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成水淹开封将孙传廷等击败,孙传廷狼狈逃窜入山东镇的强大,李自成追击的军队到了山东的境不久就停止了追击退了回去。田见秀已经攻下襄阳,在牛金星、宋献策等人的说服下,李自成终于打定主意,不再流窜,在襄阳建立政权,李自成这个想法也是建立在实力急速扩大的基础上,现在中原地区已经没有任何一支大明的军队可以撼动流寇的地位。
李自成在离开河南以前,决定收拾左良玉部,左良玉失去湖广总兵一职后,一直将他的十多万杂牌军队布置在信仰附近,虽然左良玉的战力李自成根本就看不上眼,但总不能让河南留下这么一大股部队不是,因此李自成率领大约十五万大军朝着信阳进发。
左良玉听说李自成朝着信阳进发,没有一丝抵抗的心思,他的想法只有逃,左良玉率领十多万大军在信阳附近大肆劫掠以后,就朝着武昌逃窜。李自成看到左良玉逃往武昌,继续追击,左良玉到达武昌后看到李自成紧追不舍,连忙又朝着九江逃去,一路上不断有士卒掉队,左良玉也没有心思去管了,等到左良玉赶到九江,手下的士卒掉队或者逃散者足足有两万多人,使得左良玉大军的数目回落到九万五千人左右。
左良玉被李自成杀的屁滚尿流,洪承畴初败,可以现在湖广附近已经没有能够威胁到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率领大军开往襄阳。襄阳地区的人民听说农民军快要到来,纷纷“焚香顶礼,牲酒远迎。”可以说襄阳附近的民心已经不在大明而在流寇。
到达襄阳后,牛金星、宋献策等人激励劝说李自成建立政权,李岩也是极力劝说李自成成立政权,而且要比其他人上心地多,李岩看到了战火对百姓的影响后,非常痛心,如果李自成一直这么流窜下去,百姓就会长时间的遭受战争之苦,如果李自成建立了政权,将湖广纳入统治中,那样一来百姓所受到的苦楚就会少一些,因此李岩在建立政权的事情上不遗余力。
李自成现在军队已经超过了二十万,正朝着三十万升去,而且自从进入襄阳以来,大量的青壮申请加入部队,如果不是考虑到粮草、军饷承受能力有限的话,李自成地大军现在至少能够达到五十万。一个人如果有了势力,那么胆子就会大起来,现在李自成掌握了这么多军队,又占领了大片的土地,使得李自成也渴望建立政权,因此李自成犹豫了几天终于答应建立政权,不过按照李自成的意思,他不是登基当皇帝而是建立大元帅府管理占领地地方。原来攻取开封时,李自成已被流寇推举为“奉天倡义营文武大将军”。
到南下湖广襄阳等地区时,李自成的威望进一步提高,被推为“奉天倡义营文武大元帅”。
李自成打算在襄阳建立政权的事情遭到了曹操的反对,曹操这时候也被推举为“代天抚民德威大将军”,虽然名号是代天,但不能向全军发布命令,因此在进入襄阳之前,李自成取得了流寇的统治权,这个统治权也标志着流寇从原来的一盘散沙逐渐统一,除了张献忠之外,所有的流寇队伍已经全部听命于李自成,因此李自成地威望也到达了。
虽然李自成已经取得了统治权,但流寇从分裂走向统一并不是一帆风顺,一些流寇将领比如曹操、张献忠等人,原来都是流寇的领袖,和李自成是平起平坐的,各营之间是合则留,不合则去,保持着行动的完全自由,现在却要改为严格的上下级从属关系,许多人心中还是有疙瘩的,而且做到完全服从是相当困难的,更有人不服从李自成的号令,如张献忠,还有河南地小袁营。曹操也是一个有实力的领袖,他如何能够放得下架子完全听命于李自成,他之所以投奔李自成,完全是由于和张献忠闹翻,一个人无法在官军的夹缝中生存,而且曹操的志向也不如李自成远大,因此曹操所喜欢的就是流寇路线,因此李自成想建立政权地事情遭到了曹操的极力反对。
从两个人地称号就可以看出两人不可调回的矛盾,一个奉天,一个代天,天岂可代?当大明官军地实力较强的时候,这些人能够放弃心中地隔阂一致对外,但当外部的压力一小,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再次暴露出来。
李自成感到自己地权威受到了挑战。因此他不得不考虑收拾掉曹操。使得流寇有且只有一个掌权者。李自成和手下地谋士、将领经过几次商议最后下定决心除掉曹操。
李自成进入襄阳地第一件事情就是宴请曹操。曹操也知道他和李自成地矛盾已经到了
和地地步。知道去赴宴也宴无好宴。百分之一百是因此曹操没有应邀。李自成见到曹操没有接受邀请。李自成也知道曹操打地什么主意。第二天李自成率领一百骑兵赶到了曹操营地。说有要事与曹操商议。在进入曹操地卧室将曹操击杀。随后李自成向曹营将领宣布了曹操通敌地罪状。说明击杀曹操是迫不得已。李自成地行为引起了曹营将士地极大愤慨。曹营地部将大多不服。不过迫于李自成兵马地压力。没有敢为曹操报仇。经过半个月地拉拢和打击。李自成终于控制住了曹营。不过曹操营中有不少人向附近地官军投降。曹操部将王龙投降洪承畴。部将杨承祖率部投降孙传廷。还有不少小股地曹营士兵投降了附近其他官军势力。使得曹营四分五裂。不过李自成控制住大部分曹营士兵。杀掉曹操后。再也没有头领敢于李自成明着对抗。不少人迫于李自成地压力。只好承认李自成地正统地位。至此流寇走向统一。收拾了曹操后。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改襄阳为襄京。建立了中央机构。同时在政治上、军制上和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建立全国政权奠定了基础。在政治上。主要是普遍地建立各级政权。中央政权设立于襄阳。暂名为“昌义府”。李自成以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地名义担任最高领导人。这时还没有建国号。也没有改元。文移布告俱以干支纪年。
崇祯听说李自成在襄阳建立了割据政府不由暴跳如雷。不过这时候他手中地可打地牌不多。财政已经到了枯竭地地步。只好看着襄阳政权逐步强大起来。自从打击田羽地多半年来。大明地形势可谓急转几下。已经现出亡国之兆。崇祯现在别提多么后悔了。这个该死地杜之。如果不是他地一封信如何会偏执地去打击田羽。本来崇祯在朱仙镇战役后。想到了田羽。他知道现在也只有田羽有能力挽回败局。但糊涂地他再一次弃用了田羽。唯一可喜地做法便是崇祯没有再次打击田羽。在他想来只要不把田羽调回关内。田羽在关外一定不会有什么大地作为。因为山海关在他看来还是牢不可催地。即便造反。凭着山海关之险。完全可以抵挡田羽。田羽不知道崇祯地想法。这是一个多么可笑地想法。田羽没有想着造反。如果想造反地话。凭着山东镇地火器一个小小地山海关还不放在眼中。弃用田羽地结果让李自成有了机会。而崇祯没有接受王守仁地建议。也让大明沉入了深渊。
在李自成攻克襄阳后不久。张献忠在安徽出动。朝着武昌进军。此时盘踞在武昌地是大明右都督左良玉。虽然有数万兵马但左良玉已经没有丝毫地战意。在他地思想中唯一地便是如何保存实力。因此在张献忠尚未到达武昌之前率兵逃窜。
左良玉地大军一走。武昌城兵力空虚。武昌地文武大臣将希望寄托在了分封在武昌地楚王身上。他们请出了卸任在家地原大学士贺逢圣。贺逢圣率领武昌城中地文武大臣前去请求楚王。希望楚王能够拿出十几万两银子招募新军。可是楚王却叫人搬出洪武年间分封诸子时赐给楚王地一张裹金交椅。说道:“此可佐军。他无有!”
贺逢圣的等人绝了指望,哭着出府。直到形势十分危急之时,楚王才拿出银两招募新军,指定楚府长史徐学颜统领,号称楚府新兵,不让其他文武官员插手。只是这些新军多数都是败在流寇手下的惊弓之鸟,根本就无战力可言。
张献忠率领大军首先攻克了武昌的外围,在攻打武昌的时候,楚府新军反戈,打开武昌城的城门,张献忠大军攻克武昌,贺逢圣投河自尽,楚王被俘。
张献忠攻克武昌后,知道李自成已经建立襄阳政权,因此他也不甘落后,建立大西政权,改省城为京城,铸西王之宝,改武昌府为天授府。
崇祯本来打算调集兵马将新兴的襄阳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没有想到的是,崇祯兵马还没有调集,另一个割据政权就出现了,崇祯接到消息后,良久没有说话,最后去奉先殿上了香,望着列祖列宗的牌位,崇祯慨叹说:“难道天亡我大明?”
从这章开始,历史事件有很多已经与历史不同,这也是田羽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吧。最近病了,难以坚持6000字的更新,希望大家谅解,而且本书已经到了快要结尾了,也要思考如何结尾,更新的速度慢一点,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结局吧。
!~!
..
李自成在离开河南以前,决定收拾左良玉部,左良玉失去湖广总兵一职后,一直将他的十多万杂牌军队布置在信仰附近,虽然左良玉的战力李自成根本就看不上眼,但总不能让河南留下这么一大股部队不是,因此李自成率领大约十五万大军朝着信阳进发。
左良玉听说李自成朝着信阳进发,没有一丝抵抗的心思,他的想法只有逃,左良玉率领十多万大军在信阳附近大肆劫掠以后,就朝着武昌逃窜。李自成看到左良玉逃往武昌,继续追击,左良玉到达武昌后看到李自成紧追不舍,连忙又朝着九江逃去,一路上不断有士卒掉队,左良玉也没有心思去管了,等到左良玉赶到九江,手下的士卒掉队或者逃散者足足有两万多人,使得左良玉大军的数目回落到九万五千人左右。
左良玉被李自成杀的屁滚尿流,洪承畴初败,可以现在湖广附近已经没有能够威胁到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率领大军开往襄阳。襄阳地区的人民听说农民军快要到来,纷纷“焚香顶礼,牲酒远迎。”可以说襄阳附近的民心已经不在大明而在流寇。
到达襄阳后,牛金星、宋献策等人激励劝说李自成建立政权,李岩也是极力劝说李自成成立政权,而且要比其他人上心地多,李岩看到了战火对百姓的影响后,非常痛心,如果李自成一直这么流窜下去,百姓就会长时间的遭受战争之苦,如果李自成建立了政权,将湖广纳入统治中,那样一来百姓所受到的苦楚就会少一些,因此李岩在建立政权的事情上不遗余力。
李自成现在军队已经超过了二十万,正朝着三十万升去,而且自从进入襄阳以来,大量的青壮申请加入部队,如果不是考虑到粮草、军饷承受能力有限的话,李自成地大军现在至少能够达到五十万。一个人如果有了势力,那么胆子就会大起来,现在李自成掌握了这么多军队,又占领了大片的土地,使得李自成也渴望建立政权,因此李自成犹豫了几天终于答应建立政权,不过按照李自成的意思,他不是登基当皇帝而是建立大元帅府管理占领地地方。原来攻取开封时,李自成已被流寇推举为“奉天倡义营文武大将军”。
到南下湖广襄阳等地区时,李自成的威望进一步提高,被推为“奉天倡义营文武大元帅”。
李自成打算在襄阳建立政权的事情遭到了曹操的反对,曹操这时候也被推举为“代天抚民德威大将军”,虽然名号是代天,但不能向全军发布命令,因此在进入襄阳之前,李自成取得了流寇的统治权,这个统治权也标志着流寇从原来的一盘散沙逐渐统一,除了张献忠之外,所有的流寇队伍已经全部听命于李自成,因此李自成地威望也到达了。
虽然李自成已经取得了统治权,但流寇从分裂走向统一并不是一帆风顺,一些流寇将领比如曹操、张献忠等人,原来都是流寇的领袖,和李自成是平起平坐的,各营之间是合则留,不合则去,保持着行动的完全自由,现在却要改为严格的上下级从属关系,许多人心中还是有疙瘩的,而且做到完全服从是相当困难的,更有人不服从李自成的号令,如张献忠,还有河南地小袁营。曹操也是一个有实力的领袖,他如何能够放得下架子完全听命于李自成,他之所以投奔李自成,完全是由于和张献忠闹翻,一个人无法在官军的夹缝中生存,而且曹操的志向也不如李自成远大,因此曹操所喜欢的就是流寇路线,因此李自成想建立政权地事情遭到了曹操的极力反对。
从两个人地称号就可以看出两人不可调回的矛盾,一个奉天,一个代天,天岂可代?当大明官军地实力较强的时候,这些人能够放弃心中地隔阂一致对外,但当外部的压力一小,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就再次暴露出来。
李自成感到自己地权威受到了挑战。因此他不得不考虑收拾掉曹操。使得流寇有且只有一个掌权者。李自成和手下地谋士、将领经过几次商议最后下定决心除掉曹操。
李自成进入襄阳地第一件事情就是宴请曹操。曹操也知道他和李自成地矛盾已经到了
和地地步。知道去赴宴也宴无好宴。百分之一百是因此曹操没有应邀。李自成见到曹操没有接受邀请。李自成也知道曹操打地什么主意。第二天李自成率领一百骑兵赶到了曹操营地。说有要事与曹操商议。在进入曹操地卧室将曹操击杀。随后李自成向曹营将领宣布了曹操通敌地罪状。说明击杀曹操是迫不得已。李自成地行为引起了曹营将士地极大愤慨。曹营地部将大多不服。不过迫于李自成兵马地压力。没有敢为曹操报仇。经过半个月地拉拢和打击。李自成终于控制住了曹营。不过曹操营中有不少人向附近地官军投降。曹操部将王龙投降洪承畴。部将杨承祖率部投降孙传廷。还有不少小股地曹营士兵投降了附近其他官军势力。使得曹营四分五裂。不过李自成控制住大部分曹营士兵。杀掉曹操后。再也没有头领敢于李自成明着对抗。不少人迫于李自成地压力。只好承认李自成地正统地位。至此流寇走向统一。收拾了曹操后。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改襄阳为襄京。建立了中央机构。同时在政治上、军制上和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建立全国政权奠定了基础。在政治上。主要是普遍地建立各级政权。中央政权设立于襄阳。暂名为“昌义府”。李自成以奉天倡义文武大元帅地名义担任最高领导人。这时还没有建国号。也没有改元。文移布告俱以干支纪年。
崇祯听说李自成在襄阳建立了割据政府不由暴跳如雷。不过这时候他手中地可打地牌不多。财政已经到了枯竭地地步。只好看着襄阳政权逐步强大起来。自从打击田羽地多半年来。大明地形势可谓急转几下。已经现出亡国之兆。崇祯现在别提多么后悔了。这个该死地杜之。如果不是他地一封信如何会偏执地去打击田羽。本来崇祯在朱仙镇战役后。想到了田羽。他知道现在也只有田羽有能力挽回败局。但糊涂地他再一次弃用了田羽。唯一可喜地做法便是崇祯没有再次打击田羽。在他想来只要不把田羽调回关内。田羽在关外一定不会有什么大地作为。因为山海关在他看来还是牢不可催地。即便造反。凭着山海关之险。完全可以抵挡田羽。田羽不知道崇祯地想法。这是一个多么可笑地想法。田羽没有想着造反。如果想造反地话。凭着山东镇地火器一个小小地山海关还不放在眼中。弃用田羽地结果让李自成有了机会。而崇祯没有接受王守仁地建议。也让大明沉入了深渊。
在李自成攻克襄阳后不久。张献忠在安徽出动。朝着武昌进军。此时盘踞在武昌地是大明右都督左良玉。虽然有数万兵马但左良玉已经没有丝毫地战意。在他地思想中唯一地便是如何保存实力。因此在张献忠尚未到达武昌之前率兵逃窜。
左良玉地大军一走。武昌城兵力空虚。武昌地文武大臣将希望寄托在了分封在武昌地楚王身上。他们请出了卸任在家地原大学士贺逢圣。贺逢圣率领武昌城中地文武大臣前去请求楚王。希望楚王能够拿出十几万两银子招募新军。可是楚王却叫人搬出洪武年间分封诸子时赐给楚王地一张裹金交椅。说道:“此可佐军。他无有!”
贺逢圣的等人绝了指望,哭着出府。直到形势十分危急之时,楚王才拿出银两招募新军,指定楚府长史徐学颜统领,号称楚府新兵,不让其他文武官员插手。只是这些新军多数都是败在流寇手下的惊弓之鸟,根本就无战力可言。
张献忠率领大军首先攻克了武昌的外围,在攻打武昌的时候,楚府新军反戈,打开武昌城的城门,张献忠大军攻克武昌,贺逢圣投河自尽,楚王被俘。
张献忠攻克武昌后,知道李自成已经建立襄阳政权,因此他也不甘落后,建立大西政权,改省城为京城,铸西王之宝,改武昌府为天授府。
崇祯本来打算调集兵马将新兴的襄阳政权扼杀在摇篮之中,没有想到的是,崇祯兵马还没有调集,另一个割据政权就出现了,崇祯接到消息后,良久没有说话,最后去奉先殿上了香,望着列祖列宗的牌位,崇祯慨叹说:“难道天亡我大明?”
从这章开始,历史事件有很多已经与历史不同,这也是田羽穿越带来的蝴蝶效应吧。最近病了,难以坚持6000字的更新,希望大家谅解,而且本书已经到了快要结尾了,也要思考如何结尾,更新的速度慢一点,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结局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