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朝堂二老粗,老牛和老程二人向来是孟不离焦,而且属于那种说话不过脑子,看谁不爽怼谁的。
“老匹夫言之有理,都说刘华小儿不对,可你们这群吃人饭不干人事的也不撒泡尿看看自己什么德行,当初说让朝廷给予支援,你们是咋说的?”老程的话一出口,连李世民的脸都黑了。
貌似……连他也骂进去了?
不过,他那颗即将要气炸了的心,也略微的松了些。
“两位公爷,我等也是对事不对人,虽说他预灾在前,但不曾将事情办理好……”
“我说你这厮实在无理!”牛进达一双眼睛瞪大,呵斥道:“你等真是无耻至极,已经告诉你们有虫灾了,还想人家怎么着?难不成还要让那小儿将所有蝗虫吃了不成?你们说他没将事情办好,他是拿俸禄了,还是说吃你家的饭了?你们说这话的时候,良心不痛么?”
“国公爷,请你注意言辞,陛下面前……”
“尔等也知道在陛下面前?老夫还真奇了怪了,这朝堂上只有你们的话才是对的,别人说话就不对?我呸……”老牛还真走了过去,一把拉住对方的衣领,一口吐沫星子毫不客气的怼在了对方的脸上。
“都住手吧!”
虽说看着牛进达欺负这群货,李世民心情很舒爽,可也不能让事情继续下去,一旦闹僵起来,那可真是可大可小,有心人一利用,那就成了文武对立。
“皇兄,既然有了想法,不妨说说,现如今天道无情,就不应坐视不理。”李世民叹气,道。
李道宗接着话题道:“从民间调粮,也不是白拿,按照每斗三十文的价格收购,也以此价格对外出售,这样不仅能缓解燃眉之急,最重要的是……会让户部的担子轻一些。”
开什么玩笑,整个中原那么多人,你要让这么多张嘴吃饱,靠囤积的那点粮食够么?
或许够,但问题一旦出现突厥入侵怎么办?
“陛下,这不现实!”有人立马站出来反对,道:“如今虽说大户人家还有些存粮,但绝不可能在此时,用这般低廉的价格拿出来。”
这群人最怕什么?
最怕皇帝用强,一道圣旨下去,强行收购起来,到时候损失的绝对是他们。
而且,每斗三十文?太平年间都没这个价格,一旦粮食真成了这个价格,按照之前刘华弄出来的方案,那一家哪一户没点余钱?
到时候,他们兼并谁的土地去?
这一次反对的人比较多,虽说这事情能实行的可能性不高,但绝对不能让皇帝松口,一旦如此,那可真就没得玩了。
李世民看着这股子反对的势力,眼神之中全然是煞气。
门阀世家对于政局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一旦这群人拧成一股绳,力量极其的恐怖。就算已经分化打压了,但依旧无法彻底的将其撼动。
除非……将整个朝堂中的人都给换掉。
除非……有一群可以代替他们的人。
李世民忽然想到了刘华,若是那个科学门派真的还在,是不是可以……可忽然想到刘华那小儿的胆大妄为,没来由的就是一阵头疼。
原本已经被淡忘的人,忽然又想起,李世民都觉得自己有些犯贱。
但是忽然意识到……貌似,那小儿已经逐步的影响到了更多的人。
“诸公先莫要激动,郡王既然有一定的想法,那就代表这方法就一定能成,暂且以救灾为重吧!”长孙无忌不得不再一次的站出来。
李道宗倒是没多急,反正已经这样了,也没必要继续和你们争吵什么。刘华给他的计划当中,自始至终就没提过你们门阀世家,说难听点,那娃对你们的态度,绝对是栽倒了会扑上去踩两脚。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等人的权威,绝对不是他们敢挑战的,皇帝是不屑和你们去争辩什么,但真要是把这两位宰相给得罪了,小心些,有的是办法整你。
“陛下,国库之中也无多余的银两,为此臣请发行国债,向民间筹款,当然……”
“郡王万万不可,这等事情实在太过于荒唐,自尧舜以来,何曾出现个此等事情,这非明君所谓,还请三思。”
“如此下去,国将不国!郡王,你是何居心。”
李道宗觉得日了狗了,这群人咋就跟刘华口中的二傻子一样,什么话都听不进去。
“那众位大人说说,该如何办,不妨交于户部一百万担粮食,本王对此将闭口不言,同时也代天下百姓感谢众位的大恩大德。”
“郡王,众人拾柴火焰高,凡事得讲究个循序渐进,如此的搜刮民财,无疑是在倒行逆施,将朝廷置于何地,将陛下置于何地?”
“这等行为实乃可笑,郡王还请三思!”
发行国债?
别扯了好么?
你这空手套白狼的做法,坑的是谁?
如今谁手里有钱?
谁手里有粮?
门阀,世家,豪门!
咱们大家都不傻,求求你别闹了好么?你的那国债,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放在仓库里的钱交给你?
你们当上面坐着的皇帝那么好说话?交出来的,能给你还回来?
大家都是成年人,咱们说点实在的。皇帝,赶紧的去认个错,下个罪己诏,服个软,不就是粮食嘛,咱们大家都有!说不上大伙儿见你态度诚恳,一家捐献个几千一万担的,替你买个名声,然后……咱们去兼并土地,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别说李道宗了,就连魏征这一刻都有杀人的心。
当初他的确是有些看不过刘华,可人家好歹办了不少实事,就算事到如今,人家交出来的东西,都是在解决事情,你们倒好,问办法,没有!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这种人还真有脸立在这里。
“既然众位没什么办法,那就莫要众口铄金。”
魏征往出来一站,气场立马就上来了。这位的名声可是在外的,连皇帝的小辫子都随意的揪,你们再蹦跶个试试看。
“众位,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你情我愿的买卖摆在那里,觉得不行就别买这国债,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李道宗不得不服,这货币政策的言论的确是超越了这个时代,不!领先了这个时代多少年,以朝廷作为担保,和税收挂钩,面对商人采买货物带大量铜钱不方便的缺点,可以说完美的能解决这件事。
而他也意识到了个问题,这种纸制的国债,极有可能代替铜钱作为主流货币,甚至可以取代纹银。当然,他对此的理解是有限的,由于刘华之前和皇家来了那么一手,他都快成了刘华黑名单上的人物,以至于如今多掏学费,人家都不给你讲。
可这已经够了,他也敢保证,这个计划绝对能实行下去。
这一次李道宗说了很长的时间,因为一旦牵扯到货币政策,其中所要注意的,那是方方面面,比如说发行量,比如说以后的注意。
李世民听的是心惊肉跳,他猛然意识到了一个极大的问题。
取代金银铜钱,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这直接会打破世家豪门对于货币的垄断。
他忽然记起了刘华给李道宗讲的第一节课:金银本来是没什么价值的,只因为它被需要,所以才成为了人可的货币,成了财富的象征。
那么这所谓的国债被认可了呢?
那些世家豪门的代言人们也立马听出了其中所带有的坑,而这个坑实在是挖的太有创意了,还能反对么?
答案是不能,人家李道宗已经说了,这些是针对商人的,用国债来交易的话,还可以减免一些税,并且在一年之后,你随时可以找户部兑换成铜钱,或者等价的银两。
方便易携带,保值还具有官方承认的效应,这就是在变相的鼓舞商贾啊。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彼此对视了一眼,触目惊心的都是吃惊。这一刻,他们终于意识到了,那刘华所教于郡王的经济学,实在是太过于可怕,就这一手,已经足以解决此次的灾情。
至于长远的问题,那不是现阶段给担心的,两位大佬敢保证,这第一个坑挖出来,那么接二连三的坑都会在后面等着,甚至他们两还敢保证,这所谓的货币论后面,还有东西。
“陛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无工不农,无农则无国,可无商则国不富,商税的收取势在必行,这样不但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互通有无,亦可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有无,公家从中得到的税收不仅可以调节市场,亦可以增加国库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李世民想了很多,但这庞大的信息量让他无法第一时间消化,点了点头道:“皇兄言之有理,暂且先将国债发行下去吧,就以皇兄所言,以粮换券。”
至于鼓励工商的话,他不敢就此表态,这事情,很大!
大到稍有不慎,就会国破人亡的地步。
因为,这件事极有可能打破现如今的阶级层次,也会让很多人投身于商贾之列中去。
“老匹夫言之有理,都说刘华小儿不对,可你们这群吃人饭不干人事的也不撒泡尿看看自己什么德行,当初说让朝廷给予支援,你们是咋说的?”老程的话一出口,连李世民的脸都黑了。
貌似……连他也骂进去了?
不过,他那颗即将要气炸了的心,也略微的松了些。
“两位公爷,我等也是对事不对人,虽说他预灾在前,但不曾将事情办理好……”
“我说你这厮实在无理!”牛进达一双眼睛瞪大,呵斥道:“你等真是无耻至极,已经告诉你们有虫灾了,还想人家怎么着?难不成还要让那小儿将所有蝗虫吃了不成?你们说他没将事情办好,他是拿俸禄了,还是说吃你家的饭了?你们说这话的时候,良心不痛么?”
“国公爷,请你注意言辞,陛下面前……”
“尔等也知道在陛下面前?老夫还真奇了怪了,这朝堂上只有你们的话才是对的,别人说话就不对?我呸……”老牛还真走了过去,一把拉住对方的衣领,一口吐沫星子毫不客气的怼在了对方的脸上。
“都住手吧!”
虽说看着牛进达欺负这群货,李世民心情很舒爽,可也不能让事情继续下去,一旦闹僵起来,那可真是可大可小,有心人一利用,那就成了文武对立。
“皇兄,既然有了想法,不妨说说,现如今天道无情,就不应坐视不理。”李世民叹气,道。
李道宗接着话题道:“从民间调粮,也不是白拿,按照每斗三十文的价格收购,也以此价格对外出售,这样不仅能缓解燃眉之急,最重要的是……会让户部的担子轻一些。”
开什么玩笑,整个中原那么多人,你要让这么多张嘴吃饱,靠囤积的那点粮食够么?
或许够,但问题一旦出现突厥入侵怎么办?
“陛下,这不现实!”有人立马站出来反对,道:“如今虽说大户人家还有些存粮,但绝不可能在此时,用这般低廉的价格拿出来。”
这群人最怕什么?
最怕皇帝用强,一道圣旨下去,强行收购起来,到时候损失的绝对是他们。
而且,每斗三十文?太平年间都没这个价格,一旦粮食真成了这个价格,按照之前刘华弄出来的方案,那一家哪一户没点余钱?
到时候,他们兼并谁的土地去?
这一次反对的人比较多,虽说这事情能实行的可能性不高,但绝对不能让皇帝松口,一旦如此,那可真就没得玩了。
李世民看着这股子反对的势力,眼神之中全然是煞气。
门阀世家对于政局的影响实在太大了,一旦这群人拧成一股绳,力量极其的恐怖。就算已经分化打压了,但依旧无法彻底的将其撼动。
除非……将整个朝堂中的人都给换掉。
除非……有一群可以代替他们的人。
李世民忽然想到了刘华,若是那个科学门派真的还在,是不是可以……可忽然想到刘华那小儿的胆大妄为,没来由的就是一阵头疼。
原本已经被淡忘的人,忽然又想起,李世民都觉得自己有些犯贱。
但是忽然意识到……貌似,那小儿已经逐步的影响到了更多的人。
“诸公先莫要激动,郡王既然有一定的想法,那就代表这方法就一定能成,暂且以救灾为重吧!”长孙无忌不得不再一次的站出来。
李道宗倒是没多急,反正已经这样了,也没必要继续和你们争吵什么。刘华给他的计划当中,自始至终就没提过你们门阀世家,说难听点,那娃对你们的态度,绝对是栽倒了会扑上去踩两脚。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等人的权威,绝对不是他们敢挑战的,皇帝是不屑和你们去争辩什么,但真要是把这两位宰相给得罪了,小心些,有的是办法整你。
“陛下,国库之中也无多余的银两,为此臣请发行国债,向民间筹款,当然……”
“郡王万万不可,这等事情实在太过于荒唐,自尧舜以来,何曾出现个此等事情,这非明君所谓,还请三思。”
“如此下去,国将不国!郡王,你是何居心。”
李道宗觉得日了狗了,这群人咋就跟刘华口中的二傻子一样,什么话都听不进去。
“那众位大人说说,该如何办,不妨交于户部一百万担粮食,本王对此将闭口不言,同时也代天下百姓感谢众位的大恩大德。”
“郡王,众人拾柴火焰高,凡事得讲究个循序渐进,如此的搜刮民财,无疑是在倒行逆施,将朝廷置于何地,将陛下置于何地?”
“这等行为实乃可笑,郡王还请三思!”
发行国债?
别扯了好么?
你这空手套白狼的做法,坑的是谁?
如今谁手里有钱?
谁手里有粮?
门阀,世家,豪门!
咱们大家都不傻,求求你别闹了好么?你的那国债,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放在仓库里的钱交给你?
你们当上面坐着的皇帝那么好说话?交出来的,能给你还回来?
大家都是成年人,咱们说点实在的。皇帝,赶紧的去认个错,下个罪己诏,服个软,不就是粮食嘛,咱们大家都有!说不上大伙儿见你态度诚恳,一家捐献个几千一万担的,替你买个名声,然后……咱们去兼并土地,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别说李道宗了,就连魏征这一刻都有杀人的心。
当初他的确是有些看不过刘华,可人家好歹办了不少实事,就算事到如今,人家交出来的东西,都是在解决事情,你们倒好,问办法,没有!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这种人还真有脸立在这里。
“既然众位没什么办法,那就莫要众口铄金。”
魏征往出来一站,气场立马就上来了。这位的名声可是在外的,连皇帝的小辫子都随意的揪,你们再蹦跶个试试看。
“众位,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你情我愿的买卖摆在那里,觉得不行就别买这国债,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李道宗不得不服,这货币政策的言论的确是超越了这个时代,不!领先了这个时代多少年,以朝廷作为担保,和税收挂钩,面对商人采买货物带大量铜钱不方便的缺点,可以说完美的能解决这件事。
而他也意识到了个问题,这种纸制的国债,极有可能代替铜钱作为主流货币,甚至可以取代纹银。当然,他对此的理解是有限的,由于刘华之前和皇家来了那么一手,他都快成了刘华黑名单上的人物,以至于如今多掏学费,人家都不给你讲。
可这已经够了,他也敢保证,这个计划绝对能实行下去。
这一次李道宗说了很长的时间,因为一旦牵扯到货币政策,其中所要注意的,那是方方面面,比如说发行量,比如说以后的注意。
李世民听的是心惊肉跳,他猛然意识到了一个极大的问题。
取代金银铜钱,以纸币作为流通货币,这直接会打破世家豪门对于货币的垄断。
他忽然记起了刘华给李道宗讲的第一节课:金银本来是没什么价值的,只因为它被需要,所以才成为了人可的货币,成了财富的象征。
那么这所谓的国债被认可了呢?
那些世家豪门的代言人们也立马听出了其中所带有的坑,而这个坑实在是挖的太有创意了,还能反对么?
答案是不能,人家李道宗已经说了,这些是针对商人的,用国债来交易的话,还可以减免一些税,并且在一年之后,你随时可以找户部兑换成铜钱,或者等价的银两。
方便易携带,保值还具有官方承认的效应,这就是在变相的鼓舞商贾啊。
杜如晦和长孙无忌彼此对视了一眼,触目惊心的都是吃惊。这一刻,他们终于意识到了,那刘华所教于郡王的经济学,实在是太过于可怕,就这一手,已经足以解决此次的灾情。
至于长远的问题,那不是现阶段给担心的,两位大佬敢保证,这第一个坑挖出来,那么接二连三的坑都会在后面等着,甚至他们两还敢保证,这所谓的货币论后面,还有东西。
“陛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无工不农,无农则无国,可无商则国不富,商税的收取势在必行,这样不但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互通有无,亦可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有无,公家从中得到的税收不仅可以调节市场,亦可以增加国库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李世民想了很多,但这庞大的信息量让他无法第一时间消化,点了点头道:“皇兄言之有理,暂且先将国债发行下去吧,就以皇兄所言,以粮换券。”
至于鼓励工商的话,他不敢就此表态,这事情,很大!
大到稍有不慎,就会国破人亡的地步。
因为,这件事极有可能打破现如今的阶级层次,也会让很多人投身于商贾之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