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东夷战事如物,战局变幻便如风起云涌一般。夏朝原本处在劣势,却随着战事的发展逐渐在和靖国的作战中渐渐占据了上风。

    吕戌以其才智战胜冉锓所率铁屠军,并困冉锓大军于西城之内。战事急转直下,却是大大出乎了殷纣璃的预料之外。本以为靖夏交锋,靖国会以碾压般的态势战胜夏朝。毕竟前番诸国合力,却也只是与冉锓铁屠锐士打了个平手而已。如今形势已对靖国大有不利,虽然两国消耗大计便在北燕预算之内。不过这么早就结束原本两国之间的征战,却并非罗伊原本设计。

    北燕由此闻报,殷纣璃便立召罗伊进宫再做商议。罗伊的见解也很简单,面对殷纣璃的询问,中心主旨便只有简单的几个字。那便是‘暗助靖国,不令胜败由此便决’。

    对于罗伊的心意,殷纣璃是可以理解并且表示认同的。

    毕竟他谋划大计不易,如今才方自引得中原诸国变动,气势汹汹的靖国便这样被夏朝击败了。一旦靖国败退,夏朝无异于便于大势无损。这样的结果,罗伊试问又怎么会选择接受的呢。

    这场战争打得太短,对于双方国力的消耗无疑都还没有达到北燕的预期。故而此时选择支援靖国,无疑到是个不错的选择。

    “这一次,先生难道还是不打算动武吗?”

    “不打算。”

    面对殷纣璃的询问,罗伊的回答依旧泰然并且充满坚定。

    “先生还是不打算用兵?!?那么你将选择怎么样支持靖国呢?!?”

    殷纣璃心中不解,而面对她此时直言询问的罗伊却也只是充满淡然的为之一笑。

    “大王啊,不是微臣不想用兵。而是即便用兵,也无法相助靖国。试想我北燕地处漠北,便与北境三地的夏朝之地就此接壤。我国想要去往东夷西城,莫说路途遥远,便是出兵也会受到夏朝北境守军的抵抗。要知道与靖国交锋的人马大有不同,驻守

    在北境边陲的夏朝人马可都是夏朝的精锐部队。他们号称‘玄甲军’,是吕戌曾经专为克制冉锓所部铁屠锐士特意组建的第一王牌部队。这只部队训练有素,更有夏朝目下第一名将之称的大元帅项崇亲自统领。似此时机,我军若取进图实属不易。便是以娘娘天威击败了他们,只怕以如今的战局来讲,我们北燕的大军也在冉锓兵败之前到不了东夷西城的。”

    闻听罗伊所言,殷纣璃也觉得有些道理。她以此沉思,随即轻轻点了点头。

    “嗯,先生说的的确有理。既如此,敢问先生之计又当如何?”

    罗伊笑道:“想要援助靖国,还要以经济战作为基础。如今我北燕已经借助诸国之间的战乱垄断了诸国之中大部分的商务,其中不乏诸多军资供给方面的生意。凭借这些生意,只要稍加运作,便可让我北燕巍然不动之间直接主导到远在东夷边陲的靖夏战局。”

    殷纣璃点头,言道:“先生具体决策,孤王愿闻其详。”

    罗伊道:“夏朝国土,尽在中原。中原地处广博,前线所需,全都要仰仗后方供给。如今供给商务多被我国收敛以为己用,但以微臣之见,便可借机举事。夏朝虽强,国中却屡遭战乱。吕戌多番欲休养生息而不得,国库必然早已空虚。如今大军又与靖国会猎于西城,臣料后方供给不可能再依仗国内府库,而是尽数调度于民间各处。民间疾苦,不堪重负。唯有商人那里可以得到粮米、辎重等物,我军既已尽览其商务,便可就此时哄抬粮米市价,以此令夏朝后方供给出现纰漏。届时军粮不能及时送达前线,而夏朝大军数万每日开销又势必巨大。只需推延住后方供给一月有余,届时夏朝军中缺量,必然不战自溃、军心由此涣散。大王再以消息暗通冉锓了然,以此为靖国赢得时机。但以微臣所料,冉锓那时必然有所动作。”

    殷纣璃称其妙,便让罗伊全权负责此事。

    罗伊既辞了殷纣璃,便开始

    倾力着手此事。想他本自商客出身,如今又利用诸国站端垄断诸国各处生意。以此哄抬市价,对于如今的罗伊来讲根本就是易如反掌的事情。

    手段既出,蔓延之势便如毒瘤溃散,顷刻之间便让夏朝后方备受压力。

    粮米市价提升数倍,夏朝国力便已无力承担。军卒由此来报,致使后方负责调度的筹粮官员道安备受煎熬。

    军卒急道:“前线战事正紧,后方却在此时出现粮价暴涨的现象。我们夏朝内部的诸多粮米商人手中库货不多,前方战事已让后方粮食成为我夏朝本国之内如今最大的稀缺品。但以大王所批的市价,如今根本无法让我们得到预期数量的军粮。似此局势,大人还是快报大王。以此批下更多的充裕资金,以此方可解决粮食之急。如若不然,后方供给必然失利。大王届时如果便以此事问责大人,大人只怕难脱干系。”

    闻听军卒所言,道安眉头深锁。沉思良久,不禁叹息着摇了摇头。

    “此事不可如此。一者,前方战事吃紧。我们身在后方,若是使发前线而去等待大王批阅。一来一回之间,只恐误了大事。其二,便是时间充裕亦不可。想我夏朝屡遭战事,如今国库也已空虚。此使既发,便是大王许诺,国中也无闲钱可用矣。似如此论,只是为大王徒添烦恼、为我大夏国中空增压力而已罢了。”

    军卒闻言,急道:“似如此,大人确当如何?此事关乎体大,我大军正于前线和靖国便成胶着态势。如今形势正好,岂可因为断了后方供给致使最终功败垂成的?纵然大人便为国家着想,只怕形势所迫,已不令我们有所迟疑了。”

    道安沉吟,叹道:“你且下去,我自有明断便是。”

    军卒闻言,便不再说什么。以此叩首之间,便自退去。

    这正是“前方战事方逆转,后方供给又堪忧”。预知道安决断怎样,夏朝前线之急又当若何?且看下文。

章节目录

诸国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麟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557章 决策再出-初西域诸国既绝于汉翻译,诸国志,笔趣阁并收藏诸国志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