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阳城门处,人马分列,等着接受检查。进出雒阳都需要通行证,进去要敲图章,城门小吏记录后,收取入城费一个钱。这个是雒阳城市管理费,免得乞丐什么混进来。在吴越城市进出是不收钱的,但是需要关防和护照。雒阳这里用的是通行证,办证在乡间里正那,正式登记打上钢印是在县衙,然后就可以凭这个进出雒阳。那些非近处郡县的,都可以在城门处办理,凭有效关防和护照办理。

    大汉国的户籍管理太混乱,杀了人,远走他乡就可以免了罪责。关公当年杀人,远走他乡,徐庶也是,还有n多人就这么远走,就可避罪,这个是吴越太上王不能接受的。

    你杀了人,现在制度下,在故乡就拿不到护照和关防,那么各地城池、军堡、关隘就不得通过。甚至是大的渡口也需要检查。这种做法是管束百姓,是严厉些,但是也保障了大部分百姓的利益。盗贼很难窜逃。

    一个大兵横下长枪,“剃头的,过来。”

    “军爷,您这是?我那通行证是办了一年的,随时可以出入,并不须缴纳费用。”

    剃头匠所说的是年证,和临时证不同,那些小贩什么都是办理年证,一年100钱办理费用,在一个年度内,随时免费无限次出入雒阳城。而雒阳城内居民则收取50钱一年的管理费办理年证,可以免费无限次出入,要是拒绝支付这个费用,等着被驱赶出去吧。

    “军爷,您看这是我本人的证,没有外借啊。这个是征费完的钢印。”

    “废话啥,剃头一次几个钱。”

    “修额头修发,五个钱,剃光头、短发,十个钱,修面五个钱。洗头,长发二十钱、短发十个钱。”

    剃头所说的洗头最贵,是因为洗头长发的话,剃头匠很麻烦,要费肥皂皂角香料热水不说,人工也要搭进好多。吴越商社卖到雒阳的肥皂很贵,比吃饱一顿都费钱,大家也只能偶尔用用。

    “肥皂我有,洗头几个钱?”

    “那就算五个钱好了。”剃头匠不想得罪人,但是也不敢不收钱。商户主动不收钱是行贿罪,处罚流放一千里。那个可是吴越一里,不是大汉一里。一千里流放就要去洞庭彭蠡了。

    当然反过来,勒索威逼人家不收钱就是勒索罪,处罚加倍,流放2千里起。现在雒阳当兵待遇还好,犯不着正卒不做去做边疆屯卒戍卒。

    “好,剃短发,用这个肥皂帮我洗。”守门的士兵借机留下剃头匠,毕竟轮休时剃头也不算违规。一手拿出一把铜钱数了下,啪得拍在剃头挑子上,“数数,十五个大汉新钱,仔细看好喽。”

    吴越太上王和皇帝讨论经济问题时,给出的一个政策就是,借着南洋的铜矿开采,铜并不缺乏,市场上的铜钱也不能叫他们加入流通。所以预定三年时间废止以前一切铜钱,只准用大汉新钱和吴越制钱。这个做法其实就是让一部分多余的流通货币变成死钱,让市场恢复活力。让大汉四百来年积攒的五铢彻底废掉,然后以新钱一统天下市场。因为有个很简单的经济原因,南洋诸岛用奴隶开采铜锡的成本只有铸钱面值的一半不到。除去运输和环节费用,这般搞一次,就能赚2成净利左右。何乐而不为呢?吴越太上王指点下,吴越大王也是黑心起来。吴越大王虞彘也发布吴越新制钱也将跟随大汉新钱发布,旧钱限时上缴税收或者置换,三年后,旧钱不再流通。吴越新钱更加黑,十文铜币用铜铸造,一文、半文、一厘全部用铁铸造。小额货币用铁钱也有利于市场流通,每年烂掉的铁钱,就是属于国家的收入。因为它们再也不会置换回来。吴越新钱加入了大额货币发行量,一贯面值的银币和十贯面值的银币。黄金只做十两、五两、一两金锭,市场随行就市。

    “军爷,您请坐,那说好,不再变,短发,剃短发。”剃头匠怕有些人剃了短发又反悔,来回说了好几次。

    “啰嗦什么,短发,老子没那么娘们。”

    远处酒楼等人的公孙康苦着脸指着他们,“士卒当街髡首削发,学那蛮夷样子,唉,我华夏衣冠何在,父母何在?”

    “少爷,这个,怕老夫子的话不顶用哇!”

    “怎么说?”

    边上有几个客人吃着猪头肉就糟烧,耳朵支起,听得话来。有好事者站立起来拱手,“这位公子请了,这孔圣人还真的不顶用。”

    公孙康更加疑惑起来,怎么边上也有人这么说?

    “公子,那3千多篇的虞家尚书被吴越太上王刊印大发天下以来,我等总算知道上古礼仪。上古时期,长短发各随自己意愿,并没有身体发肤授之父母不可轻易毁伤之说。这虞家尚书的推广以来,太上王事事以上古圣王事塞责,别人也无话可说。孔圣人说的是自家礼仪,和上古圣王住持下的礼仪大大不同。所以大家也无话可说,也接受这短发髡首。”

    “这贼模样,难看的紧!”

    “是啊!难看啊!太上王说,个人喜欢,自己作主。”说完捋了下鬓发,“咱这好看,就是天热比较难办,天天洗头,花费不小哇。”说完一脸自傲,毕竟天热天天洗头是很有钱的标志哦。而且在雒阳城现在洗头是实指用肥皂洗头,按摩,一般收入的平民,舍不得这么花费,往往用草木灰和皂角洗。

    公孙康也咋吧出味来,这厮意思是说自己有钱啊,可有钱吃啥猪头肉呢!穷鬼!在一个封疆大吏孩子眼中,这种人只能是穷鬼。

    “快看,快看,香车来了!”

    “香车?”

    客人看向公孙康,一脸鄙夷,“香车嘛,就是吴越太上王封的前会吴王,现在将要封的鲜卑利亚王,刘子都,小名寄奴。据说平定南洋婆罗洲叛乱时,曾吃人心千付,一天一颗少女之心。无心就睡不着觉。”

    “这个,匪夷所思。”公孙康不信,怎么可能?

    “咱也不知道,听说的,可能不准。但是谁又说得准呢,无风不起浪呢。”

    边上另外一桌几个客人嚷起来,“贼汉子,吃人肉罢了,军中食断,杀了野人烤来吃罢了,事急从权尔!”

    公孙康一行看向那边,有髡首有短发,也有束发,看来是吴越人,不想自寻烦恼,遂不理睬。只是叫随身的家臣给叫些菜式茶水。

    现在吴越推广喝茶,有好几种,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当然还有茶叶磨成粉的原始吃法,也有用红茶和黑枣枸杞人参等炖煮的甜茶,也有芝麻用猪油炒熟后,放入各种新鲜草药叶子和蜜饯猪肉干,用盐水煮。当然这年代,茶水没那么讲究,各种吃法都有。而大汉朝时代大家都很能接受,这泡茶、茶叶粉、煮茶叶汤水等等都有人吃。

    公孙康为了养身,用的是红茶煮松针、黑枣、人参和枸杞红花,另外还放一点点松花粉和柿子糖霜。

    家臣武将们没那么吃,只是泡的绿茶。小厮先上四样蜜饯和四样干果,一碟子萨其马。反正吴越大王穿越来,点心拷贝后世的不少。大汉雒阳也有流传来,何况这种有背景的酒家。

    小菜不多,一份鹿颈叉烧、虾子扒海参、时蔬枸杞嫩芽、红烧肉豆腐、油炸臭豆腐、酸梅蜂**腌牛蒡,猪腰清汤。这猪腰子汤是汆的,所以并没什么配料,只是上好榨菜做陪,其它只有点盐和胡椒粉,这猪腰子本来公孙康是看不上的,但是有家臣说,现在大汉雒阳流行吃猪腰子,那个对身体有好处。何况最近不得已收了几个小丫头,火邪得很,非常想要,但是肾水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这腰子汤最是补肾水。

    卫演自己先取一份,没有让酒家的小妹分菜,而是自己吃过后再给公孙康一份。公孙康也习惯这种家臣先帮着试毒再自己吃。

    “公子,这酒家不大,倒是做得有滋有味。”

    “比我家里还好么?”公孙康不满起来。

    卫演只注意吃,没注意公孙康的脸色,“这还真可以,不必家里那些厨子差。”

    其实卫演说的也是事实,家里厨子只是以日常为主,而酒家要吸引别人吃饭喝酒,自然不能差了。再说吴越太上王虽然不怎么奢侈,但是各种吃法还是让大臣们知道,也给有心人从宫中得到新的做法。其实吴越太上王也有意为之,让厨子大嘴巴。大汉外面的饮食还简单得很,吴越太上王本来也是极其简单的,但是实在也受不了大汉的饮食烹调方法。倒不是东西不好,而是做菜还是煮为主,这汤喝多了,也烦。

    “鹿脯甜而不腻,微酸开胃。”

    这鹿脖子叉烧是店家改良,主要还是试试看能不能推广。而卫演只当这叉烧为鹿脯。鹿肉烹调最主要的问题是膻味,羊的膻味是可以通过萝卜或者红枣降下去。吴越的办法比较狠,要杀了吃的羊全部阉割,阉割后的羊肉没有什么膻味。这鹿肉的味道也有很多人受不了,但是鲜美确实为诸肉之冠。这吴越也是人工饲养狍子、麋鹿、梅花鹿,所以也摸索出来阉割一部分公鹿来降低膻味的办法,当然实际上那股味道只是少了些,还是有一点点的。要彻底去除,只有用南方的葛根来配。北方的葛根效果稍微差些,自然这南北物资交流也大了起来。

    公孙康不悦归不悦,但是心有不服,还是夹了块肉送入口中,鲜、甜、香、酸、咸,这味道怎么做到的?奇了怪了,这鹿咱也吃很多次了,第一次吃到一点膻味没有,只有美味的鹿肉,暗自奇怪。其它家臣也纷纷夹了自己份子品尝起来,确实美啊!尤其是香味,这肉香绝对不是鹿肉所该有的。

    “奇怪吧,这鹿肉怎么这种味道,还蛮好吃的。”

    “我看还是猪肉。”有人不服。

    有个家臣呼唤起楼面伺候的小厮,“店家,这肉是鹿么?”

    “客官,您也是第一次来本店吧。咱这东家开的店面小,但是鹿肉伺候起来还是很有一套的。这个是梅花鹿,绝对两年的鹿脖子叉烧。远近有名,就算天天伺候皇帝紫金殿的侍人、天天巡城的执金吾,都来本店要这美味呢。”执金吾是旧称,雒阳尉现在被称为执金吾不过是大家习惯使然。

    “那这肉食为何没有鹿肉的味道呢?”

    家臣的话说出公孙康的心里想法,这鹿肉从小吃惯,哪能这个味道呢。

    “东家密制,咱一个小厮能知道么!要是咱也知道,还不去开个小店,那也发财啊。”小厮也是想知道啊,这东家亲自做的,别人都不知道怎么回事。

    “这也白问了!”家臣心下不满,但是犯不着和个小厮较劲,没在意。

    边上那桌有说起来,“这简单嘛,来自吴越的阉鹿肉,外加南葛根罢了。最多加些香料狗肉。”

    汉人吃狗肉是常事,所以用狗肉调制香味是惯做的。

    “快看,快看,前面来了吴越精兵!”

    “什么是吴越精兵。”有客人不懂。

    “那个是吴越太上王那外甥,咱们皇帝的远方兄弟,寄奴是也。寄奴平定南洋婆罗洲,这次带了亲兵入雒,说是皇帝召唤他,据说是准备向河北袁绍和辽东公孙开刀的。”

    公孙康火气腾的上来,开刀,向偶们家?

    “这小公子,怕只是知道遛狗骑马的主,能有甚本事叫板河北袁绍和辽东公孙?”卫演是套话来着,假装不屑,看谁能答。

    吴越太上王不禁言,所以说话的就胆大,下面人乱说话,也没什么管束。只要不违法,这个舆论还是很自由的。

    “那吴越精兵是寄奴招募的勇士,全部能负重日夜行吴越2百里,全部是杀过人见过血的百战之士。他们不能适应安逸生活,所以就应募为吴越精兵,精兵人数不过千人不到,一人三四马,可连续骑马十几日,能开强弓,能百步穿杨,能骑射,搏虎勇士数十人。”

    “搏虎勇士是真的搏虎?”

    “真的搏虎,他们都是杀过猛虎的勇士,在吴越杀过猛虎的称为搏虎勇士,他们是短兵杀虎,不是远射!”一个家伙如打了鸡血一般,更加起劲。这言论自由后,爱说话的就多了去,大部分人其实还是很有表现**的。

    “这猛虎活在吴越也真倒霉!”公孙康想起什么,不由思索起来。

    “也是啊,吴越农牧并举,这猛虎伤家畜,所以这专门杀虎的职业也应运而生,不过吴越太上王说过什么生态平衡云云,不准设陷阱、毒药、弓射、狗咬等等。要杀虎可以,长短兵杀虎是唯一被准许的!”

    “这吴越太上王可真不够仁义的,这人能有多少可以搏虎的呢?”公孙康跳将起来,看来要好好向诸位介绍下辽东的仁义。

    “呵呵,这也是吴越太上王的办法,他就是要猛士出,所以故意的吧。”有人用另外的思路解释。

    也是啊,这能搏虎的一定名声显郡县,郡县官员不能**,必须上报,那些猛士一定被吴越政府招募了去,也算一种办法吧。

    “长柄长刀、角弓,皮靴、链甲,真是猛士啊!”毕竟大汉国现在长兵还是主力,这些勇士没几个长兵,大部分都是长柄长刀,其实这种刀就是后世的长柄斩马刀。这杀虎最好用的是钢叉和斩马刀,长矛也有,山里携带并不方便。

    “髡首、散发的都有,这帮是什么人啊!”

    “吴越精兵是招募士,并不是义务兵丁,所以没规定发型,只要自己喜欢就行。你们看,一人数骑啊!”

    这些募兵士,大部分都是给配了双马,这双马是吴越政府出资,这些勇士还嫌少,还外买肥马数匹,这些家伙就是杀人狂,不在乎财产,而是希望能合法杀人尔。“真有钱。”即使是公孙康也赞叹这些家伙,钱多啊。一人数马,还都是肥马。

    这马的好坏对于数马骑士来说,并不太重要,只要能驮载自家即可,只要马肥可熬得了长途即可。现代赛马和古代作战选马是很大不同,这远距离作战和封建主选马也是极大不同。这寄奴要准备北征,自然需要能走长途的肥马,而不是肌肉型大马。肌肉型大马忍受不得长途吃喝不足,没有膘可掉,只能累死。肥马的好处是只要饮水充足,暂时吃不足,还不会累死。

    所以古代军人有肥马类彘的说法,就是要远征,马要养到肥猪一般,否则这个马役使不了多少时间。

    现在勇士没骑马,而是牵马一路走进城来。看样子是去城外遛马一圈回来。没有说笑,没有东张西望,每个人的眼神都怪怪的。其实按照后世说法就是一帮神经病而已。一帮作战后有战争后遗症的可怜战士。不过这个年代人力很值钱,所以精神病们都给招募起来,毕竟他们杀人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当然也不全是精神病,有些只是受不了和平生活罢了。有些是杀人杀出瘾来。这号人只能往境外引,这个也是皇帝和太上王一致看法。不要祸乱国内即可,杀人狂们在域外怎么乱都行,反正也是为大汉争面子。

    吴越军队偶尔还有修行天道的修士,修士比较好认,手持金刚杵。这个是吴越征战南洋以来,引进的一种法器兼武器。南洋各地都是信奉印度教,金刚杵很流行。不过这种原始印度教金刚杵和后世西藏佛教的不同。吴越金刚杵大都用的材料,是用“金、银、赤铜、镔铁、锡”等五色金属合和而成。尖头处外饰鳄、蟒、犀、兕、象、虎、豹、狮子和野牛,手柄处有铜质小骷髅头做装饰。其实这玩意最主要作用就是砸和刺,大汉朝时期,印度各邦国作战将军用金刚杵的很多,说明这个武器还是很有市场的。唐僧就是拿个武器取经的主,其实这金刚杵就是因为在战场威力大,杀人多,才被引了做法器的。

    很多修士的金刚杵还有铃铛和铜环,说是收魂铃,便于杀死人后,摇响后收魂之用。修士配剑装样子,手中的金刚杵才是主战武器。当然还有个标志就是108粒琥珀念珠挂于胸前。吴越太上王知道这宗教总要搞些东东出来,以后人家也会搞,不如自己先搞。108粒琥珀珠子刻了108位神,说是诸神傍身之意。当然修士还有个标志就是,人人都带各色香料粉末,这个也是吴越开始流行的鼻烟。自大野吾郎通美洲来,烟草等美洲作物也被引进。不过美洲人的吸烟和嚼烟被吴越太上王选择性不准。而是大力推广鼻烟,用上等烟草粉末掺和精油、中药和香料的鼻烟迅速成为大家常用奢侈消费品。这吸烟影响了不吸烟的人,这嚼烟会让一口味道,这玩意宫中女人也学会,湿吻时一股烟叶味是吴越太上王厌恶的。鼻烟正好两样副作用都没,所以被大力推广。反正这烟草要禁止还不如引导。其实吴越宫中出品的上等鼻烟中还特意加入来自美洲的古柯叶,这一小片种植于句章王宫内的古柯树,才是最上等鼻烟最重要原料。古柯叶不是毒品,提取物就是毒品,看怎么用了。加了古柯叶的鼻烟大家都觉得提神的作用非一般香料可比。

    这修士就一手持金刚杵,一手拿了个铜质的管状罐子,塞入鼻中,轻轻一旋,猛吸一口,再换一个鼻子。后世吸鼻烟,最烦的就是要拿出来吸,这个管状罐子和鼻孔一样大小,两寸长短,有机关,转一次,往上提供一小撮鼻烟,正好一次用量,方便的很。要是没这个机巧玩意,迟早还是吸烟要占上风。

    隔了老远,饭店内几个不相干的人有忍不住拿出自己鼻烟罐子,也开始吸食起来。“真爽,就是太贵。”一两银子半两鼻烟,这个是最上等的货色,掺了古柯叶粉末的鼻烟不是其他杂牌能比的。现在吴越最便宜的已经可以一两银子买一斤鼻烟了,那种非常粗糙,没有发酵、没有香料、只有劣质烟草叶子粉末,就算有香料和精油也是最差的。

    “公子您也试试。”这吸烟的也好,吸食鼻烟的也罢,都喜欢给别人分享,非得把不吸烟的拖下水才罢休。

    “阿嚏!”连续第五个了,公孙康有些尴尬,这么打喷嚏很不礼貌。不过大家都很有爱看着他,“公子就是这样,舒爽吧。这喷嚏打出来才爽到骨头呢。”献烟者沾沾自喜道。

    “舒服是舒服,这玩意哪有卖?”

    “公子不嫌弃的话,哥哥分点给你。”说完拿张纸,从一个小玉壶内倒出小半两,当然这个家伙也不是什么贵人,还指望着公孙康的还礼。

    公孙康不知价钱,疑惑了,不知道该怎样还礼才对。卫演递上一个小玉件,“公子,这是您随身带的小貔貅。”公孙康顺势塞给那个给鼻烟的家伙,“真是不好意思,出来没带什么”

章节目录

骡行天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Kalasiki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章八雒阳蛮风-行组词多音字组词语,骡行天下,笔趣阁并收藏骡行天下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