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畿地区对于扶桑来说,当然是最重要的,就相当于大宋的东京汴梁。
但不同的是,大宋重要的地方有很多,并不仅仅只有一个汴梁,虽然汴梁确实是最繁华的城市,但其他地区也并非荒芜人眼,而且在宋人眼中,边缘地区的重要性虽然会比较低,但也不至于低到他们不肯承认的程度,最多是不如国都那样关注罢了。
可对于扶桑人来说,除了近畿地区,那就是完全被鄙弃的蛮荒之地,似乎整个世界就只有一个近畿地区似的,不得不说,这种局限性是真的可怕。当一个人,它的眼界被限制到只有巴掌那么大的时候,这个人也就没什么未来前途可言了。而对于一个国家,如果眼界都被限制到只有一地或者一城的程度,那么这个国家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扶桑能在这种情况下还存在这么多年,如果不是因为孤悬海外……曹岩已经想不到其他的原因了。
他们运气好,没有被大路上的混战所影响,结果一代代传下去,居然还被他们发展起来了,最后还能反攻大陆。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有时候曹岩也会不由自主的想,中原王朝的皇帝们难道从来就没想过要攻打这个小小的岛国吗?无论这个地方大或者小,那毕竟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这么重要的地方都不攥在自己手里,结果在未来给这个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磨难……这样真的好吗?
可惜,皇帝们似乎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也和当时的社会社会环境有关。毕竟那个年代的航海业并不发达,谁都不会想到会有什么威胁师从海面上来的,而且华夏民族自从出现以来,就一直遭受着来自于各个陆地方向上的入侵和骚扰。因为华夏太优秀了,优秀到不把你弄死其他人就活不下去的程度。所以中原地区从来就没有真正安宁过。
从秦汉时期的匈奴,到隋唐时期的突厥、回纥、黠戛斯,再到南北宋时期的契丹、辽、金、蒙古等等,中原王朝的发展史上,历朝历代,总是有这些游牧民族的身影存在,他们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中原地区的安宁。中原王朝不得不殚尽竭虑,倾尽全力去和对手周旋,也因此,对于整个东南西南的控制就难免会有所下降。事实上,如果没有那些游牧民族的存在的话,一个小小的扶桑、高丽,还有东南亚诸多小国,能不能活下去真的还两说呢。可问题是,就是因为每朝每代都有强大的游牧民族在一旁虎视眈眈,中原王朝总是不得不在北部边境留存大量士兵。
国家军队被牵制,国家财政受到影响,加上王朝内部有时候也会出现各种逗比二货的皇帝,结果就是中原王朝屡屡灭亡,又屡屡崛起,但却总是无法将那些马背上的民族彻底消灭或者同化,这种僵持,前前后后持续了数千年,可见对于华夏民族而言,游牧民族的威胁永远都是最大的。
那么,说了这么多,既然如此优秀的中原王朝华夏民族,为何却总是打不过那些游牧民族呢?
原因很复杂,但简单来说,大概要分开两部分来讲。
首先是能力方面。
中原王朝华夏民族确实是优秀这部家,那璀璨的文明,那辉煌的历史,放眼全球,能够相提并论的文明加起来也没几个。但之所以无法彻底击败北方游牧民族,说到底,还是作战方式的不同通过。
北方游牧民族拥有古代冷兵器战争最重要的战斗平台:马。
中原不是产马区,所以主要是步兵。骑兵拥有快速移动能力,进可攻,退可逃,占尽了便宜。其次,骑兵与步兵打斗时,居高临下,利用战马的冲力,可以毫不费力的攻杀步兵,所以,历史上,步兵打败骑兵的战例很少。汉代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用的是骑兵,因为汉代拥有黄河河套的产马区;再过些年南宋岳飞打败金兵的骑兵主要是防御战、阵地战,追击战很难取胜,而且岳飞是华夏历史上都少有的优秀将领,仅为特例;明初,朱元璋打败蒙古骑兵用的也是骑兵,而且这时候蒙古骑兵经过80多年对中原的战领,已经大为**,而中原汉族经过80多年的学习,骑马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除此之外,北方少数民族生存环境远比中原地区汉族恶劣,夏天的干旱、冬天的风雪等都可以轻易的让人们的牲畜饿死、渴死、冻死,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抱成团,组成部落求生,所以,部落内部联系比汉人更强,这有利于战争时候的互相配合。
另外北方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经常大规模迁移,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军事演习,靠打猎取得肉食与保护牲畜财产,从小就生活在马上,从小就骑射,这些训练都是军事训练与演习,而汉族人以种地为生,生存环境远比北方民族要好的多,不用也不可能经常进行军事上的练习,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熟悉作战,而北方民族从小就会,而且也可全民皆兵。
所以,北方少数民族的作战能力可以说是比华夏人民要强大,这一点很正常,毕竟再怎么优秀的人也不可能是全彩,一个民族也是如此,总有擅长不和擅长的一点,只能说,自己的不擅长,恰好是别人的擅长,于是就被对方克制了。
说完能力,再说说动机。
战争动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北方地区,干旱少雨,基本上只长草,不适宜耕种。所以,北方民族生产力低下,加上环境恶劣,随便一个灾荒年代,就可能造成牲畜全部死亡,人们无以为生,为了生存,他们就会去侵略抢劫,这在北方游牧民族看来,被视为自然现象,是英雄的壮举,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惯性。而不幸的是,汉族地区环境很好,是膏腴之地,物产丰富,同时,汉人作战能力又弱,这就变成了天然的被抢劫对象。所以,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有着强大的进攻动机和**。
而汉族地区物产丰富,基本上不需要游牧民族的物品,或者说北方财物不是汉族生存必须。毕竟汉族也出产牛、驴等大牲口用于生产,也出产羊、猪、鸡鸭鹅等用于食用,不过就是马匹少点,但也并不是绝对不产出,只是质量不高而已,但已经完全可以用于农业生产。而北方干旱少雨,土地贫瘠,不适宜耕种,对汉民族的吸引力不大,当汉民族强大时,他们除了安全问题,对北方没有进攻的动机和**,而要守住这么大片在当时作用不大的地区,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从中原运来,这会极大的消耗中原的国力,这里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西汉时候,汉武帝打击匈奴成功后,不得不放弃大片草原,而这种战争耗尽了汉初文景之治积累的财富,让汉初国力受到很大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再加上当时的人都很眷恋故土,没人愿意北上定居,这就使得北方游牧民族始终都有地方逃,要彻底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代价太高了,农耕民族的弱点就是后勤补给太伤国力了。就以汉武帝为例,文景两代的积蓄,三次汉匈战争就使得汉王朝损失近半的人口并引发了农民起义。彻底战胜北方游牧民族的代价基本就是一个强盛的朝代的终结,没有哪个皇帝会敢于这么做的,所以北方游牧民族就始终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知道热武器的崛起,整个战争的形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马匹已经不能带来最够的机动性,农耕民族在战争能力上已经没有天然的弱势。同时更多的资源被开发,更多的可能性被提出,偏远地区也具备很高的开发价值……这样一来,游牧民族的优势就荡然无存。所以看看未来,还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吗?即便有,也只不过是遵从传统罢了。
这种事情和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生产能力不够发达,科学技术不够发达,武器质量不够先进,农耕对游牧,在战争层面上确实是不占有优势。
也因此,双方的矛盾从一开始就不可调和,更因此,中原王朝历朝历代都没有能力对整个北方以外的其他地区加以更多的关注,事实上不是不想,而是根本不能,没有那个精力,更没有那个能力。以至于让这些小国家得以存留下来,甚至在未来对华夏造成各种麻烦。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即便只是过瘾,曹岩也要改变这一切呀!
……
“进攻吧。”
看着对面严肃正气的军阵,曹岩缓缓说道。
“可是,陛……哥哥,这么做,兄弟们会损伤惨重的!”
一旁边的吴用连忙说道。
他下意识的就要说出陛下两个字,话到嘴边才反应过来,连忙收口。
“没关系,就这么做……”
曹岩说着,突然翻身下马,然后一步步的向前走去。
在他的前面,是梁山这边的阵地,十几万的士兵密密麻麻网不到头,这就是梁山的全部力量。
曹岩当然不能让自己的手下全部折损在这里,所以他准备用特殊手段了。
一路走到一处高坡上,郭盛和吕方亦步亦趋的跟在他的身后,卢俊义和吴用也紧随身边。晁盖在后方,参谋部正在针对接下来的作战探讨方案。额外说一句,吴用已经不再担任总参谋部的副参谋长,他如今已经调到教育部做部长,接下来梁山建国之后,他就将要为大梁的教育事业而努力了。因为目前还在战时,所以他暂时在曹岩身边做秘书,此战结束后,他就会正式卸任秘书一职,去做他的教育部部长。
曹岩一路走到高台,周围的士兵已经让出了这片地方,曹岩站在这里,居高临下的看着远处的城墙。
“你们推后……”
“啊?”
吴用瞪大眼睛。
“哥哥!”
郭盛和吕方也有些惊讶。
“听从我的命令,后退十步,没有我的命令不许上前。”
“是!”
一看曹岩居然如此认真,郭盛吕方吴用三人只能后退。
等他们推开足够的距离后,曹岩这才缓缓的张开双臂。
下一秒,在他的身体周围,突然出现了一大堆不知名的东西。这一幕,可是被无数人同时看到的,包括乔道清和公孙胜等人,之前董平等人上山之后,他们各自的武器就让不少好汉眼红,顺便,曹岩仙人的身份也传扬开来。不过曹岩后来也说,要大家不要把他是仙人的事情随便说出去。他这么做,倒不是说不敢承担,而是他总觉得把什么东西都和仙人神怪等联系到一起,不是什么好事情。
可是他想错了,事实上在古代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神怪之说有时候真的非常有市场。为什么但凡皇帝登基,都要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呢?为什么皇上都要被称作天子呢?因为在这个迷信当道的时代,只有这么说,这么做,才能真正让下面的人安心啊。
所以后来曹岩也想明白了,他不提倡这些事情,但也不会可以去阻止,如果有人愿意宣扬,就去宣扬吧,不宣扬也无所谓,反正他算是彻底放开了这方面的禁令。
可是因为之前有他说过的话,所以大家还是愿意听的,自那之后也就再没人说过什么。
但如今,当曹岩突然弄出这样一个声势,当着无数士兵的面,从虚无中拽出一个个木头箱子,以及一根长长的金属管,大家就立刻被吓到了。
对面的扶桑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这边,梁山的士兵们已经纷纷朝曹岩跪下。
虽然早听说仙人之名,可现在亲眼看到和之前听传闻的感觉自然是不同的,眼见着这远超常识认知的一幕就在眼前上演,十几万人,齐刷刷的跪了一地。
这可是把对面的扶桑人吓了一跳,他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个个站在城墙上探头探脑的看着,有人想要冲出来偷袭一波,但却没人敢开城门,他们还担心这是梁山的阴谋呢。
是阴谋吗?
当然不是了。
当曹岩一脚踢开面前的木头箱子,从里面取出一颗弹头的时候,一切就已经成为了定局。
rpg-7b反坦克火箭筒,是他从军火贩子手里弄来的,原本准备在鹿鼎记的世界将这些炮弹全都丢在欧米鬼畜头上的,但是现在想想,丢给扶桑鬼子其实也不错。如果不是时间不允许大军继续逗留在这里,他当然不会使用这么开挂的方式。不过话说回来,他一开始下令全面进攻的时候,当时就有人向他提出过反对意见,但曹岩为什么没有理会呢?说到底还是他有底气,因为他有大量现代化的热武器,这些武器如果拿出来,不说侵略一个国家吧,单单一座城市,或者一个军队,就目前这个时代的武器装备而言,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或者军队能挡得住他。
所以他不怕进攻受阻,因为他有把握破冰。
现在看日子,已经到了秋末,同时战事又受阻,那么此时不拿出来还等什么时候呢?
反坦克火箭筒最早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1942年米国装备的由乔治华盛顿大学研发的60毫米式火箭型火箭筒,米军士兵因其很像一种叫“巴祖卡”的喇叭状乐器,即称它为“巴祖卡”。这个俗称后来在欧米成了对火箭筒的习惯称呼。“巴祖卡”采用两端开启的钢质发射筒,使武器无坐力。另一种是1943年啤酒国装备的“铁拳”无坐力炮型火箭筒。它发射150毫米超口径破甲弹,靠发射装药在两端开启的钢质发射筒内燃烧形成的火药燃气压力,推动弹体运动,并利用火药燃气从筒后喷出产生的反作用力,消除筒的后坐。这两种早期的火箭筒,均配有机械或光学瞄准具,有效射程100~250米,垂直破甲厚度120~200毫米,武器系统重量7~8千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米国还装备了大威力的89毫米0型火箭筒,它采用铝合金发射筒,有效射程110米,垂直破甲厚度280毫米。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装甲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破甲技术、发射推进技术、高燃速推进剂和新材料的发展,各国研制装备了许多新型火箭筒。如米国的2,华夏的70式,毛子的ПГ-18等火箭型火箭筒,武器系统重量都在7千克以下,垂直破甲厚度280~310毫米,对活动目标的有效射程达150米。
欧米的一些国家还在无坐力炮型火箭筒的基础上,应用火箭增程技术研制出了ПГ-7、-550卡尔古斯塔夫、pzf44“长矛”等型号的火箭筒。
该类火箭筒系统重量9~18千克,垂直破甲厚度300~400毫米,对活动目标的有效射程达300~700米。为了减小发射痕迹与噪声,70年代初啤酒国还根据平衡抛射原理,采用封闭发射技术,从筒后抛出塑料薄片作平衡物质以抵消武器坐力,研制成“弓弩”型火箭筒。该火箭筒为一次使用型,系统重量7.29千克,有效射程300米,垂直破甲厚度300毫米,发射时仅有微声,无烟、无光、无后喷火,可在堑壕等狭窄空间内发射。
火箭筒重量轻,造价低,使用方便,易于大量生产和装备。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是步兵近程反坦克作战的主要武器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破甲威力,火箭筒的口径有增大的趋势。为了提高对运动目标的命中率,出现了测距、瞄准、计算提前量三合一的瞄准具,有的国家还研制了带试射枪的火箭筒。为了增强步兵反坦克火力的机动性和反坦克火力密度,一次使用型火箭筒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重视和发展。
而曹岩手中的这把苏制7式,是一种在rpg-2式基础上改进发展的新型反坦克武器,其发射原理、口径、瞄准具、发射和击发机构等,都与rpg-2式相同,但是改善了筒身结构,增加了主用光学瞄准镜和火箭增程发动机,重新设计了战斗部。配用的破甲弹,对轧制均质装甲穿透厚度分别是350和400,直射距离300此外,还配用了杀伤榴弹,以增强作战功能。
该火箭筒于1961年左右大批量生产,到1966年为止,全部取代了rpg-2式,成为步兵班的制式反坦克武器。除装备苏军外,还大量装备华约**队以及中东国家、黑蜀黍国家和亚洲等不少国家的军队。甚至有西方国家的军队也有使用,使它成为目前最广泛使用的反坦克武器之一。1968年,苏空降兵部队还装备了一种可折叠的rpg-7a式40火箭筒。
而曹岩手里最不缺的武器,大概有这么几种,第一就是手枪,小巧轻便,随身携带,是近身战的主要武器;手雷,近距离小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且幸好广泛,作用面也广;ak47,号称枪械之王,理论上是全世界留存数量最多的单一型号的武器,它制作方法简单,威力强大,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广泛分布,基本上只要找军火商,就没有一家拿不出这款武器的,曹岩当时也是一口气搞了不少,足足一百多把呢,子弹就更多了。
而最后,就是rpg火箭筒,以苏制7式为主,和ak47一样,rpg火箭筒也是一款号称兵器之王的武器,特点同样是简单、轻便、威力大,无论是对人,还是对战车,亦或是对工事,这东西的杀伤力都不小。有了它,不敢说天下无敌,但一般的共事还真的挡不住这家伙的攻击。
扶桑的城墙呢,又是那种小一号的,无论是高度厚度还是坚固度都比中原的重城差了很多,如果是汴梁那样的大城,就算是用rpg轰,没有上百个弹头也别想摧垮城墙一角,但扶桑这里就不一样了。
曹岩将弹头卡号,抬头看着对面的城墙,将火箭筒扛在肩膀上,一脚踩着前面的木头箱子,瞄准目标,轻轻按下扳机。
下一秒,弹头就喷着尾焰,拖着常常的白色尾巴,朝远处的京都城墙飞射而去!
但不同的是,大宋重要的地方有很多,并不仅仅只有一个汴梁,虽然汴梁确实是最繁华的城市,但其他地区也并非荒芜人眼,而且在宋人眼中,边缘地区的重要性虽然会比较低,但也不至于低到他们不肯承认的程度,最多是不如国都那样关注罢了。
可对于扶桑人来说,除了近畿地区,那就是完全被鄙弃的蛮荒之地,似乎整个世界就只有一个近畿地区似的,不得不说,这种局限性是真的可怕。当一个人,它的眼界被限制到只有巴掌那么大的时候,这个人也就没什么未来前途可言了。而对于一个国家,如果眼界都被限制到只有一地或者一城的程度,那么这个国家距离灭亡也就不远了。
扶桑能在这种情况下还存在这么多年,如果不是因为孤悬海外……曹岩已经想不到其他的原因了。
他们运气好,没有被大路上的混战所影响,结果一代代传下去,居然还被他们发展起来了,最后还能反攻大陆。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有时候曹岩也会不由自主的想,中原王朝的皇帝们难道从来就没想过要攻打这个小小的岛国吗?无论这个地方大或者小,那毕竟是一个很重要的地方,这么重要的地方都不攥在自己手里,结果在未来给这个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磨难……这样真的好吗?
可惜,皇帝们似乎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这也和当时的社会社会环境有关。毕竟那个年代的航海业并不发达,谁都不会想到会有什么威胁师从海面上来的,而且华夏民族自从出现以来,就一直遭受着来自于各个陆地方向上的入侵和骚扰。因为华夏太优秀了,优秀到不把你弄死其他人就活不下去的程度。所以中原地区从来就没有真正安宁过。
从秦汉时期的匈奴,到隋唐时期的突厥、回纥、黠戛斯,再到南北宋时期的契丹、辽、金、蒙古等等,中原王朝的发展史上,历朝历代,总是有这些游牧民族的身影存在,他们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了中原地区的安宁。中原王朝不得不殚尽竭虑,倾尽全力去和对手周旋,也因此,对于整个东南西南的控制就难免会有所下降。事实上,如果没有那些游牧民族的存在的话,一个小小的扶桑、高丽,还有东南亚诸多小国,能不能活下去真的还两说呢。可问题是,就是因为每朝每代都有强大的游牧民族在一旁虎视眈眈,中原王朝总是不得不在北部边境留存大量士兵。
国家军队被牵制,国家财政受到影响,加上王朝内部有时候也会出现各种逗比二货的皇帝,结果就是中原王朝屡屡灭亡,又屡屡崛起,但却总是无法将那些马背上的民族彻底消灭或者同化,这种僵持,前前后后持续了数千年,可见对于华夏民族而言,游牧民族的威胁永远都是最大的。
那么,说了这么多,既然如此优秀的中原王朝华夏民族,为何却总是打不过那些游牧民族呢?
原因很复杂,但简单来说,大概要分开两部分来讲。
首先是能力方面。
中原王朝华夏民族确实是优秀这部家,那璀璨的文明,那辉煌的历史,放眼全球,能够相提并论的文明加起来也没几个。但之所以无法彻底击败北方游牧民族,说到底,还是作战方式的不同通过。
北方游牧民族拥有古代冷兵器战争最重要的战斗平台:马。
中原不是产马区,所以主要是步兵。骑兵拥有快速移动能力,进可攻,退可逃,占尽了便宜。其次,骑兵与步兵打斗时,居高临下,利用战马的冲力,可以毫不费力的攻杀步兵,所以,历史上,步兵打败骑兵的战例很少。汉代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用的是骑兵,因为汉代拥有黄河河套的产马区;再过些年南宋岳飞打败金兵的骑兵主要是防御战、阵地战,追击战很难取胜,而且岳飞是华夏历史上都少有的优秀将领,仅为特例;明初,朱元璋打败蒙古骑兵用的也是骑兵,而且这时候蒙古骑兵经过80多年对中原的战领,已经大为**,而中原汉族经过80多年的学习,骑马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除此之外,北方少数民族生存环境远比中原地区汉族恶劣,夏天的干旱、冬天的风雪等都可以轻易的让人们的牲畜饿死、渴死、冻死,为了生存,人们不得不抱成团,组成部落求生,所以,部落内部联系比汉人更强,这有利于战争时候的互相配合。
另外北方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经常大规模迁移,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军事演习,靠打猎取得肉食与保护牲畜财产,从小就生活在马上,从小就骑射,这些训练都是军事训练与演习,而汉族人以种地为生,生存环境远比北方民族要好的多,不用也不可能经常进行军事上的练习,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熟悉作战,而北方民族从小就会,而且也可全民皆兵。
所以,北方少数民族的作战能力可以说是比华夏人民要强大,这一点很正常,毕竟再怎么优秀的人也不可能是全彩,一个民族也是如此,总有擅长不和擅长的一点,只能说,自己的不擅长,恰好是别人的擅长,于是就被对方克制了。
说完能力,再说说动机。
战争动机,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北方地区,干旱少雨,基本上只长草,不适宜耕种。所以,北方民族生产力低下,加上环境恶劣,随便一个灾荒年代,就可能造成牲畜全部死亡,人们无以为生,为了生存,他们就会去侵略抢劫,这在北方游牧民族看来,被视为自然现象,是英雄的壮举,甚至形成了一种文化与惯性。而不幸的是,汉族地区环境很好,是膏腴之地,物产丰富,同时,汉人作战能力又弱,这就变成了天然的被抢劫对象。所以,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有着强大的进攻动机和**。
而汉族地区物产丰富,基本上不需要游牧民族的物品,或者说北方财物不是汉族生存必须。毕竟汉族也出产牛、驴等大牲口用于生产,也出产羊、猪、鸡鸭鹅等用于食用,不过就是马匹少点,但也并不是绝对不产出,只是质量不高而已,但已经完全可以用于农业生产。而北方干旱少雨,土地贫瘠,不适宜耕种,对汉民族的吸引力不大,当汉民族强大时,他们除了安全问题,对北方没有进攻的动机和**,而要守住这么大片在当时作用不大的地区,又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从中原运来,这会极大的消耗中原的国力,这里最突出的例子就是,西汉时候,汉武帝打击匈奴成功后,不得不放弃大片草原,而这种战争耗尽了汉初文景之治积累的财富,让汉初国力受到很大打击,从此一蹶不振。
再加上当时的人都很眷恋故土,没人愿意北上定居,这就使得北方游牧民族始终都有地方逃,要彻底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代价太高了,农耕民族的弱点就是后勤补给太伤国力了。就以汉武帝为例,文景两代的积蓄,三次汉匈战争就使得汉王朝损失近半的人口并引发了农民起义。彻底战胜北方游牧民族的代价基本就是一个强盛的朝代的终结,没有哪个皇帝会敢于这么做的,所以北方游牧民族就始终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知道热武器的崛起,整个战争的形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马匹已经不能带来最够的机动性,农耕民族在战争能力上已经没有天然的弱势。同时更多的资源被开发,更多的可能性被提出,偏远地区也具备很高的开发价值……这样一来,游牧民族的优势就荡然无存。所以看看未来,还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游牧民族吗?即便有,也只不过是遵从传统罢了。
这种事情和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关系,生产能力不够发达,科学技术不够发达,武器质量不够先进,农耕对游牧,在战争层面上确实是不占有优势。
也因此,双方的矛盾从一开始就不可调和,更因此,中原王朝历朝历代都没有能力对整个北方以外的其他地区加以更多的关注,事实上不是不想,而是根本不能,没有那个精力,更没有那个能力。以至于让这些小国家得以存留下来,甚至在未来对华夏造成各种麻烦。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即便只是过瘾,曹岩也要改变这一切呀!
……
“进攻吧。”
看着对面严肃正气的军阵,曹岩缓缓说道。
“可是,陛……哥哥,这么做,兄弟们会损伤惨重的!”
一旁边的吴用连忙说道。
他下意识的就要说出陛下两个字,话到嘴边才反应过来,连忙收口。
“没关系,就这么做……”
曹岩说着,突然翻身下马,然后一步步的向前走去。
在他的前面,是梁山这边的阵地,十几万的士兵密密麻麻网不到头,这就是梁山的全部力量。
曹岩当然不能让自己的手下全部折损在这里,所以他准备用特殊手段了。
一路走到一处高坡上,郭盛和吕方亦步亦趋的跟在他的身后,卢俊义和吴用也紧随身边。晁盖在后方,参谋部正在针对接下来的作战探讨方案。额外说一句,吴用已经不再担任总参谋部的副参谋长,他如今已经调到教育部做部长,接下来梁山建国之后,他就将要为大梁的教育事业而努力了。因为目前还在战时,所以他暂时在曹岩身边做秘书,此战结束后,他就会正式卸任秘书一职,去做他的教育部部长。
曹岩一路走到高台,周围的士兵已经让出了这片地方,曹岩站在这里,居高临下的看着远处的城墙。
“你们推后……”
“啊?”
吴用瞪大眼睛。
“哥哥!”
郭盛和吕方也有些惊讶。
“听从我的命令,后退十步,没有我的命令不许上前。”
“是!”
一看曹岩居然如此认真,郭盛吕方吴用三人只能后退。
等他们推开足够的距离后,曹岩这才缓缓的张开双臂。
下一秒,在他的身体周围,突然出现了一大堆不知名的东西。这一幕,可是被无数人同时看到的,包括乔道清和公孙胜等人,之前董平等人上山之后,他们各自的武器就让不少好汉眼红,顺便,曹岩仙人的身份也传扬开来。不过曹岩后来也说,要大家不要把他是仙人的事情随便说出去。他这么做,倒不是说不敢承担,而是他总觉得把什么东西都和仙人神怪等联系到一起,不是什么好事情。
可是他想错了,事实上在古代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神怪之说有时候真的非常有市场。为什么但凡皇帝登基,都要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理由呢?为什么皇上都要被称作天子呢?因为在这个迷信当道的时代,只有这么说,这么做,才能真正让下面的人安心啊。
所以后来曹岩也想明白了,他不提倡这些事情,但也不会可以去阻止,如果有人愿意宣扬,就去宣扬吧,不宣扬也无所谓,反正他算是彻底放开了这方面的禁令。
可是因为之前有他说过的话,所以大家还是愿意听的,自那之后也就再没人说过什么。
但如今,当曹岩突然弄出这样一个声势,当着无数士兵的面,从虚无中拽出一个个木头箱子,以及一根长长的金属管,大家就立刻被吓到了。
对面的扶桑人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这边,梁山的士兵们已经纷纷朝曹岩跪下。
虽然早听说仙人之名,可现在亲眼看到和之前听传闻的感觉自然是不同的,眼见着这远超常识认知的一幕就在眼前上演,十几万人,齐刷刷的跪了一地。
这可是把对面的扶桑人吓了一跳,他们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个个站在城墙上探头探脑的看着,有人想要冲出来偷袭一波,但却没人敢开城门,他们还担心这是梁山的阴谋呢。
是阴谋吗?
当然不是了。
当曹岩一脚踢开面前的木头箱子,从里面取出一颗弹头的时候,一切就已经成为了定局。
rpg-7b反坦克火箭筒,是他从军火贩子手里弄来的,原本准备在鹿鼎记的世界将这些炮弹全都丢在欧米鬼畜头上的,但是现在想想,丢给扶桑鬼子其实也不错。如果不是时间不允许大军继续逗留在这里,他当然不会使用这么开挂的方式。不过话说回来,他一开始下令全面进攻的时候,当时就有人向他提出过反对意见,但曹岩为什么没有理会呢?说到底还是他有底气,因为他有大量现代化的热武器,这些武器如果拿出来,不说侵略一个国家吧,单单一座城市,或者一个军队,就目前这个时代的武器装备而言,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或者军队能挡得住他。
所以他不怕进攻受阻,因为他有把握破冰。
现在看日子,已经到了秋末,同时战事又受阻,那么此时不拿出来还等什么时候呢?
反坦克火箭筒最早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1942年米国装备的由乔治华盛顿大学研发的60毫米式火箭型火箭筒,米军士兵因其很像一种叫“巴祖卡”的喇叭状乐器,即称它为“巴祖卡”。这个俗称后来在欧米成了对火箭筒的习惯称呼。“巴祖卡”采用两端开启的钢质发射筒,使武器无坐力。另一种是1943年啤酒国装备的“铁拳”无坐力炮型火箭筒。它发射150毫米超口径破甲弹,靠发射装药在两端开启的钢质发射筒内燃烧形成的火药燃气压力,推动弹体运动,并利用火药燃气从筒后喷出产生的反作用力,消除筒的后坐。这两种早期的火箭筒,均配有机械或光学瞄准具,有效射程100~250米,垂直破甲厚度120~200毫米,武器系统重量7~8千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米国还装备了大威力的89毫米0型火箭筒,它采用铝合金发射筒,有效射程110米,垂直破甲厚度280毫米。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装甲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破甲技术、发射推进技术、高燃速推进剂和新材料的发展,各国研制装备了许多新型火箭筒。如米国的2,华夏的70式,毛子的ПГ-18等火箭型火箭筒,武器系统重量都在7千克以下,垂直破甲厚度280~310毫米,对活动目标的有效射程达150米。
欧米的一些国家还在无坐力炮型火箭筒的基础上,应用火箭增程技术研制出了ПГ-7、-550卡尔古斯塔夫、pzf44“长矛”等型号的火箭筒。
该类火箭筒系统重量9~18千克,垂直破甲厚度300~400毫米,对活动目标的有效射程达300~700米。为了减小发射痕迹与噪声,70年代初啤酒国还根据平衡抛射原理,采用封闭发射技术,从筒后抛出塑料薄片作平衡物质以抵消武器坐力,研制成“弓弩”型火箭筒。该火箭筒为一次使用型,系统重量7.29千克,有效射程300米,垂直破甲厚度300毫米,发射时仅有微声,无烟、无光、无后喷火,可在堑壕等狭窄空间内发射。
火箭筒重量轻,造价低,使用方便,易于大量生产和装备。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是步兵近程反坦克作战的主要武器之一。为了进一步提高破甲威力,火箭筒的口径有增大的趋势。为了提高对运动目标的命中率,出现了测距、瞄准、计算提前量三合一的瞄准具,有的国家还研制了带试射枪的火箭筒。为了增强步兵反坦克火力的机动性和反坦克火力密度,一次使用型火箭筒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重视和发展。
而曹岩手中的这把苏制7式,是一种在rpg-2式基础上改进发展的新型反坦克武器,其发射原理、口径、瞄准具、发射和击发机构等,都与rpg-2式相同,但是改善了筒身结构,增加了主用光学瞄准镜和火箭增程发动机,重新设计了战斗部。配用的破甲弹,对轧制均质装甲穿透厚度分别是350和400,直射距离300此外,还配用了杀伤榴弹,以增强作战功能。
该火箭筒于1961年左右大批量生产,到1966年为止,全部取代了rpg-2式,成为步兵班的制式反坦克武器。除装备苏军外,还大量装备华约**队以及中东国家、黑蜀黍国家和亚洲等不少国家的军队。甚至有西方国家的军队也有使用,使它成为目前最广泛使用的反坦克武器之一。1968年,苏空降兵部队还装备了一种可折叠的rpg-7a式40火箭筒。
而曹岩手里最不缺的武器,大概有这么几种,第一就是手枪,小巧轻便,随身携带,是近身战的主要武器;手雷,近距离小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且幸好广泛,作用面也广;ak47,号称枪械之王,理论上是全世界留存数量最多的单一型号的武器,它制作方法简单,威力强大,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广泛分布,基本上只要找军火商,就没有一家拿不出这款武器的,曹岩当时也是一口气搞了不少,足足一百多把呢,子弹就更多了。
而最后,就是rpg火箭筒,以苏制7式为主,和ak47一样,rpg火箭筒也是一款号称兵器之王的武器,特点同样是简单、轻便、威力大,无论是对人,还是对战车,亦或是对工事,这东西的杀伤力都不小。有了它,不敢说天下无敌,但一般的共事还真的挡不住这家伙的攻击。
扶桑的城墙呢,又是那种小一号的,无论是高度厚度还是坚固度都比中原的重城差了很多,如果是汴梁那样的大城,就算是用rpg轰,没有上百个弹头也别想摧垮城墙一角,但扶桑这里就不一样了。
曹岩将弹头卡号,抬头看着对面的城墙,将火箭筒扛在肩膀上,一脚踩着前面的木头箱子,瞄准目标,轻轻按下扳机。
下一秒,弹头就喷着尾焰,拖着常常的白色尾巴,朝远处的京都城墙飞射而去!