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骁关阵前卫桀失鹿,心中又设夜袭之计。遂就此安排,留下袁懿驻守骁关,自己则率领亲随人马千余人趁夜来到茂顿营寨。远远望去,但见营寨之中火光闪烁。卫桀以为正是良机,于是率军就此杀入大寨。不想大寨之中空无一人,正在寻思之间,忽的四面亮起火把照如白昼。
卫桀惊恐,自知中计。不等反应,四面营外已经乱箭齐发。随带军士千余人,多中流矢而亡。卫桀无奈,只得奋力冲杀。迎面一支军马,由此拦住了去路。为首一员上将,正是茂顿。
但见卫桀,当即大喝一声道:“奸贼,安敢前来夜袭我军营寨。尔奸计既然已经被我识破,还不下马就缚更待何时?”
卫桀紧咬牙关,虽然自知不敌却也只有硬着头皮纵马一战。茂顿冷笑,并不正面御敌。但见卫桀杀到,先以弓弩为先。一番乱箭,卫桀所领军马又死伤了大半。茂顿见时机成熟,就此发起冲杀。卫桀抵挡不住,幸得身边亲随死命保护,这才由此得脱。
既逃出了重围,卫桀便简单的清点了手下的人马。
来时随行一千五百余众,如今所剩不过二百有余且多已带伤。卫桀心中疑惑,暗思道:“传言茂顿身兼勇武、无人可挡,但毕竟莽夫少智慧。如今用兵有度,似乎早已料事于先,不知却是为何?”
心中有此疑惑,却不得解。少时率领残部回到骁关,令军士叫城却久叫而不开。卫桀心中疑惑,正此时关头亮起火把。照如白昼之间,扬起居然尽是古氏部落的旗帜。
卫桀大惊,但见一将立于关头。非是旁人,正是袁懿。
袁懿看见卫桀,大笑道:“卫将军不识天时,我等皆已降了崇瑀首领了。你若迷途知返,此时尚且为时不晚。”
卫桀这才恍然,喝道:“叛国之贼,原来是你暗中通风报信,这才让那茂顿早有准备。今我部将死伤无数,都是追随我等多年的兄弟。你这不义贼子,安忍如此狠心?”
袁懿大笑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夏国运已尽。我等即为仲夷将军旧部,若不谋反,早晚必重蹈仲帅覆辙。一旦大夏新王兴师前来问罪,我等何以自保?将军以只身之力尽以愚忠节烈,却令诸将身陷囹圄而不顾。似你今日之所行,才是对我军将士的大不义之举。”
闻听袁懿所言,卫桀大怒。此时手下虽然兵少,却仍旧强行攻城。袁懿早有准备。但见卫桀欲强行攻关,关头早已埋伏下的弓弩手就此现身。刹那之间一阵乱箭,卫桀部将死伤惨重更不能近。便在此时,但听得一棒铜锣脆响。关头杂草丛生道路两旁,赫然浮现出来早已埋伏的军马。左有茂荣,右有崇瑀,更兼茂荣之弟茂顿从后追杀过来。顷刻之间,三面互为犄角,卫桀残军已被团团包围。敌军佣兵数万余众,敌我相差天壤之别。
崇瑀在马上,扬鞭点指卫桀道:“卫将军,你也算是一名英杰。如今既然要为你家仲帅复仇,你我何不相互联手攻夏。他日大事成就,我保你不失公侯爵位。何必尽以愚忠,夏朝可感你之恩德?”
卫桀大怒,喝道:“我乃大国上将,纵然国中有所变故,亦不必你这蛮夷从中作梗。你等既已归顺,如今何必犯上作乱?”
崇瑀一声冷笑,言道:“志霸疆土,唯有德者居之。难道夏朝能够成就一番霸业,我古氏部落就注定要久居人下吗?此番大夏乱国,正是我古氏部落崛起昌盛之时。将军若识时务,理当尽早归降。如不依从,此番休想逃出活命。”
卫桀不理,纵马直取崇瑀而来。崇瑀身旁弓弩手拈弓搭箭,有意射杀卫桀。崇瑀将手一摆,言道:“卫将军既要拼死一战,如今我奉陪与他又有何妨?”
一语出口,就此纵马出迎。两人交马只一合,卫桀便被崇瑀走马生擒下来。卫桀反抗不得,就地被众军俘获,古氏部落由此而得骁关。
骁关既破,崇瑀便在关内升帐。此时关内诸将皆降,但有负隅顽抗者,早已被袁懿斩杀。既升大帐,军士便将卫桀押将上来。
卫桀虽然被俘,仍旧不肯跪拜,口中大骂崇瑀蛮夷不止。
崇瑀闻言,也不辩驳。只是一声冷笑,言道:“人族初兴之时,各大部落也算诸子百家。矶子与众家首领、长老等,曾经也在起源困顿。如今所以能够成就大夏基业,不过多年打拼所致。由此可见,世间万事皆在人为谋略,并非上天注定。如今你将我们视为蛮夷,又岂能料想未来我们不会代替大夏成为这志霸大陆上的一方霸主呢?”
卫桀冷笑道:“我大夏国中,能人辈出。今日纵然你擒得了我,但想要取代我大夏却是痴心妄想。蛮夷始终都是蛮夷,纵得一时之势,也休想有得长久作为。”
崇瑀也不动怒,询问诸将道:“闻听仲夷身边拥有名将‘三虎’、‘五熊’、‘七狼’、‘九鹿’,而这二十四人之中又以‘三虎’能为最高。其中彭荡随仲夷出征,已然身丧天道谷内。而袁懿将军如今已经归顺于我,剩下一人便是卫桀将军。此等豪杰,我欲将他留在身边,不知各位以为如何?”
茂荣闻言出班,谏阻道:“微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卫桀虽是豪杰,但其心却在大夏。虽得仲夷多年栽培,其心中仍旧不忘自己身为大夏国臣身份。似此人物,便是首领将他强行留在自己身边,早晚也必有变故。不若早早除之,一则全了他节烈之名,二来也好免去我们的后顾之忧。此人若反,与我此番大事不利。期间斟酌,首领不可不查。”
崇瑀沉吟多时,这才轻轻点头,言道:“斯言是也。”
遂唤军士将卫桀推出斩首,于是国都外最后的一个节烈之士也由此遇害。
卫桀既被崇瑀斩首,南夷之地其他各处无不望风而降。
古氏部落由此获得钱粮军马辎重无数,之后又以得胜之兵尽取宜宾之地。宜宾各处守将见古氏部落势大,尽皆不敢与战。纷纷倒戈投降,由此古氏部落气势恢宏、与日俱盛。
茂荣见时机成熟,由此上表请战。
崇瑀从其请,故而亲率大军合宜宾、南夷等地联军足足十万众,就此浩浩荡荡按照茂荣预先拟定的计划,以此直扑大夏觑墉而来。
这正是“节烈孤掌难作为,只以命陪九泉下”。预知崇瑀以此进兵怎样,双方胜败又当如何?且看下文。(未完待续)
卫桀惊恐,自知中计。不等反应,四面营外已经乱箭齐发。随带军士千余人,多中流矢而亡。卫桀无奈,只得奋力冲杀。迎面一支军马,由此拦住了去路。为首一员上将,正是茂顿。
但见卫桀,当即大喝一声道:“奸贼,安敢前来夜袭我军营寨。尔奸计既然已经被我识破,还不下马就缚更待何时?”
卫桀紧咬牙关,虽然自知不敌却也只有硬着头皮纵马一战。茂顿冷笑,并不正面御敌。但见卫桀杀到,先以弓弩为先。一番乱箭,卫桀所领军马又死伤了大半。茂顿见时机成熟,就此发起冲杀。卫桀抵挡不住,幸得身边亲随死命保护,这才由此得脱。
既逃出了重围,卫桀便简单的清点了手下的人马。
来时随行一千五百余众,如今所剩不过二百有余且多已带伤。卫桀心中疑惑,暗思道:“传言茂顿身兼勇武、无人可挡,但毕竟莽夫少智慧。如今用兵有度,似乎早已料事于先,不知却是为何?”
心中有此疑惑,却不得解。少时率领残部回到骁关,令军士叫城却久叫而不开。卫桀心中疑惑,正此时关头亮起火把。照如白昼之间,扬起居然尽是古氏部落的旗帜。
卫桀大惊,但见一将立于关头。非是旁人,正是袁懿。
袁懿看见卫桀,大笑道:“卫将军不识天时,我等皆已降了崇瑀首领了。你若迷途知返,此时尚且为时不晚。”
卫桀这才恍然,喝道:“叛国之贼,原来是你暗中通风报信,这才让那茂顿早有准备。今我部将死伤无数,都是追随我等多年的兄弟。你这不义贼子,安忍如此狠心?”
袁懿大笑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大夏国运已尽。我等即为仲夷将军旧部,若不谋反,早晚必重蹈仲帅覆辙。一旦大夏新王兴师前来问罪,我等何以自保?将军以只身之力尽以愚忠节烈,却令诸将身陷囹圄而不顾。似你今日之所行,才是对我军将士的大不义之举。”
闻听袁懿所言,卫桀大怒。此时手下虽然兵少,却仍旧强行攻城。袁懿早有准备。但见卫桀欲强行攻关,关头早已埋伏下的弓弩手就此现身。刹那之间一阵乱箭,卫桀部将死伤惨重更不能近。便在此时,但听得一棒铜锣脆响。关头杂草丛生道路两旁,赫然浮现出来早已埋伏的军马。左有茂荣,右有崇瑀,更兼茂荣之弟茂顿从后追杀过来。顷刻之间,三面互为犄角,卫桀残军已被团团包围。敌军佣兵数万余众,敌我相差天壤之别。
崇瑀在马上,扬鞭点指卫桀道:“卫将军,你也算是一名英杰。如今既然要为你家仲帅复仇,你我何不相互联手攻夏。他日大事成就,我保你不失公侯爵位。何必尽以愚忠,夏朝可感你之恩德?”
卫桀大怒,喝道:“我乃大国上将,纵然国中有所变故,亦不必你这蛮夷从中作梗。你等既已归顺,如今何必犯上作乱?”
崇瑀一声冷笑,言道:“志霸疆土,唯有德者居之。难道夏朝能够成就一番霸业,我古氏部落就注定要久居人下吗?此番大夏乱国,正是我古氏部落崛起昌盛之时。将军若识时务,理当尽早归降。如不依从,此番休想逃出活命。”
卫桀不理,纵马直取崇瑀而来。崇瑀身旁弓弩手拈弓搭箭,有意射杀卫桀。崇瑀将手一摆,言道:“卫将军既要拼死一战,如今我奉陪与他又有何妨?”
一语出口,就此纵马出迎。两人交马只一合,卫桀便被崇瑀走马生擒下来。卫桀反抗不得,就地被众军俘获,古氏部落由此而得骁关。
骁关既破,崇瑀便在关内升帐。此时关内诸将皆降,但有负隅顽抗者,早已被袁懿斩杀。既升大帐,军士便将卫桀押将上来。
卫桀虽然被俘,仍旧不肯跪拜,口中大骂崇瑀蛮夷不止。
崇瑀闻言,也不辩驳。只是一声冷笑,言道:“人族初兴之时,各大部落也算诸子百家。矶子与众家首领、长老等,曾经也在起源困顿。如今所以能够成就大夏基业,不过多年打拼所致。由此可见,世间万事皆在人为谋略,并非上天注定。如今你将我们视为蛮夷,又岂能料想未来我们不会代替大夏成为这志霸大陆上的一方霸主呢?”
卫桀冷笑道:“我大夏国中,能人辈出。今日纵然你擒得了我,但想要取代我大夏却是痴心妄想。蛮夷始终都是蛮夷,纵得一时之势,也休想有得长久作为。”
崇瑀也不动怒,询问诸将道:“闻听仲夷身边拥有名将‘三虎’、‘五熊’、‘七狼’、‘九鹿’,而这二十四人之中又以‘三虎’能为最高。其中彭荡随仲夷出征,已然身丧天道谷内。而袁懿将军如今已经归顺于我,剩下一人便是卫桀将军。此等豪杰,我欲将他留在身边,不知各位以为如何?”
茂荣闻言出班,谏阻道:“微臣以为,此事万万不可。卫桀虽是豪杰,但其心却在大夏。虽得仲夷多年栽培,其心中仍旧不忘自己身为大夏国臣身份。似此人物,便是首领将他强行留在自己身边,早晚也必有变故。不若早早除之,一则全了他节烈之名,二来也好免去我们的后顾之忧。此人若反,与我此番大事不利。期间斟酌,首领不可不查。”
崇瑀沉吟多时,这才轻轻点头,言道:“斯言是也。”
遂唤军士将卫桀推出斩首,于是国都外最后的一个节烈之士也由此遇害。
卫桀既被崇瑀斩首,南夷之地其他各处无不望风而降。
古氏部落由此获得钱粮军马辎重无数,之后又以得胜之兵尽取宜宾之地。宜宾各处守将见古氏部落势大,尽皆不敢与战。纷纷倒戈投降,由此古氏部落气势恢宏、与日俱盛。
茂荣见时机成熟,由此上表请战。
崇瑀从其请,故而亲率大军合宜宾、南夷等地联军足足十万众,就此浩浩荡荡按照茂荣预先拟定的计划,以此直扑大夏觑墉而来。
这正是“节烈孤掌难作为,只以命陪九泉下”。预知崇瑀以此进兵怎样,双方胜败又当如何?且看下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