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姝妤安排好了一切,只待不久之后子储到来。

    放下他们不说,单道使者携姝妤书信快马疾驰赶到起源之地。此时的起源之地,也随着大夏多年的立国,如今已经有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之前的部落营地,被新建起的城邑取代,而矶子的儿子子储就在此时起源之地的城邑中。此城名唤丰邑,乃大夏立国二年之时建设完成。

    说起这子储,乃是矶子的第二个儿子。长子名侩,子储与长兄一样,都是矶子正妻所生。却说矶子十五岁与正妻成婚,十六岁时候妻子便为矶子生下长子侩。矶子得子,甚为欢喜。不想长子侩天不予寿,年仅三岁便不幸夭折。矶子与妻子无不痛心,而妻子第二年便又为矶子诞下次子子储。因为长子夭亡的关系,故而夫妻两人对子储素来溺爱。

    后伯牙去世,矶子感念伯牙对于自己的辅弼之情,故而在厚葬伯牙之余也厚待了伯牙的家人。伯牙之子伯麟,亦由此被矶子收为义子。伯麟那时三岁,因为矶子公事繁多,故而便将伯麟也交给自己的妻子一并抚养。

    两个孩子由此走到一起,交情极为莫逆。

    子储年稍长,故而伯麟将子储奉为长兄。后闻肃诞下三目童子闻寿,刚刚出生便面临杀身之祸,幸得被矶子救下。矶子感念天马救命之恩,认为闻寿就是天马转世,由此又收了闻寿为义子。

    自此闻寿也归矶子妻子一同带着,故而三个孩子从小便为玩伴。

    小时候的子储,性情乖张。因为受到溺爱的关系,故而骄纵顽劣。更兼身边有伯麟、闻寿为友,故而三个孩子在一起常常闯出祸来。幸得矶子妻子贤明,对三子多有教导。后大夏立国,矶子正妻也在同年仙逝。临终嘱托矶子,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视若己出的三个孩子。

    矶子念及与妻子多年夫妻之情,就此予以答允。谁想就在第二年,三个孩子竟惹出了天大般的祸事来。

    那时正值年关,三子在内廷嬉戏。不想顽劣非常,居然引出大火。虽得及时抢救未曾造成人员伤亡,但矶子在王都新建成的内廷宫殿却被大火付之一炬。矶子由此气怒,欲追究三子之罪。众臣告冕,矶子这才念及亡妻之情、故友之义并看在闻肃的面子上,将三个顽劣的孩子饶恕。

    死罪虽然免去了,但三子却被矶子发配到了起源之地。那时候的起源之地,也正值改革建设之初。矶子知道三个孩子顽劣,于是便想就此让他们远离王都去好好磨练一番。

    谁想这一去,一晃眼便是十几年。

    矶子虽然国政缠身,但心中却谨记着亡妻对于自己的嘱托。尽管他将三个孩子流放起源,但对于他们的动向以及生活起居却也时时关注。只听说他们在起源之地甚为安分,故而由此放心。父子四人每逢一年可见一次面,时间便在年关朝贺之时。而随着矶子的年事越来越高,对于子女的期盼之情也就越来越深了。虽总想着找机会将他们召回到自己身边来,却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契机。便是这样一拖再拖,直至自己仙逝离去,也没有实现这一心愿。

    此为过往,由此一提。

    却说子储虽然幼时顽劣,但如今已经三十有二。生得身材高大,姿容甚伟。起源之地的人民见得,称其酷似矶子当年风采。他为人稳重,待人宽厚。虽不善武艺,但却精通用人之道。自到起源之地,便奉矶子命拜曾经大贤长荣之子为师。多年受得教诲,已和曾经顽劣庶子判若两人。前年尊师离世,子储故而尊师命承继起源之地城主之位。虽只有一年,但却深得万民爱戴。

    如今得到王都使者奏报,子储心中不由极为震惊。他详细询问了使者之后,便暂且将他安顿在城中。随即请来闻寿与伯麟两个义弟商议,期间但凡使者言辞所报诸事,尽数告知两人。

    两人闻讯,心中也是震惊。

    闻寿道:“我等虽在起源,但每年年关也有回朝之日。如今距离上一次见到大王的时候,此时还不到一年的光景。如何时间这么短,国中竟出了这样的事情的?”

    子储摇头,疑惑道:“我也不知道,此前似乎也毫无征兆。我父王素来身体硬朗,一年前我三人见他的时候尚且风采依旧。如何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到了身体有恙需要我们急归的地步了呢?”

    二人由此不解,不禁看向伯麟。三人之中,属伯麟足智多谋。但见二人投来询问般的目光,伯麟目光阴沉的沉吟片刻,随即道:“事有迥异,此番我等便是要去,只怕也不可不防。一者,正如两位兄长所说。义父素来身体硬朗,如今身患重病,之前毫无征兆。二者,我等固守一方。以我对义父的了解,不会对起源丰邑毫无交代便让我等三人同去。”

    子储点头,言道:“我也正为此而疑惑啊。”

    闻寿问道:“既如此,我等三人却当如何行事?”

    伯麟道:“既有诏命,我等虽是大王之子,但也是人臣。若不往,有违人臣之道。今王命已出,我等三人理当同去。只是不能如此轻率,需要带些人马,以防不测。”

    二人闻之,从其言。当即点了起源之地一千人马,就此随行上路。所行不多日,便到王都城下。但见全城四门紧闭,竟成戒严肃皋之势,心中更为疑惑。

    子储问道:“父王便是生病,但毕竟如今我大夏已然四海升平。既如此,岂有紧闭四门,不与外界相通之理?”

    伯麟目光深沉,言道:“其中恐有迥异,且先叫城看看。”

    子储应之,遂令斥候呼唤。不多时,城头鹤立一军官。三人环视此人,见此人他们并不认得。那人询问,子储等人遂报上姓名。军官也不答话,就此而去。不多时复归,高声喊喝道:“三位公子且进城来,然而随行人马只能在城外驻扎。”

    闻听军官所言,三人惊异。闻寿在前,不禁喝问道:“我等皆为大王之子,如今更授王命而来。城中出了何事,却要将我们随行都留在城外?”

    军官道:“上峰命令,我只负责执行。三位公子若是有异议,进城后询问国中长老们便好。”

    三人面面相觑,由此难决。闻寿想了多时,最终由此纵马而出。但见城头军官,回应道:“你且去,只叫我父亲闻肃来。我父亲不到,我等不可轻易入城。”

    军官无奈,只得又去禀报。

    这正是“自古害人不能有,奈何防心未可绝”。毕竟军官此去传报结果怎样,城中又当应对如何?且看下文。(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诸国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麟瑀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79章 子储还都-唐朝时期西域音乐,诸国志,笔趣阁并收藏诸国志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