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琼带的人不多,只是将留都西京的西京留兵部尚书、户部尚书,西京留枢密使,以及陕西路的安抚使、布政使,左右参政,陕西路仓储大使,武官则只带了节度副使。至于陕西路节度使刘路,在接到圣旨后便已经带人赶往了延安府。亲自坐镇,对宁夏府的叛军堵截。
除了这些人之外,其他的人,黄琼连理会都没有理会,直接都给遣散了。而被挑中随行的这些官员不知道,英王去西京大营喊上他们做什么,又不敢上前去问。也只能战战兢兢的,放着舒适的轿子不敢做。文官坐上马车,武官一律骑马,跟着赶往西京大营。
原本这些人没有分文武,在黄琼发话之后,一个个的都是直奔自己的轿子去的。眼下奢侈之风日盛,不仅文官都已经只习惯了坐轿子。便是武官,也有很多人都已经开始乘坐轿子。尤其是节度使这一类的,地方卫军武官,坐轿子已经成了普遍的现象,几乎极少有人骑马。
今儿来迎接黄琼的这些官员,以及那些只是用来做仪仗的低级武官之外。别说文官了,就是节度使衙门那些武官,都没有一个人骑马前来的。却没有想到,就在他们上轿子的时候,英王冷冷的眼光直接扫了过来。被英王冰冷的眼光,吓的胆战心惊的这些官员。
虽说没有看明白,英王这道冰冷的眼神之中,究竟蕴含着什么意味。可英王落在轿子上的眼神,中的不满他们却都是看了出来。今儿能混到前来迎接黄琼地位的官员,又有几个不是人精子?英王那道冰冷的目光中,含义虽说没有猜出来。可对自己乘轿子不满意是肯定有的。
有了这个认识,又那个官员真的不拍死的,敢再去碰自己的轿子?尤其是这位英王,凶名在外的情况之下。放弃了自己心爱轿子的一众官员,急忙的手忙脚乱到处去找替代品。武官还好说一些,临时紧急征用了前来护驾官兵,或是自己亲兵的坐骑,倒也不至于太尴尬。
可文官就手忙脚乱了,不会骑马的他们,对于官兵腾出来的马匹只能干瞪眼。好不容易才在城门处,在长安府尹的帮着之下,临时征用了几辆进长安的马车。此时金子不当窝头的档口,这些官员也顾不得这些马车,原本是用来运什么的了,一个个硬着头皮,都坐了上去。
一路颠簸的,跟着英王赶往大明宫城外的西京大营驻地。其实西京大营营房,并不在长安城内,负责训练、管理西京大营的留殿前司,也不在城内。而是分别驻扎在长安东面灞桥,西面延平门外,北面的大明宫城之外。西京留殿前司衙门,就在北面的大明宫城外。
灞桥驻扎的,只是西京大营一部分罢了。因为京师已经迁往了洛阳,东面已经不再是主要防御方向。甚至西京大营在灞桥的驻军,只有一万余人,是三处大营之中兵力最少一个。所以黄琼,在途经灞桥的时候并未停留,而是绕城而过,直奔大明宫城外的西京留殿前司衙门。
西京大营是灭唐之战后,为了拱卫当时京师长安设置的。驻守西京大营的军马,都是征蜀回撤的,大齐朝最精锐的精兵。其中也包括了在灭唐之后,被遣散的前唐在蜀中最后十余万降军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三万精壮。当时的西京大营十五万军马,可谓是集合了天下精兵。
当年设置西京大营的目的,主要作用可谓有三。首当其冲的,固然是拱卫当时的京师长安。其二,便是威慑西北各游牧部族,尤其是党项人、回纥人,还有游牧在青海湖与祁连山周边的吐蕃各部族。其三,便是西北有事的时,可以快速出兵平叛,不会耽误战机。
太宗皇帝继位之后,虽然为了解决当时长安城,日益严重的粮食问题,而最终选择了东迁,但西京大营却并未被废止。只是抽掉了原大营之中十二驻军中,三分之一而兵力调往了京兆府,与原来就部署在洛阳。威慑关东诸地的数万军马,共同组建了拱卫京兆府的四大营。
又抽调了五万军马,分别调往陇右、陕西、山西、河北诸路边军,以拱卫长城一线。如此调动之下,西京大营已经保证了五万军马的数量。在大齐朝境内,兵力只比京城四大营略逊。与京城四大营相辅相成,一东一西构成大齐朝,维护天下安定的两根定海神针。
大齐虽说开国以来,首要的外敌是日益强大,并最终建立了辽国的契丹人。但西北也并不平静。吐蕃王朝虽说在桂林郡王打击之下,已经是土崩瓦解。但分散在青海湖与河西走廊的吐蕃部族,依旧是经常袭扰西北。被赶出玉门关外的回纥人,也不时与吐蕃人联合起来寇边。
再加上,当时还有党项人这个心腹之患,没有能够彻底的解决。为了继续震慑西北诸部族,在西京不仅留下了兵部、户部、工部、礼部,枢密院等官衙,专门负责西北方向事宜。虽说这些有司职权不大,户部只负责管理陇右、陕西二路的税收,以及二路诸军的军饷调拨。
工部只负责维修长安宫殿与太祖陵,以及长安城维护。兵部只负责两路地方卫军军务,便是两路边军也管不到。至于礼部,更是闲的快要长毛了。除了每个年到日子的时候,出面组织祭祀太祖皇陵之外。唯一的差事便是西方诸国使节,途经长安时候招待一下。
原本宣宗朝之前,还可以主持一下二路会试。但因为宣宗朝西京会试,发生了一件轰动天下,导致西京礼部尚书被赐死,两个侍郎一被杀一流放,几个主事全部被砍头的科场舞弊案。所以自宣宗朝开始,连这个差事都没有了。整个西京礼部只有一个尚书,连个侍郎都没有。
四个有司,也只剩下了祠祭、主客两个司。西京四部因为位高权轻事不多,所以在大齐朝官场,一向被称之为养老院。而西京礼部因为整日无所事事,更是被称作养老院中的养老院,更是整日里面穷的要死。所有官员都知道,一旦被外放到西京礼部,这个人仕途也就到头了。
别说西京四部权利小的可怜了,便是西京枢密院,也只管二路有大事发生,接到京城圣旨之后按照圣旨调兵。真正大权,还掌握在京城诸有司衙门手中。便是西京大营,实际上调动权和管辖权,也掌握在京城殿前司、枢密院手中。西京诸有司,也就殿前司的职权还算大些。
但西京留殿前司与枢密院也要接到圣旨,与京城枢密院、殿前司的调兵手令才能调兵。无京城的圣旨与调令,擅自调兵便是违旨。不过,虽说西京各有司权利都很小。但当年太宗皇帝,在将整个朝廷中枢都迁走了,还在西京留下这么多衙门,也足以说明,本朝对西北重视。
当然西京大营说是一个大营,但按照开国后的惯例,断然是不会将这么多的军马,放在一个衙门下统管。所以,这个西京大营实际上,依旧是分为三部分的。不仅在长安城周边,各有各的驻地,还各有各的独立指挥体系。三个大营各自不相隶属,直接对西京殿前司负责。
只不过,相对于中军跟随殿前司衙门,驻扎在大明宫城外十八里的地方。前军驻守在西京延平门外二十里处,后军大营则驻守在灞桥。三部犹如一个人展开的拳头一样,紧紧的将西京大营拱卫在掌心之中。而相对于京中四大营步骑各半,因为西北作战骑兵至关重要。
西北大营这五万军马之中,七成都是骑兵。全部都是清一色,从擅长骑马的汉民之中招募。另外,还有少数汉化的党项、回纥人。因为地理的关系,这五万军马所配备的马匹,都是清一色,大齐最优良的党项马。此外,针对西北特殊的地理情况,西北大营还有五千多峰骆驼。
也正是这个原因,黄琼才对西京大营接到圣旨之后,迟迟未动。只派出数千军马,去解救庆阳府。其余的主力只是划了一万军马,调拨给陕西节度使那位刘节度,配合卫军封锁宁夏府而异常的愤怒。所以在黄琼抵达西京留殿前司之后,面对守卫的阻拦,直接一马鞭过去。
直接将那个守卫,给抽了一个跟头。这还是黄琼,自从回到这个时代,第一次冲着下面的人发火。跟在黄琼身后的那些官员,见到黄琼这随便一鞭子,便将一个壮汉抽了一个跟头,一个个都吓的不由得缩了缩脖子。这一鞭子若是抽到自己身上,恐怕自己还不得直接驾鹤?
只是黄琼一鞭子抽翻一个守卫,守在殿前司衙门前的亲兵,除了一个武官撒腿跑进衙门通报之外,其余的却是都拦了上来。哪怕是不敢硬拦,也不敢还手,可依旧固执的在殿前司衙门前站成了一排,堵住了进去的道路。到底是高级武官所在,但这些亲兵眼力价还是有的。
虽说这位年轻人,身上没有穿任何的官袍。身后跟着一大批的文武官员,还有足足三百人的亲兵,也足以显示出这个年轻人身份了。而能让这么多高级官员,跟在屁股后面唯唯诺诺,连声大气都不敢出。除了那位新任陇右、陕西二路制置大使,皇九子英王之外,还能有那个?
但作为军人军命在身,在没有接到上司的命令之前,他们也之能硬着头皮在这里挡着。当然强行当着是不敢,可组成了一道人墙,将进入殿前司衙门的路堵上,还是勉强硬着头皮能做到的。看着眼前这些人挡住了自己的路,黄琼却是非但没有发火,而是轻轻的笑了起来。
只是他的这个笑容,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到浑身的冰冷。那几十个堵在殿前司衙门口的亲兵,虽说心中也有些害怕,但却还是在硬着头皮坚持。好在僵持的时间不多,殿前司内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之后,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你们这些兔崽子谁的路都敢挡?”
除了这些人之外,其他的人,黄琼连理会都没有理会,直接都给遣散了。而被挑中随行的这些官员不知道,英王去西京大营喊上他们做什么,又不敢上前去问。也只能战战兢兢的,放着舒适的轿子不敢做。文官坐上马车,武官一律骑马,跟着赶往西京大营。
原本这些人没有分文武,在黄琼发话之后,一个个的都是直奔自己的轿子去的。眼下奢侈之风日盛,不仅文官都已经只习惯了坐轿子。便是武官,也有很多人都已经开始乘坐轿子。尤其是节度使这一类的,地方卫军武官,坐轿子已经成了普遍的现象,几乎极少有人骑马。
今儿来迎接黄琼的这些官员,以及那些只是用来做仪仗的低级武官之外。别说文官了,就是节度使衙门那些武官,都没有一个人骑马前来的。却没有想到,就在他们上轿子的时候,英王冷冷的眼光直接扫了过来。被英王冰冷的眼光,吓的胆战心惊的这些官员。
虽说没有看明白,英王这道冰冷的眼神之中,究竟蕴含着什么意味。可英王落在轿子上的眼神,中的不满他们却都是看了出来。今儿能混到前来迎接黄琼地位的官员,又有几个不是人精子?英王那道冰冷的目光中,含义虽说没有猜出来。可对自己乘轿子不满意是肯定有的。
有了这个认识,又那个官员真的不拍死的,敢再去碰自己的轿子?尤其是这位英王,凶名在外的情况之下。放弃了自己心爱轿子的一众官员,急忙的手忙脚乱到处去找替代品。武官还好说一些,临时紧急征用了前来护驾官兵,或是自己亲兵的坐骑,倒也不至于太尴尬。
可文官就手忙脚乱了,不会骑马的他们,对于官兵腾出来的马匹只能干瞪眼。好不容易才在城门处,在长安府尹的帮着之下,临时征用了几辆进长安的马车。此时金子不当窝头的档口,这些官员也顾不得这些马车,原本是用来运什么的了,一个个硬着头皮,都坐了上去。
一路颠簸的,跟着英王赶往大明宫城外的西京大营驻地。其实西京大营营房,并不在长安城内,负责训练、管理西京大营的留殿前司,也不在城内。而是分别驻扎在长安东面灞桥,西面延平门外,北面的大明宫城之外。西京留殿前司衙门,就在北面的大明宫城外。
灞桥驻扎的,只是西京大营一部分罢了。因为京师已经迁往了洛阳,东面已经不再是主要防御方向。甚至西京大营在灞桥的驻军,只有一万余人,是三处大营之中兵力最少一个。所以黄琼,在途经灞桥的时候并未停留,而是绕城而过,直奔大明宫城外的西京留殿前司衙门。
西京大营是灭唐之战后,为了拱卫当时京师长安设置的。驻守西京大营的军马,都是征蜀回撤的,大齐朝最精锐的精兵。其中也包括了在灭唐之后,被遣散的前唐在蜀中最后十余万降军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三万精壮。当时的西京大营十五万军马,可谓是集合了天下精兵。
当年设置西京大营的目的,主要作用可谓有三。首当其冲的,固然是拱卫当时的京师长安。其二,便是威慑西北各游牧部族,尤其是党项人、回纥人,还有游牧在青海湖与祁连山周边的吐蕃各部族。其三,便是西北有事的时,可以快速出兵平叛,不会耽误战机。
太宗皇帝继位之后,虽然为了解决当时长安城,日益严重的粮食问题,而最终选择了东迁,但西京大营却并未被废止。只是抽掉了原大营之中十二驻军中,三分之一而兵力调往了京兆府,与原来就部署在洛阳。威慑关东诸地的数万军马,共同组建了拱卫京兆府的四大营。
又抽调了五万军马,分别调往陇右、陕西、山西、河北诸路边军,以拱卫长城一线。如此调动之下,西京大营已经保证了五万军马的数量。在大齐朝境内,兵力只比京城四大营略逊。与京城四大营相辅相成,一东一西构成大齐朝,维护天下安定的两根定海神针。
大齐虽说开国以来,首要的外敌是日益强大,并最终建立了辽国的契丹人。但西北也并不平静。吐蕃王朝虽说在桂林郡王打击之下,已经是土崩瓦解。但分散在青海湖与河西走廊的吐蕃部族,依旧是经常袭扰西北。被赶出玉门关外的回纥人,也不时与吐蕃人联合起来寇边。
再加上,当时还有党项人这个心腹之患,没有能够彻底的解决。为了继续震慑西北诸部族,在西京不仅留下了兵部、户部、工部、礼部,枢密院等官衙,专门负责西北方向事宜。虽说这些有司职权不大,户部只负责管理陇右、陕西二路的税收,以及二路诸军的军饷调拨。
工部只负责维修长安宫殿与太祖陵,以及长安城维护。兵部只负责两路地方卫军军务,便是两路边军也管不到。至于礼部,更是闲的快要长毛了。除了每个年到日子的时候,出面组织祭祀太祖皇陵之外。唯一的差事便是西方诸国使节,途经长安时候招待一下。
原本宣宗朝之前,还可以主持一下二路会试。但因为宣宗朝西京会试,发生了一件轰动天下,导致西京礼部尚书被赐死,两个侍郎一被杀一流放,几个主事全部被砍头的科场舞弊案。所以自宣宗朝开始,连这个差事都没有了。整个西京礼部只有一个尚书,连个侍郎都没有。
四个有司,也只剩下了祠祭、主客两个司。西京四部因为位高权轻事不多,所以在大齐朝官场,一向被称之为养老院。而西京礼部因为整日无所事事,更是被称作养老院中的养老院,更是整日里面穷的要死。所有官员都知道,一旦被外放到西京礼部,这个人仕途也就到头了。
别说西京四部权利小的可怜了,便是西京枢密院,也只管二路有大事发生,接到京城圣旨之后按照圣旨调兵。真正大权,还掌握在京城诸有司衙门手中。便是西京大营,实际上调动权和管辖权,也掌握在京城殿前司、枢密院手中。西京诸有司,也就殿前司的职权还算大些。
但西京留殿前司与枢密院也要接到圣旨,与京城枢密院、殿前司的调兵手令才能调兵。无京城的圣旨与调令,擅自调兵便是违旨。不过,虽说西京各有司权利都很小。但当年太宗皇帝,在将整个朝廷中枢都迁走了,还在西京留下这么多衙门,也足以说明,本朝对西北重视。
当然西京大营说是一个大营,但按照开国后的惯例,断然是不会将这么多的军马,放在一个衙门下统管。所以,这个西京大营实际上,依旧是分为三部分的。不仅在长安城周边,各有各的驻地,还各有各的独立指挥体系。三个大营各自不相隶属,直接对西京殿前司负责。
只不过,相对于中军跟随殿前司衙门,驻扎在大明宫城外十八里的地方。前军驻守在西京延平门外二十里处,后军大营则驻守在灞桥。三部犹如一个人展开的拳头一样,紧紧的将西京大营拱卫在掌心之中。而相对于京中四大营步骑各半,因为西北作战骑兵至关重要。
西北大营这五万军马之中,七成都是骑兵。全部都是清一色,从擅长骑马的汉民之中招募。另外,还有少数汉化的党项、回纥人。因为地理的关系,这五万军马所配备的马匹,都是清一色,大齐最优良的党项马。此外,针对西北特殊的地理情况,西北大营还有五千多峰骆驼。
也正是这个原因,黄琼才对西京大营接到圣旨之后,迟迟未动。只派出数千军马,去解救庆阳府。其余的主力只是划了一万军马,调拨给陕西节度使那位刘节度,配合卫军封锁宁夏府而异常的愤怒。所以在黄琼抵达西京留殿前司之后,面对守卫的阻拦,直接一马鞭过去。
直接将那个守卫,给抽了一个跟头。这还是黄琼,自从回到这个时代,第一次冲着下面的人发火。跟在黄琼身后的那些官员,见到黄琼这随便一鞭子,便将一个壮汉抽了一个跟头,一个个都吓的不由得缩了缩脖子。这一鞭子若是抽到自己身上,恐怕自己还不得直接驾鹤?
只是黄琼一鞭子抽翻一个守卫,守在殿前司衙门前的亲兵,除了一个武官撒腿跑进衙门通报之外,其余的却是都拦了上来。哪怕是不敢硬拦,也不敢还手,可依旧固执的在殿前司衙门前站成了一排,堵住了进去的道路。到底是高级武官所在,但这些亲兵眼力价还是有的。
虽说这位年轻人,身上没有穿任何的官袍。身后跟着一大批的文武官员,还有足足三百人的亲兵,也足以显示出这个年轻人身份了。而能让这么多高级官员,跟在屁股后面唯唯诺诺,连声大气都不敢出。除了那位新任陇右、陕西二路制置大使,皇九子英王之外,还能有那个?
但作为军人军命在身,在没有接到上司的命令之前,他们也之能硬着头皮在这里挡着。当然强行当着是不敢,可组成了一道人墙,将进入殿前司衙门的路堵上,还是勉强硬着头皮能做到的。看着眼前这些人挡住了自己的路,黄琼却是非但没有发火,而是轻轻的笑了起来。
只是他的这个笑容,却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觉到浑身的冰冷。那几十个堵在殿前司衙门口的亲兵,虽说心中也有些害怕,但却还是在硬着头皮坚持。好在僵持的时间不多,殿前司内传来一阵剧烈的咳嗽之后,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你们这些兔崽子谁的路都敢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