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强兵之因
朱元璋当初将日本、朝鲜、大琉球国、安南等十五个小国列为“不征之国”,教导子孙,一须奉行和睦,二则厉行海禁。【小说文学网】自以为地大物博、强盛无比的大明,在给各国的诏谕中,一再表明“共享太平之福”的立场,但天朝引以为传统的“怀柔远人”之道并没有给大明带来持久的和平,这一点,历代皇帝都非常清楚,他们不愿意违背祖训去“为难”那些不征之国,但是,当这些异邦小国前来骚扰时,他们又觉得不胜其烦,就像被苍蝇蚊子骚扰一般,说不想伸手拍打这些可恶的小虫子那是假话,但是,真要一本正经去跟这些小东西较真,又实在是太伤颜面,而且,还未必能够顺利拍死这些小虫子,这才是真正让人困扰的啊!
“咱们不用大动干戈,只是让他们每年有机会来买点什么回去,那样,大明所受的侵扰会少很多。”慕轩说得轻描淡写。
朱祐樘一时之间不能理解,思索了两天之后,他豁然开朗了,一个强大富有——哪怕只是表面上富强——的大家族生活在一群日子过得不怎么样的小家庭中,彼此的心态自然是不平衡的,大家族总担心那些小家庭惦记它的东西,而小家庭对大家族的一切自然会觉得眼热,长此以往,彼此的摩擦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而当有一天,大家族给某几个小家庭一笔不菲的好处,其他小家庭就会眼红,他们不再关注大家族的东西,而是将矛头对准了那几个得到好处的小家庭,大家族从此就安稳多了……
这些道理,不只朱祐樘弄明白了,李东阳他们也早就明白了,而成化帝明白得更快,他当然知道给那几个日本使者贸易权利的勘合凭证意味着什么,他只是不知道该不该违背祖训。
关键时刻,夏侯老爷子曾经的一句话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那天,老爷子向皇帝辞行,磕头时,老爷子泪光隐隐,说:“老臣此次回川,不知有生之年能否再拜见陛下,老臣但愿陛下万寿无疆,我大明国运昌盛!倘若老臣此行不顺,还望陛下念在老臣的一片忠心,给夏侯一门一条生路,老臣虽在九泉,亦当瞑目矣!”
成化帝心情沉重,亲自离开御座伸手搀他起来,说:“老卿家一生为国操心,也为夏侯一门竭尽心力,至今难以颐养天年,难道不觉得遗憾吗?”
夏侯老爷子坦然一笑,说:“老臣一身子孙债,该当费心,责无旁贷呀!”
一身子孙债?想到这个,成化帝嘴角显露释然的微笑,即便贵为九五之尊,又怎么能免俗,一切的一切,不就是为了子孙昌盛吗?
“……彼国来使虔诚进献,为表我朝友好睦邻之心愿,特赐岛津久逸与太田资康勘合凭证,允其岁岁来朝……”,当大明的臣子们听到今上颁下的这份圣旨,每个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毕竟,这是堂而皇之地违背祖训呀!
但是,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因为,目前最重要的是马上就要到来的殿试,会试已经放榜,三百名贡士已然选定,只等殿试结束,各地究竟有多少进士产生,也就意味着朝中的局势又将有新一波的变化,那个,才是绝大多数人最为关心的,至于今上有违祖训,那可以从长计议,急不得!
岛津细久和太田资康都喜出望外,原本他们都只期望能够五年来一次大明,谁想居然允许他们年年都来一趟,虽然每次来的人数、船只还是有所限制,但那根本不是问题了,从此之后,他们可是每年都能大赚一笔了,真不敢想象,这样过个三年五载,他们会发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唯宗菊池对于这样的结果也深表意外,这一刻,他觉得自己女儿的眼光真是极佳,居然钓到了能力如此之大的金龟婿,看起来,斯波家族报仇雪耻、振兴家业的机会指日可待了!
对于父亲的离开,晴杉非常不舍,但是,她很清楚,比起天伦之乐,父亲更想要报仇,作为斯波家的女儿,她不能阻止父亲的任何决定;而作为方家的媳妇,她更不能干扰夫君的一切谋划。现在,父亲和夫君的想法非常一致,所以,她不存在左右两难的情况,可是,为什么她还是心神不定呢?
慕轩看得出晴杉的纠结,只能尽量安慰她,不过始终有些心虚,毕竟,是自己提供给她那个和尚老爹一个复仇的机会,假如没有这个机会,或许他们父女俩就能安享天伦之乐了。
“这不能怪你,”晴杉俏脸之上微带茫然之色,“要是我爹爹他不想,有再多的机会他也不会离开我的,而且,”她脸上的神色一瞬间变成了感动与喜悦,“正是因为有了这件事,我才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慕轩微感诧异,父女不得不生离还叫幸福,这话怎么说?
晴杉俏皮的眨眨眸子,说:“因为我现在才发现,夫君对我真的非常在乎,比我爹爹还在乎我,晴杉能得夫君如此怜惜,就已经非常幸福了。”
慕轩心中释然,宠溺的捏捏她的脸颊,说:“我能得你为妻,才是真的幸福。”
晴杉嘻嘻一笑,说:“这样的话夫君也对珮姐姐她们说过吧?”
慕轩气结,一把将她打横抱起来,恶狠狠地说:“不但说过这话,我还对她们做过这种事呢!”他将她轻轻抛进绣帏,像饿狼扑向小白兔一般扑上去,晴杉非常配合的惊叫着左躲右闪,行动之间极具诱惑,慕轩原本只是跟她闹着玩,最终却架不住这个小妮子的诱惑,真把她给吃了,而且还吃了不止一回。
眼看日本使者欢天喜地的收拾行装准备回去,黄锦石和郑孝用都绷不住了,他们终于提出了第三个请求:恳请大明皇帝恩准,赐已故孝宁大君王爵!
孝宁大君享年九十,堪称人瑞,成化帝跟重臣商议之后,觉得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颁旨,追封孝宁大君为“怀善王”,黄锦石和郑孝用都非常激动,对着成化帝三跪九叩,感激涕零。
慕轩总觉得这两个朝鲜人有问题,按说这个要求也没有什么违情逆理之处,可是,他俩为什么要等到最后时刻才提出来呢?而且,这两人既然分属两派,为什么在这件事情上却出奇的一致?这件事里面有他们共同的利益?抑或那个孝宁大君真的德高望重,他们两派只是出于公心?
真相究竟是什么,目前,慕轩不得而知。
就在朝鲜、日本使者离京的前一天,刑部左侍郎何乔新回到了京城,这一次,他在播州动用雷霆手段,让争执不息的杨友、杨爱兄弟俩当面对质,终于搞清楚了实情,原来,播州前任宣慰使杨辉当初健在时偏爱庶出长子杨友,想要剥夺嫡子杨爱的继嗣权,但遭到辖下诸部反对,他无奈之下,和时任四川巡抚的张瓒密谋,向朝廷请旨另立安宁宣抚司,以杨友为宣抚使。杨辉死后,杨友愤愤不平,诬奏杨爱图谋不轨,想要起兵反对朝廷
何乔新可不想这两兄弟之间的争斗酿成类似于云南木邦与孟密之间的战祸,于是当机立断,褫夺杨友之官,斩杨友同谋张渊,为杨爱正名,播州终于安稳了。
成化帝对何乔新当机立断消弭战火的做法赞赏有加,但身为兵部尚书的尹直对此颇有微词,上书直言何乔新行事率性,处断冒险,置朝廷安危于不顾,理当受罚。
而这一段时间里隔三差五就称病在家休养几天的李孜省忽然上疏,说新任辽东巡抚马文升率昌国卫战船前往辽东,容易引发当地百姓尤其是女真、朵颜三卫的恐慌惊疑之心,一着不慎,很可能酿成新的战祸,而他扶乩得知,东北方向不日或将有战火之虞,为此,恳请今上另觅人选前往安抚辽东各族百姓,而且,像昌国卫所用怪异战船及奇门火炮之类不宜提倡,毕竟,兵乃不祥之器,万不得已之时,不宜轻用。
成化帝非常重视李孜省的奏折,特意将他召到御书房问话,而李孜省有些吃惊的发现,太子殿下居然也在,今上史无前例的让太子在一旁听着,而且,有时还询问太子的看法,所以,当李孜省听到太子殿下说“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如今辽东之局势,当是不得已之时吧”,他就非常明智的选择了唯唯诺诺,不敢再坚持己见了。
但朱祐樘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非常虚心的请教李孜省:“左通政熟知史事,不知贞观之世唐兵强盛之因为何?”
李孜省当然不敢说太子殿下自幼苦读史籍,不可能连这个都不知道,他老老实实地回答:“唐兵强盛之因有三:曰府兵之制,曰军械之利,曰用人之信。”
说白了,其实就是人家当初兵制合理,军备先进,用人不疑,那时候,不是谁都能当兵的,必须是那些家资富裕的农民才有机会当兵,因为除了重型武器和战马之外,兵甲粮食都得自备,不过,当兵打仗立了军功的话,受的赏赐可是实打实的良田,而且,只要你有真才实能,一个农民真的可以凭借军功成为万人之上的将军;大唐的军队,基本是人手一弩,所用的唐刀又是锋利无比,军需物资不必担忧,平时战马蓄养于民,战时征用,很多时候官马都不必出场;而大唐军中真的是不分族类,但问忠心,像一举击溃薛延陀汗国拔灼的突厥名将执失思力之类的异族将领能竭忠尽智于唐,确实跟大唐皇帝的用人胸怀大有关系。
“李绩当年以二百精骑斩杀薛延陀汗国夷男麾下‘昭武九姓’五千余人,最终令薛延陀汗国俯首帖耳,依仗的不只是马快刀利吧?”朱祐樘一脸求教之色,“倘若我朝将士能有坚甲利刃做后盾,能够不必疆场厮杀就让敌军闻风丧胆,不战而降,应该算是消弭战祸之举吧?”
李孜省不敢去瞧皇帝的脸色,只能对着太子肃然点头:“殿下所言甚是,微臣迂阔之言,让陛下与殿下见笑了,死罪死罪!”
朱祐樘微微一笑,说:“祐樘只是向左通政请教一二,左通政言重了。”
之后,成化帝温颜宽慰了李孜省几句,就让他离开了,而第二天早朝,成化帝当廷宣布,擢左通政使李孜省为礼部左侍郎,仍掌通政司事,擢吏部郎中王傅为右通政,礼科给事中杜明为右参议,至于受到尹直弹劾的何乔新,不赏也不罚。
散朝之后,尹直、万安、刘吉等人都向李孜省道贺,李孜省表面上喜笑颜开的,心里却觉得非常不踏实,他总觉得,自己好像应该担心些什么。
慕轩此刻正非常担心:舒儿姑娘和她腹中孩子的磨难,也许已经开始了。
朱元璋当初将日本、朝鲜、大琉球国、安南等十五个小国列为“不征之国”,教导子孙,一须奉行和睦,二则厉行海禁。【小说文学网】自以为地大物博、强盛无比的大明,在给各国的诏谕中,一再表明“共享太平之福”的立场,但天朝引以为传统的“怀柔远人”之道并没有给大明带来持久的和平,这一点,历代皇帝都非常清楚,他们不愿意违背祖训去“为难”那些不征之国,但是,当这些异邦小国前来骚扰时,他们又觉得不胜其烦,就像被苍蝇蚊子骚扰一般,说不想伸手拍打这些可恶的小虫子那是假话,但是,真要一本正经去跟这些小东西较真,又实在是太伤颜面,而且,还未必能够顺利拍死这些小虫子,这才是真正让人困扰的啊!
“咱们不用大动干戈,只是让他们每年有机会来买点什么回去,那样,大明所受的侵扰会少很多。”慕轩说得轻描淡写。
朱祐樘一时之间不能理解,思索了两天之后,他豁然开朗了,一个强大富有——哪怕只是表面上富强——的大家族生活在一群日子过得不怎么样的小家庭中,彼此的心态自然是不平衡的,大家族总担心那些小家庭惦记它的东西,而小家庭对大家族的一切自然会觉得眼热,长此以往,彼此的摩擦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而当有一天,大家族给某几个小家庭一笔不菲的好处,其他小家庭就会眼红,他们不再关注大家族的东西,而是将矛头对准了那几个得到好处的小家庭,大家族从此就安稳多了……
这些道理,不只朱祐樘弄明白了,李东阳他们也早就明白了,而成化帝明白得更快,他当然知道给那几个日本使者贸易权利的勘合凭证意味着什么,他只是不知道该不该违背祖训。
关键时刻,夏侯老爷子曾经的一句话起了非常大的作用,那天,老爷子向皇帝辞行,磕头时,老爷子泪光隐隐,说:“老臣此次回川,不知有生之年能否再拜见陛下,老臣但愿陛下万寿无疆,我大明国运昌盛!倘若老臣此行不顺,还望陛下念在老臣的一片忠心,给夏侯一门一条生路,老臣虽在九泉,亦当瞑目矣!”
成化帝心情沉重,亲自离开御座伸手搀他起来,说:“老卿家一生为国操心,也为夏侯一门竭尽心力,至今难以颐养天年,难道不觉得遗憾吗?”
夏侯老爷子坦然一笑,说:“老臣一身子孙债,该当费心,责无旁贷呀!”
一身子孙债?想到这个,成化帝嘴角显露释然的微笑,即便贵为九五之尊,又怎么能免俗,一切的一切,不就是为了子孙昌盛吗?
“……彼国来使虔诚进献,为表我朝友好睦邻之心愿,特赐岛津久逸与太田资康勘合凭证,允其岁岁来朝……”,当大明的臣子们听到今上颁下的这份圣旨,每个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毕竟,这是堂而皇之地违背祖训呀!
但是,没有任何人提出异议,因为,目前最重要的是马上就要到来的殿试,会试已经放榜,三百名贡士已然选定,只等殿试结束,各地究竟有多少进士产生,也就意味着朝中的局势又将有新一波的变化,那个,才是绝大多数人最为关心的,至于今上有违祖训,那可以从长计议,急不得!
岛津细久和太田资康都喜出望外,原本他们都只期望能够五年来一次大明,谁想居然允许他们年年都来一趟,虽然每次来的人数、船只还是有所限制,但那根本不是问题了,从此之后,他们可是每年都能大赚一笔了,真不敢想象,这样过个三年五载,他们会发达到什么样的程度!
唯宗菊池对于这样的结果也深表意外,这一刻,他觉得自己女儿的眼光真是极佳,居然钓到了能力如此之大的金龟婿,看起来,斯波家族报仇雪耻、振兴家业的机会指日可待了!
对于父亲的离开,晴杉非常不舍,但是,她很清楚,比起天伦之乐,父亲更想要报仇,作为斯波家的女儿,她不能阻止父亲的任何决定;而作为方家的媳妇,她更不能干扰夫君的一切谋划。现在,父亲和夫君的想法非常一致,所以,她不存在左右两难的情况,可是,为什么她还是心神不定呢?
慕轩看得出晴杉的纠结,只能尽量安慰她,不过始终有些心虚,毕竟,是自己提供给她那个和尚老爹一个复仇的机会,假如没有这个机会,或许他们父女俩就能安享天伦之乐了。
“这不能怪你,”晴杉俏脸之上微带茫然之色,“要是我爹爹他不想,有再多的机会他也不会离开我的,而且,”她脸上的神色一瞬间变成了感动与喜悦,“正是因为有了这件事,我才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慕轩微感诧异,父女不得不生离还叫幸福,这话怎么说?
晴杉俏皮的眨眨眸子,说:“因为我现在才发现,夫君对我真的非常在乎,比我爹爹还在乎我,晴杉能得夫君如此怜惜,就已经非常幸福了。”
慕轩心中释然,宠溺的捏捏她的脸颊,说:“我能得你为妻,才是真的幸福。”
晴杉嘻嘻一笑,说:“这样的话夫君也对珮姐姐她们说过吧?”
慕轩气结,一把将她打横抱起来,恶狠狠地说:“不但说过这话,我还对她们做过这种事呢!”他将她轻轻抛进绣帏,像饿狼扑向小白兔一般扑上去,晴杉非常配合的惊叫着左躲右闪,行动之间极具诱惑,慕轩原本只是跟她闹着玩,最终却架不住这个小妮子的诱惑,真把她给吃了,而且还吃了不止一回。
眼看日本使者欢天喜地的收拾行装准备回去,黄锦石和郑孝用都绷不住了,他们终于提出了第三个请求:恳请大明皇帝恩准,赐已故孝宁大君王爵!
孝宁大君享年九十,堪称人瑞,成化帝跟重臣商议之后,觉得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于是颁旨,追封孝宁大君为“怀善王”,黄锦石和郑孝用都非常激动,对着成化帝三跪九叩,感激涕零。
慕轩总觉得这两个朝鲜人有问题,按说这个要求也没有什么违情逆理之处,可是,他俩为什么要等到最后时刻才提出来呢?而且,这两人既然分属两派,为什么在这件事情上却出奇的一致?这件事里面有他们共同的利益?抑或那个孝宁大君真的德高望重,他们两派只是出于公心?
真相究竟是什么,目前,慕轩不得而知。
就在朝鲜、日本使者离京的前一天,刑部左侍郎何乔新回到了京城,这一次,他在播州动用雷霆手段,让争执不息的杨友、杨爱兄弟俩当面对质,终于搞清楚了实情,原来,播州前任宣慰使杨辉当初健在时偏爱庶出长子杨友,想要剥夺嫡子杨爱的继嗣权,但遭到辖下诸部反对,他无奈之下,和时任四川巡抚的张瓒密谋,向朝廷请旨另立安宁宣抚司,以杨友为宣抚使。杨辉死后,杨友愤愤不平,诬奏杨爱图谋不轨,想要起兵反对朝廷
何乔新可不想这两兄弟之间的争斗酿成类似于云南木邦与孟密之间的战祸,于是当机立断,褫夺杨友之官,斩杨友同谋张渊,为杨爱正名,播州终于安稳了。
成化帝对何乔新当机立断消弭战火的做法赞赏有加,但身为兵部尚书的尹直对此颇有微词,上书直言何乔新行事率性,处断冒险,置朝廷安危于不顾,理当受罚。
而这一段时间里隔三差五就称病在家休养几天的李孜省忽然上疏,说新任辽东巡抚马文升率昌国卫战船前往辽东,容易引发当地百姓尤其是女真、朵颜三卫的恐慌惊疑之心,一着不慎,很可能酿成新的战祸,而他扶乩得知,东北方向不日或将有战火之虞,为此,恳请今上另觅人选前往安抚辽东各族百姓,而且,像昌国卫所用怪异战船及奇门火炮之类不宜提倡,毕竟,兵乃不祥之器,万不得已之时,不宜轻用。
成化帝非常重视李孜省的奏折,特意将他召到御书房问话,而李孜省有些吃惊的发现,太子殿下居然也在,今上史无前例的让太子在一旁听着,而且,有时还询问太子的看法,所以,当李孜省听到太子殿下说“佳兵者不祥之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如今辽东之局势,当是不得已之时吧”,他就非常明智的选择了唯唯诺诺,不敢再坚持己见了。
但朱祐樘并没有到此为止,而是非常虚心的请教李孜省:“左通政熟知史事,不知贞观之世唐兵强盛之因为何?”
李孜省当然不敢说太子殿下自幼苦读史籍,不可能连这个都不知道,他老老实实地回答:“唐兵强盛之因有三:曰府兵之制,曰军械之利,曰用人之信。”
说白了,其实就是人家当初兵制合理,军备先进,用人不疑,那时候,不是谁都能当兵的,必须是那些家资富裕的农民才有机会当兵,因为除了重型武器和战马之外,兵甲粮食都得自备,不过,当兵打仗立了军功的话,受的赏赐可是实打实的良田,而且,只要你有真才实能,一个农民真的可以凭借军功成为万人之上的将军;大唐的军队,基本是人手一弩,所用的唐刀又是锋利无比,军需物资不必担忧,平时战马蓄养于民,战时征用,很多时候官马都不必出场;而大唐军中真的是不分族类,但问忠心,像一举击溃薛延陀汗国拔灼的突厥名将执失思力之类的异族将领能竭忠尽智于唐,确实跟大唐皇帝的用人胸怀大有关系。
“李绩当年以二百精骑斩杀薛延陀汗国夷男麾下‘昭武九姓’五千余人,最终令薛延陀汗国俯首帖耳,依仗的不只是马快刀利吧?”朱祐樘一脸求教之色,“倘若我朝将士能有坚甲利刃做后盾,能够不必疆场厮杀就让敌军闻风丧胆,不战而降,应该算是消弭战祸之举吧?”
李孜省不敢去瞧皇帝的脸色,只能对着太子肃然点头:“殿下所言甚是,微臣迂阔之言,让陛下与殿下见笑了,死罪死罪!”
朱祐樘微微一笑,说:“祐樘只是向左通政请教一二,左通政言重了。”
之后,成化帝温颜宽慰了李孜省几句,就让他离开了,而第二天早朝,成化帝当廷宣布,擢左通政使李孜省为礼部左侍郎,仍掌通政司事,擢吏部郎中王傅为右通政,礼科给事中杜明为右参议,至于受到尹直弹劾的何乔新,不赏也不罚。
散朝之后,尹直、万安、刘吉等人都向李孜省道贺,李孜省表面上喜笑颜开的,心里却觉得非常不踏实,他总觉得,自己好像应该担心些什么。
慕轩此刻正非常担心:舒儿姑娘和她腹中孩子的磨难,也许已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