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宋统殷的结局好一点,不像余大成直接被锦衣卫押送京城,估计最好的结局也就是发配戍边,严重的话甚至么能和耿如杞一样,直接被砍脑袋。

    宋统殷给了个褫革听勘的处罚,说白了就是剥夺冠服,革除功名,然后回家养老。

    这样的好处是,哪怕山西的事情变得更坏,也不至于加大处罚力度,比如流放或者斩首什么的,但坏处却是,以后基本上不肯能再入朝为官了,没有了功名,连做官的基础都没了。

    对于宋统殷这个人,孔有德并不了解。

    前世基本上没听说过这么号人,也没有见过他,对于他的为人,能力,品性等等都一无所知,但他依旧决定放下手中的事情,亲自去见见他。

    不为别的,就冲着他前山西巡抚的名头,这就是他前几天一直在思考的,那种值得他‘五顾茅庐’的人,总算是被他等到了。

    现在战事结束,登莱百废待兴,正是用人之机,然而孔有德手上却没有什么可用之才,政事堂培养出来的学生还太少,而且都太年轻,经验不足,难当大用。

    孔有德已经让李养性搜集了一些情报,发现登莱两府可用之人不少,但像张普成,吴康达这样愿意投效的并不多,比如宁海知州直接就自杀了也不愿意投靠孔有德。

    虽不说这些人能力都很强,但就算里面有一部分堪当大用的,也足够将莱州府快速开始战后重建,以及根据孔有德的规划,做出更为合理的施政方阵。

    孔有德也很清楚,这些基本上都是登莱两地有一定地位的人,想让他们为自己做事还有一定的难度,毕竟你孔有德只是一个反贼,还是个粗鄙的武夫,有什么资格号令我们,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离开登莱,但这都是权宜之计,就等着朝廷击败你这反贼的那一天呢。

    如果来硬的,强迫他们做事也不是不行,但他们如果消极怠工,阳奉阴违,自己拿他们还真没什么好办法,甚至都不一定能发现,那样的话,还不如不要。

    但缺人的问题,确是实实在在的。

    现在,机会来了,如果能够把宋统殷这尊大佛招揽过来,那么号召力就很强了。

    试想一下,连之前的山西巡抚,封疆大吏都愿意投效他孔有德,那么其他人也就会考虑考虑,这是不是一笔可行的投资。

    毕竟现在天下大乱,关外的鞑子,西北的流贼,造反的白莲教,还有孔有德这种兵变的官军,指不定啥时候就改天换日了,这北京城就要换主人了,这都是说不定的事情。

    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的道理,他们都懂,三国时期诸葛三兄弟诸葛亮,诸葛瑾,诸葛诞分侍刘备,孙权,曹操三家的做法,是这些大族屹立不倒的不二法宝,无论哪一家最终取得胜利,他们的家族都将延续下去。

    如果宋统殷愿意合作,也就意味着,他孔有德也是一个值得投资的对象,肯定会有人效仿的。

    而招揽宋统殷的计划,有非常高的可行性。

    现在自己的实力不比当初了,孔有德还记得自己招揽李天经的时候,遇到的情况,无论怎么说,李天经都在劝说他回头是岸,压根连他的话茬都不接。

    虽然他看似一番好意,一直在劝诫自己回头是岸,而且可以保自己无事,但孔有德知道,李天经纯粹是看在老友孙元化的份上,不想因为自己害了孙元化,要是没有孙元化,他估计都不会冒险回吴桥县城。

    人家从心底就没有考虑过要跟自己合作,说白了还是实力不行,现在想想,当初自己的势力确实是弱,虽然他对历史有一定的了解,但人家李天经可没有预测未来的本事。

    现在登莱二府稳稳的拿下了,招远一战消灭三万明军直接打出了名头,现在又把来犯的倭寇砍了四五千,俘虏了三四千,实力得到了证明,有了足够的资本了。

    而且根据吴康泰的汇报,这个宋统殷貌似也存在这方面的意思,虽然没有明说,但谈吐之间,有那么点意思。

    毕竟他曾经是大明朝的封疆大吏,懂得官场的道理,没有明说,但透露出这样的意思,说白了就是待价而沽,同时也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前几天,孔有德层唠叨过缺人这个问题,所以吴康泰记在了心上,这次宋统殷有这各意思,他觉得自己拿不定主意,所以就请示孔有德了,还把自己的分析写了出来,由孔有德拿主意。

    至于宋统殷具体是怎么想的,会不会答应合作,只有见了面才知道,所以孔有德才决定亲自去见他,以示诚意。

    半个时辰后,警卫营集结完毕,孔有德就带着警卫营出发向西,奔赴即墨县城。

    现在登莱已经没有可以威胁到孔有德的势力了,带一个警卫营足够保证安全了,原本他还想乘船的,但想想还是算了,水师现在正在修整,而且在准备扩建的事情,暂时没办法行动,而且速度也快不了多少。

    一路上,孔有德都在思考,宋统殷到底会不会接受他的邀请。

    其实这个时候,宋统殷也在思虑这件事情,毕竟这关系着他的未来。

    崇祯给他的处罚是褫革听勘,虽然没有性命之忧,但革去了功名,也就意味着他想要再做官都没有机会了,他在官场确实也有一些朋友,同年,但现在位居高位的真没有几个,连入阁的都没有。

    也就是说,现在想让崇祯皇帝改变主意,基本上是不可能了,他已经五十二了,熬不起了。

    但他也不甘心,这一辈子就这么当个富家翁,然后老死在家乡,他还想一展胸中抱负。

    那天晚上的宴席上,他和吴康泰的交流很多,各方各面都有,他隐约的表示有跟孔有德合作的想法,但没有说出来,吴康泰虽然在他看来不够聪慧,但能考上进士的人,也不至于听不出来。

    如果孔有德亲自登门,他倒是可以考虑合作的问题。

    说起来,他对自己的能力还是很有自信的,要是到他当初接任山西巡抚的时候,局面是何等的糜烂,最后还是他收拾的妥妥帖帖。

    这事还得从三年前说起,崇祯二年十月,辽东的建奴入寇围攻京畿,崇祯皇帝召天下兵马进京勤王,三年年初,原山西巡抚耿如杞带着山西总兵张鸿功,还有一众山西兵马赶赴京师。

    结果仗是没怎么打,却被兵部调来调去,兵部令守通州,明日调昌平,后天又调良乡,而且粮草方面也根本没有着落,等到他们自己带的粮食吃完,朝廷还是没有拨付粮草下来。

    结果这些饿肚子的山西兵,自然不可能就这么等着被饿死,于是就自己出去找吃的,作为军队,而且手里还有武器,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打劫周围的百姓。

    有了这样的举动,其他的山西兵自然效仿,于是整支上万人的大军,就化身贼寇,四处劫掠,而后嚷嚷着回山西,当然不会像来的时候那样成建制,回去的路上也是一路走一路抢。

    崇祯皇帝知道这件事情后,就直接把耿如杞和山西总兵张鸿功给逮捕了,一年后直接下令斩首。

    虽然耿如杞和张鸿功被崇祯抓起来,可不代表事情就这么结束了。

    那些山西乱兵逃回山西的途中,也都渐渐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比造反轻不了多少,担心事后被追究责任,很多都没有选择回到驻地,而是选择占山为王,落草为寇,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反正山西的山很多,中条山,太行山,吕梁山等等,多了去了。

    而且山西虽不如山西受到的天灾严重,但吃不饱饭的大有人在,以前山西的军队还算凑合,而且有边军在,就算有小股流民造反,也闹不大,但有了这些乱兵之后,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没多久,山西各地就爆发了流民起义,虽然规模没有陕西那么大,但这只是初期,如果任由其发展下去,指不定会不会发展成陕西那样。

    崇祯自然也知道山西不能没人管理,然后又派了一员大臣到山西,当时接任耿如杞的还不是他宋统殷,而是刑部右侍郎仙客谨。

    仙客谨不是本人,得知山西的情况,就担心一旦处理不好,把事情弄得更为糟糕,指不定就要成为第二个耿如杞,所以找借口拖延时间,就是不去赴任。

    对于山西的情况,崇祯根本没有那么多闲工夫去关心,安排了仙客谨去处理就没怎么关注了,毕竟鞑子还在呢,当务之急是想把发把鞑子赶跑,其他的事情都得靠后,所以仙客谨的拖延之发还是很管用的。

    到了五月,皇太极带着鞑子主力出关去了,被鞑子攻占的遵化四城,也在孙承宗,马世龙,张可大,杨肇基等文官武将的进攻下,成功被收复,京畿之地再一次恢复了平静。

    忙活完了这些事情,崇祯总算是能关注一下其他的事情了。

    结果却发现,仙客谨你这家伙居然还在京城,我两个多月前任命你为山西巡抚,结果你赖在京城不去赴任是个什么意思?

    于是乎,仙客谨这个名义上当了两个月的山西巡抚,直接被崇祯一撸到底,去职回家养老去了,而仙客谨也乐的清闲,至少没有沦落到耿如杞那个下场,不做官就不官,总比命都丢了好。

    同时,有关山西的情况也逐渐进入了崇祯的眼中,他发现山西的情况虽然没有恢复到以前的样子,但起码没有变的更糟,至少是把局面稳定住了,没再继续恶化。

    后来一查,发现原山西按察使宋统殷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不过他只是个按察使,权利不够大,没办法彻底解决山西的乱局,导致只能维持局面。

    看到宋统殷能做到这个地步,崇祯很是满意,直接提拔到右佥都御史,巡抚山西。

    对于这个职位,宋统殷自然是乐见其成的,而且他有信心做的更好,将山西治理的井井有条。

    事实上他确实做到了,原本还是按察使的时候,他都能勉强稳住局势,有了巡抚这个官身,手中的权利更大,能够调用的资源更多,做起事来更加的得心应手。

    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山西境内的造反流民,占山为王的乱兵,基本上都被压下去了,至于北直隶的那些个乱兵,根本就不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不需要,也轮不到他去管。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么小股的试图进入山西的山西流寇,也都被打回去,或者招抚下来了,山西本地的造反势力也越来越弱小,成效显著。

    如果事情继续这么下去就好了,宋统殷说不定还有机会入阁,然而变故还是出现了,这个变故来自陕西。

    毕竟山西和陕西,中间就隔着一条黄河,乱了好几年的陕西,要说对山西没影响不是不可能的。

    崇祯四年王嘉胤死,其后紫金梁王自用成为了三十六营新的盟主,号为三十六营,众二十余万。

    在山西,延绥巡抚洪承畴打的他们喘不过气来,而且这家伙就是个屠夫,被其他的文官抓到还有机会活下来,被他抓到就是死路一条。

    于是张献忠罗汝才等东都黄河,进入山西,拿下榆次、寿阳,崇祯震怒,直接把三边总督杨鹤撤职查办,由洪承畴继任三边总督。

    于是洪承畴改杨鹤的“边剿边抚(诱降)”为“全力清剿”、“以剿坚抚,先剿后抚”方针,集中兵力进攻陕西流寇。

    流寇在陕西根本就混不下去了,然后就在王自用的带领下,近二十万流民度过黄河,进入山西和河南北部。

    原本在宋统殷的指挥下,还能勉强抵挡张献忠罗汝才,甚至还屡次击败他们,然而这二十多万流寇进来之后,根本就不是他能够抵挡的。

    短短两个月时间,就被攻破十余座县城,而且还杀掉了河东、太谷、义宁三个郡王,进攻太原,崇祯大怒,直接把宋统殷撤职了,要不是他前期确实干得不错,说不定就给下狱了。

章节目录

明末阴雄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笔趣阁只为原作者多极世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527章 宋统殷-签到在神话明末起点中文网,明末阴雄,笔趣阁并收藏明末阴雄最新章节 伏天记笔趣阁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