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祖泽润也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能力,根本没办法靠自己爬到这个位置。
皇太极这么提拔他,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他的老爹,为了表现自己的价值,当然要时不时的提一提自己的老爹,表示自己愿意为大金国,把自己老爹挖过来。
当然,这也不是他第一次这么提,但他知道自己老爹的个性,暂时肯定是不会投降的,毕竟在大金国当个固山额真,哪有大明的宁远总兵舒坦啊。
哪怕有天策军顶在锦州,关宁防线的军饷缩减不少,但他们祖家作为辽东将门,能获得的利益还是很大。
这一次劝说自己的老爹,不过是希望大了那么一点罢了,但他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但表现自己价值的目的已经是达到了。
而皇太极也明白这一点,但不会说破,祖大寿能归顺最好,但不归顺同样对大金国有利,可以借此振奋军心,到时候宣扬一波,在天策军背后的关宁军,将会与大金国结盟,前后夹击天策军,底层将士又不知道真假,士气自然能得到大幅提升。
所以,皇太极赞道“祖额真为我大金国效力短短两年,便能提出如此有见解的提议,当为众臣之楷模,诸位若是还有什么好的想法,不妨都说出来!”
随即,皇太极的视线投向了多尔衮,这个自己未来一段时间,最大的竞争对手。
在老奴的众多儿子中,多尔衮三兄弟都是大妃阿巴亥的儿子,也因为获得了其他儿子不曾有过的宠爱,未曾有任何战功,便每人获得了十五个牛录,连代善都没法比。
但这三兄弟又有不同,阿济格为人莽撞,精通战阵之道,但对权数一窍不通,大金国很多人都看不惯他,多铎和阿济格也有几分相似,年轻气盛,容易得罪人。
唯独这多尔衮,与其他两兄弟不同,上阵杀敌可能不怎么样,但对于谋略,却极为精通,更擅长拉拢人心。
对于皇太极来说,现在内部最大的对手就是多尔衮,阿济格和多铎都是莽夫,莽夫不难对付,稍微运用点权术就能治理的服服帖帖,但对付多尔衮却没那么有用了。
现在多尔衮在权术谋略方面,显然比自己还差不少,但人是会成长的,而且其人很有野心。
去年打渔港一战惨败之后,镶红镶黄两旗损失惨重,自己威望大损,多尔衮便以此为契机,加上他那两个莽夫兄弟,跟自己来了那么一场权力之争,甚至想逼迫让自己退位。
虽然最后自己靠着多年来的经验,以及先前树立起的巨大威望,成功瓦解了多尔衮三兄弟的进攻,但还是对多尔衮放心不下。
望着比自己年轻二十岁的多尔衮,皇太极平静的说道“十四弟你也说说看,这场跟天策军的大战,究竟应该怎么打?”
多尔衮站起身来,不卑不亢的说道“大汗,臣弟以为祖额真说的没错,但还有一些要点没有考虑道!”
“哦?十四弟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直接说出来,是对是错,大家都可以议论一番!”
多尔衮平静的说道“我军防线漫长,自女儿河起,一直到小凌河入海口,都有我大金军布防,天策军必然不会全线进攻,而只会攻击一点,那么,天策军究竟会选择进攻何处呢?”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很多人都没想到,天策军会不会集中全力,攻破一点,而这一点究竟会选在何处呢?
于是,账内议论纷纷,有说天策军回进攻毛家岭的,有说女儿河的,有说长岭山的,有说进攻小凌河,也有说利用松山堡守军进攻长岭山,然后主力直接奔袭乳峰山的,更有脑洞大开,认为天策军可能会直扑小凌河,撕开防线后主力直接奔袭盛京的。
等到账内的议论渐渐平息,皇太极才缓缓开口道“十四弟是不是想说,天策军可能会直扑长岭山?”
“大汗说的没错,这长岭山便是我军插在松山堡与杏山堡之间的一把刀子,而孔贼主力必然会进驻杏山堡,那么攻下距离最近的长岭山,打通与松山堡的联系便是首选,再者,一旦长岭山被攻下,无论是奔袭乳峰山,或是强攻女儿河,与锦州守军汇合,以天策军的战力,并非不可能!”
听着多尔衮的一番分析,众人都明白过来,果然这长岭山才是天策军攻击的首选啊,一来距离杏山堡最近,二来可以策应松山堡驻军,三来可以从长岭山主动出击。
虽然皇太极明白多尔衮对自己地位威胁会越来越大,但暂时也只能抛下这些,度过眼前这一关再说。
紧接着,账内众臣便围绕着长岭山,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指定了相关的作战计划,以及一些应对突发情况的解决办法。
……
十二月七日未时,天策军主力抵达杏山堡。
与先期增援锦州,驻扎于杏山的沈炼汇合后,主力大军便围绕杏山堡,分散驻扎。
杏山堡位于杏山以西四五里的地方,并未建立杏山之上,不过杏山上也有营寨,目前还处于天策军的掌控之中。
扎营完毕后,孔有德便率领各部主将,来到杏山之上,查看对面长岭山的鞑子布防。
这是在塔山堡时,就确定的战斗计划,拿下长岭山,基本上就把松山堡的兵力给解放出来了,到时候手头可用之兵就有四万多人,对上鞑子有更多的选择。
再者,长岭山所处的位置也很微妙,可以屯兵于此,对女儿河,乳峰山,石门山等任何一处,发动主动进攻。
所以,长岭山是必须要拿下的,只要啃下长岭山,战场主动权就重新回到了天策军手中。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天策军便忙于打造器械,同时派出大量的侦骑,探查鞑子的活动以及相关的兵力安排,防御部署等,为接下来进攻长岭山做准备。
这几天的时间,杏山,杏山堡,到长岭山之间,旌旗密布,人人都能感觉到大战将临。
除了打造攻山器械之外,天策军也在挖掘战壕,构筑防线,不但杏山,鞍子山上修筑防御工事,南边的王山,台子山,一直延伸到打渔港,都在大量的构筑防御工事。
皇太极又不是傻子,必然是推测出了天策军的战略意图,这几天也在加紧长岭山的防御,到时候对长岭山的进攻不是一时半会能拿下来的,而且皇太极绝对会派骑兵从侧翼进攻,需要提前做出准备。
天策军忙着为攻占长岭山做准备,鞑子也没闲着,不断地加强长岭山的防御,在此之前,长岭山就已经建立起了防御工事,但代善和多择都不敢掉以轻心,力求做的更加完美,能够消耗掉天策军更多的兵马。
而在此期间,双方的侦骑,斥候,也在不断地窥探者对方的举动,也爆发了一些零星的战斗,不过装备有天策枪的天策军侦骑,往往能在冲突中取得优势。
一天的忙碌之后,随着夜幕降临,喧闹声终于结束了。
但双方都知道,这将是最后一个平静的夜晚,明天天亮之后,战斗就会拉开,然后就是无尽的杀戮,誓死的拼搏,以及无数的亡魂。
这三天的时间里,随着对鞑子情报探查的越发完善,攻击长岭山的具体计划,战术安排,战斗细节,各将领的任务,也都一一被确定下来。
鞑子在长岭山的防线相当顽固,吸取了去年打渔港之战的教训,鞑子也开始玩起了战壕与胸墙战术,长岭山的地势平缓之处,到处都是壕沟,而且壕沟的前方还有胸墙。
在这些地方,鞑子安排了不少弓箭手,还有祖泽润麾下的汉黄旗火铳兵,加上鞑子的刀牌手,无论是远程攻击还是肉搏战,其实力都相当不俗。
此外,一些重要的位置还安放了火炮,长岭上的顶峰之上,更是鞑子的红衣大炮,预测不低于十门。
可以说,鞑子已经将长岭山改造为一个军事要塞了,比当年天策军在打渔港的布置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这次攻上行动,孔有德一共准备了足足两个满编炮兵营,用于压制鞑子的火力,同时还对攻上步兵采用了散兵线战术,尽可能的降低鞑子火炮带来的杀伤。
当然,也只是尽量避免伤亡,打仗没有伤亡是不可能的。
这一次鞑子可以说是倾国而来,天策军就算最终能取胜,伤亡肯定也不会小,毕竟这是掌握了火器,并且大量装备的鞑子,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随着天色渐渐变亮,崇祯六年十二月十一日的清晨到来,这场天策军与后金的大战,正是拉开序幕。
寅时末,炊事班就开始忙活起来,为大军烹制早饭。
像往常一样,每逢大战之时,为了保证战士们有充沛的体力作战,当日的饭食都是以肉食为主,能够补充更多的能量,更加的耐饿。
末时四刻,起床的军号响起,战士们迅速整理好着装,然后炊事班推着装满猪肉,马肉的炊事车,往返于厨房与营帐之间,为战士们送来早饭。
天策军大规模扩编之后,但山东境内的肉类产量还没有完全跟上来,所以战士们的肉食供应量,就从以前的两天一顿肉食,减少到了三天一顿,所以对于肉食,战士们自然都非常的喜爱。
不算天策军自己从山东带来的活猪和腌肉,腊肉,鱼干之类的,但四天前邱文与代善那一战,不但杀伤俘虏了两千多鞑子,双方还死伤了五百多匹战马,以及两百多匹运输辎重的牛和驴子,处理之后就能获得超过二十五万斤的肉,平均下来一人能分到七斤,足够战士们吃到撑了。
吃饱喝足,楚中天便率领两个步兵营,率先出营,集结于杏山西北的旷野上。
而后,程希孔率领余下四个营,以及苏凯风的两个炮兵营紧随其后,列阵于长岭山西南五六里之处。
这一战,孔有德将亲自指挥对长岭山的进攻,至于侧翼的防御,则交给黎贤能,沈炼,梁丘几人负责。
根据侦察到的情况,防御长岭山的,主要是代善的正红旗,外加祖泽润的汉黄旗,还有一些朝鲜人,以及其他的杂兵,总兵力差不多是接近两万人,而天策军的进攻兵力,差不多是一万七千余人,可以说是不相上下。
但这只是一个战场而已,虽然皇太极手头兵力要用于围攻义州卫城,锦州城,松山堡等几个主要城池,但还是能抽调五六万万兵力的,而天策军的三万余兵力也将全部投入战场,这场围绕着长岭山展开的战斗,双方投入的总兵力也将达到近十万之巨。
这七八万人看起来很多,但从塔山到义州卫城这绵延二百余里的战场上,双方的总兵力早就突破二十万了。
其实皇太极也很无奈,他现在手头的兵力足足有十五万之巨,但能够灵活调用的真心不多,大部分都用于围城了,天策军的实力摆在那,马虎不得,每一座城池都要驻扎重兵围困。
就像义州卫城,城内守军只有七千人,但用于围困的金军却足足有两万人,少了根本就围不住。
天策军是一支几乎没打过大败仗的军队,对上大金军也从没吃过亏,所以对大金军完全没有畏惧之心,想要想对付明军那样,依靠少量兵力就让明军不敢出城,根本做不到。
还记得刚开始进攻锦州防线的时候,时常会受到天策军的夜袭,有些时候天策军区区二三十骑兵,就敢主动出城,偷袭金军大营,虽然造成的损失不大,但也不胜其扰。
哪怕义州卫城,锦州城以及塔山堡这三座最主要的坚城,已经被团团围困,胆大妄为的天策军,还会时不时的出城袭扰一番,不说能占到什么便宜,但大部分情况都没怎么吃亏。
旷野上,天策军的进攻部队也已经准备完毕,除了数量庞大的炮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攻上器械,比如仿制于戚继光车营的偏厢车,用于攀爬陡峭山崖的钩锁,用于壕沟突击的壕桥等等,都是为了尽快攻上特地打造的。
皇太极这么提拔他,完全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于他的老爹,为了表现自己的价值,当然要时不时的提一提自己的老爹,表示自己愿意为大金国,把自己老爹挖过来。
当然,这也不是他第一次这么提,但他知道自己老爹的个性,暂时肯定是不会投降的,毕竟在大金国当个固山额真,哪有大明的宁远总兵舒坦啊。
哪怕有天策军顶在锦州,关宁防线的军饷缩减不少,但他们祖家作为辽东将门,能获得的利益还是很大。
这一次劝说自己的老爹,不过是希望大了那么一点罢了,但他也没有绝对的把握,但表现自己价值的目的已经是达到了。
而皇太极也明白这一点,但不会说破,祖大寿能归顺最好,但不归顺同样对大金国有利,可以借此振奋军心,到时候宣扬一波,在天策军背后的关宁军,将会与大金国结盟,前后夹击天策军,底层将士又不知道真假,士气自然能得到大幅提升。
所以,皇太极赞道“祖额真为我大金国效力短短两年,便能提出如此有见解的提议,当为众臣之楷模,诸位若是还有什么好的想法,不妨都说出来!”
随即,皇太极的视线投向了多尔衮,这个自己未来一段时间,最大的竞争对手。
在老奴的众多儿子中,多尔衮三兄弟都是大妃阿巴亥的儿子,也因为获得了其他儿子不曾有过的宠爱,未曾有任何战功,便每人获得了十五个牛录,连代善都没法比。
但这三兄弟又有不同,阿济格为人莽撞,精通战阵之道,但对权数一窍不通,大金国很多人都看不惯他,多铎和阿济格也有几分相似,年轻气盛,容易得罪人。
唯独这多尔衮,与其他两兄弟不同,上阵杀敌可能不怎么样,但对于谋略,却极为精通,更擅长拉拢人心。
对于皇太极来说,现在内部最大的对手就是多尔衮,阿济格和多铎都是莽夫,莽夫不难对付,稍微运用点权术就能治理的服服帖帖,但对付多尔衮却没那么有用了。
现在多尔衮在权术谋略方面,显然比自己还差不少,但人是会成长的,而且其人很有野心。
去年打渔港一战惨败之后,镶红镶黄两旗损失惨重,自己威望大损,多尔衮便以此为契机,加上他那两个莽夫兄弟,跟自己来了那么一场权力之争,甚至想逼迫让自己退位。
虽然最后自己靠着多年来的经验,以及先前树立起的巨大威望,成功瓦解了多尔衮三兄弟的进攻,但还是对多尔衮放心不下。
望着比自己年轻二十岁的多尔衮,皇太极平静的说道“十四弟你也说说看,这场跟天策军的大战,究竟应该怎么打?”
多尔衮站起身来,不卑不亢的说道“大汗,臣弟以为祖额真说的没错,但还有一些要点没有考虑道!”
“哦?十四弟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可直接说出来,是对是错,大家都可以议论一番!”
多尔衮平静的说道“我军防线漫长,自女儿河起,一直到小凌河入海口,都有我大金军布防,天策军必然不会全线进攻,而只会攻击一点,那么,天策军究竟会选择进攻何处呢?”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很多人都没想到,天策军会不会集中全力,攻破一点,而这一点究竟会选在何处呢?
于是,账内议论纷纷,有说天策军回进攻毛家岭的,有说女儿河的,有说长岭山的,有说进攻小凌河,也有说利用松山堡守军进攻长岭山,然后主力直接奔袭乳峰山的,更有脑洞大开,认为天策军可能会直扑小凌河,撕开防线后主力直接奔袭盛京的。
等到账内的议论渐渐平息,皇太极才缓缓开口道“十四弟是不是想说,天策军可能会直扑长岭山?”
“大汗说的没错,这长岭山便是我军插在松山堡与杏山堡之间的一把刀子,而孔贼主力必然会进驻杏山堡,那么攻下距离最近的长岭山,打通与松山堡的联系便是首选,再者,一旦长岭山被攻下,无论是奔袭乳峰山,或是强攻女儿河,与锦州守军汇合,以天策军的战力,并非不可能!”
听着多尔衮的一番分析,众人都明白过来,果然这长岭山才是天策军攻击的首选啊,一来距离杏山堡最近,二来可以策应松山堡驻军,三来可以从长岭山主动出击。
虽然皇太极明白多尔衮对自己地位威胁会越来越大,但暂时也只能抛下这些,度过眼前这一关再说。
紧接着,账内众臣便围绕着长岭山,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然后指定了相关的作战计划,以及一些应对突发情况的解决办法。
……
十二月七日未时,天策军主力抵达杏山堡。
与先期增援锦州,驻扎于杏山的沈炼汇合后,主力大军便围绕杏山堡,分散驻扎。
杏山堡位于杏山以西四五里的地方,并未建立杏山之上,不过杏山上也有营寨,目前还处于天策军的掌控之中。
扎营完毕后,孔有德便率领各部主将,来到杏山之上,查看对面长岭山的鞑子布防。
这是在塔山堡时,就确定的战斗计划,拿下长岭山,基本上就把松山堡的兵力给解放出来了,到时候手头可用之兵就有四万多人,对上鞑子有更多的选择。
再者,长岭山所处的位置也很微妙,可以屯兵于此,对女儿河,乳峰山,石门山等任何一处,发动主动进攻。
所以,长岭山是必须要拿下的,只要啃下长岭山,战场主动权就重新回到了天策军手中。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天策军便忙于打造器械,同时派出大量的侦骑,探查鞑子的活动以及相关的兵力安排,防御部署等,为接下来进攻长岭山做准备。
这几天的时间,杏山,杏山堡,到长岭山之间,旌旗密布,人人都能感觉到大战将临。
除了打造攻山器械之外,天策军也在挖掘战壕,构筑防线,不但杏山,鞍子山上修筑防御工事,南边的王山,台子山,一直延伸到打渔港,都在大量的构筑防御工事。
皇太极又不是傻子,必然是推测出了天策军的战略意图,这几天也在加紧长岭山的防御,到时候对长岭山的进攻不是一时半会能拿下来的,而且皇太极绝对会派骑兵从侧翼进攻,需要提前做出准备。
天策军忙着为攻占长岭山做准备,鞑子也没闲着,不断地加强长岭山的防御,在此之前,长岭山就已经建立起了防御工事,但代善和多择都不敢掉以轻心,力求做的更加完美,能够消耗掉天策军更多的兵马。
而在此期间,双方的侦骑,斥候,也在不断地窥探者对方的举动,也爆发了一些零星的战斗,不过装备有天策枪的天策军侦骑,往往能在冲突中取得优势。
一天的忙碌之后,随着夜幕降临,喧闹声终于结束了。
但双方都知道,这将是最后一个平静的夜晚,明天天亮之后,战斗就会拉开,然后就是无尽的杀戮,誓死的拼搏,以及无数的亡魂。
这三天的时间里,随着对鞑子情报探查的越发完善,攻击长岭山的具体计划,战术安排,战斗细节,各将领的任务,也都一一被确定下来。
鞑子在长岭山的防线相当顽固,吸取了去年打渔港之战的教训,鞑子也开始玩起了战壕与胸墙战术,长岭山的地势平缓之处,到处都是壕沟,而且壕沟的前方还有胸墙。
在这些地方,鞑子安排了不少弓箭手,还有祖泽润麾下的汉黄旗火铳兵,加上鞑子的刀牌手,无论是远程攻击还是肉搏战,其实力都相当不俗。
此外,一些重要的位置还安放了火炮,长岭上的顶峰之上,更是鞑子的红衣大炮,预测不低于十门。
可以说,鞑子已经将长岭山改造为一个军事要塞了,比当年天策军在打渔港的布置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了这次攻上行动,孔有德一共准备了足足两个满编炮兵营,用于压制鞑子的火力,同时还对攻上步兵采用了散兵线战术,尽可能的降低鞑子火炮带来的杀伤。
当然,也只是尽量避免伤亡,打仗没有伤亡是不可能的。
这一次鞑子可以说是倾国而来,天策军就算最终能取胜,伤亡肯定也不会小,毕竟这是掌握了火器,并且大量装备的鞑子,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随着天色渐渐变亮,崇祯六年十二月十一日的清晨到来,这场天策军与后金的大战,正是拉开序幕。
寅时末,炊事班就开始忙活起来,为大军烹制早饭。
像往常一样,每逢大战之时,为了保证战士们有充沛的体力作战,当日的饭食都是以肉食为主,能够补充更多的能量,更加的耐饿。
末时四刻,起床的军号响起,战士们迅速整理好着装,然后炊事班推着装满猪肉,马肉的炊事车,往返于厨房与营帐之间,为战士们送来早饭。
天策军大规模扩编之后,但山东境内的肉类产量还没有完全跟上来,所以战士们的肉食供应量,就从以前的两天一顿肉食,减少到了三天一顿,所以对于肉食,战士们自然都非常的喜爱。
不算天策军自己从山东带来的活猪和腌肉,腊肉,鱼干之类的,但四天前邱文与代善那一战,不但杀伤俘虏了两千多鞑子,双方还死伤了五百多匹战马,以及两百多匹运输辎重的牛和驴子,处理之后就能获得超过二十五万斤的肉,平均下来一人能分到七斤,足够战士们吃到撑了。
吃饱喝足,楚中天便率领两个步兵营,率先出营,集结于杏山西北的旷野上。
而后,程希孔率领余下四个营,以及苏凯风的两个炮兵营紧随其后,列阵于长岭山西南五六里之处。
这一战,孔有德将亲自指挥对长岭山的进攻,至于侧翼的防御,则交给黎贤能,沈炼,梁丘几人负责。
根据侦察到的情况,防御长岭山的,主要是代善的正红旗,外加祖泽润的汉黄旗,还有一些朝鲜人,以及其他的杂兵,总兵力差不多是接近两万人,而天策军的进攻兵力,差不多是一万七千余人,可以说是不相上下。
但这只是一个战场而已,虽然皇太极手头兵力要用于围攻义州卫城,锦州城,松山堡等几个主要城池,但还是能抽调五六万万兵力的,而天策军的三万余兵力也将全部投入战场,这场围绕着长岭山展开的战斗,双方投入的总兵力也将达到近十万之巨。
这七八万人看起来很多,但从塔山到义州卫城这绵延二百余里的战场上,双方的总兵力早就突破二十万了。
其实皇太极也很无奈,他现在手头的兵力足足有十五万之巨,但能够灵活调用的真心不多,大部分都用于围城了,天策军的实力摆在那,马虎不得,每一座城池都要驻扎重兵围困。
就像义州卫城,城内守军只有七千人,但用于围困的金军却足足有两万人,少了根本就围不住。
天策军是一支几乎没打过大败仗的军队,对上大金军也从没吃过亏,所以对大金军完全没有畏惧之心,想要想对付明军那样,依靠少量兵力就让明军不敢出城,根本做不到。
还记得刚开始进攻锦州防线的时候,时常会受到天策军的夜袭,有些时候天策军区区二三十骑兵,就敢主动出城,偷袭金军大营,虽然造成的损失不大,但也不胜其扰。
哪怕义州卫城,锦州城以及塔山堡这三座最主要的坚城,已经被团团围困,胆大妄为的天策军,还会时不时的出城袭扰一番,不说能占到什么便宜,但大部分情况都没怎么吃亏。
旷野上,天策军的进攻部队也已经准备完毕,除了数量庞大的炮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攻上器械,比如仿制于戚继光车营的偏厢车,用于攀爬陡峭山崖的钩锁,用于壕沟突击的壕桥等等,都是为了尽快攻上特地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