮大的同时,也可以大大的削弱北燕独霸中原的实力,真可谓一举两得。
然而对于这项决策,崇楼却有近乎不同的认知。
为了确定自己的决策,他也和司马信做出过密议。而密议的结果,无疑是英雄所见略同。尽管以黥璞隆、古恶等人为首的诸将都建议转守为攻、兵发元国属地从而驱逐北燕西境之兵的战略,但司马信和崇楼的认知却惊人的一致。
在他们看来,如今的北燕虽然败退了,却仍旧还在元国拥有雄厚的实力。这样的实力虽然让他们在短时间内没有了西进的本钱,但彻底的守住旗下的元国属地,无疑是绰绰有余的。卫国虽然得胜,但也在之前遭遇过挫折。更兼损失了袁不屈、范无期两员国中大将,看似此役完胜北燕西境之兵的卫国也已经精疲力竭。
建国之初面临的内外交困,以及针对北燕经济战的遏制而付出的惨痛代价,都让崇楼和司马信一致认为此时选择暂且息战并且休养生息都是对卫国最好的决策。
两个人英雄所见略同,以此更加坚定了崇楼此番的罢战之心。
“西境北燕虽退,但东垂尚有靖国冉锓作祟。此等霍乱不平,我大卫始终难避国力衰败的风险啊。”
崇楼与司马信说的同时,也不禁亲自向司马信置酒并且一声叹息。
对于崇楼心中的焦虑,他虽然并没有和自己彻底的摊牌,但深通兵法政略集一身的司马信,却未必不能尽知崇楼的心思
卫国虽然立国,看似群雄集会,但无疑目前都是诸国鼎力中最弱小的一个。国之初立,百废待兴是其一。而更重要的一点,还是在于卫国地处位置的不利。他的北方是强大的夏朝,而东、西两面便与日渐盛强的靖国和北燕彼此相邻。如今天下四国鼎立,四国之中便属卫国最为弱小、而且地处还最为凶险。因为这些,崇楼也不禁在此看出了卫国在日后发展中必须要面临的图强问题。
这情势就像如今一样,野心勃勃的北燕既能联合靖国在此次对卫国东西两线共同用武,那么同样的格局未必不会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下一次。如果到了下一次,卫国是否还能像这一次般轻松的化解自身面临东西两线夹击的危机呢?
崇楼因此心中便有思绪,也正因如此便在此时即便和司马信对桌而坐仍旧有些控制不住的愁眉不展。而所以他并没有和司马信做出说明,其实最直接的理由并非是对于司马信的不信任。毕竟这样的格局是卫国必须要选择面对的,便是自己向司马信言明了只怕他也不会有什么计谋的。
“根据我国的形势而论,北燕是必须要予以武力镇压的,而靖国则可以情势的不同予以斟酌论处。”
看透了崇楼心思的司马信,直接道出了崇楼心中疑虑的答案。
“靖国如果能够联合的话,最好能够将他拉拢过来成为我们的盟友。便是让他不能成为我们的盟友,也要利用我们与夏朝日渐巩固的联盟让靖国对我们有所忌惮。之后让他一点一点的脱离与北燕之间的联系,即便不让他对我们卫国成为和夏朝一样的盟友,但也绝不至于让他再有相助北燕的机会。只有这样,我卫国才能免受东西腹背受敌之势,也才有机会和力量全力对抗北燕从而谋得夹缝求生般的自我发展。”
司马信目光如炬,同时也在此时一语道破天机。
这正是“共为英雄见既同,以此便舒心中语”。预知司马信韬光养晦具体怎样,崇楼见解又当若何?且看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