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集纷乱的早朝
颜士运很是为难,他并不想跟夏侯世家联姻,别看这是什么朝中权贵,传承百余年了,可越是大家族麻烦也就越多,一朝天子一朝臣,在皇帝心目中,这种世家会是心中永远的顾忌;而且大家族人口众多,女儿到了这种家族中肯定会感到不适应,那样的话,就算天天锦衣玉食又有什么用?
可是,眼前这位夏侯老爷子一片赤诚之心,极力保证会善待自己的女儿,而且说将来夏侯潇湘会是整个家族的继承人,作为他的正妻的颜京娘将来就是全家的主母,肯定不会有人敢难为她。
原本颜士运还有些踌躇,可当老爷子说京娘将来会是那个大家族的主母,他就拿定主意:绝对不能让女儿去承担那么大的责任女儿天性活泼,喜欢自由自在,当那么大家族的女主人的话,肯定会觉得不舒服,即便女儿能够做好,也是违背了她的天性的,那样的生活,可就太让女儿过得憋屈了。
“老爷子对小女的厚爱,士运感激万分”颜士运不卑不亢,“只是士运一向疏于教导小女,以致她性情执拗,不识大体,此次候选事宜也是出于一时冲动,结果铩羽而返,要想主持夏侯世家那么大的家族,实在是有心无力,只恐届时反倒给夏侯世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此,士运只能辜负老爷子一片抬爱之心了,还望老爷子恕罪”
夏侯老爷子对于颜士运的拒绝似乎早有心理准备,微微一笑,说:“颜先生无须如此,令千金秀外慧中,端庄贤淑,只是我家潇湘没有这个福气。”
颜士运没想到老爷子这么好说话,居然没有强求,他觉得,是不是老爷子觉得自己想借女儿曾经候选太子妃之事自抬身价,想让女儿待价而沽?
以往确实有这样的女子,落选之后觉得自己身价倍增,不愿再嫁凡夫俗子,结果孤独终老,想不到,自己居然也会被人误会成那样的人,不过,为了女儿的终身幸福,被误会就被误会
送走夏侯老爷子,颜士运催着女儿赶紧收拾东西,虽然说不太可能,但他担心又跑出第二个求亲的,那样的话,自己真的很难不得罪人了。
父女俩正忙着,又有客人来访,颜士运见了来人却大喜,来的正是好友周时安的两位公周敏汀和周敏洲,两人见过世叔,而京娘跟他俩也用不着避忌,大大方方见了礼,给他俩沏茶。
周家两兄弟的来意非常简单,就想邀请父女俩到周家去住几天,周时安想跟老友聚聚。
颜士运踌躇片刻,就把方才夏侯老爷子来提亲的事直说了,两兄弟想想,觉得父女俩离开京师确实很明智,周敏汀想了想,提议不如请方慕轩帮忙。
“方慕轩是谁?”颜士运父女俩很是好奇,周敏汀于是就说起了方慕轩,最主要的是提到了两点,一是这个方慕轩是他的故友沈澜的义弟,二是这个方慕轩跟太子交情匪浅,之前就是他建议太子派人暗中保护所有候选太子妃的女子。
“太子居然会听他的话?”颜士运暗自吃惊,京娘心里却对那个男人生出一丝好奇之心,间接来说,这个男人也算是保护了自己的安全。
虽然颜士运并不想麻烦别人,只是眼前女儿的安全最重要,于是,父女俩就跟着两兄弟来到了周家,周时安听说了夏侯老爷子求亲之事也觉得诧异——他倒不是觉得夏侯世家向颜家求亲有什么不妥,皇家的太子、公主都是跟民间结亲,功臣之家找普通士人结亲也很正常,他主要是诧异夏侯老爷子居然那么轻易就放弃了,这好像跟听说的老爷子以往的性情脾气很不一样嘛,所以,当周敏汀说要请方慕轩帮忙时,他也表示赞同。
慕轩接到周敏汀的邀请,午后就赶到了周家,周家住的房舍也是租的,慕轩对此也深有感触,这些封建帝王管辖下的官员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居然都没有自己的房子,比起后世那些房舍多得闲置在那无人入住却还口口声声廉洁自律的党国精英们可要真实得多了。
颜士运在周时安引见下跟慕轩见了面,他倒也真是用心良苦,索性让京娘出来拜谢慕轩的相助之恩,慕轩对此有些奇怪,周敏汀于是悄声解释一番,慕轩连说不敢当。
周时安说起夏侯老爷子求亲之事和请慕轩护送颜家父女离开京师的要求,慕轩脸色有些古怪,而后很是尴尬的起身向颜家父女俩躬身致歉,说:“不瞒颜先生、颜姑娘,夏侯老爷子是受我所托前往求亲的,慕轩原本是想给两位减少些麻烦,没想到弄巧成拙了,还请两位恕罪”
在座的都很是吃惊,京娘更是对这个陌生男人大瞪其眸:原来麻烦是你惹起来的,本来瞧你还算顺眼的,呸,算本姑娘走了眼
慕轩于是不得不解释一下,他托夏侯老爷子假求亲,一是借助老爷子的声望,使得那些敢对颜京娘有企图的人心生顾忌——当然,他没有对眼前这些人说对颜京娘有图谋的就是老爷子的孙儿夏侯潇湘,更不会说起那个很可能让在座的人满身鸡皮疙瘩的田玉娘;二来,夏侯世家的老爷子亲自登门求亲,颜家父女都不给面子,那其他想要通过求亲达到某种企图的人就得好好掂量一下了——失败了不可怕,怕就怕求亲成功了,那时候,要不要担心夏侯世家的忌恨呢?
总之,他的出点是好的,只是,忘了跟颜家父女俩打声招呼了,让父女俩平白担心了一回。
这样也行?别说原本就有些呆气的颜士运觉得不可思议,就算是在官场这么些年的周时安都自愧不如,这个年轻人的谋划当真是非常人所能。
颜士运惊异之后忙不迭的再次同女儿一起道谢,京娘表面上不敢违拗爹爹的意思,心里对此却很是怀疑:你确定这是在帮我,而不是帮倒忙?万一我爹爹一时犹豫答应了那个老头子的求亲,我不就麻烦了?
慕轩自然也感觉得出这个小妮子看自己的眼神中有狐疑之色,不过自己问心无愧,自然也就不在意了。
颜士运正是夔州府人氏,目前那里的罢工罢市之类他毫不知情,慕轩也不想他们父女俩再有什么顾虑,答应立即着手安排,最迟后天就可以离开。
为了让颜家父女俩安心,慕轩当即告辞回去安排。
这事并不难,反正新年马上就过去了,“生民”的一些弟兄要往东胜卫那边去,慕轩只是安排一批人跟颜家父女俩同行而已。
“那个颜京娘是不是非常漂亮?”晚饭的时候,依婕忽然问慕轩,其他人虽然没开口,但脸上的神情分明充满了好奇。
慕轩只能暗自苦笑,要女人不好奇真的很难,尤其事情还牵涉别的女人,他笑笑,说:“中上之姿而已。”
“哼,我不信”依婕撇撇樱唇,“她差点成为太子妃,怎么会只是中上之姿?”
慕轩无奈的笑了,说:“我说的是实话,她没有你们任何一个漂亮,最多也就是那双眼睛很招人。”颜姑娘是双桃花眼,笑起来确实非常引人瞩目,不过在慕轩看来,她落选太子妃可能恰恰就是因为她那双桃花眼,准太子妃张氏的画像他之前早就看过了,一双杏仁眼,看着显然要比颜姑娘来得端庄。
真伊她们听了他的话都脸露欢喜之色,可依婕脸上却还有不依不饶之色,抛给慕轩一个白眼:“那有机会我得见识见识。”她似乎是自言自语,其他女子都忍不住笑了,慕轩也笑了——苦笑,依婕这好胜之心可真是强烈啊
第二天上午,从罢工的七府那边陆续传回了消息,公文大家都接到了,而且杭州府那边已经将粤闽浙的部分举子组织起来,作为第一批走海运来京师的人员,今天下午就出。
慕轩将这些回文交给李东阳,李东阳当即将这些送到李敏处,李敏立即进宫禀报皇帝,而李东阳也亲自去向太子说了一下情况。
成化帝对于此事自然表示高兴,可是,他总觉得有些心神不安,今天是辍朝的最后一天,明天就要上朝理事,怎么好像有心神不宁的感觉呢?
而慕轩那边正在忙碌着,明天,就是“生民”大事动的日子,原本最好再等一等,等那些举子从海上来到京师之后,或许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只是眼下,有夏侯潇湘这种不择手段的人在暗中使绊子,慕轩决定还是按原定时间动。
夏侯潇湘这一天也没有闲着,他先是跟郑天章见面谈了好半天,离开之后却让连北里安排人给郑天章送上了一封匿信。
正月十八,朝中官员们都准时上朝了,很多人的神情都有些凝重,而万安、尹直、彭华、刘吉之流也都神色紧张,显然都各怀心事。
这本来只是一次例行公事的早朝,可最后却演变成了最为纷乱的一次早朝。
事情的缘起是以右副都御史身份巡抚甘肃的唐瑜和以同样身份巡抚河南的赵文博的加急奏章,唐瑜报奏说甘肃去岁歉收,百姓生活堪虑,而岁末风雪少于往年,今春农耕很可能又会有干旱之虞,不过牛羊放牧显然优于往年,就奏请朝廷能让甘肃效仿山西,农耕放牧商贸齐头并进;而赵文博在奏章里也是说起河南连年干旱,农耕歉收,民不聊生,而河南处于中原腹地,交通便利,若能效仿山西展商贸,则百姓多些生存的机会。
两位巡抚都在说山西,而山西这一年多的展确实引人注目,自从引进一些商家农林牧商齐头并进之后,别的不说,单单商贸一项,每年缴纳给朝廷的赋税就是往年的两倍有余,据说这还只是刚刚开始,将来林牧方面的收入也会很可观,当初尹珍刚刚在太原展商贸时,不少言官御史群起而攻击,幸好有山西布政使衙门极力支持,尹珍才能继续执行,之后终于有了起色,而布政使衙门随后奏请朝廷推广到全省,当时在朝中引起的震动不小,内阁是一边倒的表示反对,可当初攻击尹珍的言官御史却有不少持赞成态度,嚷嚷什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时的成化帝没有作出明确态度,只是回复山西要做好救灾防灾之事,于是,山西的“特立独行”就继续进行了。
如今,眼看山西成了其他各省的“标杆”,臣僚们看着内阁的几位要员,想听他们是什么态度。
“唐瑜之前曾是山西右布政使,赵文博是山西代州人氏,他们如此推崇山西现今的做法,实是为夏语、尹珍之流开脱,”尹直第一个开口,“农耕立国历来是我汉人根本,怎可轻易失去唐瑜是松江府人氏,臣下认为,还需调查一下,唐瑜与松江府罢运之事是否有关联。”
他说农耕立国大家没意见,但是说唐瑜跟松江府罢运之事有关,不少人不由暗自腹诽: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呀
“农耕立国确是古训,只是,无论农耕还是牧林抑或商贸,只要百姓能够富足,朝廷得以强大,又有何区别呢?”众人一看,敢于跟尹直叫板的,居然是御史符蔷信,这个刚到而立之年的年轻人血气方刚,说起话来却不卑不亢,“至于地方罢工罢市罢运,臣下听闻昨日开封府已有紧急奏报送来京师,现今在工部刘尚那里,臣下恳请陛下垂询”
成化帝和群臣的目光都投注在工部尚刘昭身上,照理说,地方上有什么奏报,应该直接送交布政司衙门,再由布政使衙门送到京师户部,由户部呈交皇上,怎么会送到工部刘昭手里呢?
刘昭面无表情,出班向成化帝行礼,奏报说:“昨日戌时,臣下晚饭之后在房看,下人报说河南开封府同知王柳溪有要事求见,臣下知道这个王柳溪,他曾在工部做过一任员外郎,为人谨慎,处事细致,去年才到开封府任同知,臣下就见了他,王同知说他受布政使衙门委派,前来京师送奏报及万民表,到这时天色已晚,没来得及去户部,他又与户部李尚不熟悉,怕冒然登门不被采信,才找到臣下,臣下知道于法不合,只是事情紧急,才接下了此事,望陛下赐罪”
成化帝微微沉吟一下,说:“刘尚忧心国事,何罪之有那奏章与万民表上所言何事?”
刘昭禀道:“奏章上所写,是开封府数十商家愿意捐粮银助衙门救灾,而万民表上是开封府百姓恳请朝廷允许开封府以临清为例,大力展商贸。”
众臣一听,心都一沉,商家捐粮捐银帮助朝廷救灾本是好事,可是,恰恰是在万民要求大力展商贸之际,这就难免让人觉得这是趁机要挟了,难怪布政使衙门不敢私自受理,要上奏朝廷。
“陛下,这分明是那些无良商家挟恩自大,陛下万万不可答应此等所请,一旦此例一开,后患无穷”尹直急得叫起来。
其他臣僚互相看看,脸上的神色不尽相同,成化帝沉默了一会儿,问:“刘尚,你认为呢?”
大家的目光又集中在刘昭身上,尹直的目光中更带着恨色,刘昭却都视若无睹,欠身说:“陛下,臣下在工部已逾七载,人人都言臣下崇尚节俭,其实臣下何尝不想将所有工程都建得尽善尽美,只是朝廷财力有限,所以臣下认为,只要是对工程建设有利之物,都应该予以使用;农耕牧林商贸之类,理同于此,朝廷以农为本,但毕竟许多城镇百姓无处置田,能有小本经营维持生计,当无不可。臣下斗胆说一句:我朝以何为主,其实还在朝廷约束之下,倘有不妥,自有补牢手段。”
这话说得,不但明确,尤其是最后那句,由已经年过六旬而且一向行事谨慎的刘尚说出来,让人觉得格外有霸气,不少年少气盛的官员听着都觉得热血沸腾,眼眸中都升腾起炽热火焰了。
尹直听得眼中直冒火,怎么一向行事谨慎的刘昭会这么大胆,说起话来毫无顾忌?他望望自己那几个内阁同僚,万安这个辅原本就胆小,自从万贵妃去世之后,天一副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此刻恐怕指望不上了;刘吉绰号刘棉花——所谓棉花者,意指“不怕弹”也他成化十一年入阁,是目前内阁中资历最老的,他精于营私,善于逢迎,虽屡遭谏官弹劾,官却反而越做越大,只是,他可是只老狐狸,不会轻易表态的。
所以,尹直想能支持自己的就只有彭华了,前几天侄孙成亲,彭华可是亲自道贺的,彼此的交情最为莫逆了,可是,彭华只是对他勉强一笑,左半边脸颊有些抽搐,尹直还现他的整个左半边身体好像都在抽搐,心里顿时一惊,看样子,这个老朋友有些不对头啊
“朝廷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之中,劝农耕桑是一个重要标准,只是,臣下认为,如果治下百姓生活无着,那即便府县之中都是良田又有何用?”出班说话的是吏部左侍郎徐溥,“臣下认为,能开垦良田展农桑之处决不可懈怠,而那些无田可耕之处,应酌情处理,倘使能够依凭林牧商贸富民强国,未尝不可,绝不可一言否决之”
徐溥字时用,是南直隶宜兴人,景泰五年的榜眼,民间津津乐道的是“徐溥储豆”——就是拿黑豆和黄豆分别代表恶念和善念,努力追求瓶中黄豆多而黑豆少,直到只有黄豆而无黑豆,才算德行高深——就出自于他,他年近六旬,为人处事一向凝重有度,今天这是怎么啦,怎么跟刘尚一样出人意表呀
“徐侍郎此言差矣,既然‘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倘若百姓争相经商谋利,不复安于农耕,那如何保证百姓之生计?”出言反驳徐溥的是礼部左侍郎谢一夔,谢一夔是天顺四年的状元,不但跟尹直同为江西人,而且他就受业于当时已是翰林侍讲的尹直,是尹直的得意门生,“一夔愚钝,不知唐虞之世直至唐宋之时,哪一朝哪一代废弃了以农为本之策?”
“谢侍郎此言也差矣,让无田之人以商贸为生,并不等于废弃以农为本,”说话的是礼部右侍郎倪岳,“这就像谢侍郎当初姓王,如今复姓谢一样,再怎么变,都不会改变谢侍郎的为人处事。”
谢一夔闻言脸色通红,瞪着倪岳,当初谢家因为躲避仇人报复,一家人依附外祖父家中,改姓了王,当年他登第成为状元时还叫王一夔,直到前年受李孜省推荐做了这礼部左侍郎才改回了本姓,他最忌讳的就是别人提起这事,谁知这个倪岳,大家同在礼部,论职位我还略高于你,你怎么当着陛下和这么多同僚的面揭我的疮疤,一点面子都不给呢?
一众同僚也是惊诧莫名,这个倪岳虽然状貌魁岸粗鲁,但无论之前作为侍讲学士直讲东宫还是去年升任礼部并继续直讲经筵以来,待人处事都是很有礼数的,今天怎么像变了个人似的?
“倪侍郎,就事论事,何必出言不逊呢?”一个六旬老者出班向成化帝行礼,而后对倪岳说,众人一看,这下热闹了,这位正是吏部右侍郎刘宣,他跟彭华一样,也是江西安福人,景泰二年的进士,天顺年间也做过经筵讲官,无论资历还是年龄,都算是倪岳的前辈,“我等皆为朝廷臣子,无论为何事争论,都不该针对个人才是。”
倪岳知道自己理亏,这位刘前辈生性耿直,尤其熟悉礼仪典故,他虽是江西人,但并不是彭华、李孜省之流的同道中人,倪岳平日还是相当尊重他的,闻言躬身一揖,说:“多谢刘侍郎指教,倪岳知错”
而后,他又向谢一夔作揖致歉,谢一夔自然也就不便难了,毕竟,要揪着这改姓之事扯下去,最后丢人的还是自己。
群臣原本看吏部跟礼部四个侍郎各成阵营互掐,都瞅着身为吏部尚的万安和礼部尚彭华,看他俩怎么处置,谁知原本气势很盛的倪岳忽然当廷致歉,他们都有些失望,不过,廷上的气氛并没有因此而缓和,反倒越来越紧张了,因为,有人忽然站出来说话了。
丘浚作为国子监祭酒,本来今日上朝,是为了太子的准岳父张峦之事,张峦原本只是个国子监生,只因为女儿要成为太子妃了,就一下子成为正四品的鸿胪寺卿,要知道,鸿胪寺卿掌四夷朝贡、宴劳、给赐、送迎之事及国之凶仪、中都祠庙、道释籍帐除附之禁令,这可也是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张峦作为未来的国丈,朝廷想恩赐他爵位田庄金银都行,就是不能让他去做鸿胪寺卿,别的不说,接下来是太子大婚,难道让张峦这个做岳丈的亲自给女儿女婿操办婚事?这不成笑话了还有,朝廷会试、殿试就在眼前,以张峦之能,怎么可能安排周详
趁着朝廷只是对外宣布,还没有正式下旨,丘浚想极力挽回,成与不成,总得试一试
谁想突然冒出了这么大的事,开放贸易?那可不成,自古而今都是农耕为本,一旦放开商贸,那可真有国将不国的危险。
丘浚于是就义无返顾的走了出来,向成化帝行礼,而后说:“《礼记》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臣下认为,究竟商贸一途能不能放开,还需让实践说话;只是,开封府所请,臣下认为陛下万万不可允准”
殿上群臣听他背了一段众所周知的《礼记》,而后听到了截然相反的两句话,一时都有些愣怔:你这番话,到底是帮谁呢?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
颜士运很是为难,他并不想跟夏侯世家联姻,别看这是什么朝中权贵,传承百余年了,可越是大家族麻烦也就越多,一朝天子一朝臣,在皇帝心目中,这种世家会是心中永远的顾忌;而且大家族人口众多,女儿到了这种家族中肯定会感到不适应,那样的话,就算天天锦衣玉食又有什么用?
可是,眼前这位夏侯老爷子一片赤诚之心,极力保证会善待自己的女儿,而且说将来夏侯潇湘会是整个家族的继承人,作为他的正妻的颜京娘将来就是全家的主母,肯定不会有人敢难为她。
原本颜士运还有些踌躇,可当老爷子说京娘将来会是那个大家族的主母,他就拿定主意:绝对不能让女儿去承担那么大的责任女儿天性活泼,喜欢自由自在,当那么大家族的女主人的话,肯定会觉得不舒服,即便女儿能够做好,也是违背了她的天性的,那样的生活,可就太让女儿过得憋屈了。
“老爷子对小女的厚爱,士运感激万分”颜士运不卑不亢,“只是士运一向疏于教导小女,以致她性情执拗,不识大体,此次候选事宜也是出于一时冲动,结果铩羽而返,要想主持夏侯世家那么大的家族,实在是有心无力,只恐届时反倒给夏侯世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为此,士运只能辜负老爷子一片抬爱之心了,还望老爷子恕罪”
夏侯老爷子对于颜士运的拒绝似乎早有心理准备,微微一笑,说:“颜先生无须如此,令千金秀外慧中,端庄贤淑,只是我家潇湘没有这个福气。”
颜士运没想到老爷子这么好说话,居然没有强求,他觉得,是不是老爷子觉得自己想借女儿曾经候选太子妃之事自抬身价,想让女儿待价而沽?
以往确实有这样的女子,落选之后觉得自己身价倍增,不愿再嫁凡夫俗子,结果孤独终老,想不到,自己居然也会被人误会成那样的人,不过,为了女儿的终身幸福,被误会就被误会
送走夏侯老爷子,颜士运催着女儿赶紧收拾东西,虽然说不太可能,但他担心又跑出第二个求亲的,那样的话,自己真的很难不得罪人了。
父女俩正忙着,又有客人来访,颜士运见了来人却大喜,来的正是好友周时安的两位公周敏汀和周敏洲,两人见过世叔,而京娘跟他俩也用不着避忌,大大方方见了礼,给他俩沏茶。
周家两兄弟的来意非常简单,就想邀请父女俩到周家去住几天,周时安想跟老友聚聚。
颜士运踌躇片刻,就把方才夏侯老爷子来提亲的事直说了,两兄弟想想,觉得父女俩离开京师确实很明智,周敏汀想了想,提议不如请方慕轩帮忙。
“方慕轩是谁?”颜士运父女俩很是好奇,周敏汀于是就说起了方慕轩,最主要的是提到了两点,一是这个方慕轩是他的故友沈澜的义弟,二是这个方慕轩跟太子交情匪浅,之前就是他建议太子派人暗中保护所有候选太子妃的女子。
“太子居然会听他的话?”颜士运暗自吃惊,京娘心里却对那个男人生出一丝好奇之心,间接来说,这个男人也算是保护了自己的安全。
虽然颜士运并不想麻烦别人,只是眼前女儿的安全最重要,于是,父女俩就跟着两兄弟来到了周家,周时安听说了夏侯老爷子求亲之事也觉得诧异——他倒不是觉得夏侯世家向颜家求亲有什么不妥,皇家的太子、公主都是跟民间结亲,功臣之家找普通士人结亲也很正常,他主要是诧异夏侯老爷子居然那么轻易就放弃了,这好像跟听说的老爷子以往的性情脾气很不一样嘛,所以,当周敏汀说要请方慕轩帮忙时,他也表示赞同。
慕轩接到周敏汀的邀请,午后就赶到了周家,周家住的房舍也是租的,慕轩对此也深有感触,这些封建帝王管辖下的官员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居然都没有自己的房子,比起后世那些房舍多得闲置在那无人入住却还口口声声廉洁自律的党国精英们可要真实得多了。
颜士运在周时安引见下跟慕轩见了面,他倒也真是用心良苦,索性让京娘出来拜谢慕轩的相助之恩,慕轩对此有些奇怪,周敏汀于是悄声解释一番,慕轩连说不敢当。
周时安说起夏侯老爷子求亲之事和请慕轩护送颜家父女离开京师的要求,慕轩脸色有些古怪,而后很是尴尬的起身向颜家父女俩躬身致歉,说:“不瞒颜先生、颜姑娘,夏侯老爷子是受我所托前往求亲的,慕轩原本是想给两位减少些麻烦,没想到弄巧成拙了,还请两位恕罪”
在座的都很是吃惊,京娘更是对这个陌生男人大瞪其眸:原来麻烦是你惹起来的,本来瞧你还算顺眼的,呸,算本姑娘走了眼
慕轩于是不得不解释一下,他托夏侯老爷子假求亲,一是借助老爷子的声望,使得那些敢对颜京娘有企图的人心生顾忌——当然,他没有对眼前这些人说对颜京娘有图谋的就是老爷子的孙儿夏侯潇湘,更不会说起那个很可能让在座的人满身鸡皮疙瘩的田玉娘;二来,夏侯世家的老爷子亲自登门求亲,颜家父女都不给面子,那其他想要通过求亲达到某种企图的人就得好好掂量一下了——失败了不可怕,怕就怕求亲成功了,那时候,要不要担心夏侯世家的忌恨呢?
总之,他的出点是好的,只是,忘了跟颜家父女俩打声招呼了,让父女俩平白担心了一回。
这样也行?别说原本就有些呆气的颜士运觉得不可思议,就算是在官场这么些年的周时安都自愧不如,这个年轻人的谋划当真是非常人所能。
颜士运惊异之后忙不迭的再次同女儿一起道谢,京娘表面上不敢违拗爹爹的意思,心里对此却很是怀疑:你确定这是在帮我,而不是帮倒忙?万一我爹爹一时犹豫答应了那个老头子的求亲,我不就麻烦了?
慕轩自然也感觉得出这个小妮子看自己的眼神中有狐疑之色,不过自己问心无愧,自然也就不在意了。
颜士运正是夔州府人氏,目前那里的罢工罢市之类他毫不知情,慕轩也不想他们父女俩再有什么顾虑,答应立即着手安排,最迟后天就可以离开。
为了让颜家父女俩安心,慕轩当即告辞回去安排。
这事并不难,反正新年马上就过去了,“生民”的一些弟兄要往东胜卫那边去,慕轩只是安排一批人跟颜家父女俩同行而已。
“那个颜京娘是不是非常漂亮?”晚饭的时候,依婕忽然问慕轩,其他人虽然没开口,但脸上的神情分明充满了好奇。
慕轩只能暗自苦笑,要女人不好奇真的很难,尤其事情还牵涉别的女人,他笑笑,说:“中上之姿而已。”
“哼,我不信”依婕撇撇樱唇,“她差点成为太子妃,怎么会只是中上之姿?”
慕轩无奈的笑了,说:“我说的是实话,她没有你们任何一个漂亮,最多也就是那双眼睛很招人。”颜姑娘是双桃花眼,笑起来确实非常引人瞩目,不过在慕轩看来,她落选太子妃可能恰恰就是因为她那双桃花眼,准太子妃张氏的画像他之前早就看过了,一双杏仁眼,看着显然要比颜姑娘来得端庄。
真伊她们听了他的话都脸露欢喜之色,可依婕脸上却还有不依不饶之色,抛给慕轩一个白眼:“那有机会我得见识见识。”她似乎是自言自语,其他女子都忍不住笑了,慕轩也笑了——苦笑,依婕这好胜之心可真是强烈啊
第二天上午,从罢工的七府那边陆续传回了消息,公文大家都接到了,而且杭州府那边已经将粤闽浙的部分举子组织起来,作为第一批走海运来京师的人员,今天下午就出。
慕轩将这些回文交给李东阳,李东阳当即将这些送到李敏处,李敏立即进宫禀报皇帝,而李东阳也亲自去向太子说了一下情况。
成化帝对于此事自然表示高兴,可是,他总觉得有些心神不安,今天是辍朝的最后一天,明天就要上朝理事,怎么好像有心神不宁的感觉呢?
而慕轩那边正在忙碌着,明天,就是“生民”大事动的日子,原本最好再等一等,等那些举子从海上来到京师之后,或许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只是眼下,有夏侯潇湘这种不择手段的人在暗中使绊子,慕轩决定还是按原定时间动。
夏侯潇湘这一天也没有闲着,他先是跟郑天章见面谈了好半天,离开之后却让连北里安排人给郑天章送上了一封匿信。
正月十八,朝中官员们都准时上朝了,很多人的神情都有些凝重,而万安、尹直、彭华、刘吉之流也都神色紧张,显然都各怀心事。
这本来只是一次例行公事的早朝,可最后却演变成了最为纷乱的一次早朝。
事情的缘起是以右副都御史身份巡抚甘肃的唐瑜和以同样身份巡抚河南的赵文博的加急奏章,唐瑜报奏说甘肃去岁歉收,百姓生活堪虑,而岁末风雪少于往年,今春农耕很可能又会有干旱之虞,不过牛羊放牧显然优于往年,就奏请朝廷能让甘肃效仿山西,农耕放牧商贸齐头并进;而赵文博在奏章里也是说起河南连年干旱,农耕歉收,民不聊生,而河南处于中原腹地,交通便利,若能效仿山西展商贸,则百姓多些生存的机会。
两位巡抚都在说山西,而山西这一年多的展确实引人注目,自从引进一些商家农林牧商齐头并进之后,别的不说,单单商贸一项,每年缴纳给朝廷的赋税就是往年的两倍有余,据说这还只是刚刚开始,将来林牧方面的收入也会很可观,当初尹珍刚刚在太原展商贸时,不少言官御史群起而攻击,幸好有山西布政使衙门极力支持,尹珍才能继续执行,之后终于有了起色,而布政使衙门随后奏请朝廷推广到全省,当时在朝中引起的震动不小,内阁是一边倒的表示反对,可当初攻击尹珍的言官御史却有不少持赞成态度,嚷嚷什么“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时的成化帝没有作出明确态度,只是回复山西要做好救灾防灾之事,于是,山西的“特立独行”就继续进行了。
如今,眼看山西成了其他各省的“标杆”,臣僚们看着内阁的几位要员,想听他们是什么态度。
“唐瑜之前曾是山西右布政使,赵文博是山西代州人氏,他们如此推崇山西现今的做法,实是为夏语、尹珍之流开脱,”尹直第一个开口,“农耕立国历来是我汉人根本,怎可轻易失去唐瑜是松江府人氏,臣下认为,还需调查一下,唐瑜与松江府罢运之事是否有关联。”
他说农耕立国大家没意见,但是说唐瑜跟松江府罢运之事有关,不少人不由暗自腹诽: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呀
“农耕立国确是古训,只是,无论农耕还是牧林抑或商贸,只要百姓能够富足,朝廷得以强大,又有何区别呢?”众人一看,敢于跟尹直叫板的,居然是御史符蔷信,这个刚到而立之年的年轻人血气方刚,说起话来却不卑不亢,“至于地方罢工罢市罢运,臣下听闻昨日开封府已有紧急奏报送来京师,现今在工部刘尚那里,臣下恳请陛下垂询”
成化帝和群臣的目光都投注在工部尚刘昭身上,照理说,地方上有什么奏报,应该直接送交布政司衙门,再由布政使衙门送到京师户部,由户部呈交皇上,怎么会送到工部刘昭手里呢?
刘昭面无表情,出班向成化帝行礼,奏报说:“昨日戌时,臣下晚饭之后在房看,下人报说河南开封府同知王柳溪有要事求见,臣下知道这个王柳溪,他曾在工部做过一任员外郎,为人谨慎,处事细致,去年才到开封府任同知,臣下就见了他,王同知说他受布政使衙门委派,前来京师送奏报及万民表,到这时天色已晚,没来得及去户部,他又与户部李尚不熟悉,怕冒然登门不被采信,才找到臣下,臣下知道于法不合,只是事情紧急,才接下了此事,望陛下赐罪”
成化帝微微沉吟一下,说:“刘尚忧心国事,何罪之有那奏章与万民表上所言何事?”
刘昭禀道:“奏章上所写,是开封府数十商家愿意捐粮银助衙门救灾,而万民表上是开封府百姓恳请朝廷允许开封府以临清为例,大力展商贸。”
众臣一听,心都一沉,商家捐粮捐银帮助朝廷救灾本是好事,可是,恰恰是在万民要求大力展商贸之际,这就难免让人觉得这是趁机要挟了,难怪布政使衙门不敢私自受理,要上奏朝廷。
“陛下,这分明是那些无良商家挟恩自大,陛下万万不可答应此等所请,一旦此例一开,后患无穷”尹直急得叫起来。
其他臣僚互相看看,脸上的神色不尽相同,成化帝沉默了一会儿,问:“刘尚,你认为呢?”
大家的目光又集中在刘昭身上,尹直的目光中更带着恨色,刘昭却都视若无睹,欠身说:“陛下,臣下在工部已逾七载,人人都言臣下崇尚节俭,其实臣下何尝不想将所有工程都建得尽善尽美,只是朝廷财力有限,所以臣下认为,只要是对工程建设有利之物,都应该予以使用;农耕牧林商贸之类,理同于此,朝廷以农为本,但毕竟许多城镇百姓无处置田,能有小本经营维持生计,当无不可。臣下斗胆说一句:我朝以何为主,其实还在朝廷约束之下,倘有不妥,自有补牢手段。”
这话说得,不但明确,尤其是最后那句,由已经年过六旬而且一向行事谨慎的刘尚说出来,让人觉得格外有霸气,不少年少气盛的官员听着都觉得热血沸腾,眼眸中都升腾起炽热火焰了。
尹直听得眼中直冒火,怎么一向行事谨慎的刘昭会这么大胆,说起话来毫无顾忌?他望望自己那几个内阁同僚,万安这个辅原本就胆小,自从万贵妃去世之后,天一副惶惶不可终日的样子,此刻恐怕指望不上了;刘吉绰号刘棉花——所谓棉花者,意指“不怕弹”也他成化十一年入阁,是目前内阁中资历最老的,他精于营私,善于逢迎,虽屡遭谏官弹劾,官却反而越做越大,只是,他可是只老狐狸,不会轻易表态的。
所以,尹直想能支持自己的就只有彭华了,前几天侄孙成亲,彭华可是亲自道贺的,彼此的交情最为莫逆了,可是,彭华只是对他勉强一笑,左半边脸颊有些抽搐,尹直还现他的整个左半边身体好像都在抽搐,心里顿时一惊,看样子,这个老朋友有些不对头啊
“朝廷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之中,劝农耕桑是一个重要标准,只是,臣下认为,如果治下百姓生活无着,那即便府县之中都是良田又有何用?”出班说话的是吏部左侍郎徐溥,“臣下认为,能开垦良田展农桑之处决不可懈怠,而那些无田可耕之处,应酌情处理,倘使能够依凭林牧商贸富民强国,未尝不可,绝不可一言否决之”
徐溥字时用,是南直隶宜兴人,景泰五年的榜眼,民间津津乐道的是“徐溥储豆”——就是拿黑豆和黄豆分别代表恶念和善念,努力追求瓶中黄豆多而黑豆少,直到只有黄豆而无黑豆,才算德行高深——就出自于他,他年近六旬,为人处事一向凝重有度,今天这是怎么啦,怎么跟刘尚一样出人意表呀
“徐侍郎此言差矣,既然‘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倘若百姓争相经商谋利,不复安于农耕,那如何保证百姓之生计?”出言反驳徐溥的是礼部左侍郎谢一夔,谢一夔是天顺四年的状元,不但跟尹直同为江西人,而且他就受业于当时已是翰林侍讲的尹直,是尹直的得意门生,“一夔愚钝,不知唐虞之世直至唐宋之时,哪一朝哪一代废弃了以农为本之策?”
“谢侍郎此言也差矣,让无田之人以商贸为生,并不等于废弃以农为本,”说话的是礼部右侍郎倪岳,“这就像谢侍郎当初姓王,如今复姓谢一样,再怎么变,都不会改变谢侍郎的为人处事。”
谢一夔闻言脸色通红,瞪着倪岳,当初谢家因为躲避仇人报复,一家人依附外祖父家中,改姓了王,当年他登第成为状元时还叫王一夔,直到前年受李孜省推荐做了这礼部左侍郎才改回了本姓,他最忌讳的就是别人提起这事,谁知这个倪岳,大家同在礼部,论职位我还略高于你,你怎么当着陛下和这么多同僚的面揭我的疮疤,一点面子都不给呢?
一众同僚也是惊诧莫名,这个倪岳虽然状貌魁岸粗鲁,但无论之前作为侍讲学士直讲东宫还是去年升任礼部并继续直讲经筵以来,待人处事都是很有礼数的,今天怎么像变了个人似的?
“倪侍郎,就事论事,何必出言不逊呢?”一个六旬老者出班向成化帝行礼,而后对倪岳说,众人一看,这下热闹了,这位正是吏部右侍郎刘宣,他跟彭华一样,也是江西安福人,景泰二年的进士,天顺年间也做过经筵讲官,无论资历还是年龄,都算是倪岳的前辈,“我等皆为朝廷臣子,无论为何事争论,都不该针对个人才是。”
倪岳知道自己理亏,这位刘前辈生性耿直,尤其熟悉礼仪典故,他虽是江西人,但并不是彭华、李孜省之流的同道中人,倪岳平日还是相当尊重他的,闻言躬身一揖,说:“多谢刘侍郎指教,倪岳知错”
而后,他又向谢一夔作揖致歉,谢一夔自然也就不便难了,毕竟,要揪着这改姓之事扯下去,最后丢人的还是自己。
群臣原本看吏部跟礼部四个侍郎各成阵营互掐,都瞅着身为吏部尚的万安和礼部尚彭华,看他俩怎么处置,谁知原本气势很盛的倪岳忽然当廷致歉,他们都有些失望,不过,廷上的气氛并没有因此而缓和,反倒越来越紧张了,因为,有人忽然站出来说话了。
丘浚作为国子监祭酒,本来今日上朝,是为了太子的准岳父张峦之事,张峦原本只是个国子监生,只因为女儿要成为太子妃了,就一下子成为正四品的鸿胪寺卿,要知道,鸿胪寺卿掌四夷朝贡、宴劳、给赐、送迎之事及国之凶仪、中都祠庙、道释籍帐除附之禁令,这可也是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张峦作为未来的国丈,朝廷想恩赐他爵位田庄金银都行,就是不能让他去做鸿胪寺卿,别的不说,接下来是太子大婚,难道让张峦这个做岳丈的亲自给女儿女婿操办婚事?这不成笑话了还有,朝廷会试、殿试就在眼前,以张峦之能,怎么可能安排周详
趁着朝廷只是对外宣布,还没有正式下旨,丘浚想极力挽回,成与不成,总得试一试
谁想突然冒出了这么大的事,开放贸易?那可不成,自古而今都是农耕为本,一旦放开商贸,那可真有国将不国的危险。
丘浚于是就义无返顾的走了出来,向成化帝行礼,而后说:“《礼记》有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臣下认为,究竟商贸一途能不能放开,还需让实践说话;只是,开封府所请,臣下认为陛下万万不可允准”
殿上群臣听他背了一段众所周知的《礼记》,而后听到了截然相反的两句话,一时都有些愣怔:你这番话,到底是帮谁呢?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